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效节能无泄漏自吸泵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6510309发布日期:2023-12-29 08:31阅读:32来源:国知局
高效节能无泄漏自吸泵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水泵的,尤其是涉及一种高效节能无泄漏自吸泵。


背景技术:

1、自吸泵是在启动阶段靠自身的作用把水吸上来并投入正常运转的一种泵。通过自吸泵的特殊结构,可以实现除了在第一次启动时需要灌水外,以后启动都不需预先灌水。从广义上讲,自吸泵的种类很多,按其作用原理可分为自吸离心泵、自吸混流泵、自吸旋涡泵等。从狭义上说,当人们提到自吸泵时,一般都指自吸离心泵。自吸离心泵按作用原理分为气液混合式(包括内混式和外混式)、水环轮式、射流式(包括液体射流及气体射流)、其它型式(附带各种容积泵,如手压泵、隔膜泵、柱塞泵等)。

2、传统的自吸离心泵多为卧式结构,这种结构的离心泵己经大量用于排灌、石油、化工、食品、环保处理等工程。然而卧式自吸泵结构相对复杂,特别对于介质含固体颗粒等介质工况较为恶劣的情况,普通卧式自吸泵难以适应,并且效率低下。因此,近几年来,国内已经针对上述特殊的应用需求开发出一种立式自吸泵,其结构相对简单,主要由叶轮、泵体、气液分离室、轴、副叶轮、止回阀、入口管放气阀等部件构成。泵用联轴器与电机相联,轴向力由立式电机的径向推力轴承来承受。特别是采用副叶轮密封结构使其密封更加适用于含固体颗粒条件下的液体输送。目前,这类立式自吸泵产品大多被称为“立式无密封自控自吸泵”或“立式自控自吸泵”等,其研究开发和推广应用越来越受到同行业的重视,并且己经广泛应用于钢铁、冶金、石化、环保等行业,可取代各种长轴液下泵、潜水泵和潜污泵等。

3、但是,从现有立式自吸泵产品的结构和应用情况来看,现有结构虽然基本能够满足性能要求,但内部清洗不便。


技术实现思路

1、为了便于自吸泵内部的清洗,本技术提供一种高效节能无泄漏自吸泵。

2、本技术提供的一种高效节能无泄漏自吸泵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3、高效节能无泄漏自吸泵,包括电机、泵体和机架,电机和泵体通过机架连接,所述泵体包括泵身和底座,所述泵身的顶端通过螺栓与机架可拆卸连接,所述泵身的底端通过螺栓与底座可拆卸连接;

4、所述泵身的两侧分别设置有进液管和出液管,所述泵身内设有进液室、出液室和导流室,所述进液室靠近进液管,所述出液室靠近出液管,所述导流室位于进液室和出液室之间;

5、所述泵体内装设有泵轴,所述泵轴的下部和上部分别设有主叶轮和副叶轮,所述泵轴上端部通过联轴器与电机的转动轴连接,所述联轴器设置于机架内部,所述底座与泵轴下端部对应处设有冲洗液室,所述泵轴为冲洗泵轴。

6、可选的,所述机架与泵身上端连接处形成有密封室,所述副叶轮位于密封室内;所述泵轴的上端部贯穿进液室连接有联轴器,所述联轴器设置于机架内部,所述泵轴的上端和进液室处设置有第一机械密封,所述第一机械密封处有机封腔;

7、所述泵轴的底端开设有冲洗进口,所述泵轴的内部轴向开设冲洗流道,所述泵轴的上部开设有冲洗出口,所述冲洗出口位于第一机械密封处。

8、可选的,所述主叶轮位于导流室内,所述导流室内还设置有衬板体和导流体,所述导流室的上端口与进液室连通,所述导流室的下端部两侧与出液室连通,所述冲洗液室与导流体连通;所述进液管为流线型弯曲管,所述主叶轮采用倒装方式。

9、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水流由进液管流入进液室,采用流线型弯曲管可以提高汽蚀性能,减小损耗以及提高效率。进液室与出液室之间设有导流室,水流从进液室吸入通过导流室再导流至出液室泵出水流;泵体内装设有泵轴,由于该自吸泵为立式,因此泵轴也根据结构需要设计为竖立安装;主叶轮装设在泵轴的下部,主叶轮采用倒装方式,能够提高汽蚀性能和效率;副叶轮装设在泵轴的上部,且副叶轮位于密封室;泵轴上端部通过联轴器与电机轴连接,泵轴在电机轴的转到驱动下转动,联轴器置于机架内部,联轴器一端与电机连接,另一端与泵轴连接,泵轴为具有冲洗功能的冲洗泵轴,底座与冲洗泵轴下端部对应处设有冲洗液室,冲洗泵轴底端以及开设在冲洗泵轴底端的冲洗进口均置于冲洗液室中,冲洗泵轴轴心线上轴向开设冲洗流道,冲洗泵轴上部开设有冲洗出口,利用水泵自身压力将水流从冲洗进口、冲洗流道、冲洗出口压入机封腔中,冲洗出口位于第一机械密封处,因此,实现对第一机械密封进行冲洗冷却。

