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能头的气路连接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3218047发布日期:2023-02-10 23:43阅读:37来源:国知局
功能头的气路连接结构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功能头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功能头的气路连接结构。


背景技术:

2.功能头是一种具有组装、吸取、夹持或检测等作用的自动化装置,其内部通常设置有接电单元(如电机、相机)和接气单元(如气缸、气嘴),现有技术中,功能头上的气嘴主要通过管线连接外部气源,导致功能头的线路复杂,占用空间大,气嘴在移动过程中,容易造成管线弯折、缠绕甚至断裂,可靠性差。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技术存在之缺失,提供一种功能头的气路连接结构,其采用隐藏式的气路设置,简化功能头的气路结构,占用空间小,可靠性更好。
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之技术方案:
5.一种功能头的气路连接结构,包括固定座、滑动组件和气嘴组件,所述气嘴组件通过所述滑动组件与固定座滑动连接;
6.所述固定座内设有负压气道前段,所述滑动组件内设有负压气道中段,所述气嘴组件内设有气道后段,所述负压气道前段、负压气道中段以及气道后段依次连通形成负压气路;通过在固定座内设置负压气道前段,在滑动组件内设置负压气道中段,以及在气嘴组件内部设置气道后段,负压气道前段、负压气道中段以及气道后段依次连通形成负压气路,采用隐藏式的气路设置,简化功能头的气路结构,功能头占用空间小,可靠性更好。
7.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滑动组件包括连接座和滑座,所述滑座与固定座滑动连接,所述连接座安装于滑座上,并且所述连接座可随所述滑座运动,所述负压气道中段包括相连通的第一负压气道中段和第二负压气道中段,所述第一负压气道中段设于连接座上,所述第二负压气道中段设于滑座上,所述第一负压气道中段与负压气道前段连通,所述第二负压气道中段与气道后段连通。
8.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固定座上设有竖向延伸的导杆,所述负压气道前段设于导杆中,并且所述负压气道前段沿导杆的轴线方向延伸,所述连接座上设有竖向延伸的负压气腔,所述导杆套设于负压气腔中,所述负压气道前段与负压气腔连通,所述第一负压气道中段的一端与负压气腔连通。
9.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导杆的长度大于负压气腔的高度,所述导杆侧壁设有气孔,所述负压气道前段通过所述气孔与负压气腔连通。
10.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固定座上设有控制滑座上下运动的升降驱动机构,所述升降驱动机构包括丝杆和驱动丝杆转动的驱动电机,所述丝杆与连接座转动连接。
11.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固定座上端设有负压出气道,所述负压出气道的一端与负压气道前段连通的。
12.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气嘴组件包括中空的传动轴管,所述气道后段设于传动
轴管内,并且所述气道后段沿传动轴管的轴线方向延伸,所述气道后段的下端连接有气嘴,所述传动轴管通过轴套转动安装于滑座上,所述轴套内设有气道过渡段,所述气道后段和第二负压气道中段均与气道过渡段连通。
13.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第二负压气道中段和气道过渡段之间连通有的竖向气道,所述竖向气道设于滑座内。
14.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轴套的内侧壁与传动轴管的外侧壁之间形成有密封腔,所述气道后段和气道过渡段均与密封腔连通。
15.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固定座内还设有正压气道前段,所述滑动组件内还设有正压气道中段,所述正压气道前段、正压气道中段以及气道后段依次连通形成正压气路。
