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手持式真空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3585443发布日期:2023-03-24 19:18阅读:52来源:国知局
一种手持式真空机的制作方法
一种手持式真空机
【技术领域】
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手持式真空机。


背景技术:

2.真空机能够对储物盒、储物袋等物件进行抽真空,便于对储物盒、储物袋内存放的物品或食品起到防虫、防潮、防霉、防腐、防氧化和保鲜作用。现有的真空机体积大而且结构较为复杂,携带不便而且生产装配复杂。
3.本实用新型正是基于上述不足研发而产生的。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目的是克服了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结构简单,体积小的手持式真空机。
5.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6.一种手持式真空机,包括机壳1,所述的机壳1包括上壳体11和与上壳体11可拆卸连接的下壳体12,所述的上壳体11上设有能够与外部物品抵靠并形成密封吸气腔100的吸气筒111,所述的上壳体11与下壳体12之间围成有安装腔101,所述的安装腔101内设有真空泵2及能够为真空泵2供电的电源3,所述的真空泵2上间隔设置有吸气口21和出气口22,所述的真空泵2上还可拆卸地连接有连通部件4,所述的连通部件4能够连通吸气口21与吸气筒111而吸气,且所述的连通部件4还能够与出气口22连通而将气体排出至机壳1外,所述的机壳1上还设有能够控制真空泵2开启或关闭的操作件5。
7.所述的连通部件4内设有能够连通吸气口21与吸气筒111的第一通气道41,所述的连通部件4上还设有能够连通出气口22并将出气口22排出的气体向机壳1外排出的第二通气道42。
8.所述的吸气筒111的底部设有向外延伸的第一延伸部112,所述的第一延伸部112内设有能够与吸气筒111连通的第一通气通道113,所述的真空泵2上设有向外凸出的吸气嘴23,所述的吸气口21设于吸气嘴23上,所述的连通部件4上设有能供第一延伸部112插入的第一通道43和能供吸气嘴23插入的第二通道44,所述的第一通道43和第二通道44相互连通以形成所述的第一通气道41。
9.所述的真空泵2上还设有凸出的出气嘴24,所述的出气口22设于出气嘴24上,所述的连通部件4上设有能供出气嘴24插入的第三通道45,所述的连通部件4上还设有向外延伸的出气管46,所述的出气管46内设有与出气口22连通的所述的第二通气道42。
10.所述的出气管46上设有向外凸出的连接凸台461,所述的下壳体12上设有能供连接凸台461卡入的卡槽121,所述的上壳体11上还设有顶压连接凸台461而使得连接凸台461卡接固定在卡槽121内的顶压部114。
11.所述的连通部件4上还设有向外凸出的定位部47,所述的下壳体12上还设有能供定位部47插入的定位卡槽122。
12.所述的真空泵2设于机壳1内并位于机壳1的左侧,所述的电源3设于机壳1内并位于机壳1的右侧,且所述的机壳1顶端中部设有与真空泵2上出气口22错位的通孔14,所述的出气管46能够折弯变形而使得出气管46的出气口部与通孔14相对应,所述的出气管46与通孔14之间还设有连接件13。
13.所述的连通部件4及出气管46由弹性材料制成,且所述的连通部件4及出气管46一体成型的整体结构。
14.所述的下壳体12上还设有多个容纳槽123,所述的容纳槽123内收纳有能够与连接件13连接并用于充气的多个充气嘴6,所述的机壳1上还可拆卸地连接有能够将多个容纳槽123封闭的连接盖7。
15.所述的机壳1内还可拆卸地连接有电路板8,所述的电路板8与真空泵2和电源3电连接,所述的电路板8上设有用于充电的充电口81及用于供操作件5操作的开关82,所述的电路板8上设有为出气管46让位的让位槽83。
16.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有如下优点:
17.1、本实用新型在使用时将吸气筒与外部物品的表面相互顶靠而使得吸气筒内壁与外部物品的表面形成有密封吸气腔,然后按压操作件,操作件将真空泵启动,此时真空泵通过连通部件抽取外部物品内的气体,并通过连通部件将气体排出至机壳外,连通部件集成了吸气的通道和排气的通道,使得整个手持式真空机的结构更紧凑。
18.2、本实用新型在安装时也很方便,将真空泵和电源安装至下壳体上,然后将连通部件安装在真空泵上后并固定在下壳体上,将操作件安装在下壳体一侧,最后将上壳体扣接在下壳体上,此时各个部件的安装也就完成了,整个真空装置结构紧凑,安装方便。
【附图说明】
19.图1是本实用新型手持式真空机的立体图之一;
20.图2是本实用新型手持式真空机的状态图之二;
21.图3是本实用新型手持式真空机的状态图之三;
22.图4是本实用新型手持式真空机的剖视图之一;
23.图5是本实用新型手持式真空机中连通部件和真空泵的剖视图;
24.图6是本实用新型手持式真空机的剖视图之二;
25.图7是本实用新型手持式真空机中连通部件的立体图之一;
26.图8是本实用新型手持式真空机中连通部件的立体图之二;
27.图9是本实用新型手持式真空机的分解图。
【具体实施方式】
