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运行稳定活塞杆及冷却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37634669发布日期:2024-04-18 17:49阅读:15来源:国知局
一种运行稳定活塞杆及冷却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活塞杆,具体为一种运行稳定活塞杆及冷却方法。


背景技术:

1、活塞杆是支持活塞做功的连接部件,大部分应用在油缸、气缸运动执行部件中,是一个运动频繁、技术要求高的运动部件。以液压油缸为例,由缸筒、活塞杆(油缸杆)、活塞、端盖几部分组成。其加工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整个产品的寿命和可靠性。活塞杆加工要求高,其表面粗糙度要求为ra0.4~0.8um,对同轴度、耐磨性要求严格。油缸杆的基本特征是细长轴加工,其加工难度大,一直困扰加工人员。采用滚压加工,由于表面层留有表面残余压应力,有助于表面微小裂纹的封闭,阻碍侵蚀作用的扩展。从而提高表面抗腐蚀能力,并能延缓疲劳裂纹的产生或扩大,因而提高油缸杆疲劳强度。通过滚压成型,滚压表面形成一层冷作硬化层,减少了磨削副接触表面的弹性和塑性变形,从而提高了油缸杆表面的耐磨性,同时避免了因磨削引起的烧伤。滚压后,表面粗糙度值的减小,可提高配合性质。同时,降低了油缸杆活塞运动时对密封圈或密封件的摩擦损伤,提高了油缸的整体使用寿命。滚压工艺是一种高效高质量的工艺措施,现以直径160mm镜博士牌削滚压头(45钢无缝钢管)为例证明滚压效果。滚压后,油缸杆表面粗糙度由幢滚前ra3.2~6.3um减小为ra0.4~0.8um,油缸杆的表面硬度提高约30%,油缸杆表面疲劳强度提高25%。油缸使用寿命,提高2~3倍,滚压工艺较磨削工艺效率提高15倍左右。以上数据说明,该滚压工艺是高效的,能大大提高油缸杆的表面质量。

2、根据公开的:cn106217016b,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活塞杆套卡簧加工设备及加工方法,属于活塞杆装配技术领域。它包括机架、活塞杆自动送料机构、活塞杆自动排序与摆放机构、卡环自动送料机构、卡环自动抓取与摆放机构、活塞杆卡环自动组装机构、出产品机构和电气控制系统,活塞杆自动送料机构将活塞杆送到活塞杆自动排序与摆放机构上,卡环自动送料机构将卡环送至卡环自动抓取与摆放机构,卡环自动抓取与摆放机构将卡环输送到活塞杆卡环自动组装机构,活塞杆自动排序与摆放机构将活塞杆输送到活塞杆卡环自动组装机构,活塞杆卡环自动组装机构将卡环和活塞杆组装起来,出产品机构将组装好的套有卡环的活塞杆输送出去。它提高了生产效率,确保了安装后的产品品质。

3、汽车行业需要用到活塞杆,但现有市面上大多数的活塞杆在工作时会产生高热,导致活塞杆使用寿命大大降低,在长时间使用过长中容易出现变形的情况,影响了活塞杆正常使用,需要经常更换,无法给使用者带来便利。

4、因此,需要对活塞杆进行设计改造,有效的防止其活塞杆在工作时会产生高热的现象。


技术实现思路

1、为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运行稳定活塞杆及冷却方法,具备进行快速冷却功能的优点,解决了活塞杆在工作时会产生高热的问题。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运行稳定活塞杆及冷却方法,包括活塞杆体,所述活塞杆体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活塞套头,所述活塞杆体的内部设置有冷却槽,所述活塞杆体的左侧连通有第一软管,所述第一软管的右侧连通有进液管,所述进液管的右侧贯穿至冷却槽的内部,所述冷却槽的内部固定连接有隔板,所述隔板的左侧和冷却槽内壁的左侧均固定连接有斜板,所述隔板的左侧固定连接有缓冲箱,所述缓冲箱的背面连通有出水口,所述活塞杆体的左侧且位于第一软管的顶部连通有第二软管,所述第二软管的右侧连通有出液管。

