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空气压缩机用风冷却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2371996发布日期:2022-11-29 23:27阅读:41来源:国知局
一种空气压缩机用风冷却器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属于空气压缩机冷却装置的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空气压缩机用风冷却器。


背景技术:

2.空气压缩机在压缩气体时会产生大量热量,造成空气压缩机处于较高的温度环境中。为了保证空气压缩机在高温环境中的正常工作,因此需要对空气压缩机及时进行冷却降温。现有的空气压缩机的冷却装置通常采用风冷装置,通过风冷装置向空气压缩机的发热部件输送气流,通过气流带走空气压缩机发热部件的热量,进而实现降温的效果。但是,现有的空气压缩机风冷装置存在降温效率不高的缺陷,当空气压缩机所处环境的气温本身就较高时,再加上空气压缩机本身产生的热量,通过传统的风冷装置就无法满足空气压缩机的降温需求,导致在高温天气或高温环境中需要对空气压缩机进行停机降温。
3.针对传统的空气压缩机风冷装置在高温环境下对空气压缩机的冷却效果不佳的缺陷,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空气压缩机用风冷却器。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空气压缩机用风冷却器,能够适应高温环境对空气压缩机进行高效冷却,有效降低空气压缩机的温度。
5.本实用新型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
6.一种空气压缩机用风冷却器,包括进油管、出油管、风扇,还包括散热装置,所述散热装置包括进油部与出油部,所述进油部与进油管连接,所述出油部与出油管连接,所述进油部与出油部之间设置有螺旋散热管,所述螺旋散热管的轴线与风扇的轴线同轴设置,且风扇的出风端设置在螺旋散热管靠近进油部的一端。
7.进油管与空气压缩机的润滑油箱连接,出油管与空气压缩机的回油部连接。润滑油通过进油管进入进油部,通过进油部进入螺旋散热管,并沿着螺旋散热管进行螺旋流动。润滑油在螺旋散热管中流动的过程中,通过风扇产生的气流与螺旋散热管中的高温润滑油进行换热,进而使得螺旋散热管中的润滑油降温。降温后的润滑油通过出油部流向出油管,并通过出油管回流至空气压缩机参与空气压缩机的降温与润滑。
8.为了更好地实现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还包括同轴设置在螺旋散热管内侧的回流螺旋散热管,所述螺旋散热管的进端通过进油电磁阀与进油部连接,所述螺旋散热管的出端设置有出油双通道电磁阀,所述出油双通道电磁阀的第一出油路与出油管连接,所述出油双通道电磁阀的第二出油路与回流螺旋散热管的进端连接,所述回流螺旋散热管的出端与出油管连接。
9.第一出油路开启而第二出油路关闭时,螺旋散热管中经过风冷降温的润滑油通过出油部流向出油管并回流至空气压缩机参与降温润滑。第一出油路关闭而第二出油路开启时,螺旋散热管中的润滑油流向回流螺旋散热管,在回流螺旋散热管中再次进行风冷降温,
进一步降低润滑油的温度。进一步降温的润滑油通过回流螺旋散热管的出端流向出油管并回流至空气压缩机参与降温润滑。
10.为了更好地实现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所述进油部的内部设置有进油三通油路,所述进油三通油路包括进油口、溢流口、出油口,所述进油口与进油管连接,所述溢流口处设置有带有手阀的溢流管,所述出油口通过进油电磁阀与螺旋散热管的进端连接。
11.溢流管上的手阀平时处于关闭状态,当螺旋散热管发生堵塞或破裂时,此时螺旋散热管进端的进油电磁阀关闭,避免润滑油进入螺旋散热管,同时将溢流管上的手阀开启,及时对润滑油进行溢流,避免管路内油压过大。
12.为了更好地实现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所述出油部的内部设置有安装腔,所述安装腔的两侧分别设置有出油口与回油口,所述安装腔的内部设置有出油双通道电磁阀,所述出油双通道电磁阀的进油端与螺旋散热管的出端连接,所述出油双通道电磁阀的第一出油路通过出油口与出油管连接,所述出油双通道电磁阀的第二出油路通过回油口与回流螺旋散热管的进端连接。
