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轮、风机及浴霸、凉霸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3407901发布日期:2023-03-10 21:13阅读:43来源:国知局
风轮、风机及浴霸、凉霸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卫浴家电产品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风轮、含有该风轮的风机、及含有该风机的浴霸、凉霸。


背景技术:

2.浴霸,源自英文“bathroommaster”,可以直译为“浴室大师”。它是通过特制的防水红外线热波管、电机和风轮的巧妙组合,将浴室的取暖、换气、照明、装饰等多种功能结合于一体的卫浴用小家电产品。
3.风轮,是浴霸中的核心部件之一。风轮与电机连接,通过电机带动风轮正反转,实现取暖功能或者换气功能。传统的风轮结构如图1~图3所示,包括轮辐1、下轮毂2、上轮毂3及叶片4。下轮毂2设于轮辐1底部,为沿轮辐1底面边缘向径向延伸形成的具有一定宽度的圆环件。多个叶片4垂直设于下轮毂2上,且沿着轮辐1的周向均匀分布。叶片4另一端设有上轮毂3,上轮毂3为沿各叶片4外周形成的细圆环结构。
4.具体地,下轮毂2圆环件的宽度与叶片宽度相等,叶片4的一端固定连接在圆环件上,该端为封闭结构。上轮毂3为细圆环结构,且设于叶片4的外周,叶片4的另一端为开放结构。这种结构设计便于脱模,但是在使用中存在如下技术问题:
5.风轮的两端牢固度相差较大,下轮毂一端结构较牢固,而上轮毂一端很易于变形,而只要局部损坏,整个风轮就需要更换,这导致整个风轮的稳定性较差,使用寿命短。


技术实现要素:

6.本技术实施例要解决的是现有技术中风轮的两端牢固度相差较大,整个风轮的稳定性差,使用寿命短的技术问题。
7.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风轮,包括:
8.第一轮毂,所述第一轮毂为圆环件;
9.第二轮毂,所述第二轮毂包括同轴设置的内圆环和外圆环;
10.叶片,所述叶片一端连接所述第一轮毂,所述叶片另一端的内、外侧分别与所述第二轮毂的内、外圆环连接;
11.轮辐,所述轮辐外缘与所述内圆环连接,所述叶片沿着所述轮辐的周向均匀分布。
12.优选地,所述叶片垂直设于所述第一轮毂和第二轮毂之间。
13.优选地,所述第一轮毂圆环件的宽度小于所述叶片的宽度;所述叶片的一端部分固定于所述圆环件上,其余部分镂空设置。
14.更优选地,所述叶片一端的外周部分固定于所述圆环件上,内周部分镂空设置。
15.优选地,所述内圆环和外圆环的宽度均小于所述第一轮毂圆环件的宽度。
16.优选地,所述内圆环为所述轮辐外缘沿径向延伸形成。
17.优选地,沿轴向方向,所述第一轮毂圆环件在所述第二轮毂两圆环所在平面上的投影位于所述第二轮毂的内、外圆环之间。
18.优选地,所述叶片为等间距设置的弧形叶片,所述叶片的内侧边和风轮中心的连线、与所述叶片的外侧边与风轮中心的连线之间形成夹角。
19.本技术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风机,所述风机包括电机及上述的风轮,所述风轮与电机连接,所述电机的输出轴连接所述轮辐中心。
20.本技术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浴霸,所述浴霸包括上述的风机、发热元件及壳体,所述壳体上设有进风口、出风口及换气口,所述风机和发热元件均设于所述壳体内,且风轮进风侧对应所述进风口设置,风轮出风侧通过两个通道分别联通所述出风口和换气口,所述发热元件设于所述出风口内侧。
21.本技术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凉霸,所述凉霸包括上述的风机及箱体,所述箱体上设有进风口和出风口,所述风机设于箱体内,且风轮进风侧对应所述进风口设置,风轮出风侧对应所述出风口设置。
22.本技术实施例中提供的一个或多个技术方案,至少具有如下技术效果或优点:
23.1、将叶轮的一端轮毂设置为具有一定宽度、但宽度小于叶片宽度的圆环件,对叶片一端进行支撑;将叶轮的另一端轮毂设置为两个细圆环,对叶片另一端内、外侧分别进行支撑。如此,在叶轮的两端结构强度之间实现了平衡,解决了传统叶轮两端强度差太大导致的叶轮易于变形的问题,使叶轮的整体稳定性更好,不易变形,延长了叶轮的使用寿命,同时还能满足模具成型的要求。
24.2、叶片一端部分支撑于圆环件上,部分镂空;叶片另一端的内、外侧分别与两个细圆环连接,如此增大了叶轮的通风量,提高了叶轮的工作效率。
25.3、沿风轮的轴向方向,第一轮毂圆环件在第二轮毂的两圆环所在平面上的投影位于内圆环和外圆环之间。这样的结构设计可以使叶轮整体的稳定性更高,抗变形能力强。
26.4、在轮辐的周壁上设置通孔,可进一步增大叶轮的进风量。
27.5、叶片为等间距设置的弧形叶片,且叶片与风轮中心形成一定的夹角。如此,可以对进风形成特殊的引向和离心力,使叶轮工作时的进风量及风速明显增强。
附图说明
28.图1为传统的叶轮一个角度的立体图;
29.图2为传统的叶轮另一个角度的立体图;
30.图3为传统的叶轮侧视图;
31.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中提供的叶轮一个角度的立体图;
32.图5为本技术实施例中提供的叶轮另一个角度的立体图;
33.图6为本技术实施例中提供的叶轮俯视图;
34.图7为本技术实施例中提供的叶轮仰视图;
35.图8为本技术实施例中提供的叶轮侧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36.本技术实施例要解决的是现有技术中风轮的两端牢固度相差较大,整个风轮的稳定性差,使用寿命短的技术问题。
37.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总体思路如下:
38.将下轮毂的宽度减小,使叶片部分支撑于下轮毂上,部分镂空。将上轮毂由外周的一道细圆环调整为内、外两道圆环,使叶轮上端的强度增加。如此,在叶轮的上、下端结构强度之间寻求一平衡,使叶轮的整体稳定性更好,又能满足模具成型的要求。此外,下轮毂上的叶片部分镂空,还可以增大叶轮的通风量。
39.为了更好的理解上述技术方案,下面将结合说明书附图以及具体的实施方式对上述技术方案进行详细的说明。
40.图4和图5为本技术实施例中提供的叶轮的立体图,所述的叶轮包括第一轮毂100、第二轮毂200、轮辐300及叶片400,第一轮毂100与第二轮毂200相对设置,叶片400垂直设置在第一轮毂100和第二轮毂200之间,轮辐300外缘与第二轮毂200连接,叶片400沿着轮辐300的周向均匀分布。
41.本实施例中,第一轮毂100为设于风轮出风侧的轮毂,第二轮毂200为设于风轮进风侧的轮毂。
42.结合图6~图8,其中,第一轮毂100为具有一定宽度的圆环件。圆环件的宽度小于叶片400的宽度。叶片400的一端部分固定于所述圆环件上,其余部分镂空设置。
43.在某一优选的实施方式中,叶片400一端的外周部分401固定于所述圆环件上,内周部分402镂空设置。这样,叶轮整体的结构强度更高,还可以增大叶轮的通风量。
44.第二轮毂200包括两个较细的圆环,如图2所示的内圆环201和外圆环202,内圆环201和外圆环202的宽度均小于第一轮毂100圆环件的宽度。
45.内圆环201设于轮辐300底面的边缘,外圆环202同轴设于内圆环201的外周。叶片400的另一端的内、外侧分别与内圆环201、外圆环202连接,相邻两叶片400之间形成风道500。
46.在某一优选的实施方式中,内圆环201为轮辐300外缘沿径向延伸形成,对叶片400的另一端起支撑作用。外圆环202的设置,进一步加强了对叶片400另一端的支撑作用。
47.本实施例中,第二轮毂200使用两个细圆环,既对叶片400产生了支撑作用,又能够增大进风量。同时也能够配合第一轮毂的圆环件,使模具便于成型。
48.在某一优选的实施方式中,外圆环202的外径大于第一轮毂100圆环件的外径,内圆环201的外径小于第一轮毂100圆环件的内径。沿风轮的轴向方向,第一轮毂100圆环件在第二轮毂200的两圆环所在平面上的投影位于内圆环201和外圆环202之间。这样的结构设计可以使叶轮整体的稳定性更高。
49.轮辐300的中心设有用于连接电机轴芯的连接孔301。轮辐300的周壁上设有通孔302,可进一步增大叶轮的进风量。
50.叶片400为等间距设置的弧形叶片,且叶片400与风轮中心(轮辐300中心)形成一定的夹角。如此,可以对进风形成特殊的引向和离心力,使叶轮工作时的进风量及风速明显增强,大大提升叶轮的工作效率。
51.具体地,如图7所示,叶片400的内侧边与风轮中心的连线a、叶片400的外侧边与风轮中心的连线b之间形成夹角θ,0
°
<θ<90
°

