风机及吹风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2121297发布日期:2022-11-09 07:03阅读:143来源:国知局
风机及吹风设备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属于风机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风机及吹风设备。


背景技术:

2.风机包括常规风机和外转子风机。其中,常规风机的定子一般位于外侧,转子位于内侧以旋转产生动力;而外转子风机的定子位于中间,转子位于外侧。外转子风机采用外转子电机直接带动叶轮的先进结构和合理的气动设计,而具有效率高、噪声低、重量轻、结构紧凑、安装维修方便等特点。
3.然后,外转子风机在运行过程中会出现发热现象,为了保证外转子风机的使用寿命,需要对外转子风机进行散热处理。现有技术中,一般采用转轴与动叶轮连接形成转子组件,动叶轮转动以在转轴的外侧形成散热风道进行散热。然而,风机的内部热量无法得到散热。


技术实现要素:

4.因此,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解决风机在运行过程中的内部散热的问题。
5.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风机,包括:
6.支撑轴,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端和第二端;
7.第一气流发生件,固定设置在所述第二端处;
8.第二气流发生件,套设于所述支撑轴上,且可相对于所述支撑轴转动,以形成自所述第一端朝向所述第二端流动的气流;
9.其中,所述支撑轴具有贯穿设置的空腔,所述第一端处的气流在压差的作用下,至少部分进入至所述空腔内。
10.可选地,上述的风机,所述第一气流发生件和所述支撑轴一体成型。
11.可选地,上述的风机,所述第二气流发生件具有内壁,所述支撑轴具有朝向所述内壁设置的外壁,所述内壁与所述外壁之间存在间距;
12.所述风机还包括定子组件,所述定子组件套设在所述支撑轴上,且位于所述间距内。
13.可选地,上述的风机,所述风机还包括轴承组件,所述轴承组件设置在所述间距内,适于支撑所述第二气流发生件的转动。
14.可选地,上述的风机,所述轴承组件包括靠近所述第一端设置的第一轴承、及靠近所述第二端设置的第二轴承,所述第一轴承和所述第二轴承分别位于所述第二气流发生件的两侧。
15.可选地,上述的风机,所述第一气流发生件朝向所述第二端设置的端面设有环状支撑台面,所述环状支撑台面适于支撑所述第一轴承的转动。
16.可选地,上述的风机,所述轴承组件还包括轴承固定环,所述轴承固定环设置在所
述第一轴承的外侧,且与所述内壁连接。
17.可选地,上述的风机,所述第二气流发生件靠近所述第二端设置的一侧具有弯折部,所述弯折部、所述定子组件以及所述支撑轴的外壁围绕形成第二轴承室,所述第二轴承固定在所述第二轴承室中。
18.可选地,上述的风机,所述风机还包括壳体,所述壳体罩设于所述第二气流发生件的外侧。
19.可选地,上述的风机,所述空腔的直径与所述壳体的内径比值范围为0.01-0.99。
20.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吹风设备,包括:
21.机壳,具有相互连通的进风口和出风口;
22.风机,设置在所述机壳内,以产生自所述进风口进入并流向所述出风口处的气流;
23.其中,所述风机为如上所述的风机。
24.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具有以下优点:通过将支撑轴设置成具有贯穿设置的空腔结构,使得第二气流发生件转动产生气流时,由于伯努利效应产生的压差,使得至少部分气流能够流进至空腔内,从而增加散热风道,提高风机整体的散热效果。
附图说明
25.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26.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风机的结构示意图;
27.图2为图1的剖面示意图;
28.图3为图1的爆炸图;
29.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风机的气流走向图。
30.附图标记说明:
31.1-支撑轴;11-空腔;12-外壁;13-第一端;14-第二端;
32.2-第一气流发生件;21-环状支撑台面;
33.3-第二气流发生件;31-弯折部;32-内壁;
34.4-轴承组件;41-第一轴承;42-第二轴承;43-轴承固定环;
35.5-壳体;
36.6-定子组件。
具体实施方式
37.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下文中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38.需要说明的是,本实用新型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及上述附图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等是用于区别类似的对象,而不必用于描述特定的顺序或先后次序。
39.在本实用新型中,在未作相反说明的情况下,使用的方位词如“上、下、顶、底”通常是针对附图所示的方向而言的,或者是针对部件本身在竖直、垂直或重力方向上而言的;同样地,为便于理解和描述,“内、外”是指相对于各部件本身的轮廓的内、外,但上述方位词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
40.实施例1
