脖戴式调温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3222344发布日期:2023-02-14 13:19阅读:24来源:国知局
脖戴式调温装置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生活家电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脖戴式调温装置。


背景技术:

2.在不同温度场所中,越来越多用户喜欢通过佩戴各种各样的便携式调温装置给人体降温或者升温,如挂脖风扇、挂脖制冷圈、挂脖制热圈等等。
3.现有的便携式调温装置如中国专利号为:202120343079.3,可调节挂脖风扇,包括两个风扇模块以及连接于两个所述风扇模块之间的连接机构,连接机构包括可转动连接的两个连接件,两个连接件分别与两个风扇模块连接,每一风扇模块快包括与连接件连接的壳体和设置于壳体内的风机,至少其中一风扇模块的壳体和对应的一连接件可滑动地连接。可调节挂脖风扇通过两个连接件的相对转动以及连接件和风扇模块的相对滑动,可以方便地改变形态。
4.但该可调节挂脖风扇的结构会存在以下不足:用户将可调节挂脖风扇佩戴于脖颈上时,两个连接件相对转动,会导致两个连接件的转动连接处会往后脖颈的一侧凸起,凸起硌脖颈,或者,会导致两个连接件的转动连接处往背离脖颈的方向凸起,使得可调节挂脖风扇与后脖颈存在较大间隙,进而使得可调节挂脖风扇不能舒适的贴合脖颈上。


技术实现要素:

5.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脖戴式调温装置。
6.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脖戴式调温装置,所述脖戴式调温装置呈弧形结构且围设有佩戴腔,所述脖戴式调温装置包括:
7.第一壳体,所述第一壳体呈弧形结构,且围设成所述佩戴腔的一部分,所述第一壳体设有调温模组;以及,
8.第二壳体,所述第二壳体为两个,所述第一壳体位于两个所述第二壳体之间,所述第二壳体包括主壳体和副壳体,所述副壳体的一端与所述第一壳体转动连接,所述主壳体与所述副壳体的另一端可以伸缩滑动连接。
9.在一实施例中,所述副壳体包括第一滑动部、与所述第一滑动部固定连接的第一盖合部,所述第一盖合部与所述第一壳体转动连接,且所述第一盖合部盖合于所述第一壳体远离所述佩戴腔的一侧,所述第一滑动部与所述主壳体可以伸缩滑动连接。
10.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壳体背离所述佩戴腔的一侧凹设有安装槽,所述安装槽内设有第一弹性件,所述第一弹性件的一端与所述第一盖合部远离所述第一滑动部的一端连接。
11.在一实施例中,所述主壳体包括第二滑动部、与所述第二滑动部连接的第二盖合部;所述第二滑动部套设于所述第一滑动部上以围设成所述佩戴腔的另一部分,且与所述第一滑动部滑动连接;所述第二盖合部盖合于所述第一盖合部远离所述第一壳体的一侧。
12.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壳体还包括第二弹性件,所述第二弹性件具有相对设置
第一端和第二端,所述第一端与所述第一滑动部连接,所述第二端与所述第二滑动部连接。
13.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壳体还包括可以相互磁吸的第一磁吸件与第二磁吸件,所述第一磁吸件设于所述第一滑动部上,所述第二磁吸件设于所述第二滑动部上,所述第一磁吸件与所述第二磁吸件的其中一者上设有第一磁吸位和第二磁吸位,所述第一磁吸位与所述第二磁吸位沿所述主壳体相对所述副壳体伸缩滑动的方向间隔设置,所述第一磁吸件与所述第二磁吸件的其中另一者可以选择性地磁吸于所述第一磁吸位或所述第二磁吸位上。
