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涉及一种能量引导链条(牵引链条),所述能量引导链条用于在相对彼此移动的两个连接点之间引导线缆、软管类物品(线缆、软管等物品),其包括多个管状链节,所述多个管状链节以铰接的方式彼此连接且由塑料制成,并且每个管状链节具有底壁、邻接的相对侧壁以及盖壁,其中所述盖壁被或能够被可拆卸地连接至所述侧壁,所述侧壁各自具有用于与相邻的链节铰接式连接的枢转销和联接口,在两个枢转方向上通过止动部来限制枢转角度,并且相邻链节的盖壁、侧壁和底壁在整个枢转角度上交叠。
背景技术:
这种在其整个外周上很大程度上封闭的能量链条特别地用于其中存在异物进入链条的风险的环境中,例如用于金属切割机床上,在金属切割机床中碎屑可能落在能量链条的表面上并在枢转期间在弯曲区域中从链节之间进入内部。
在上述类型的已知的能量链条(DE 20 2009 005 605 U1)中,已经通过以下事实在很大程度上确保了对内部的保护,即,盖壁、底壁以及至少这些壁的过渡带和侧壁的表面在周向方向上具有凸曲率。由于单独的壁区域的该曲率,使得已经非常有效地确保了有害异物不能轻易地粘贴至能量链条,并且因此无法进入内部。在这方面,已知的能量引导链条已经确保了对内部的全面保护。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是,在保持现有技术的优点的同时,进一步保证对能量引导链条的内部的保护,以及在打开和关闭能量引导链条时便于操作。
根据本发明,该目的通过以下措施来实现,即,盖壁在每一侧具有至少一个紧固悬垂部,其中所述紧固悬垂部跨越侧壁的外表面,并且在面向所述侧壁的外表面的、紧固悬垂部的内表面上设置有卡合元件,并且在所述侧壁的外表面上设置有与所述紧固悬垂部的卡合元件相互作用的匹配卡合元件,所述卡合元件和匹配卡合元件在所述能量引导链条的至少一侧形成铰链。
由于这种其中所述紧固悬垂部跨越所述侧壁的外侧的设计,使得确保了对内部进行最佳的保护以防止异物渗入,这需要极少的设计工作。
在所述紧固悬垂部的内表面上设置的卡合元件优选被设计成向内指向所述侧壁的突起,而位于所述侧壁的外表面上的匹配卡合元件呈突出的卡合凸耳的形式,通过将所述紧固悬垂部的突起卡合在所述卡合凸耳上产生了卡合式连接,在该过程中相互作用的部件经历略微的弹性变形。
根据本发明的特征使得能够非常容易地产生其中两侧的卡合式连接以铰链的方式起作用的结构性设计。这有利地通过以下措施来实现,即,在所述紧固悬垂部上设置的突起位于所述紧固悬垂部的下端并呈圆柱形设计,并且在设置于所述侧壁的外表面上的卡合凸耳的下方设置有中空圆柱形接收座,所述中空圆柱形接收座朝向外侧敞开并且其内径对应于圆柱形突起的外径,并且在相应盖壁的卡合状态下,所述突起以铰链的方式安装在所述侧壁的中空圆柱形接收座中。
这种连接可以被设计成简便的卡合式连接,其中所述盖壁被简便地置于所述侧壁的上端,在所述侧壁的上端所述盖壁卡合就位。
对于铰链结构来说,接收座的外部敞开区域最好是略微小于所述圆柱形突起的直径,以便在所述盖壁的两侧产生可靠的铰链,并且所述盖壁可以在不必从所述能量引导链条上拆下的情况下可选择地向任一侧旋转打开。
所述侧壁和所述盖壁之间的卡合式连接可以被设置在相应侧壁的外表面的凹入区域中。
相应侧壁的凹入区域优选按照以下方式设置尺寸,即,在卡合式连接的卡合状态下,所述紧固悬垂部的外侧与相应侧壁的外表面齐平。这使得所述能量链条具有相对平滑的外表面,而没有干涉的侧向隆起。
在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中,在所述侧壁上设置的卡合凸耳的中间区域具有中断部,而在位于所述盖壁上的圆柱形突起上方设有肋板,其中,在所述盖壁的卡合状态下,所述肋板强制接合所述卡合凸耳中的相应中断部。该措施还确保卡合式连接不会发生意外的横向移位。
