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机驱动装置、电控气泵组件及充气划水板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4476260发布日期:2023-06-15 13:41阅读:79来源:国知局
电机驱动装置、电控气泵组件及充气划水板的制作方法

本公开涉及充气用品,尤其涉及电机驱动装置、电控气泵组件及充气划水板。


背景技术:

1、目前,各种充气用品被广泛应用在人们的日常生活、娱乐中。

2、以较为流行的sup为例,sup为stand-uppaddling的缩写,即“站立划水板”或“滑水桨板”的含义。是一项非常简单易学,老少咸宜的运动。因为sup板一般会比冲浪板和帆板大,同时也没有风和浪的不稳定因素,所以很适合初学者玩的水上运动。

3、sup板需要充气,故一般会配置气泵使用。常见的手动操作的气泵费时费力,效率低下,影响用户体验。故目前有采用电动的气泵,通过电机驱动气泵吸气和放气(比如通过驱动扇叶旋转来实现抽、放气)来快速高效地充气。为进一步提升充气效率,目前有采用双驱动电机,即低压驱动电机用于初始的较低气压的充气,然后切换到高压驱动电机来进行较高气压的充气。

4、可以理解的,低压驱动电机和高压驱动电机的切换条件的设置尤为重要,一旦不准确就会影响效率和电能浪费。虽然目前有通过侦测驱动电机的工作参数来设置切换条件,但是一方面单一条件的准确性不够,导致实际使用中电机切换不准确,在sup未充满时提前切换或充满不切换等问题,以及大小sup气囊兼容性差,高、低压电机不能准确切换.充电效率低有时需要手动介入,用户体验差;另一方面电路结构复杂导致气泵产品的体积增大。


技术实现思路

1、鉴于以上所述现有技术的缺点,本公开的目的在于提供电机驱动装置、电控气泵组件及充气划水板,解决相关技术中的问题。

2、本公开第一方面提供一种电机驱动装置,用于驱动电控气泵中的第一驱动电机和第二驱动电机,所述第一驱动电机和第二驱动电机用于驱动所述电控气泵的充气动作,所述电控气泵包括进气口及出气口;所述第一驱动电机和第二驱动电机分别驱动电控气泵较低和较高充气气压的输出;所述电机驱动装置包括:气压传感器,设于电控气泵的气压检测口,用于检测所述电控气泵输出气压并在输出端输出对应气压传感信号;驱动控制电路,包括:控制器、第一电机驱动电路及第二电机驱动电路;所述第一电机驱动电路包括:耦接至第一驱动电机的第一电机驱动接口、串联于所述第一电机驱动接口的检测电阻、及第一受控端;所述检测电阻检测第一驱动电机的工作电流信号,所述工作电流信号的幅值与第一驱动电机所驱动电控气泵充气达到的所述出气口的气压相应;所述第一电机驱动电路还包括与所述检测电阻耦接的低压检测输出端,以输出与所述工作电流信号相应的电机电流采样信号;所述第一电机驱动接口包括第一电机正极和第一电机负极;所述第二电机驱动电路包括:耦接至第二驱动电机的第二电机驱动接口、及第二受控端;所述第二电机驱动接口包括第二电机正极和第二电机负极;所述控制器,包括:耦接所述第一受控端的第一控制端、耦接所述第二受控端的第二控制端、耦接所述气压传感器的输出端的气压检测输入端、及耦接所述低压检测输出端的低压检测输入端;所述控制器的第一控制端输出控制信号以控制第一驱动电机驱动电控气泵执行充气动作;并且,响应于接收到的气压传感信号和电机电流采样信号均指示出气口的气压上升受阻,所述控制器在所述第二控制端输出控制信号,以从第一驱动电机切换至第二驱动电机驱动电控气泵执行充气动作直至预设气压。

3、在第一方面的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电机驱动电路还包括:放大电路及开关电路;所述放大电路包括输入端和输出端,其输入端耦接所述第一受控端,以对控制信号放大后从其输出端输出;所述开关电路包括第一开关部件,所述第一开关部件包括:第一端、第二端及控制端,所述第一端经所述检测电阻接地并经电阻耦接至低压检测输出端且经电阻耦接至低压检测输出端,所述第二端耦接所述第一电机负极,所述第一电机正极耦接第一供电端;所述第一供电端施加有第一电压;所述控制端耦接于放大电路的输出端,基于放大电路的输出信号控制第一端和第二端的导通或断开,所述第一端和第二端的导通形成从第一供电端经过第一电机正极、第一驱动电机、第一电机负极、第一开关部件、检测电阻至接地端的导电回路。

