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油组件和压缩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2874311发布日期:2023-01-12 18:26阅读:31来源:国知局
导油组件和压缩机的制作方法

1.本技术属于压缩机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导油组件和压缩机。


背景技术:

2.在低温环境下,冷冻油在制冷剂中溶解度会升高,更易与制冷剂溶合。压缩机在低温启动时,与制冷剂互溶后的冷冻油粘度下降,不容易附着于压缩机泵体零件上,导致泵体在运转时密封不足和润滑不足,从而产生制冷剂泄露和零件磨损,降低压缩机的性能和可靠性。
3.此外,由于冷冻油和制冷剂溶解性过高,使得冷冻油和制冷剂混合在一起排出压缩机,导致压缩机内部的油量下降,严重者会影响压缩机的润滑性,压缩机寿命下降,而且从压缩机排出的冷冻油附着在制冷系统的管壁上,影响热交换器的效率,制冷系统能效下降。在制冷压缩机可靠性的研究中,对如何分离低温下冷冻油与制冷剂的相关研究和重视度越来越高。


技术实现要素:

4.因此,本技术提供一种导油组件和压缩机,能够解决现有技术中低温下制冷剂和冷冻油互溶性好带来的一系列问题。
5.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导油组件,包括:
6.导油件,至少部分设于油池中;
7.所述导油件包括形变段,所述形变段包括第一构型,所述第一构型包括伸入所述油池中的桨叶,能够搅动所述油池。
8.可选地,所述形变段还包括第二构型,所述第二构型包括伸入所述油池中的直管,能够便于所述油池中油流通。
9.可选地,所述导油件还包括有固定段,所述形变段设在所述固定段的一端上;所述形变段采用形状记忆合金制成,所述形状记忆合金具有所述第一构型和所述第二构型。
10.可选地,所述形状记忆合金随所述油池的油温变化进行构型变化;所述第一构型对应所述油池的第一温度,所述第二构型对应所述油池的第二温度,所述第一温度小于所述第二温度。
11.可选地,所述导油组件还包括有导油管路,所述固定段设在所述导油管路内,所述形变段露出所述导油管路。
12.可选地,所述固定段包括螺旋片,卡设于所述导油管路内;所述形变段包括至少两个叶片,所有所述叶片的一端设于所述螺旋片上,另一端为自由端。
13.可选地,所述形变段的所述第一构型包括所有所述叶片沿所述导油管路的径向方向分散延伸设置,所述第二构型包括所有所述叶片沿所述导油管路轴向螺旋设置且围成直管。
14.可选地,所述第一构型中,所述叶片延伸方向与所述导油管路的轴向夹角设为45
°
~90
°