16.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明显的优点和有益效果,具体而言,通过设置固定座、滑动组件和气嘴组件,气嘴组件通过滑动组件与固定座滑动连接,在固定座内设置负压气道前段,在滑动组件内设置负压气道中段,以及在气嘴组件内部设置气道后段,负压气道前段、负压气道中段以及气道后段依次连通形成负压气路,采用隐藏式的气路设置,简化功能头的气路结构,功能头占用空间小,可靠性更好。
17.为更清楚地阐述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特征、技术手段及其所达到的具体目的和功能,下面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例来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附图说明
18.图1是本实用新型之实施例的组装结构示意图;
19.图2是本实用新型之实施例的分解示意图;
20.图3是本实用新型之实施例的另一视角结构示意图;
21.图4是本实用新型之实施例的负压气路连接示意图;
22.图5是本实用新型之实施例的传动轴管与轴套的剖视图;
23.图6是本实用新型之实施例的正压气路连接示意图。
24.附图标识说明:
25.10-固定座
ꢀꢀꢀꢀꢀꢀꢀꢀꢀꢀꢀꢀ
11-负压气道前段
ꢀꢀꢀꢀꢀꢀ
111-第一气孔
26.12-导杆
ꢀꢀꢀꢀꢀꢀꢀꢀꢀꢀꢀꢀꢀꢀ
13-负压出气道
ꢀꢀꢀꢀꢀꢀꢀꢀ
131-出气口
27.14-正压气道前段
ꢀꢀꢀꢀꢀꢀ
15-正压进气道
ꢀꢀꢀꢀꢀꢀꢀꢀ
151-进气口
28.16-滑轨
ꢀꢀꢀꢀꢀꢀꢀꢀꢀꢀꢀꢀꢀꢀ
17-滑块
ꢀꢀꢀꢀꢀꢀꢀꢀꢀꢀꢀꢀꢀꢀ
18-升降驱动机构
29.20-滑动组件
ꢀꢀꢀꢀꢀꢀꢀꢀꢀꢀ
21-负压气道中段
ꢀꢀꢀꢀꢀꢀ
30-连接座
30.31-第一负压气道中段
ꢀꢀ
32-负压气腔
ꢀꢀꢀꢀꢀꢀꢀꢀꢀꢀ
321-密封圈
31.33-正压气道中段
ꢀꢀꢀꢀꢀꢀ
34-第一正压气道中段
ꢀꢀ
35-正压气腔
32.40-滑座
ꢀꢀꢀꢀꢀꢀꢀꢀꢀꢀꢀꢀꢀꢀ
41-第二负压气道中段
ꢀꢀ
42-竖向气道
33.43-第二正压气道中段
ꢀꢀ
50-轴套
ꢀꢀꢀꢀꢀꢀꢀꢀꢀꢀꢀꢀꢀꢀ
51-气道过渡段
34.52-密封腔
ꢀꢀꢀꢀꢀꢀꢀꢀꢀꢀꢀꢀ
60-气嘴组件
ꢀꢀꢀꢀꢀꢀꢀꢀꢀꢀ
61-传动轴管
35.611-气道后段
ꢀꢀꢀꢀꢀꢀꢀꢀꢀ
612-第二气孔
ꢀꢀꢀꢀꢀꢀꢀꢀꢀ
62-气嘴
36.63-旋转电机
ꢀꢀꢀꢀꢀꢀꢀꢀꢀꢀ
64-电机座
具体实施方式
37.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位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38.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视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39.如图4所示,为方便描述及理解,图4中右上角的竖向方向、横向方向以及纵向方向两两垂直。
40.如图1-5所示,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功能头的气路连接结构,包括固定座10、滑动组件20和气嘴组件60,所述气嘴组件60通过所述滑动组件20与固定座10滑动连接,所述固定座10内设有负压气道前段11,所述滑动组件 20内设有负压气道中段21,所述气嘴组件60内设有气道后段611,所述负压气道前段11、负压气道中段21以及气道后段611依次连通形成负压气路,所述固定座10上端设有负压出气道13,所述负压出气道13横向延伸,所述负压出气道13的一端与负压气道前段11连通的,所述负压出气道13的另一端设有出气口131。
41.所述滑动组件20包括连接座30和滑座40,所述滑座40与固定座10滑动连接,所述固定座10上设有竖向延伸的滑轨16,所述滑座40上设有滑块17,所述滑轨16与滑块17的配合,以使滑座40与固定座10上下滑动连接,所述连接座30安装于滑座40上,并且所述连接座30可随所述滑座40运动,所述负压气道中段21包括相连通的第一负压气道中段31和第二负压气道中段 41,所述第一负压气道中段31横向延伸,所述第二负压气道中段41纵向延伸,所述第一负压气道中段31设于连接座30上,所述第二负压气道中段41 设于滑座40上,所述第一负压气道中段31与负压气道前段11连通,所述第二负压气道中段41与气道后段611连通,所述固定座10上设有控制滑座40上下运动的升降驱动机构18,所述升降驱动机构18包括丝杆(未示出)和驱动丝杆转动的驱动电机(未示出),所述丝杆与连接座30转动连接。