14.在一实施例中,所述调温模组包括风机,所述第一壳体内部设有风道,所述风道内安装有所述风机,所述第一壳体上设有进风孔和出风孔,所述进风孔通过所述风道与所述出风孔连通,所述第一盖合部上设有连通所述进风孔的通孔。
15.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盖合部与所述第二盖合部之间存在进风间隙,所述进风孔与所述进风间隙连通。
16.在一实施例中,所述调温模组包括散热件、调温件和导温件,所述导温件设置于所述第一壳体上,且所述导温件至少部分露出于所述佩戴腔内,所述散热件和所述调温件设于所述第一壳体内部,所述调温件分别与所述导温件和所述散热件接触,所述第一壳体背离所述佩戴腔的一侧还设有第一散热孔,所述散热件通过所述第一散热孔散热。
17.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盖合部上还设有第二散热孔,所述第二散热孔与所述第一散热孔连通,所述第二盖合部上设有避让所述第二散热孔的缺口。
18.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脖戴式调温装置,脖戴式调温装置呈弧形结构且围设有佩戴腔,脖戴式调温装置包括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第一壳体呈弧形结构,且围设成佩戴腔的一部分,第一壳体设有调温模组,第二壳体为两个,第一壳体位于两个第二壳体之间,第二壳体包括主壳体和副壳体,副壳体的一端与第一壳体转动连接,主壳体与副壳体的另一端可以伸缩滑动连接。脖戴式调温装置通过副壳体与第一壳体转动连接以及主壳体与副壳体相对滑动,可以方便地改变脖戴式调温装置的形态,无论脖戴式调温装置的处于任何形态,呈弧形结构的第一壳体不会发生变化,并可以舒适地且充分地贴合于人体的后脖颈上,同时,位于第一壳体的调温装置通过半导体或风机调节人体后脖颈的温度。
附图说明
19.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脖戴式调温装置的在第一实施例里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20.图2为图1中的脖戴式调温装置的在一角度下的结构分解示意图。
21.图3为图1中的脖戴式调温装置的在另一角度下的结构分解示意图。
22.图4为图3中的脖戴式调温装置的a部分放大示意图。
23.图5为图1中的脖戴式调温装置的剖面示意图。
24.图6为图1中的脖戴式调温装置在形变状态下的结构示意图。
25.图7为本实用新型的脖戴式调温装置的在第二实施例里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26.图8为图7中的脖戴式调温装置的剖面示意图。
27.图9为图7中的脖戴式调温装置b部分放大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28.在详细描述实施例之前,应该理解的是,本实用新型不限于本技术中下文或附图中所描述的详细结构或元件排布。本实用新型可为其它方式实现的实施例。而且,应当理解,本文所使用的措辞及术语仅仅用作描述用途,不应作限定性解释。本文所使用的“包括”、“包含”、“具有”等类似措辞意为包含其后所列出之事项、其等同物及其它附加事项。特别是,当描述“一个某元件”时,本实用新型并不限定该元件的数量为一个,也可以包括多个。
