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燃料电池用离心式空压机防喘振结构及其控制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34664035发布日期:2023-07-05 12:28阅读:来源:国知局

技术特征:

1.一种燃料电池用离心式空压机防喘振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电堆以及进气管路,所述进气管路与所述电堆的空气入口连通;所述进气管路包括依次连接的空气滤清器、空气流量计、空压机、中冷器以及增湿器的第一侧,所述进气管路还包括第一调节支路以及第二调节支路,所述第一调节支路的入口端设置在所述空压机与所述中冷器之间,所述第一调节支路上设置有第一旁通阀;所述第二调节支路的入口端设置在所述中冷器与所述增湿器之间,所述第二调节支路上设置有第二旁通阀;所述第一调节支路以及所述第二调节支路的出口端均设置在所述空气流量计与所述空压机之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燃料电池用离心式空压机防喘振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空气滤清器与所述空气流量计之间设有第一温度传感器以及第一压力传感器,所述第一温度传感器以及所述第一压力传感器分别用于采集环境温度ta以及环境气压pa。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燃料电池用离心式空压机防喘振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空气流量计与所述空压机之间设有第二压力传感器,所述空压机与所述中冷器之间设有第三压力传感器,所述第二压力传感器以及所述第三压力传感器分别用于采集所述空压机的入口处以及出口处的实时气压p1和p2;所述电堆的空气入口处设置有第四压力传感器,所述第四压力传感器用于采集入堆气压pin。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燃料电池用离心式空压机防喘振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空气流量计与所述空压机之间设有第二温度传感器,所述第二温度传感器用于采集所述空压机入口处的实时温度tin。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燃料电池用离心式空压机防喘振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出气管路,所述出气管路与所述电堆的空气出口连通,所述出气管路包括依次连接的所述增湿器的第二侧、背压阀以及排气管。

6.一种燃料电池用离心式空压机防喘振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燃料电池用离心式空压机防喘振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预设温度范围为25±5℃,所述预设气压范围为101.325±5kpaa。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燃料电池用离心式空压机防喘振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非线性函数eb=f(ta)的获取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燃料电池用离心式空压机防喘振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非线性函数ep=f(pa)的获取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0.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燃料电池用离心式空压机防喘振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采集环境温度ta以及环境气压pa的步骤之后,还包括如下步骤: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燃料电池用离心式空压机防喘振结构及其控制方法,包括电堆以及进气管路;所述进气管路包括依次连接的空气滤清器、空气流量计、空压机、中冷器以及增湿器的第一侧,所述进气管路还包括第一调节支路以及第二调节支路,所述第一调节支路的入口端设置在所述空压机与所述中冷器之间,所述第一调节支路上设置有第一旁通阀;所述第二调节支路的入口端设置在所述中冷器与所述增湿器之间,所述第二调节支路上设置有第二旁通阀。通过本发明能够结合环境工况对空压机进行调节优化,在不增加空压机负荷以及确保燃料电池系统效率的前提下使得空压机避开喘振区,从而达到空压机防喘振的目的。

技术研发人员:潘艳艳,曹桂军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深圳市氢蓝时代动力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1/13
当前第2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