压缩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7924064发布日期:2024-05-11 00:03阅读:9来源:国知局
压缩机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属于气体压缩的,具体涉及一种压缩机。


背景技术:

1、在气体压缩作业中,通常会采用压缩机,压缩机是一种将低压气体提升为高压的从动的流体机械。压缩机可以分为活塞压缩机、螺杆压缩机、离心压缩机等。压缩机在空调制冷、风动工具、凿岩机、气垫船等多个领域都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2、其中,离心压缩机利用高速回转的叶轮对气体作功,将机械能加给气体,使气体压力升高,速度增大,气体获得了压力能和速度能。在叶轮后部设置有同流面积逐渐扩大的扩压元件(扩压器),高速气体从叶轮流出后,再流经扩压器进行降速扩压,使气体流速降低,压力继续升高,即把气体的一部分速度能(动能)转变为压力能,完成了压缩过程。

3、然而,现有的离心压缩机单级压比低,为了得到较高压需采用多级叶轮,一般还需要用增速齿轮,实际操作中,其升速升压过快,降速之前未能首先降压导致容易发生喘振现象。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压缩机,实现了将离心式压缩机与螺杆式压缩机的结构组合,且不易出现喘振现象,其结构简单。

2、其技术方案如下:

3、一种压缩机,包括:

4、壳体,所述壳体具有安装腔、第一进气口和第一出气口,所述第一进气口与所述第一出气口相通,且所述第一进气口与所述第一出气口相对设置;

5、第一转子机构,所述第一转子机构具有螺旋组件和离心组件,所述螺旋组件和离心组件均安装于所述壳体的安装腔内,并均与所述壳体的内壁转动配合;所述螺旋组件至少部分呈锥体状结构,所述螺旋组件的最大端与离心组件连接,并靠近所述第一进气口设置,所述螺旋组件的最小端靠近所述第一出气口设置;

6、所述螺旋组件的外壁与所述壳体的内壁之前形成第一压缩通道,所述第一进气口、所述第一压缩通道以及所述第一出气口依次相通。

7、在其中一实施例中,所述螺旋组件包括驱动轴和螺杆,所述驱动轴与所述螺杆为一体式结构,所述离心组件套接在驱动轴外,所述螺杆呈椎体状结构,所述螺杆的外壁具有多个第一螺旋叶片,多个所述第一螺旋叶片与所述壳体的内壁之间形成多个所述第一压缩通道;

8、所述第一螺旋叶片在长度方向上的外壁与水平线之间形成夹角,所述夹角的度数为5至20度。

9、在其中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螺旋叶片缠绕在所述螺杆的外壁上,并沿所述螺杆的轴心线方向延伸设置。

10、在其中一实施例中,多个所述第一压缩通道相对隔离设置;每一所述第一压缩通道的体积从第一进气口至第一出气口的方向逐渐减小。

11、在其中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螺旋叶片的外端与所述壳体的内壁之间具有间隙,所述壳体的周向上具有多个喷油口,多个所述喷油口与多个所述第一压缩通道一一对应,且所述喷油口与所述第一压缩通道相通。

12、在其中一实施例中,所述壳体内具有第一轴承座和第二轴承座,所述螺杆靠近所述第一出气口的位置具有凸柱,所述凸柱安装于所述第一轴承座上,所述驱动轴安装于所述第二轴承座上,所述驱动轴用于连接动力源。

13、在其中一实施例中,所述壳体内至少具有两根连接梁,两根所述连接梁相对设置,所述连接梁的第一端与所述外壳固定,所述连接梁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一轴承座或第二轴承座固定。

14、在其中一实施例中,所述离心组件包括轮体以及多个第二螺旋叶片,所述轮体与所述螺旋组件的最大端固定,多个所述第二螺旋叶片的第一端安装于所述轮体的内壁,多个所述第二螺旋叶片的第二端安装于所述螺旋组件的驱动轴;

15、相邻的两个所述第二螺旋叶片之间形成第二压缩通道,所述第二压缩通道与第一压缩通道相通。

16、在其中一实施例中,所述压缩机还包括转接件和第二转子机构,所述转接件具有排气口、第一连接口以及第二连接口,所述第一连接口与所述第二连接口相对设置;

17、所述第一转子机构安装于所述第一连接口,所述第一进气口、所述第一出气口以及所述排气口依次相通;所述第二转子机构安装于所述第二连接口,所述第二转子机构具有第二进气口和第二出气口,所述第二进气口、所述第二出气口以及所述排气口依次相通;

18、所述转接件靠近第一出气口或第二出气口的底壁呈弧形状,所述转接件的底壁与排气口相对设置。

19、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技术方案具有以下的优点及效果:

20、1、通过将螺旋组件和离心组件安装在壳体内,并与壳体的内壁转动配合,螺旋组件和离心组件在壳体内转动时,螺旋组件和离心组件通过第一进气口吸入低压气体,低压气体经过离心组件进行第一次的增压增速,然后使低压气体进入第一压缩通道中,随着螺旋组件高速旋转,第一压缩通道内形成高压气体,并沿螺旋组件的轴心线移动,朝向第一出气口排出,高压气体排出后,第一压缩通道内处于真空状态,第一压缩通道转动至第一进气口处,第一进气口外的低压气体被吸入,如此往复,使压缩机完成吸气、压缩、排气三个阶段。由于螺旋组件至少一部分呈椎体状,且螺旋组件的最大端与离心组件连接,并靠近第一进气口,第一压缩通道吸气时,增加第一进气口的气体吸入量,由于螺旋组件的锥体状结构,使第一压缩通道的腔室从第一进气口至第一出气口逐渐缩小,在压缩气体时,可以循序渐进的压缩气体,使气体逐渐升压升速,避免升速升压过快,在降速时也能使气体逐渐降速,避免采用扩压器增压,使其不易出现喘振现象,且结构简单。将离心式压缩机与螺杆式压缩机的结构组合,利用离心组件在旋转时产生的离心力,使离心组件内的气体快速排出,提高离心组件的吸气量,螺旋组件利用其动力平衡性好,没有不平衡惯性力,其结构简单,适应性强,具有强制输气的特点,第一压缩通道内的流量不受排气压力的影响,在宽广的工况范围内能保持较高的效率。

21、2、驱动轴用于连接动力源,使驱动轴带动螺杆和离心组件同时旋转,螺杆的外壁具有多个第一螺旋叶片,多个第一螺旋叶片与壳体的内壁之间形成多个第一压缩通道,多个第一压缩通道用于压缩大量的低压气体,提高压缩机的压缩效率;第一螺旋叶片在长度方向上的外壁与水平线之间形成夹角,夹角的度数为5至20度,此夹角的角度不易过大,角度太大会导致螺杆端部的第一螺旋叶片较小,导致第一出气口的流量过小;而且,此夹角的度数在不影响第一出气口的流量时,可以进一步使气体逐渐升压升速,避免升速升压过快。

22、3、第一螺旋叶片缠绕在螺杆的外壁上,并沿螺杆的长度方向延伸设置,在驱动轴驱动螺杆高速旋转的情况下,使第一压缩通道沿螺杆的轴心线方向压缩气体,气体在第一压缩通道内增压增速,并从第一出气口排出。

23、4、多个第一压缩通道相对隔离设置,使每一压缩通道相对独立的压缩气体,提高第一压缩通道的密封性,提高螺旋组件压缩空气的性能。

24、5、第一螺旋叶片的外端与壳体的内壁之间具有间隙,壳体的周向上具有多个喷油口,多个喷油口与多个第一压缩通道一一对应,喷油口与第一压缩通道相通,壳体外部的喷油机构通过喷油口向壳体内喷油,用于润滑第一螺旋叶片与壳体的内壁之间的间隙,减少气体在壳体内部的泄漏,提高压缩比及放置制冷剂气体外泄;而且,油还用于带走压缩过程中产生的热量,使压缩机接近于等温压缩,提高效率,同时降低排气温度,相壳体内油还可以减少第一螺旋叶片与壳体内壁的摩擦,减少机械零件磨损;由于喷入的油是粘性流体,对声能和声波有吸收和阻尼作用,一般喷油后噪声可降低10~20分贝,从而实现对压缩机降噪。

25、6、采用第一轴承座和第二轴承座用于支撑驱动轴和螺杆在壳体的高速旋转,同时还减少驱动轴和螺杆在壳体内旋转时产生摩擦力,降低能量损耗。

26、7、通过两根连接梁提高壳体与第一轴承座和第二轴承座的连接稳定性,用于支撑螺旋组件和离心组件在壳体内高速旋转。

27、8、通过轮体与螺旋组件的最大端固定,多个第二螺旋叶片安装在轮体与驱动轴之间,相邻的两个第二螺旋叶片之间形成第二压缩通道,驱动轴同时带动第二螺旋叶片和第一螺旋叶片高速旋转,第二压缩通道用于吸取第一进气口的低压气体,低压气体在第二压缩通道中,第二螺旋叶片对低压气体作功,使气体在离心式的作用下压力得到提高,同时动能也大为增加,实现低压气体的第一次压缩后,然后进入至第一压缩通道,在第一螺旋叶片的作用下,实现低压气体的第二次压缩。

28、9、通过第一转子机构和第二转子机构分别与转接件的第一连接口和第二连接口连接,第一转子机构和第二转子机构独立控制,二者可以同时做功和分别做功,提高压缩机的灵活性,使第一转子机构和第二转子机构压缩的气体均从排气口排出,提高压缩机的压缩效率。而且,转接件靠近第一出气口或第二出气口的底壁呈弧形状,用于引导高压气体从排气口排出,提高高压气体在排气口的通过性。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