29.如图1和图2所示的一种脖戴式调温装置10,脖戴式调温装置 10呈弧形结构且围设有佩戴腔101,脖戴式调温装置10通过佩戴腔 101佩戴于人体脖颈上,脖戴式调温装置10包括第一壳体20和第二壳体30,第一壳体20呈弧形结构,且围设成佩戴腔101的一部分,第一壳体20设有调温模组,第二壳体30为两个,第一壳体20位于两个第二壳体30之间,第二壳体30包括主壳体31和副壳体32,副壳体32的一端与第一壳体20转动连接,主壳体31与副壳体32的另一端可以伸缩滑动连接。脖戴式调温装置10通过副壳体32与第一壳体20转动连接以及主壳体31与副壳体32相对滑动,可以方便地改变脖戴式调温装置10的形态,无论脖戴式调温装置10的处于任何形态,呈弧形结构的第一壳体20不会发生变化,并可以舒适地且充分地贴合于人体的后脖颈上,同时,位于第一壳体20的调温装置通过半导体或风机调节人体后脖颈的温度。
30.其中,当调温装置内部安装有半导体结构时,呈弧形结构的第一壳体可以使得调温装置的导温件27充分贴合于人体,导温件27与半导体接触,导温件27被半导体调温后可以将温度传递给人体后脖颈,以对后脖颈进行升温或降温。当调温装置内部安装有风机时,第一壳体可以保持风机向人体吹风的角度。
31.脖戴式调温装置10包括初始状态(参考图1)和形变状态(参考图6),处于初始状态时,副壳体32盖合于第一壳体20上,主壳体31相对副壳体32收缩,使得脖戴式调温装置10位于佩戴腔101 的一侧的表面连续且顺滑;处于形变状态时,副壳体32远离与第一壳体20转动连接的一端相对第一壳体20朝向远离佩戴腔101的方向转动,使得两个第二壳体30相对往外扩张,方便用户通过该状态下将脖戴式调温装置10佩戴于脖颈上。用户在佩戴脖戴式调温装置10 时,可以先将脖戴式调温装置10切换至形变状态后,将其佩戴于脖颈上,再通过第二壳体30相对第一壳体20转动,使得两个第二壳体 30相互靠拢,进而使得两个第二壳体30夹紧于脖颈上,防止脖戴式调温装置10会相对脖颈随意晃动。
32.如图2和图3所示,在实施例中,副壳体32包括第一滑动部321、与第一滑动部321固定连接的第一盖合部322,第一盖合部322与第一壳体20转动连接,且第一盖合部322盖合于第一壳体20远离佩戴腔101的一侧,具体地,第一盖合部322通过转轴与第一壳体20转动连接,第一盖合部322则可以相对第一壳体20往外转动并扩张,以增大佩戴腔101,第一滑动部321与主壳体31可以伸缩滑动连接,用户将脖戴式调温装置10佩戴于脖颈上时,可以通过第一滑动部321 相对主壳体31滑动,并使得第二壳体30朝远离第一壳体20的方向伸长,以使得脖戴式调温装置10挂于脖颈上的重心往前脖颈一侧调整,可以防止脖戴式调温装置10往后脖颈方向倾倒并脱离脖颈问题的发生;同时,第二壳体30朝向远离第一壳体20的方向伸长是,两个第二壳体30远离第一壳体20自由端之间的距离变得更加小,以使脖戴式调温装置10更加稳定地挂戴于用户的脖颈上。
33.如图2、图3、图5和图6所示,在实施例中,第一壳体20背离佩戴腔101的一侧凹设有安装槽211,安装槽211内设有第一弹性件 222,第一弹性件222的一端与第一盖合部322远离第一滑动部321 的一端连接。更加具体地,第一盖合部322与第一壳体20转动连接处位于第一弹性件222与远离滑动部之间;外力将第一盖合部322相对第一壳体20转动,使得两个第二壳体30相对扩张时,第一弹性件 222被第一盖合部322挤压,撤消外力后,第一弹性件222恢复原状的过程中,将第一盖合部322复位并夹紧盖合于第一壳体20。用户在佩戴脖戴式调温装置10时,第二壳体30通过第一弹性件222相对第一壳体20复位并可以夹紧于脖颈上,使得脖戴式调温装置10不会相对脖颈随意晃动。其中,第一弹性件222为弹簧,或,第一弹性件 222为具有弹性的弹片结构,或,第一弹性件222为具有弹性的硅胶等。在其他的实施例中,第一弹性件222位于第一盖合部322与第一壳体20转动连接处与滑动部之间,同样第二壳体30相对第一壳体 20转动使得脖戴式调温装置10处于形变状态时,第二壳体30可以通过第一弹性件222自动复位恢复至初始状态,同时用户佩戴脖戴式调温装置10时,第二壳体30可以通过第一弹性件222夹紧于脖颈上。
