吊扇的饰片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2599382发布日期:2022-12-17 14:53阅读:65来源:国知局
吊扇的饰片结构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家用电器技术领域,尤其涉及吊扇的饰片结构。


背景技术:

2.随着人们的生活水平的提高,具有装饰效果的家用电器变得越来越普及,尤其是水晶灯吊扇,市面上的水晶灯吊扇的水晶饰片与吊扇的固定方式大多采用水晶饰片的连接孔配合铜扣扣接、钢丝缠绕绕接或插销插接等固定方式来实现定。以上固定水晶饰片的方式,固定件与水晶饰片的连接孔之间存在缝隙,并未紧固连接,而水晶灯吊扇在旋转工作时会产生震动,震动会使水晶饰片和固定件在缝隙内摩擦从而产生较大的噪音,十分影响使用体验。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提供吊扇的饰片结构,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
4.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为吊扇的饰片结构,包括设置在吊扇本体上的饰片组件,该饰片组件包括:支撑框,该支撑框连接在吊扇本体的外周;环形架,该环形架设置在支撑框外周;饰片,若干所述饰片沿环形架的周向设置在环形架上;以及压装件,所述压装件包括与环形架连接的固定部、一端与固定部连接且另一端朝饰片的延伸的连接部及与连接部另一端连接的压装部,其中,该压装部的另一端沿饰片远离环形架的表面延伸,且压装部靠近连接部的一侧与饰片远离环形架的表面接触。
5.进一步,所述饰片组件还包括连接螺丝,所述连接螺丝穿过固定部并与环形架螺纹配合,所述饰片上对应连接螺丝的位置设置有定位孔,所述定位孔自靠近连接螺丝的一端至远离连接螺丝的一端呈喇叭状渐窄。
6.进一步,所诉压装部在饰片远离环形架的表面遮盖所述定位孔。
7.进一步,所述压装部远离连接部的一端呈半圆形。
8.进一步,所述环形架包括沿吊扇本体轴向分别环设在支撑框外周的上环架和下环架;所述定位孔分别设置在饰片对应上环架和下环架的至少部分边缘上;所述上环架上周向设有若干第一穿孔,所述连接螺丝穿过固定部并和第一穿孔螺纹配合;所述下环架上周向设有若干第二穿孔,所述连接螺丝穿过固定部并和第二穿孔螺纹配合。
9.进一步,所述饰片连接在上环架及下环架的外周上,所述连接螺丝包括:第一螺接部,所述第一螺接部自环形架的内周侧穿过固定部并和第一穿孔或第二穿孔螺纹配合;第一锁紧部,所述第一锁紧部连接在第一螺接部的其中一端部,且所述第一锁紧部在第一螺接部与第一穿孔或第二穿孔螺纹配合时保持与上环架或下环架的内周侧抵接。
10.进一步,所述支撑框包括:上框架,若干所述上框架沿吊扇本体的周向设于吊扇本体的外周,且所述上框架与吊扇本体的顶部连接,所述上框架的外周还设置有锁紧螺母;下框架,若干所述下框架沿吊扇本体的周向设于上框架的外周,所述下框架通过锁紧螺丝与
锁紧螺母的配合与上框架连接;其中,若干所述上框架的顶部连接有第一环形支架,若干所述上框架的外周连接有第二环形支架,所述第一环形支架和第二环形支架均沿吊扇本体的周向设置;若干所述下框架在吊扇本体的下方的连接有固定环。
11.进一步,所述吊扇本体包括:吊杆组件;通过连接盒设置在所述吊杆组件底部的电机;以及连接在所述电机输出端上的扇叶组件,所述扇叶组件位于上框架内。
12.进一步,所述连接盒的顶部设有若干缓震套,所述上框架通过缓震套与连接盒的顶部连接。
13.进一步,所述支撑框内还设有灯光组件,所述灯光组件包括:若干连接在所述上框架上的灯座以及连接在灯座上且位于扇叶组件下方的若干灯泡。
14.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
15.在本技术中,在吊扇本体的外周设置支撑框及在支撑框的外周设置连接有若干压装件的环形架,压装件的压装部配合环形架起到在吊扇本体上硬连接地夹装饰片的作用,而通过连接螺丝穿过压装部并与环形架螺纹配合,实现进一步紧固饰片与环形架连接的作用,避免若干饰片与环形架之间存在缝隙,从而避免产生震动摩擦及摩擦引起的噪音,提高用户使用体验。
附图说明
16.图1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吊扇的其中一个角度的总体示意图。
17.图2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吊扇的其中另一个角度的总体示意图。
18.图3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吊扇的纵剖示意图。
19.图4是图3中a处的放大图。
20.图5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吊扇的分解示意图。