10、本技术的自吸泵解决现有自吸泵汽蚀性能差、损耗较大以及效率不高的问题,进液管设计为流线型弯曲管,可以提高提高汽蚀性能,减小损耗并提高效率;设置有独特的冲洗结构,实现机械密封冲洗功能,利用水泵自身压力,从泵底部将冲洗水压入机封腔,对机封腔机械冲洗冷却。且本技术泵身的顶端通过螺栓与机架可拆卸连接,泵身的底端通过螺栓与底座可拆卸连接,因此能够将泵身、机架和底座进行拆卸,更便于自吸泵内部清洗。

11、可选的,所述进液管上连接有过滤装置,所述过滤装置包括过滤箱、过滤网和进水管,所述过滤网设置于过滤箱内部,所述进水管连通于过滤箱上且位于过滤网的上方,所述进液管与过滤箱侧壁的下部连通且位于过滤网的下方。

1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由于水中难免存在杂物,吸入自吸泵后易损坏自吸泵。通过本技术的设置,水在进入泵体之前,能够通过过滤网进行过来,有助于保护泵体不受损坏。

13、可选的,所述过滤箱内滑动设置有隔板,所述过滤箱的侧壁上开设有供隔板滑动的滑槽,所述隔板的侧壁上设置有防水密封润滑脂,所述隔板将过滤箱的内部分为上腔室和下腔室,所述隔板位于进水管的上方;所述隔板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单元板和第二单元板,所述第一单元板和第二单元板滑动的方向相互靠近或远离,所述第一单元板和第二单元板相互靠近的一侧设置有密封条;

14、所述过滤箱的顶面上设置有气缸,所述气缸的活塞杆竖直朝下且通过连杆连接有气动夹爪,所述连杆穿过过滤箱的顶面,且所述连杆穿过过滤箱的部位设置有第二机械密封,所述气动夹爪位于上腔室内且可随气缸的活塞杆伸长至下腔室内抓取过滤网上的杂物;

15、所述过滤箱的侧壁上铰接有开合门,所述开合门的周侧设置有密封圈。

16、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过滤箱长期使用后,过滤网上会堆积一定量的杂物。此时使第一单元板和第二单元板向相互远离的方向滑动,从而形成开口,启动气缸,气动夹爪由上腔室伸入下腔室中,并抓取过滤网上的杂物,而后气缸复位,驱动气动夹爪将杂物夹取至上腔室中,此时第一单元板和第二单元板向相互靠近的方向移动至抵接,松开夹爪,杂物落至隔板,即第一单元板和第二单元板的顶面上,而后打开开合门,工作人员将杂物取出清理。

17、另外,通过防水密封润滑脂、机械密封,密封条和密封圈的设置,在气动夹爪伸入下腔室内时,防水密封润滑脂、机械密封和开合门处的密封圈相互配合能够提高过滤箱内的密封性;当气动夹爪复位至上腔室内,需要打开开合门时,防水密封润滑脂、第一单元板和第二单元板之间的密封条能够相互配合提高下腔室的密封性,从而使过滤箱在是否清理杂物时,自吸泵均能提供动力以帮助水抽入过滤箱中,减少将水输送进过滤箱的额外动力源的使用,有效节约成本。

18、可选的,所述过滤箱内设置有安装板,所述安装板位于过滤网的下方,所述安装板的顶面上设置有防水感应器,所述防水感应器与气缸连接用于控制气缸的启闭;

19、所述过滤网的底面上连接有导杆和感应杆,所述感应杆位于感应器的正上方,所述过滤网升降设置于过滤箱内,所述感应杆可随过滤网下降至与感应器抵接;

20、所述过滤网的两侧设置有升降块,所述过滤箱的内侧壁上开设有供升降块升降的升降槽;所述导杆上套设有支撑弹簧,所述支撑弹簧的一端与过滤网连接,所述支撑弹簧的另一端与安装板连接。

21、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随着过滤网上杂物的堆积,过滤网在杂物重力的作用下下降,此时支撑弹簧处于压缩状态,感应杆随过滤网那同步下降,直至感应杆触碰防水感应器,防水感应器将信息传递至气缸处并控制气缸启动,同时第一单元板和第二单元板向相互远离的方向移动,气动夹爪伸入下腔室中将过滤网的杂物夹除,支承弹簧为恢复至自然状态而向上弹起,带动过滤网复位,自动化程度高,当过滤网上的杂物达到一定量后可自动清理。

