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消防排烟风机的安装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5272062发布日期:2023-08-30 17:41阅读:33来源:国知局
一种消防排烟风机的安装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消防器材的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消防排烟风机的安装结构。


背景技术:

1、随着建筑业的发展,建筑防火问题变得日益重要。近年建成的现代化建筑物都需要设置消防排烟系统,将建筑火灾时产生的烟气及时排出,以降低火灾发生时高温烟气对人员灼伤等人身财产损失。

2、建筑的消防排烟系统大都采用排烟风机和排烟阀等装置,在室内安装消防排烟风机时,消防排烟风机通过吊杆等设备硬性固定在室内屋顶上,并且在消防排烟风机的出风口连接有排烟管道,在排烟管道上安装防火阀等设备,从而将室内火灾时产生的烟气排出到室外;另外消防排烟风机可以根据不同的安装场合构建适应不同环境的排烟体系,在配置消防排烟系统尤其是采用排烟风机时,不仅要考虑消防时的应急要求,而且还需要考虑排烟风机在平时兼做日常通风的作用。这样就对排烟风机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排烟风机既要满足消防状态下(280℃正常工作0.5小时,250℃正常工作1小时)的正常运行,又要满足平时通风的正常运行。

3、现有的消防排烟风机在使用过程中,受排风扇转动的影响,排烟风机自身会产生一定的振动,当排烟风机长时间使用时,产生的振动会逐渐累积增强,当振动强度过大后容易造成排烟风机损坏,或者与排烟风机安装固定的位置处容易发生断裂。


技术实现思路

1、为了避免消防排烟风机在使用过程中产生振动,本技术提供一种消防排烟风机的安装结构。

2、本技术提供的一种消防排烟风机的安装结构,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3、一种消防排烟风机的安装结构,包括风机本体以及用于安装风机本体的安装装置,所述安装装置包括位于屋顶面下方的安装平台、将安装平台吊装固定在屋顶面上的多根吊杆以及设置在安装平台上的减震机构,所述风机本体设置在安装平台上,所述减震机构包括滑动设置在安装平台上的安装筒以及对安装筒进行减震调节的第一减震组件,所述风机本体设置在安装筒上,所述第一减震组件包括固定在安装筒上的支撑座以及固定在安装平台上的导向杆,所述支撑座位于安装筒和安装平台之间,所述导向杆的长度方向与风机本体的轴线方向相同,所述导向杆水平穿过支撑座,并且支撑座与导向杆滑动配合。

4、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消防排烟风机在排烟时,风机本体内部风扇转动过程中会产生一个与风向相反的力和震动,通过设置设置的第一减震组件,让风机本体可以在安装平台表面上进行滑动调节,从而抵消产生的反作用力和震动,让风机本体与安装平台之间为柔性连接,防止震动时,对风机本体的影响以及避免风机本体与安装平台之间连接处的损坏。

5、可选的,所述导向杆上套设有一对第一减震弹簧,两所述第一减震弹簧对称设置在支撑座两侧,并且第一减震弹簧一端与支撑座固定,另外一端与安装平台固定。

6、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让第一减震弹簧通过压缩变形来吸收风扇产生的反作用力和震动,达到吸能的效果,当风机本体停止工作时,在第一减震弹簧的作用下,风机本体恢复到初始位置。

7、可选的,所述第一减震组件在安装平台上设置有两组,两第一减震组件在安装筒和安装平台之间对称设置。

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安装平台上设置的两组第一减震组件,能够在安装筒的两侧形成稳定的支撑,避免安装筒朝一侧倾斜,另外设置的两组第一减震组件,让安装筒在安装平台上滑动的更顺畅。

9、可选的,所述安装平台表面上转动设置有多根转动辊,所述转动辊的轴线与风机本体的轴线垂直,所述支撑座位于多根转动辊上。

1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转动设置在安装平台表面上的多根转动辊,能够减小支撑座和安装平台上表面之间的摩擦力,使支撑座在安装平台上表面更容易滑动。

11、可选的,所述安装筒上设置有第二减震组件,所述安装筒套设在风机本体外部,并且风机本体的轴线方向与安装筒的轴线方向相同,所述第二减震组件包括设置在安装筒内壁和风机本体外壁之间的多个第二减震弹簧,多个第二减震弹簧沿风机本体的轴线周向均匀分布,并且第二减震弹簧一端与安装筒内壁固定,另外一端与风机本体外壁固定。

1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安装筒和风机本体之间的环形间隙中设置的多个第二减震弹簧,能够使风机本体与安装筒之间形成柔性连接,当风机本体产生震动时,通过第二减震弹簧的压缩变形来吸收震动。

13、可选的,所述第二减震组件设置有两组,两组第二减震组件在风机本体上对称设置,且靠近风机本体的进风口或者出风口。

14、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设置的两组第二减震组件能够使风机本体在安装筒内部形成稳定支撑,避免风机本体在工作中,风机本体会发生不规律的摆动,造成风机本体的两端反复撞击到安装筒的两端。

15、可选的,所述安装筒由一对大小相同的半圆筒组合而成,在两所述半圆筒拼接的位置处均固定有向外延伸设置的固定板,两半圆筒同侧的两固定板通过螺栓固定。

16、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设置的两个半圆筒可以方便打开,以便更好的将风机本体固定到安装筒内部。

17、可选的,所述安装筒内壁和风机本体外壁之间设置有第三减震组件,所述第三减震组件包括固定在风机本体外壁上的一对第一密封环以及固定在安装筒内壁上的一对第二密封环,所述第二密封环上开设有环形的密封槽,所述第一密封环插接配合在密封槽中,并且第一密封环能够在密封槽中转动且不从密封槽中脱出,所述安装筒、风机本体、两第一密封环和两第二密封环之间形成中空且密封的减震腔,所述减震腔内部灌注液体。

1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减震腔内部填充的液体,能够在安装筒和风机本体之间的间隙中形成缓冲层,通过挤压液体来吸收冲击力和产生的震动。

19、可选的,所述减震腔内部灌注的液体为冷却液。

2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灌注的冷却液即实现了减震吸能的作用,又对风机本体的温度进行了降温,防止风机本体温度过高时,影响风机本体的正常工作。

21、可选的,所述风机本体内部的电机外部套设有散热筒,所述散热筒的筒壁为中空结构,所述散热筒的筒壁上连通有一对连接管,两所述连接管远离散热筒的一端连接到风机本体的内壁上且与减震腔内部连通。

2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设置的散热筒能够对电机工作时产生的温度进行降温,并且可以在电机外部形成一个隔热层,防止高温烟气对电机产生影响,另外通过设置的连接管,使散热筒内部的液体与减震腔内部的液体实现连通,可以及时的进行流动循环,避免散热筒内部的液体温度升高后,无法继续实现相应的效果。

23、综上所述,本技术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

24、1.本技术通过设置的第一减震组件和第二减震组件,使风机本体与安装平台之间为多级柔性连接,当风机本体在排烟时,能够吸收风机本体在各个方向上产生的冲击力和震动,避免了风机本体与安装平台硬性连接时,容易对连接的位置处产生损坏,并且防止产生的震动影响风机本体自身;

25、2.在安装筒和风机本体之间设置的第三减震组件,即吸收了风机本体工作时产生的震动和冲击力,又对风机本体进行了降温,防止高温影响风机本体的使用寿命。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