21.上述图中,100、吊扇本体;110、电机;120、连接盒;130、扇叶组件;131、转动壳体;132、扇叶;140、吊杆组件;200、饰片组件;210、支撑框;211、上框架;212、下框架;213、第一环形支架;214、第二环形支架;215、固定环;216、锁紧螺丝;217、锁紧螺母;220、环形架;221、上环架;222、第一穿孔;223、缺口;224、下环架;225、第二穿孔;230、饰片;231、定位孔;240、连接螺丝;241、第一螺接部;242、第一锁紧部;250、压装件;251、固定部;252、连接部;253、压装部;260、缓震套;300、灯光组件;310、灯座;320、灯泡。
具体实施方式
22.以下将结合实施例和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构思、具体结构及产生的技术效果进行清楚、完整的描述,以充分地理解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方案和效果。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技术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23.需要说明的是,如无特殊说明,当某一特征被称为“固定”、“连接”在另一个特征,它可以直接固定、连接在另一个特征上,也可以间接地固定、连接在另一个特征上。此外,本实用新型中所使用的上、下、左、右、顶、底等描述仅仅是相对于附图中本实用新型各组成部分的相互位置关系来说的。
24.此外,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而不
是为了限制本实用新型。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和/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组合。
25.应当理解,尽管在本公开可能采用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等来描述各种元件,但这些元件不应限于这些术语。这些术语仅用来将同一类型的元件彼此区分开。例如,在不脱离本公开范围的情况下,第一元件也可以被称为第二元件,类似地,第二元件也可以被称为第一元件。
26.参照图1至图4,在一些实施例中,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吊扇的饰片结构,包括设置在吊扇本体100上的饰片组件200,该饰片组件200包括:支撑框210,该支撑框210连接在吊扇本体100的外周;环形架220,该环形架220设置在支撑框210外周;饰片230,若干所述饰片230沿环形架220的周向设置在环形架220上;以及压装件250,所述压装件250包括与环形架220连接的固定部251、一端与固定部251连接且另一端朝饰片230的延伸的连接部252及与连接部252另一端连接的压装部253,其中,该压装部253的另一端沿饰片230远离环形架220的表面延伸,且压装部253靠近连接部252的一侧与饰片230远离环形架220的表面接触。在本技术中,在吊扇本体100的外周设置支撑框210及在支撑框210的外周设置连接有若干压装件250的环形架220,压装件250的压装部253配合环形架220起到在吊扇本体100上硬连接地夹装饰片230的作用,而通过连接螺丝240穿过压装部253并与环形架220螺纹配合,实现进一步紧固饰片230与环形架220连接的作用,避免若干饰片230与环形架之间存在缝隙,从而避免产生震动摩擦及摩擦引起的噪音,提高用户使用体验。
27.参照图4,为提高压装件250与环形架220之间的连接强度,以实现饰片230在环形架220上牢固设置,进一步,所述饰片组件还包括连接螺丝240,所述连接螺丝240穿过固定部并与环形架螺纹配合,所述饰片上对应连接螺丝的位置设置有定位孔,所述定位孔231自靠近连接螺丝240的一端至远离连接螺丝240的一端呈喇叭状渐窄。具体地,压装件250呈“冂”字形,其开口的一内侧即固定部251靠近压装部253的一侧紧密抵接环形架220的侧面,压装件250闭合端的内侧及连接部252分别与固定部251和压装部253的连接处分别具有避让环形架220和饰片230边缘的折角,而压装件250开口的另一侧及压装部253靠近固定部251的一侧紧密抵接饰片230远离环形架220一面,通过夹装实现饰片230与环形架220的固定,同时,定位孔231沿连接螺丝240的轴向设置,且定位孔231朝连接螺丝240成喇叭状倾斜设置,以在连接螺丝240与环形架220配合后的端部与饰片230的定位孔231的斜面抵接,进而向压装部253压迫饰片230,配合压装部253夹装饰片230,增加饰片230与压装件250之间的连接紧固度,避免长时间工作后饰片与压装件250的压装部253之间出现松动的情况发生。
28.参照图4和图5,为了提高吊扇上饰片230的美观性,避免外露的定位孔231影响用户的视觉感受,所诉压装部253在饰片230远离环形架220的表面遮盖所述定位孔231,从而使饰片230的外观整体性较高。
29.参照图1图2和图5,为了进一步提高饰片组件200的美观性,所述压装部253远离连接部252的一端呈半圆形,半圆形的使压装部253远离连接部252的一端线条更加柔和,且在生产组装时能够有效避免凸起的棱角造成工人出现意外的伤害,安全性较高。
