循环水泵防冻凝装置及冷却循环水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3070362发布日期:2023-01-25 10:21阅读:来源:国知局

技术特征:
1.一种循环水泵防冻凝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循环水泵(1)包括进口和出口,所述进口连通有进水管(2),所述出口连通有出水管(3),所述防冻凝装置包括:至少一个防冻凝管路(4),每个所述防冻凝管路(4)的两端分别连通于所述进水管(2)靠近所述进口处、和所述出水管(3)靠近所述出口处;以及,控制阀(5),每个所述防冻凝管路(4)设有一个所述控制阀(5),所述控制阀(5)用于控制所述防冻凝管路(4)的通断和调节流量;其中,所述防冻凝管路(4)的轴向分别与所述进水管(2)和所述出水管(3)的轴向平行,且所述防冻凝管路(4)的管径不超过所述进水管(2)的管径的一半。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循环水泵防冻凝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防冻凝管路(4)为一对,分别为第一管路和第二管路,所述第二管路平行于所述第一管路设置,所述第一管路与所述第二管路以所述循环水泵(1)为中心呈对称设置。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循环水泵防冻凝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水管(2)、所述出水管(3)和/或所述防冻凝管路(4)包覆有保温层。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循环水泵防冻凝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水管(2)设有靠近所述循环水泵(1)的第一开口(6),所述出水管(3)设有靠近所述循环水泵(1)的第二开口(7),所述防冻凝管路(4)的两端分别连通于所述第一开口(6)和所述第二开口(7),且所述防冻凝管路(4)的轴向沿水平方向设置。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循环水泵防冻凝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开口(6)与所述循环水泵(1)的所述进口之间的距离、所述第二开口(7)与所述循环水泵(1)的所述出口之间的距离分别不超过1000mm。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循环水泵防冻凝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防冻凝管路(4)包括相互连通的第一支管路(8)和第二支管路(9),所述第一支管路(8)和所述第二支管路(9)相背离的端部分别连通于所述第一开口(6)和所述第二开口(7),所述控制阀(5)连接于所述第一支管路(8)和所述第二支管路(9)之间。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循环水泵防冻凝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防冻凝管路(4)与所述第一开口(6)和所述第二开口(7)通过焊接或快速接头相连接。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循环水泵防冻凝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水管(2)和所述出水管(3)同轴设置,所述防冻凝管路(4)的轴向与所述进水管(2)的轴向之间的距离小于1000mm;所述防冻凝管路(4)的管径为15mm~30mm。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循环水泵防冻凝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阀(5)为球阀,所述循环水泵(1)为斜板阀。10.一种冷却循环水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根据权利要求1至9中任一项所述的循环水泵防冻凝装置。

技术总结
本公开提供循环水泵防冻凝装置及冷却循环水系统,涉及冷却循环水设备技术领域,循环水泵包括进口和出口,进口连通有进水管,出口连通有出水管,循环水泵防冻凝装置包括:至少一个防冻凝管路,每个防冻凝管路的两端分别连通于进水管靠近进口处、和出水管靠近出口处;控制阀,每个防冻凝管路设有一个控制阀,控制阀用于控制防冻凝管路的通断和调节流量;其中,防冻凝管路的轴向分别与进水管和出水管的轴向平行,且防冻凝管路的管径不超过进水管的管径的一半。本公开提供的循环水泵防冻凝装置,通过平行于循环水泵输送方向的防冻凝管路使水在循环水泵处流动,进而产生热量,实现循环水泵的防冻凝,避免了额外的耗电,同时也避免了水资源的浪费。免了水资源的浪费。免了水资源的浪费。


技术研发人员:李青 李赫然 谢朝锋 李俊生 杨道辉 李斌 韩春林 杨世民 张北斗 李兆廷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甘肃旭盛显示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2.10.08
技术公布日:2023/1/24
当前第2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