3、作为本发明优选的,所述出液管的顶端连通有循环机构,所述循环机构包括连接管,所述连接管连通在出液管的顶部,所述冷却槽的顶部开设有安装槽,所述安装槽的内部固定连接有固定套,所述固定套固定连接在连接管的表面,所述连接管的底端连通有循环管,所述循环管延伸至冷却槽的底部。

4、作为本发明优选的,所述隔板的左侧固定连接有密封板,所述密封板的左侧与冷却槽内壁的左侧固定连接。

5、作为本发明优选的,所述隔板的左侧固定连接有缓冲块,所述缓冲块与进液管配合使用。

6、作为本发明优选的,所述冷却槽内壁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导流块,所述导流块与冷却槽配合使用。

7、作为本发明优选的,所述隔板的右侧固定连接有集液块,所述集液块与出液管配合使用。

8、作为本发明优选的,所述安装槽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密封垫,所述密封垫与出液管和循环管配合使用。

9、作为本发明优选的,包括以下步骤:

10、s1:首先,冷却液通过第一软管和进液管进入冷却槽,通过缓冲块和缓冲板进行缓冲工作,使冷却液稳定的进入冷却槽的内部,冷却液再次通过缓冲箱进行缓冲,并通过出水口将冷却液排出,使冷却液可以稳定流动,使冷却液发挥更好的冷却作用,冷却液通过导流块进行导流,使冷却液进入隔板的右侧,可通过集液块进行收集工作,使冷却液可以快速进入循环管的内部;

11、s2:然后,通过循环管将冷却液进行向回输送,循环管内部的冷却液通过连接管进行传递,导流至冷却槽的左侧,且通过密封板进行隔离,防止与进入的冷却液混合,连接管将冷却液输送入出液管的内部,并通过第二软管进行循环排出工作,使活塞杆体快速冷却。

12、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如下:

13、1、本发明增加了可快速冷却稳定运行的功能性,使其具备对活塞杆进行快速冷却增加其使用寿命的效果,防止活塞杆在工作时会产生高热的情况发生,首先,冷却液通过第一软管和进液管进入冷却槽,通过缓冲块和缓冲板进行缓冲工作,使冷却液稳定的进入冷却槽的内部,冷却液再次通过缓冲箱进行缓冲,并通过出水口将冷却液排出,使冷却液可以稳定流动,使冷却液发挥更好的冷却作用,冷却液通过导流块进行导流,使冷却液进入隔板的右侧,可通过集液块进行收集工作,使冷却液可以快速进入循环管的内部,然后,通过循环管将冷却液进行向回输送,循环管内部的冷却液通过连接管进行传递,导流至冷却槽的左侧,且通过密封板进行隔离,防止与进入的冷却液混合,连接管将冷却液输送入出液管的内部,并通过第二软管进行循环排出工作,使活塞杆体快速冷却。

14、2、本发明通过循环机构的设置,能够将冷却液进行抽出,从而达到循环进出的效果,冷却液通过第一软管和进液管进入冷却槽,通过缓冲块和缓冲板进行缓冲工作,使冷却液稳定的进入冷却槽的内部,冷却液再次通过缓冲箱进行缓冲,并通过出水口将冷却液排出,使冷却液可以稳定流动,使冷却液发挥更好的冷却作用,冷却液通过导流块进行导流,使冷却液进入隔板的右侧,可通过集液块进行收集工作,使冷却液可以快速进入循环管的内部,本发明通过密封板的设置,能够将进液管和出液管进行分离,防止出现进液管和出液管冷却液出现混合的情况,通过循环管将冷却液进行向回输送,循环管内部的冷却液通过连接管进行传递,导流至冷却槽的左侧,且通过密封板进行隔离,防止与进入的冷却液混合,连接管将冷却液输送入出液管的内部,并通过第二软管进行循环排出工作,使活塞杆体快速冷却,本发明通过缓冲块的设置,能够对进液管进入的液体进行缓冲,防止隔板出现损伤的情况,本发明通过导流块的设置,能够对冷却液进行导流,提高了冷却液的工作效率,本发明通过集液块的设置,能够对冷却液进行收集,便于循环管更加快速的吸入冷却液,本发明通过密封垫的设置,能够对安装槽进行密封,防止冷却液进入安装槽的内部。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