28.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29.如图1至9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手持式真空机,包括机壳1,所述的机壳1包括上壳体11和与上壳体11可拆卸连接的下壳体12,所述的上壳体11上设有能够与外部物品抵靠并形成密封吸气腔100的吸气筒111,所述的上壳体11与下壳体12之间围成有安装腔101,所述的安装腔101内设有真空泵2及能够为真空泵2供电的电源3,所述的真空泵2上间隔设置有吸气口21和出气口22,所述的真空泵2上还可拆卸地连接有连通部件4,所述的连通部
件4能够连通吸气口21与吸气筒111而吸气,且所述的连通部件4还能够与出气口22连通而将气体排出至机壳1外,所述的机壳1上还设有能够控制真空泵2开启或关闭的操作件5。
30.本实用新型在使用时将吸气筒111与外部物品的表面相互顶靠而使得吸气筒111内壁与外部物品的表面形成有密封吸气腔100,然后按压操作件5,操作件5将真空泵2启动,此时真空泵2通过连通部件4抽取外部物品内的气体,并通过连通部件4将气体排出至机壳1外,连通部件4集成了吸气的通道和排气的通道,使得整个手持式真空机的结构更紧凑,而且本实用新型在安装时也很方便,将真空泵2和电源3安装至下壳体12上,然后将通部件4安装在真空泵2上并在下壳体12上固定后,将操作件5安装在下壳体12一侧,最后将上壳体11扣接在下壳体12上,此时各个部件的安装也就完成了,结构紧凑,更方便安装。
31.所述的连通部件4内设有能够连通吸气口21与吸气筒111的第一通气道41,所述的连通部件4上还设有能够连通出气口22并将出气口22排出的气体向机壳1外排出的第二通气道42。第一通气道41用于连通吸气口21与吸气筒111,吸气筒111内的气体通过第一通气道41进入至吸气口21内,第二通气道42用于连通外部与出气口22,用于将真空泵2内的气体向外部排放。
32.所述的吸气筒111的底部设有向外延伸的第一延伸部112,所述的第一延伸部112内设有能够与吸气筒111连通的第一通气通道113,所述的真空泵2上设有向外凸出的吸气嘴23,所述的吸气口21设于吸气嘴23上,所述的连通部件4上设有能供第一延伸部112插入的第一通道43和能供吸气嘴23插入的第二通道44,所述的第一通道43和第二通道44相互连通以形成所述的第一通气道41。真空泵2上的吸气嘴23能够通过第二通道44卡入至连通部件4内,此时吸气嘴23的吸气口21位于连通部件4内,同时第一延伸部112通过的第一通道43插入至连通部件4内,此时第一通气通道113位于连通部件4内,吸气口21及第一通气通道113内的空气通过第一通气道41进行传输,密封性好。
33.所述的真空泵2上还设有凸出的出气嘴24,所述的出气口22设于出气嘴24上,所述的连通部件4上设有能供出气嘴24插入的第三通道45,所述的连通部件4上还设有向外延伸的出气管46,所述的出气管46内设有与出气口22连通的所述的第二通气道42。真空泵2上的出气嘴24能够通过第三通道45卡入至连通部件4内,此时出气嘴24的出气口22则与第二通气道42连通,用于排气,第三通道45不仅用于连接出气嘴24,同时用于将出气嘴24封闭在连通部件4内,密封性更好。
34.所述的真空泵2设于机壳1内并位于机壳1的左侧,所述的电源3设于机壳1内并位于机壳1的右侧,且所述的机壳1顶端中部设有与真空泵2上出气口22错位的通孔14,所述的出气管46能够折弯变形而使得出气管46的出气口部与通孔14相对应,所述的出气管46与通孔14之间还设有连接件13。出气管46能够折弯变形后与通孔14相对应,这样使得出气管46在安装时更方便,安装的位置能够设置的更紧凑,能够减小连通部件4的体积,进而使得整个手持式真空机的结构更紧凑。
35.所述的出气管46上设有向外凸出的连接凸台461,所述的下壳体12上设有能供连接凸台461卡入的卡槽121,所述的上壳体11上还设有顶压连接凸台461而使得连接凸台461卡接固定在卡槽121内的顶压部114。出气管46的端部是向外延伸的,因此需要固定,避免出气管46排气时出现晃动,连接凸台461卡入至下壳体12上的卡槽121内,在下壳体12与上壳体11连接固定时,上壳体11上的下壳体12就顶压连接凸台461的端部而使得连接凸台461固
定在卡槽121内,避免了出气管46的端部晃动而与通孔14错位,影响排气。
36.所述的连通部件4上还设有向外凸出的定位部47,所述的下壳体12上还设有能供定位部47插入的定位卡槽122。定位部47不仅具有定位的作用,连通部件4还能通过定位部47固定卡接在下壳体12上,避免了连通部件4在吸气和排气时产生位移。
37.所述的连通部件4及出气管46由弹性材料制成,且所述的连通部件4及出气管46一体成型的整体结构。出气管46能够折弯后塞入至机壳1内,当连通部件4从机壳1拆除后,出气管46能够回弹而恢复原状。
38.所述的下壳体12上还设有多个容纳槽123,所述的容纳槽123内收纳有能够与连接件13连接并用于充气的多个充气嘴6,所述的机壳1上还可拆卸地连接有能够将多个容纳槽123封闭的连接盖7。充气嘴6用于连接至连接件13上后对外部部物品进行充气,如篮球、保鲜袋等。
39.所述的机壳1内还可拆卸地连接有电路板8,所述的电路板8与真空泵2和电源3电连接,所述的电路板8上设有用于充电的充电口81及用于供操作件5操作的开关82,所述的电路板8上设有为出气管46让位的让位槽83。电路板8用于连通真空泵2和电源3,开关82用于控制真空泵2的开启和关闭,充电口81用于对电源3进行充电,能够重复使用,更方便。
40.所述的吸气筒111的端部还设有呈环形设置并能够顶压至外部物品上的柔性套115。柔性套115在受力后能够产生形变,因此在吸气筒111与外部物品相互顶靠时,将柔性套115受力后能够产生形变而使得吸气筒111、柔性套115及物品表面之间配合形成的密封吸气腔100的密封性更好。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