52.本技术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风机,所述风机包括上述的叶轮及电机,电机的输出轴连接轮辐300中心的连接孔301,通过电机驱动叶轮转动,实现风力流动。
53.本技术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浴霸,所述浴霸包括上述的风机、发热元件及壳体,壳
体上设有进风口、出风口及换气口,风机和发热元件均设于壳体内,且风轮进风侧对应所述进风口设置,风轮出风侧通过两个通道分别联通出风口和换气口,发热元件设于出风口内侧。
54.在某一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发热元件为ptc加热器。
55.所述浴霸通常用于卫生间,进风口和出风口均与室内空间联通,换气口与室外空间联通。所述浴霸具有取暖和换气两种工作模式:
56.取暖模式工作时,进风口、出风口均打开,换气口关闭。风机和发热元件均启动,通过电机带动叶轮正转,将室内的空气从进风口吸入壳体内,经过发热元件加热后,通过出风口排出,实现室内取暖功能。
57.换气模式工作时,进风口、换气口均打开,出风口关闭。发热元件关闭,仅风机启动,通过电机带动叶轮反转,将室内的空气从进风口吸入壳体内,并通过换气口排出,实现换气功能。
58.本技术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凉霸,所述凉霸包括上述的风机及箱体,箱体上设有进风口和出风口,风机设于箱体内,且风轮进风侧对应所述进风口设置,风轮出风侧对应所述出风口设置。
59.所述凉霸通常用于厨房,通过风机使得厨房内的空气迅速地流通,具有通风效果和凉风功能。
60.上述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至少具有如下的技术效果或优点:
61.1、将叶轮的一端轮毂设置为具有一定宽度、但宽度小于叶片宽度的圆环件,对叶片一端进行支撑;将叶轮的另一端轮毂设置为两个细圆环,对叶片另一端内、外侧分别进行支撑。如此,在叶轮的两端结构强度之间实现了平衡,解决了传统叶轮两端强度差太大导致的叶轮易于变形的问题,使叶轮的整体稳定性更好,不易变形,延长了叶轮的使用寿命,同时还能满足模具成型的要求。
62.2、叶片一端部分支撑于圆环件上,部分镂空;叶片另一端的内、外侧分别与两个细圆环连接,如此增大了叶轮的通风量,提高了叶轮的工作效率。
63.3、沿风轮的轴向方向,第一轮毂圆环件在第二轮毂的两圆环所在平面上的投影位于内圆环和外圆环之间。这样的结构设计可以使叶轮整体的稳定性更高,抗变形能力强。
64.4、在轮辐的周壁上设置通孔,可进一步增大叶轮的进风量。
65.5、叶片为等间距设置的弧形叶片,且叶片与风轮中心形成一定的夹角。如此,可以对进风形成特殊的引向和离心力,使叶轮工作时的进风量及风速明显增强。
66.应当理解的是,虽然在这里可能使用量术语“第一”、“第二”等等来描述各个单元,但是这些单元不应当受这些术语限制。使用这些术语仅仅是为了将一个单元与另一个单元进行区分。举例来说,在不背离示例性实施例的范围的情况下,第一单元可以被称为第二单元,并且类似地第二单元可以被称为第一单元。
67.在本说明书中提到或者可能提到的上、下、左、右、前、后、正面、背面、顶部、底部等方位用语是相对于各附图中所示的构造进行定义的,它们是相对的概念,因此有可能会根据其所处不同位置、不同使用状态而进行相应地变化。所以,也不应当将这些或者其他的方位用语解释为限制性用语。
68.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并非对本技术任何形式上和实质上的限制,
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技术方法的前提下,还将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补充,这些改进和补充也应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凡熟悉本专业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技术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当可利用以上所揭示的技术内容而做出的些许更动、修饰与演变的等同变化,均为本技术的等效实施例;同时,凡依据本技术的实质技术对上述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等同变化的更动、修饰与演变,均仍属于本技术的技术方案的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