13.为了更好地实现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所述螺旋散热管的出端设置有温度传感器,温度传感器与控制器连接,通过控制器控制进油电磁阀、出油双通道电磁阀的开闭,以及控制出油双通道电磁阀的第一出油路与第二出油路的通断切换。
14.为了更好地实现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所述螺旋散热管的外侧沿螺旋方向设置有若干散热翅片。
15.为了更好地实现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所述回流螺旋散热管的外侧沿螺旋方向设置有若干散热翅片。
16.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及有益效果:
17.(1)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螺旋散热管,通过进油管将高温的润滑油通入螺旋散热管进行螺旋流动,同时在螺旋散热管的一端设置风扇产生气流,进而使得气流与螺旋散热管中的润滑油进行高效换热,对润滑油进行高效降温,降温后的润滑油通过出油管回流至空气压缩机参与空气压缩机的降温润滑,进而提高对空气压缩机的降温效果;
18.(2)本实用新型通过在螺旋散热管的内侧同轴设置回流螺旋散热管,根据螺旋散热管出端润滑油的温度对油液输送方向进行切换,当螺旋散热管出端的润滑油温度高于阈值温度时,将润滑油回流输送至回流螺旋散热管,配合风扇对回流螺旋散热管中的润滑油进行二次降温,使得润滑油的温度快速降低至阈值温度以下;当出端的润滑油温度低于阈值温度时,则直接将润滑油通向出油管并回流至空气压缩机参与降温。
附图说明
19.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20.图2为第一出油路关闭且第二出油路开启的示意图;
21.图3为第一出油路开启且第二出油路关闭的示意图。
22.其中:1-进油管;2-出油管;3-风扇;41-进油部;42-出油部;43-螺旋散热管;44-回流螺旋散热管;111-第一出油路;222-第二出油路;333-溢流管。
具体实施方式
23.实施例1:
24.本实施例的一种空气压缩机用风冷却器,如图1所示,包括进油管1、出油管2、风扇3,还包括散热装置,所述散热装置包括进油部41与出油部42,所述进油部41与进油管1连接,所述出油部42与出油管2连接,所述进油部41与出油部42之间设置有螺旋散热管43,所述螺旋散热管43的轴线与风扇3的轴线同轴设置,且风扇3的出风端设置在螺旋散热管43靠近进油部41的一端。
25.进油管1的进端与润滑油箱连接,进油管1的出端通过快插接头与进油部41连接,润滑油箱中的高温润滑油通过进油管1与进油部41进入螺旋散热管43,并沿着螺旋散热管43进行螺旋流动。螺旋散热管43的内侧沿轴向构成气流流动的通道,通道靠近进油部41的一端设置有与螺旋散热管43同轴的风扇3,风扇3产生的气流流经螺旋散热管43内侧的通道,进而与螺旋散热管43内部的高温润滑油进行换热,使得螺旋散热管43中的润滑油快速降温。由于螺旋散热管43呈螺旋状,延长了润滑油的流动行程,进而使得润滑油与气流能够进行充分换热,保证对螺旋散热管43内部的润滑油进行有效降温。
26.降温后的润滑油通过出油部42进入出油管2,并通过出油管2回流至空气压缩机的回油部,使得降温后的润滑油参与空气压缩机的降温与润滑,进而实现对空气压缩机进行高效的降温冷却,保证空气压缩机的正常运行。
27.实施例2:
28.本实施例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做进一步优化,如图2和图3所示,还包括同轴设置在螺旋散热管43内侧的回流螺旋散热管44,所述螺旋散热管43的进端通过进油电磁阀与进油部41连接,所述螺旋散热管43的出端设置有出油双通道电磁阀,所述出油双通道电磁阀的第一出油路111与出油管2连接,所述出油双通道电磁阀的第二出油路222与回流螺旋散热管44的进端连接,所述回流螺旋散热管44的出端与出油管2连接。
29.回流螺旋散热管44用于辅助螺旋散热管43对润滑油进行二次降温,其使用方式如下:
30.润滑油经过螺旋散热管43时实现一次风冷降温,若螺旋散热管43出端的润滑油的温度降低至阈值温度以下,则出油双通道电磁阀的第一出油路111开启而第二出油路222关闭,使得螺旋散热管43内部的润滑油直接流向出油管2并回流至空气压缩机。
31.若螺旋散热管43出端的润滑油的温度没有降低至阈值温度以下,则出油双通道电磁阀的第一出油路111关闭而第二出油路222开启,使得螺旋散热管43内部的润滑油通过回油管路流向回流螺旋散热管44,并沿着回流螺旋散热管44进行螺旋流动,使得润滑油在回流螺旋散热管44内部进行二次风冷降温,以保证润滑油的温度能够降低至阈值温度以下,然后润滑油通过回流螺旋散热管44的出端进入出油管2并回流至空气压缩机。
32.本实施例的其他部分与上述实施例1相同,故不再赘述。
33.实施例3:
34.本实施例在上述实施例1或2的基础上做进一步优化,如图2和图3所示,所述进油部41的内部设置有进油三通油路,所述进油三通油路包括进油口、溢流口、出油口,所述进油口与进油管1连接,所述溢流口处设置有带有手阀的溢流管333,所述出油口通过进油电磁阀与螺旋散热管43的进端连接。
35.正常情况下,溢流管333上的手阀处于关闭状态,进油电磁阀处于开启状态,进油管1中的润滑油通过进油口流向出油口并进入螺旋散热管43。当螺旋散热管43出现堵塞或破损的情况时,则控制进油电磁阀关闭,避免润滑油继续进入螺旋散热管43。同时将溢流管333上的手阀开启,将润滑油及时溢流外排,避免管路中油压超标。
36.本实施例的其他部分与上述实施例1或2相同,故不再赘述。
37.实施例4:
38.本实施例在上述实施例1-3任一项的基础上做进一步优化,所述出油部42的内部设置有安装腔,所述安装腔的两侧分别设置有出油口与回油口,所述安装腔的内部设置有出油双通道电磁阀,所述出油双通道电磁阀的进油端与螺旋散热管43的出端连接,所述出油双通道电磁阀的第一出油路111通过出油口与出油管2连接,所述出油双通道电磁阀的第二出油路222通过回油口与回流螺旋散热管44的进端连接;所述螺旋散热管43的出端设置有温度传感器。
39.温度传感器与外部控制器连接,外部控制器用于控制进油电磁阀、出油双通道电磁阀的通断。当温度传感器检测到螺旋散热管43的出端的润滑油温度低于阈值温度时,如阈值温度为30℃,若温度传感器检测到螺旋散热管43的出端的润滑油温度低于30℃,则反馈信号至外部控制器,外部控制器控制出油双通道电磁阀的第一出油路111开启而第二出油路222关闭,使得螺旋散热管43中的润滑油直接进入出油管2并回流至空气压缩机参与降温。
40.若温度传感器检测到螺旋散热管43的出端的润滑油温度高于30℃,则反馈信号至外部控制器,外部控制器控制出油双通道电磁阀的第一出油路111关闭而第二出油路222开启,使得螺旋散热管43中的润滑油进入回流螺旋散热管44,使得润滑油沿着回流螺旋散热管44螺旋流动进行二次风冷降温,保证润滑油的温度降低至30℃以下。经过二次风冷降温的润滑油通过回流螺旋散热管44的出端流向出油管2并回流至空气压缩机参与降温。
41.本实施例的其他部分与上述实施例1-3任一项相同,故不再赘述。
42.实施例5:
43.本实施例在上述实施例1-4任一项的基础上做进一步优化,所述螺旋散热管43的外侧沿螺旋方向设置有若干散热翅片。
44.通过在螺旋散热管43的外侧沿螺旋方向设置有若干散热翅片,相当于增加了螺旋散热管43与气流之间的接触面积,进而提高气流与螺旋散热管43内部润滑油的换热效果,使得螺旋散热管43内部的润滑油迅速降温。
45.本实施的其他部分与上述实施例1-5任一项相同,故不再赘述。
46.实施例6:
47.本实施例在上述实施例1-5任一项的基础上做进一步优化,所述回流螺旋散热管44的外侧沿螺旋方向设置有若干散热翅片。
48.通过在回流螺旋散热管44的外侧沿螺旋方向设置有若干散热翅片,相当于增加了回流螺旋散热管44与气流之间的接触面积,进而提高气流与回流螺旋散热管44内部润滑油的换热效果,使得回流螺旋散热管44内部的润滑油迅速降温。
49.本实施例的其他部分与上述实施例1-5任一项相同,故不再赘述。
50.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非对本实用新型做任何形式上的限
制,凡是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均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