41.请参见图1至图3,本实施例提供一种风机,适于安装于吹风设备内,与吹风设备的控制组件连接,并在控制组件的控制下运行以产生气流。该吹风设备可以为吹风机等,本技术不对吹风设备的类型做具体限定。
42.习知的,风机包括内转子风机和外转子风机,内转子风机和外转子风机根据转子所在位置进行分辨。其中,内转子风机的定子一般位于外侧,转子位于内侧以旋转产生动力。相反的,外转子风机的定子则位于中间,转子位于外侧。
43.以外转子风机为例,其包括支撑轴1、设置在支撑轴1上的第一气流发生件2及第二气流发生件3。其中,支撑轴1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端13和第二端14,第一气流发生件2 固定设置在第二端14,第二气流发生件3套设在支撑轴1上,且可相对于支撑轴1转动,从而形成自第一端13朝向第二端14流动的气流。
44.在本实施例中,第一气流发生件2为定叶轮,第二气流发生件3为动叶轮。即,第二气流发生件3可相对于支撑轴1转动,从而产生气流,而第一气流发生件2则将流向至第二端14的气流导向至其他位置。
45.其中,第二气流发生件3具有内壁32,支撑轴1具有朝向该内壁32设置的外壁12,内壁32与外壁12之间存在间距。风机还包括定子组件6,定子组件6套设在支撑轴1上,且位于间距内。其中,定子组件6包括定子铁芯及绕设在定子铁芯上的绕组等,其为常规结构,在此不做赘述。
46.其中,风机在运行过程中会产生热量。如果热量不能得到即使散热的话,会对风机的使用寿命和运行情况造成影响。现有技术中,对外转子风机进行散热的方式为:采用转轴与动叶轮连接形成转子组件的形式,动叶轮转动以在转轴的外侧形成散热风道进行散热。但是,这种方式只能对风机的外部进行散热,而位于内侧的定子组件6(绕组等产生的热量)产生的热量并不能得到散发。
47.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在保证风机的外部得到散热的同时,风机的内部的热量也能够得到散发,在本实施例中,支撑轴1具有贯穿设置的空腔11,第一端13处的气流在压差的作用下,至少部分能够进入至空腔11内。
48.请结合图4,根据伯努利效应可知:当流体速度加快时,物体与流体接触的界面上的压力会减小,反之压力会增加。由前述可知,第二气流发生件3套设在支撑轴1上且可相对于支撑轴1转动,因此,当第二气流发生件3转动时,支撑轴1的外圆周面上的气流流速较快,则支撑轴1的外圆周面所受到的压力较小。当在支撑轴1的第一端13时,支撑轴1中心两侧的压力小于支撑轴1中心的压力,从而使得部分气流能够进入至支撑轴1的空腔11内,进而对支撑轴1内及支撑轴1上的热量进行散热处理。
49.同时,由于第二气流发生件3的转动,使得支撑轴1外侧也有大量气流通过,从而对套设在支撑轴1上的器件进行散热,实现内外部热量的同时散发,提高风机整体的散热效率。
50.在本实施例中,为了简化生产制造工艺,第一气流发生件2和支撑轴1一体成型,从而简化生产制造工艺,同时能够减少风机整体在装配过程中的零部件的使用,使得风机整体更为紧凑。
51.为了使得第二气流发生件3能够相对于支撑轴1更好的转动,风机还包括轴承组件4,轴承组件4设置在间距内,适于支撑第二气流发生件3的转动。
52.具体的,轴承组件4包括靠近第一端13设置的第一轴承41、及靠近第二端14设置的第二轴承42,第一轴承41和第二轴承42分别位于第二气流发生件3的两侧,从而对第二气流发生件3的转动实现更好的支撑,提高了风机工作的稳定性。具体的,第一轴承41 和第二轴承42分别位于定子组件6的两端。
53.其中,第一气流发生件2朝向第二端14设置的端面设有环状支撑台面21,环状支撑台面21适于支撑第一轴承41的转动。环状支撑台面21具有与支撑轴1的外圆周面连接的凸起,第一轴承41的侧面与该凸起抵接。轴承组件4还包括轴承固定环43,轴承固定环43设置在第一轴承41的外侧,且与内壁32连接,其中,轴承固定环43与环状支撑台面21 围成第一轴承室。
54.第二气流发生件3靠近第二端14设置的一侧具有弯折部31,该弯折部31朝向支撑轴1 的方向弯折,且与第二气流发生件3的其他部分呈大致90
°
设置,以使得弯折部31、定子组件6以及支撑轴1的外壁12围绕形成第二轴承室,第二轴承42设置在该第二轴承室中。
55.风机还包括壳体5,壳体5罩设于第二气流发生件3的外侧,且一端与第一气流发生件2靠近第一端13设置的一连接。
56.壳体5具有内径,其中,空腔11的直径与壳体5的内径比值范围为0.01-0.99。在该范围内,可保证风机整体结构更为紧凑,且便于风机整体结构的装配。
57.综上所述:通过将支撑轴1设置成具有贯穿设置的空腔11结构,使得第二气流发生件3转动产生气流时,由于伯努利效应产生的压差,使得至少部分气流能够流进至空腔 11内,从而增加散热风道,提高风机整体的散热效果。
58.实施例2
59.本实施例提供一种吹风设备,适于向目标输送气流,该气流可用于吹动垃圾以对垃圾进行收集,或吹动发丝以对头发进行干燥处理等,本技术不对吹风设备的应用类型做具体限定,根据实际情况而定。
60.以吹风设备为吹风机为例,该吹风设备包括机壳及设置在机壳内的风机。其中,风机为上述实施例1中的风机。
61.具体的,机壳具有相互连通的进风口和出风口,风机运行以产生自进风口进入至壳体5内并流向至出风口处的气流。风机可靠近进风口设置,从而能够使更多的气流能够进入至机壳内,以增大气流的流量。风机也可靠近出风口设置,从而能够保证自出风口流出的气流速度较快,以满足用户的不同需求。因此,风机在机壳内的设置位置根据实际情况而定,本技术不做具体限定。
62.显然,上述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的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可以做出其它不同形式的变化或变动,都应当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