15.可选地,所述第一构型中,所述叶片延伸方向与所述导油管路的轴向夹角设为80
°

16.根据本技术的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压缩机,包括如上所述的导油组件。
17.本技术提供的一种导油组件,包括:导油件,至少部分设于油池中;所述导油件包括形变段,所述形变段包括第一构型,所述第一构型包括伸入所述油池中的桨叶,能够搅动所述油池。
18.本技术设置导油件带有形变段,形变段的第一构型为桨叶,能在油池低温是搅动油液,使得冷冻油分离出制冷剂,从而减少冷冻油中制冷剂的溶解量,相应冷冻油的粘度回升。
附图说明
19.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的导油件的第一形态结构示意图;
20.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的导油件的第二形态结构示意图;
21.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的压缩机中油池低温时结构示意图;
22.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的压缩机中油池高温时结构示意图。
23.附图标记表示为:
24.1、曲轴;2、导油管路;3、油池;4、导油件;41、固定段;42、形变段。
具体实施方式
25.为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具体实施例及相应的附图对本技术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26.需要说明的是,本技术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及上述附图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等是用于区别类似的对象,而不必用于描述特定的顺序或先后次序。应该理解这样使用的数据在适当情况下可以互换,以便这里描述的本技术的实施例能够以除了在这里图示或描述的那些以外的顺序实施。此外,术语“包括”和“具有”以及他们的任何变形,意图在于覆盖不排他的包含,例如,包含了一系列步骤或单元的过程、方法、系统、产品或设备不必限于清楚地列出的那些步骤或单元,而是可包括没有清楚地列出的或对于这些过程、方法、产品或设备固有的其它步骤或单元。
27.结合参见图1至图4所示,根据本技术的实施例,一种导油组件,包括:
28.导油件4,至少部分设于油池3中;
29.所述导油件4包括形变段42,所述形变段42包括第一构型,所述第一构型包括伸入所述油池3中的桨叶,能够搅动所述油池3。
30.本技术设置导油件4带有形变段42,形变段42的第一构型为桨叶,能在油池3低温是搅动油液,使得冷冻油分离出制冷剂,从而减少冷冻油中制冷剂的溶解量,相应冷冻油的粘度回升。压缩机中使用此结构时,在压缩机低温启动时形变段42可以快速分离互溶的冷冻油和制冷剂,起到良好的泵油效果,满足压缩机在低温环境启动运行的润滑需求。
31.在一些实施例中,形变段42还包括第二构型,所述第二构型包括伸入所述油池3中的直管,能够便于所述油池3中油流通。
32.形变部还可包括第二构型,能形成直管状,充当吸油管的作用,可以更好的从油池3中上油泵油。
33.在一些实施例中,导油件4还包括有固定段41,所述形变段42设在所述固定段41的一端上;所述形变段42采用形状记忆合金制成,所述形状记忆合金具有所述第一构型和所述第二构型。
34.导油件4通过固定段41连接形状记忆合金制成的形变段42,方便导油件 4的固定安装;形变段42采用形状记忆合金,是基于形状记忆合金是一种具有双程记忆效应的特殊金属材料,其具有一个转变温度,温度高于转变温度时为奥氏体相,低于转变温度时为马氏体相。处于奥氏体时,可以加工成任意形状,当温度降低时,转变为马氏体,在外力作用下会产生形变,当温度再次升高时,又能恢复到奥氏体形状,也即是随温度的改变表现出不同的形状,而且形状是可逆的。
35.在一些实施例中,形状记忆合金随所述油池3的油温变化进行构型变化;所述第一构型对应所述油池3的第一温度,所述第二构型对应所述油池3的第二温度,所述第一温度小于所述第二温度。
36.基于形状记忆合金是一种具有双程记忆效应的特殊金属材料,本技术设置低温下形变段42为桨叶结构的第一构型,分离低温下互溶的冷冻油和制冷剂,提高压缩机低温启动时的供油能力,从而使润滑油更多的留存在压缩机内部;而高温下形变段42为直管状的第二构型,充当吸油管的作用,可以更好的从冷冻油池3中上油泵油,这样能适应不同工况下的压缩机泵油。
37.在一些实施例中,导油组件还包括有导油管路2,所述固定段41设在所述导油管路2内,所述形变段42露出所述导油管路2。
38.固定段41设在导油管路2内,露出导油管路2的形变段42,通过不同构型的变化实现不同的功能。第一构型时,桨叶搅动油池3,便于分离出制冷剂的冷冻油从导油管路2导走;第二构型形成直管,相当于延长了导油管路2的长度,提升泵油能力。
39.在一些实施例中,固定段41包括螺旋片,卡设于所述导油管路2内;所述形变段42包括至少两个叶片,所有所述叶片的一端设于所述螺旋片上,另一端为自由端。
40.螺旋片结合一端上的多个叶片,构成了导油件4,能够起到很好地导油效果。
41.在一些实施例中,形变段42的所述第一构型包括所有所述叶片沿所述导油管路2的径向方向分散延伸设置,所述第二构型包括所有所述叶片沿所述导油管路2轴向螺旋设置且围成直管。优选地,所述第一构型中,所述叶片延伸方向与所述导油管路2的轴向夹角设为45
°
~90
°
。更优选地,设为80
°

42.形变段42的第一构型中叶片呈现伸展状态,表现为细长片结构,叶片与曲轴1中心轴线夹角设为45
°
~90
°
,压缩机在低温启动时,曲轴1旋转带动叶片转动,搅拌低温互溶的冷冻油和制冷剂,达到快速分离冷冻油和制冷剂的作用,夹角为80
°
时分离效果最佳。
43.根据本技术的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压缩机,包括如上所述的导油组件。
44.如图3和4所示,压缩机包括有曲轴1,曲轴1中心设有中心油孔,中心油孔可作为本技术导油组件中的导油管路2,导油件4采用过盈配合安装在中心油孔内,形变段42完全浸
没于油池3中。
45.形变段42具有两种形状,由所处的工作环境温度所决定。当冷冻油处于低温环境时,形变段42呈现伸展状态,表现为伸展开的叶片,压缩机在低温启动时,曲轴1旋转带动叶片转动,叶片搅拌低温互溶的冷冻油和制冷剂,达到快速分离冷冻油和制冷剂的作用。
46.当冷冻油温度逐渐升高超过转变温度后,形变段42在形状记忆效应的作用下产生较大的形状恢复力,拉动两细长叶片螺旋成直管状结构,具有良好的上油功能,如图4所示,与现有压缩机的吸油管作用相当,曲轴1旋转产生离心力,在本发明的作用下从压缩机底部油池3将润滑油通过油孔和油道输送到压缩机泵体零件的各个摩擦副,提供充足的润滑效果,减少零件磨损并延长其工作寿命,提高压缩机的可靠性。
47.采用上述的导油组件,本技术能降低压缩机低温启动时的排油率,避免过多冷冻油排进制冷系统,从而影响换热器的换热效果;改善压缩机低温启动时供油,提升导油效率,维持泵体内最大最小油膜厚度,有助于提高压缩机摩擦面的润滑效果,保证压缩机可靠性。维持压缩机油封,减少制冷剂泄漏,提高压缩机性能。降低冷冻油的排出,保障热交换器的效率,提高制冷系统的能效。结构简单,与曲轴1易形成配合,不改变整机结构,与现有压缩机相比,取消了吸油管,减少了装配工序,降低成本。
48.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容易理解的是,在不冲突的前提下,上述各实施方式可以自由地组合、叠加。
49.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技术,凡在本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以上所述仅是本技术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技术技术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变型,这些改进和变型也应视为本技术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