22、可选的,所述气缸的活塞杆上通过连接杆连接有驱动杆,所述第一单元板和第二单元板的顶面上开设有驱动通槽,所述驱动通槽的内壁上设置有楔形面,所述驱动杆的底端亦设置有楔形面且与驱动通槽内壁上的楔形面相适配;

23、所述过滤箱的两侧设置有安装杆,所述安装杆远离过滤箱的一端设置有限位板,所述安装杆上套设有复位弹簧,所述复位弹簧的一端与过滤箱抵接,所述复位弹簧的另一端与限位板抵接;当所述复位弹簧处于自然状态时,所述第一单元板和第二单元板相互靠近的一侧通过密封条抵接。

24、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气缸的活塞杆伸出时,驱动杆下降,在楔形面的作用下,驱动第一单元板和第二单元板向相互远离的方向滑动,复位弹簧伸长,当第一单元板和第二单元板打开到位时,驱动杆的底端也滑动至驱动通槽底端的开口处,而后驱动杆底端的楔形面和驱动通槽内壁上的楔形面脱离抵接,驱动杆的底端穿过驱动通槽底端的开口继续向下,直至气动夹爪伸至能够抓取到杂物的位置,驱动杆也随即停止下移。

25、气动夹爪抓取到杂物复位后,驱动杆也同步上升,当驱动杆上升至驱动杆的底端位于驱动通槽底端的开口处时,复位弹簧为恢复至自然状态而带动第一单元板和第二单元板向相互靠近的方向移动,驱动杆底端的楔形面与驱动通槽内壁上的楔形面恢复至相互抵接,驱动杆继续上升,第一单元板和第二单元板继续向相互靠近的方向移动,直至各部件复位。

26、第一单元板和第二单元板的滑动通过气缸和复位弹簧的配合即可完成,无需额外驱动源,进一步节约成本。

27、可选的,所述驱动杆的楔形面上设置有燕尾块,所述驱动通槽内壁的楔形面上开设有供燕尾块滑动的燕尾槽,所述燕尾槽的底壁的底端竖直向下开设有让位通孔,所述让位通孔与驱动通槽底端的开口连通,所述燕尾块的大小小于燕尾槽的大小。

2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燕尾块和燕尾槽的设置,使得第一单元板和第二单元板在向相互靠近的方向移动时,不仅能够有复位弹簧驱动,驱动杆上升过程中,驱动杆也能够与第一单元板和第二单元板连接,也辅助带动第一单元板和第二单元板向相互靠近的方向移动,同时,第一单元板和第二单元板移动到位后,燕尾槽能够对燕尾块进行限位,从而使得驱动杆对第一单元板和第二单元板限位,防止第一单元板和第二单元板向相互远离的方向滑动,提高密封性。燕尾块的大小小于燕尾槽的大小,则是为了便于燕尾块复位至燕尾槽内。

29、可选的,所述第一单元板和第二单元板的两侧设置有限位块,所述上腔室的内壁上开设有供限位块滑动的限位槽。

3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限位块和限位槽相互配合,提高隔板的稳定性,使得杂物在抓取至隔板的顶面上后,隔板的中部不易向下塌陷影响密封性。

31、可选的,所述过滤网的两侧高于过滤网的中部。

3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能够使杂物集中在过滤网的中部,便于气动夹爪集中抓取。

33、综上所述,本技术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

34、1.本技术的自吸泵解决现有自吸泵汽蚀性能差、损耗较大以及效率不高的问题,进液管设计为流线型弯曲管,可以提高提高汽蚀性能,减小损耗并提高效率;设置有独特的冲洗结构,实现机械密封冲洗功能,利用水泵自身压力,从泵底部将冲洗水压入机封腔,对第一机封腔机械冲洗冷却;且本技术泵身的顶端通过螺栓与机架可拆卸连接,泵身的底端通过螺栓与底座可拆卸连接,因此能够将泵身、机架和底座进行拆卸,更便于自吸泵内部清洗;

35、2.气动夹爪、第一单元板和第二单元板的设置便于杂物的清理;另外,通过防水密封润滑脂、机械密封,密封条和密封圈的设置,能够使过滤箱在是否清理杂物时,自吸泵均能提供动力以帮助水抽入过滤箱中,减少将水输送进过滤箱的额外动力源的使用,有效节约成本;

36、3.随着过滤网上杂物的堆积,过滤网在杂物重力的作用下下降,此时支撑弹簧处于压缩状态,感应杆随过滤网那同步下降,直至感应杆触碰防水感应器,防水感应器将信息传递至气缸处并控制气缸启动,同时第一单元板和第二单元板向相互远离的方向移动,气动夹爪伸入下腔室中将过滤网的杂物夹除,支承弹簧为恢复至自然状态而向上弹起,带动过滤网复位,自动化程度高,当过滤网上的杂物达到一定量后可自动清理。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