30.参照1至图5,所述环形架220包括沿吊扇本体100轴向分别环设在支撑框210外周的上环架221和下环架224,上环架221和下环架224的设计能够有效节约生产成本,且减轻
环形架220的重量,降低运输成本和提高吊扇的安装稳固性;且为了减少压装件250压装部253遮挡饰片230表面的面积,所述定位孔231分别设置在饰片230对应上环架221和下环架224的至少部分边缘上;所述上环架221上周向设有若干第一穿孔222,所述连接螺丝240穿过固定部251并和第一穿孔222螺纹配合;所述下环架224上周向设有若干第二穿孔225,所述连接螺丝240穿过固定部251并和第二穿孔225螺纹配合,具体地,定位孔231分别为设置在饰片230顶部边缘及底部边缘的两个,两个定位孔231分别避让两连接螺丝240。
31.参照图5,所述饰片230连接在上环架221及下环架224的外周上,从而通过若干饰片230起到遮挡上环架221及下环架224的作用,使吊扇美观性提高,所述连接螺丝240包括:第一螺接部241,所述第一螺接部241自环形架220的内周侧穿过固定部251并和第一穿孔222或第二穿孔225螺纹配合;第一锁紧部242,所述第一锁紧部242连接在第一螺接部241的其中一端部,且所述第一锁紧部242在第一螺接部241与第一穿孔或第二穿孔螺纹配合时保持与上环架221或下环架224的内周侧抵接,具体地,自环形架220内侧向环形架220外侧螺接紧固的连接螺丝240,隐藏在若干饰片230内侧,进一步搞吊扇的美观性,且能够避免外界碰撞而导致连接螺丝240松动脱落。
32.参照图3至图5,所述支撑框210包括:上框架211,若干所述上框架211沿吊扇本体100的周向设于吊扇本体100的外周,且所述上框架211与吊扇本体100的顶部连接,所述上框架211的外周还设置有锁紧螺母217;下框架212,若干所述下框架212沿吊扇本体100的周向设于上框架211的外周,所述下框架212通过锁紧螺丝216与锁紧螺母217的配合与上框架211连接;其中,若干所述上框架211的顶部连接有第一环形支架213,若干所述上框架211的外周连接有第二环形支架214,所述第一环形支架213和第二环形支架214均沿吊扇本体100的周向设置;若干所述下框架212在吊扇本体100的下方的连接有固定环215,具体地,上环架221的底部还设有避让缩紧螺丝的缺口223,锁紧螺丝216依次穿过下框架212和上环架221的缺口223并与上框架211的锁紧螺母217紧密螺合,实现上框架211和下框架212的紧固连接,同时,上环架221和下环架224均环设在若干上框架211和若干下框架212之间。
33.参照图3和图5,所述吊扇本体100包括:吊杆组件140,吊扇本体100通过吊杆组件140实现在室内房顶的吊装固定;通过连接盒120设置在所述吊杆组件140底部的电机110;以及连接在所述电机110输出端上的扇叶组件130,所述扇叶组件130位于上框架211内,而所述扇叶组件130包括与电机110输出端连接的转动壳体131及设置在转动壳体131四周的若干扇叶132,具体地,电机110能够驱动扇叶组件130的转动壳体131旋转,从而带动若干扇叶132在上框架211内旋转并产生气流,扇叶组件130设置在上框架211内还能够提高吊扇的使用安全性能,避免在工作期间受到外界的撞击而发生意外事故。
34.参照图3和图5,为进一步降低吊扇主体工作时产生的震动对饰片组件200的影响,所述连接盒120的顶部设有若干缓震套260,所述上框架211通过缓震套260与连接盒120的顶部连接,缓震套260起到缓震吸能的作用,抑制传递到饰片组件200上的震动及震动产生的噪音。
35.参照图1、图2、图3和图5,所述支撑框210内还设有灯光组件300,所述灯光组件300包括:若干连接在所述上框架211上的灯座310以及连接在灯座310上且位于扇叶组件130下方的若干灯泡320,设置在上框架211内的灯光组件300能够有效地使灯泡320产生的光线经过饰片230的折射实现在室内的散光照射,而灯泡320设置在扇叶组件130的下方能够避免
旋转的扇叶组件130影响灯泡320的光线,提高照明效果。
36.需要提及的是,饰片230可以由玻璃、塑料、亚克力等材质制成片,但在本技术中,饰片230优选为水晶饰片230,且饰片230为多面菱形,从而提高灯光组件300的散光折射效果,提高本技术实施例的吊扇的使用体验。
37.以上所述,只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上述实施方式,只要其以相同的手段达到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效果,凡在本公开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公开保护的范围之内。都应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其技术方案和/或实施方式可以有各种不同的修改和变化。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