为了实现所述紧固悬垂部的可靠接合,所述悬垂部可以设有侧向斜面,当关闭所述盖壁时,所述侧向斜面与在所述侧壁上设置的插入斜面相互作用。
为了方便地释放卡合式连接,可以大致在位于所述紧固悬垂部上的圆柱形突起的中间区域设置至少具有螺丝刀工作端的宽度的凹部。于是,通过插入螺丝刀或其他合适的工具,能够容易地撬开相应的卡合式连接,以使得所述盖壁可以向期望侧旋转打开,或者完全拆下。
备选地或附加地,同样可以在所述中空圆柱形接收座朝向外侧敞开的区域的下边缘处设置至少具有螺丝刀工作端的宽度的凹部。
所述盖壁的与所述紧固悬垂部邻接的侧向边缘的外侧优选与所述侧壁的外表面齐平,以便获得平滑的侧向表面。
在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中,所述盖壁的与所述紧固悬垂部邻接的侧向边缘可以具有向下的凸缘,其中所述凸缘在其长度上设有斜面,并且其中在所述侧壁的上边缘上形成有相应的匹配斜面,在卡合状态下所述盖壁的相应斜面与所述匹配斜面齐平。这些斜面和匹配斜面用于使所述盖壁在所述侧壁上居中,并且还用于可靠地密封内部。
附图说明
以下以附图为基础在附图中显示并具体描述本发明的实例。
附图显示如下:
图1根据本发明的能量引导链条的单个链节,
图2沿着图1中的线A-A截取的截面,
图3图2中的部段B的放大图,
图4根据图1的、在盖壁旋转打开的情况下的链节的缩小图,
图5沿着图4中的线C-C截取的截面,
图6根据图1和图4的、在没有盖壁的情况下的链节的立体图,
图7根据图6的链节的正视图,
图8根据图6的在没有盖壁的情况下的链节的侧视图,
图9沿着图8中的线D-D截取的截面,
图10属于根据图1的链节的处于与图1相同的比例下的盖壁,
图11根据图10的盖壁的正视图,以及
图12根据图10的盖壁的侧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图1至图12显示了根据本发明的能量引导链条的实施例,所述能量引导链条用于在相对彼此移动的两个连接点之间引导线缆、软管类物品(线缆、软管等物品)。这种能量引导链条包括多个管状链节1,所述多个管状链节1以铰接的方式彼此连接并由塑料制成,并且每个管状链节1具有底壁2、邻接的相对侧壁3、4以及盖壁5。
在附图中所示的实施例中,底壁2和侧壁3、4呈一体式设计,而盖壁5被可拆卸地连接至侧壁。
根据进一步的实施例(未在附图中示出),当然,底壁2还可以可选择地成为可拆卸的。
特别地,如从图6中可见,侧壁3、4各自具有处于其外侧的枢转销6以及与所述枢转销6相距一定距离的、处于内侧的联接口7。在链节式链条组装期间或者当将链节1弹性地滑动至彼此之中时,枢转销6卡合至相应的联接口7中。这在相邻的链节1之间产生铰接式连接。链节1相对于彼此的枢转角度在两个方向上通过止动部8限制,所述止动部8位于侧壁3、4的相应外侧,并且与相应的匹配止动部9相互作用,所述匹配止动部9位于侧壁3、4的内表面上。
相邻的链节1的盖壁5、侧壁3、4和底壁2在整个设想的枢转角度上彼此交叠,以使得即使当能量引导链条的移动方向改变时,也能够为在能量引导链条中引导的软管、线缆等确保封闭的内部10。
在附图中所示的实施例中,仅仅盖壁5可从包括侧壁3、4和底壁5的管道拆卸。在这种情况下,盖壁5在每一侧具有紧固悬垂部(突出部)11。在组装状态下,两个紧固悬垂部11跨越(触及或跨触)侧壁3、4的外表面。为了将盖壁5固定在侧壁3、4上,面向侧壁3、4的外表面的、紧固悬垂部11的内侧设有卡合元件12,所述卡合元件12与在侧壁3、4的外表面上设置的匹配卡合元件13相互作用。
在紧固悬垂部11的内表面上设置的卡合元件12被设计成向内指向侧壁3、4的突起14。位于侧壁3、4的外表面上的匹配卡合元件呈突出的卡合凸耳15的形式。于是,通过将紧固悬垂部11上的突起14卡合在卡合凸耳15上产生了卡合式连接,在该过程中,紧固悬垂部11经历略微的弹性变形。