42.所述固定座10上设有竖向延伸的导杆12,所述负压气道前段11设于导杆12中,并且所述负压气道前段11沿导杆12的轴线方向延伸,所述连接座 30上设有竖向延伸的负压气腔32,所述导杆12套设于负压气腔32中,所述连接座30在上下运动时,所述负压气腔32会沿导杆12上下运动,并且所述导杆12的长度大于负压气腔32的高度,所述负压气腔32内的上下两端均设有密封圈321,所述密封圈321套设于导杆12外侧,所述导杆12侧壁设有第一气孔111,所述负压气道前段11通过所述第一气孔111与负压气腔32连通,所述第一负压气道中段31的一端与负压气腔32连通;通过在固定座上设置导杆12,在连接座30上设置负压气腔32,导杆12套设于负压气腔32中,导杆12的长度大于负压气腔32的高度,且导杆12侧壁设置有第一气孔111,负压气道前段11通过第一气孔111与负压气腔32连通,使得连接座30带动负压气腔32沿导杆12上下运动的过程中,负压气道前段11和负压气腔32之间的气路始终连通,且保持气密性。
43.所述气嘴组件60包括中空的传动轴管61,所述传动轴管61的轴线方向与竖向方向
一致,所述气道后段611设于传动轴管61内,并且所述气道后段 611沿传动轴管61的轴线方向延伸,所述气道后段611的下端连接有气嘴62,所述传动轴管61通过轴套50转动安装于滑座40上,所述轴套50内设有气道过渡段51,所述气道后段611和第二负压气道中段41均与气道过渡段51连通,所述第二负压气道中段41和气道过渡段51之间连通有的竖向气道42,所述竖向气道42设于滑座40内,所述轴套50的内侧壁与传动轴管61的外侧壁之间形成有密封腔52,所述气道后段611和气道过渡段51均与密封腔52连通,所述气道后段611的内侧壁设有连通密封腔52的第二气孔612,所述固定座10上设有控制传动轴管61转动的旋转电机63,所述旋转电机63通过电机座64安装于固定座10上。
44.如图6所示,所述固定座10内还设有正压气道前段14,所述滑动组件20 内还设有正压气道中段33,所述正压气道前段14、正压气道中段33以及气道后段611依次连通形成正压气路;负压气路用于气嘴62吸取物料,当需要放下物料时,通过正压气路吹气,主动破坏负压气路的真空环境,从而使物料更快速脱离气嘴62,达到提高取放物料的效率。
45.可以理解的是,所述正压气路与负压气路结构相同,故不再赘述。
46.需要说明的是,本实用新型中,相邻的两条气道之间均设置有密封环,从而保证气路的密封性。
47.本实用新型的原理:
48.1、负压气路:空气依次经过气嘴62、气道后段611、密封腔52、气道过渡段51、竖向气道42、第二负压气道中段41、第一负压气道中段31、负压气腔32、负压气道前段11、负压出气道13、出气口131;
49.2、正压气路:空气依次经过进气口151、正压进气道15、正压气道前段14、正压气腔35、第一正压气道中段34、第二正压气道中段43、竖向气道42、气道过渡段51、密封腔52、气道后段611、气嘴62;
50.3、滑座40上下移动时,连接座30和传动轴管61均跟随滑座40移动,第一负压气道中段31和第二负压气道中段41也会同步移动,负压气腔32沿导杆12上下移动,由于负压气道前段11通过第一气孔111与负压气腔32始终连通,因此滑座40在移动过程中,整个负压气路仍然通畅,滑座40的行程取决于负压气腔32在竖向方向的深度,即两个密封圈321之间的距离。
51.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固定座10、滑动组件20和气嘴组件60,气嘴组件60通过滑动组件20与固定座10滑动连接,在固定座10内设置负压气道前段11,在滑动组件20内设置负压气道中段21,以及在气嘴组件60内部设置气道后段611,负压气道前段11、负压气道中段21以及气道后段611 依次连通形成负压气路,采用隐藏式的气路设置,简化功能头的气路结构,功能头占用空间小,可靠性更好。
52.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故凡是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际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仍属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