34.在实施例中,主壳体31包括第二滑动部311、与第二滑动部311 连接的第二盖合部312;第二滑动部311套设于第一滑动部321上以围成佩戴腔101的另一部分,且与第一滑动部321滑动连接;第二盖合部312盖合于第一盖合部322远离第一壳体20的一侧。具体地,第二滑动部311设有滑槽,第一滑动部321插设于滑槽内,第二盖合部312盖合于第一盖合部322上,第二滑动部311相对第一滑动部 321滑动时,第二盖合部312护着第一盖合部322,使得第二壳体30 可以相对第一壳体20进行顺畅的伸缩滑动。
35.如图1至图6所示,在第一实施例中,第二壳体30还包括第二弹性件33(参考图2),第二弹性件33具有相对设置第一端331和第二端332,第一端331与第一滑动部321连接,第二端332与第二滑动部311连接;第二壳体30包括收缩状态和伸长状态,第二壳体 30处于收缩状态时,第二弹性件33被挤压或恢复至未被压缩和拉伸的自然状态,第二端332位于第一端331和第一盖合部322之间,使得第二弹性将第二壳体30自动地紧扣于第一壳体20上;第二壳体 30处于伸长状态时,第一端331位于第二端332与第一盖合部322 之间,第二弹性件33被挤压或恢复至未被压缩和拉伸的自然状态,使得第二弹性件33将第二壳体30相对第一壳体20自动地往外滑动一定距离。其中第二弹性件33为弹簧,在实施例中,第二弹性件33 呈“w”状结构。在其他的实施例中,第二弹性件33可以呈“n”状结构,或“v”状结构等。
36.如图7至图9所示,在第二实施例中,第二壳体30还包括可以相互磁吸的第一磁吸件34与第二磁吸件35,第一磁吸件34设于第一滑动部321上,第二磁吸件35设于第二滑动部311上,第一磁吸件34与第二磁吸件35的其中一者上设有第一磁吸位和第二磁吸位,第一磁吸位与第二磁吸位沿主壳体31相对副壳体32伸缩滑动的方向间隔设置,第一磁吸件34与第二磁吸件35的其中另一者可以选择性地磁吸于第一磁吸位或第二磁吸位上;
37.当第一磁吸件34上设有第一磁吸位和第二磁吸位,第二壳体30 处于伸缩状态时,第二磁吸件35磁吸于第一磁吸位上,在没有外力作用下,可以使得主壳体31与副壳体32保持静止,以维持伸缩状态;第二壳体30处于伸长状态时,第二磁吸件35磁吸于第二磁吸位上,在没有外力作用下,可以使得主壳体31与副壳体32保持静止,以维持伸长状态;
38.当第二磁吸件35上设有第一磁吸位和第二磁吸位,第二壳体30 处于伸缩状态时,第一磁吸件34磁吸于第一磁吸位上,在没有外力作用下,可以使得主壳体31与副壳体32保
持静止,以维持伸缩状态;第二壳体30处于伸长状态时,第一磁吸件34磁吸于第二磁吸位上,在没有外力作用下,可以使得主壳体31与副壳体32保持静止,以维持伸长状态;
39.其中,第一磁吸件34与第二磁吸件35都为磁铁,或者第一磁吸件34与第二磁吸件35的其中一者为磁铁,第一磁吸件34与第二磁吸件35的其中另一者为可以被磁铁进行磁吸的铁片。第二壳体30通过第一磁吸件34与第二磁吸件35磁吸并相对第一壳体20滑动时,第二壳体30可以相对第一壳体20的任意一个位置进行悬停,以控制第二壳体30相对第一壳体20移动的距离,方便用户调节脖戴式调温装置10佩戴于脖颈上的舒适形态。
40.如图2至图6所示,在实施例中,调温模组包括风机21,第一壳体20内部设有风道,风道内安装有风机21,第一壳体20上设有进风孔22和出风孔23,进风孔22通过风道与出风孔23连通,第一盖合部322上设有连通进风孔22的通孔323。脖戴式调温装置10佩戴于脖颈上,且处于工作状态时,风机21通过进风孔22进行并向出风孔23出风以像脖颈吹向风,进而达到给人体降温的效果。