在紧固悬垂部11上设置的突起14位于紧固悬垂部11的下端并且呈圆柱形设计。在位于侧壁3、4的外表面上的卡合凸耳15的下方设置有中空圆柱形接收座16,所述中空圆柱形接收座16向外敞开并且其内径对应于圆柱形突起14的外径。
在相应的盖壁5的卡合状态下,圆柱形突起14以铰链的方式安装在中空圆柱形接收座16中。于是,相应的盖壁5可以如同铰链盖一样向一侧以及向另一侧旋转打开和再次关闭。
为了确保盖壁在旋转打开时保持牢固地锚定在相应的侧壁中,中空圆柱形接收座16的外部敞开区域17被设计成略微小于圆柱形突起14的外径。
特别地,如从图2和图3中可见,侧壁3、4和盖壁5之间的卡合式连接在相应的侧壁3或侧壁4的外表面的凹入区域18中形成。在这种情况下,相应的侧壁3或侧壁4的凹入区域18按照以下方式设置尺寸,即,在卡合式连接的卡合状态下,相应的紧固悬垂部11的外侧与相应的侧壁3或侧壁4的外表面齐平。这一措施使得当各个链节1被组装起来时,能量引导链条具有平滑的外表面。
设置于紧固悬垂部11上的圆柱形突起14在设置于侧壁3、4上的中空圆柱形接收座16中的铰链式接合极其稳定可靠。为了确保附加的保护以避免横向移位,特别地,如从图6和图8中可见,在侧壁3、4上设置的卡合凸耳15的中间区域设有凹部或中断部19。在位于盖壁5上的各个圆柱形突起14上方设有肋板20,在盖壁5的卡合状态下,所述肋板20强制接合卡合凸耳15中的相应中断部19。
随着软管、线缆等插入能量引导链条,紧固悬垂部11设有侧向斜面21的事实有助于盖壁5的关闭,所述侧向斜面21与在侧壁3、4上设置的相应的插入斜面22相互作用。
在卡合式连接的卡合状态下,盖壁5相对紧致地座靠在链节1上。为了便于盖壁5的打开,大致在位于紧固悬垂部11上的圆柱形突起14的中间区域设置凹部23。所述凹部23至少足够宽,以允许施加螺丝刀的工作端以便撬开盖壁5。
为了同样的目的,在相应的中空圆柱形接收座16的朝向外侧敞开的区域的下边缘处设置至少具有螺丝刀工作端的宽度的相应凹部24。特别地,如图1中可见,在盖壁5的卡合状态下,两个凹部23、24一个位于另一个正上方,以使得相应的盖壁5可以在一侧借助于螺丝刀方便地撬开,以便在一侧旋转打开盖壁5。
盖壁5的与紧固悬垂部11邻接的侧向边缘25在外侧与相应的侧壁3或侧壁4的外表面齐平。在这种情况下,在能量引导链条的组装状态下,相应的侧向边缘25(在图1和图10中示出)恰好位于侧壁3的处于外侧的区域的平面(在图1中示出)中。在能量引导链条最终的组装状态下,右手侧的、略微凹入的区域26(在图1中示出)与后继的链节的相应侧壁交叠,以便在能量引导链条的外侧产生平滑表面。
特别地,如从图2和图11中可见,盖壁5的与紧固悬垂部11邻接的侧向边缘具有向下的凸缘27,所述凸缘27在其整个长度上设有斜面28。特别地,如从图6中可见,侧壁3、4的上边缘设有相应的匹配斜面29。在盖壁5的配合及卡合状态下,盖壁5的斜面28牢固地抵靠匹配斜面29并与所述匹配斜面29齐平,以便因此实现在侧壁3、4的上边缘上良好地引导盖壁5,并且产生能量引导链条的内部10的附加密封。
附图标记列表
1链节
2底壁
3侧壁
4侧壁
5盖壁
6枢转销
7联接口
8止动部
9匹配止动部
10封闭内部
11紧固悬垂部
12卡合元件
13匹配卡合元件
14圆柱形突起
15卡合凸耳
16中空圆柱形接收座
17接收座16的外部敞开区域
18凹入区域
19中断部
20肋板
21侧向斜面
22插入斜面
23突起14上的凹部
24接收座16上的凹部
25侧向边缘
26凹入区域
27向下的凸缘
28凸缘27的斜面
29侧壁上的匹配斜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