4、在第一方面的实施例中,所述放大电路包括推挽电路,所述推挽电路包括串联的两个晶体管,其中至少一个晶体管为多级晶体管放大电路的最后一级。

5、在第一方面的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开关部件包括:第一nmos和第二nmos,第一nmos和第二nmos的栅极相连形成所述第一开关部件的控制端;所述第一nmos的源极作为所述第一开关部件的第一端耦接于所述第一电机负极,所述第一nmos的漏极耦接于所述第二nmos的漏极,所述第二nmos的源极作为所述第一开关部件的第二端;所述控制端连接在一反向电阻分压电路的分压点,所述反向电阻分压电路中沿接地端到第一供电端依次串联有第一电阻、第二电阻、及正、负极分别指向接地端和第一供电端的二极管,所述第一电阻和第二电阻的阻值比配置成当所述反向电阻分压电路导通时,所述第一开关部件的控制端的电压被限制在导通第一开关部件的电压值以下。

6、在第一方面的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受控端耦接泄放电路,所述泄放电路包括:二极管,正极耦接所述第一受控端,负极耦接第二供电端;所述第二供电端施加有第二电压。

7、在第一方面的实施例中,所述放大电路包括:n型三极管q3、q4;p型三极管q6;二极管d3、d5;电阻r11、r21、r22、r25、r26;所述开关电路包括:nmosq7和q8;二极管d4、d6、d7;电阻r7、r15、r28、r29、检测电阻tk1;电容c7;其中,q3基极耦接电阻r21的一端,r21的另一端耦接第一受控端;q3的射极接地,q3的集电极耦接电阻r25的一端及二极管d3的负极,d3的正极耦接电阻r22的一端及电阻r26的一端,r26的另一端耦接n型三级管q4的基极,r25的另一端耦接q6的基极;q4的集电极耦接d6的负极,q4的发射极耦接q6的发射极及r28的一端;q6的集电极耦接d5的正极,d5的负极接地;r28的另一端耦接r15和r29的一端、以及q7和q8的栅极,r15的另一端耦接d4的正极,d4的负极耦接d6的正极、第一供电端、第一电机正极和d7的负极;r29的另一端接地以及tk1的一端,tk1的另一端耦接q8的源极和r7的一端,r7的另一端耦接c7的一端以及所述低压检测输出端;c7的另一端接地;q8的漏极和q7的漏极耦接,q7的源极耦接d7的正极以及第一电机负极。

8、在第一方面的实施例中,所述第二电机驱动电路包括:供电开关电路和供电主路;所述供电开关电路,包括:继电器、及第二开关部件;所述继电器,包括线圈、及由线圈产生的磁力驱动的继电器开关;所述第二开关部件包括第一端、第二端和控制第一端和第二端通/断的控制端;所述控制端耦接所述第二受控端;所述线圈的一端耦接第三供电端,另一端耦接第二开关部件的第一端;所述第二开关部件的第二端接地;所述第三供电端施加有第三电压;所述供电主路包括:电源输入正极、电源输入负极、所述第二电机正极和第二电机负极;所述电源输入正极和电源输入负极用于接入外部电源,所述电源输入正极还引出施加有第一电压的第一供电端;所述第二电机正极与电源输入正极耦接,所述第二电机负极和电源输入负极之间耦接所述继电器开关;所述第二电机正极和第二电机负极之间经串联的电容和电阻隔离。

9、在第一方面的实施例中,所述第三电压随外部电压变化;所述控制器还包括电源电压采样端;所述电机驱动装置还包括电压采样电路,其包括:电阻r23、r24、r4;及电容c4;其中,r23一端耦接所述第三供电端,另一端耦接r24的一端并引出分压点;r24的另一端接地;r4的一端耦接所述分压点,另一端耦接c4的一端及所述电源电压采样端;c4的另一端接地。

10、在第一方面的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驱动电机为低压涡轮电机;和/或,所述第二驱动电机为高压活塞电机。

11、本公开第二方面提供一种电控气泵组件,包括:电控气泵,包括第一驱动电机和第二驱动电机,所述第一驱动电机和第二驱动电机用于驱动所述电控气泵的充气动作,所述电控气泵包括进气口及出气口;所述第一驱动电机和第二驱动电机分别驱动电控气泵较低和较高充气气压的输出;如第一方面任一项所述的电机驱动装置,其第一电机驱动接口和第二电机驱动接口分别耦接于所述第一驱动电机和第二驱动电机。

12、本公开第三方面提供一种充气划水板,包括:充气划水板本体;如第二方面所述的电控气泵组件,用于对所述充气划水板本体充气。

13、如上所述,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电机驱动装置、电控气泵组件及充气划水板,电机驱动装置包括:气压传感器及驱动控制电路。气压传感器设于电控气泵的气压检测口,检测气泵气压并输出气压传感信号;驱动控制电路包括控制器、第一电机驱动电路及第二电机驱动电路;所述第一电机驱动电路包括:第一电机驱动接口、检测电阻、及第一受控端;所述检测电阻检测第一驱动电机的工作电流信号,所述工作电流信号的幅值与第一驱动电机所驱动电控气泵充气达到的所述出气口的气压相应;第一电机驱动电路的低压检测输出端耦接到控制器,气压传感器的输出端耦接到控制器。所述控制器基于气压传感器和和低压驱动电机的采样信号综合判断来执行电机切换。切换更准确,电路简单实用性好体积小,大小sup气囊全兼容,更加智能化,提高用户体验。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