41.其中,第二滑动部311内设置有电源,电源与第一壳体20内的风机21进行电连接,以向风机21供电。
42.如图3至图5所示,在实施例中,调温模组包括散热件25、调温件26和导温件27,导温件27设置于第一壳体20上,且导温件27 至少部分露出于佩戴腔101内,散热件25和调温件26设于第一壳体 20内部,调温件26分别与导温件27和散热件25接触,第一壳体20 背离佩戴腔101的一侧还设有第一散热孔28,散热件25通过第一散热孔28散热,其中调温件26为半导体,半导体的制冷端与导温件 27接触,半导体的制热端与散热件25接触,使得调温装置在工作时,半导体的可以将导温件27的温度冷却降低,而半导体产生的热量通过散热件25向散热孔外散发。用户将脖戴式调温装置10佩戴于脖颈上时,冰凉的导温件27与后脖颈直接接触,以对人体进一步地降温。在其他的实施例中,半导体的制热端与导温件27接触,调温装置工作时,以对导温件27进行升温,用户在冬天使用脖戴式调温装置10 时,可以通过半导体给导温件27升温,与脖颈接触的导温件27可以向人体传递热量,给进而人体升温,起到保暖的作用。
43.进一步地,第一壳体20内部还设有分隔件29,分隔件29将风道分隔成第一送风通道291和第二送风通道292;第一送风通道291 的一端与出风孔23连通,另一端与风机21的出风口连通;第二送风通道292的一端与第一散热孔28连通,另一端与风机21的出风口连通,且散热件25位于第二送风通道292内,盖挂脖调温装置在工作时,风机21产生的风,一部分的风用于吹向第二送风通道292内的热件,以对散热件25进行冷却散热,而另一部分的风用于吹向第一送风通道291,通过一送风通道和出风孔23后的风吹向脖颈,以给脖颈降温。
44.在实施例中,第一盖合部322与第二盖合部312之间存在进风间隙400,进风间隙400(参考图5)与外界连通,进风孔22与进风间隙400连通,用户在佩戴脖戴式调温装置10时,进风间隙400不会被脖颈遮盖,同时,隐藏式的进风间隙400可以防止头发伸进第一壳体20内被风机21缠搅拉伤。
45.在实施例中,第一盖合部322上还设有与进风孔22间隔设置的第二散热孔342,第二散热孔342与第一散热孔28连通,第二盖合部312上设有避让第二散热孔342的缺口351,无论第二壳体30处于收缩状态还是伸长状态,第二散热孔342与第一散热孔28始终保持连通。
46.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脖戴式调温装置,脖戴式调温装置呈弧形结构且围设有佩戴腔,脖戴式调温装置包括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第一壳体呈弧形结构,且围设成佩戴腔的一部分,第一壳体设有调温模组,第二壳体为两个,第一壳体位于两个第二壳体之间,第二壳体包括主壳体和副壳体,副壳体的一端与第一壳体转动连接,主壳体与副壳体的另一端可以伸缩滑动连接。脖戴式调温装置通过副壳体与第一壳体转动连接以及主壳体与副壳体相对滑动,可以方便地改变脖戴式调温装置的形态,无论脖戴式调温装置的处于任何形态,呈弧形结构的第一壳体不会发生变化,并可以舒适地且充分地贴合于人体的后脖颈上,同时,位于第一壳体的调温装置通过半导体或风机调节人体后脖颈的温度。
47.本文所描述的概念在不偏离其精神和特性的情况下可以实施成其它形式。所公开的具体实施例应被视为例示性而不是限制性的。因此,本实用新型的范围是由所附的权利要求,而不是根据之前的这些描述进行确定。在权利要求的字面意义及等同范围内的任何改变都应属于这些权利要求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