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水阀及采用该防水阀的电子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543169阅读:281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一种防水装置,具体涉及一种防水阀及采用该防水阀的电子装置。



背景技术:

为满足使用需求,部分产品需开设开口以传导声音、气流,同时,该类产品的开口处需具备防水性能以保证电气安全。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种防水结构,以侦测前述产品开口处的进水情况,并于进水时封闭对应开口。



技术实现要素:

有鉴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种防水阀及采用该防水阀的电子装置,无水时防水阀常开,以导通对应电子装置的开口;遇水时防水阀闭合,以封闭产品的开口。

一种防水阀,所述防水阀包括枢转部和阀门,所述阀门转动连接至所述枢转部;所述阀门包括设于所述枢转部一侧的封闭端及设于所述枢转部另一侧的浮动端;

所述浮动端未遇水时,所述封闭端将所述阀门打开;所述浮动端遇水时受到浮力驱动,带动所述封闭端将所述阀门封闭。

作为优选,所述阀门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阀门和第二阀门;所述枢转部包括与所述第一阀门对应的第一枢转部和与所述第二阀门对应的第二枢转部;所述第一阀门包括设于所述第一枢转部一侧的第一封闭端及设于所述第一枢转部另一侧的第一浮动端;所述第二阀门包括对应的第二封闭端及第二浮动端;

所述第一浮动端和第二浮动端未遇水时,所述第一封闭端和第二封闭端将所述阀门打开;所述第一浮动端和第二浮动端遇水时受到浮力驱动,带动所述第一封闭端和第二封闭端旋转,以共同封闭所述阀门。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封闭端和第二封闭端上设有相互匹配的卡合部。

作为优选,所述防水阀还包括与所述浮动端对应的止挡件,所述止挡件与外部固定,以限定所述浮动端在未遇水时的停靠位置。

作为优选,所述防水阀还包括缓冲部件,其与外部固定并抵靠于所述阀门外侧。

作为优选,所述缓冲部件由弹性材料制成。

作为优选,所述弹性材料包括泡棉、硅胶。

作为优选,所述缓冲部件为o型圈。

作为优选,所述浮动端为中空结构。

一种电子装置,包括有壳体,所述壳体上设有开口,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子装置还包括有设于所述壳体内部的前述防水阀;所述防水阀设于所述开口处。

上述防水阀及电子装置中,防水阀无水时防水阀常开,以导通对应产品的开口;遇水时防水阀闭合,以封闭产品的开口,起到主动防护作用,以保证电气安全。

附图说明

图1为防水阀在一较佳实施例中开启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防水阀在关闭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防水阀在另一较佳实施例中开启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3的防水阀在关闭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主要元件符号说明

电子装置1

枢转部10

阀门20

止挡件30

缓冲部件40

壳体50

第一枢转部110

第二枢转部120

封闭端201

浮动端202

第一阀门210

第二阀门220

开口510

第一封闭端2101

第一浮动端2102

凸部2103

第二封闭端2201

第二浮动端2202

凹部2203

如下具体实施方式将结合上述附图进一步说明本发明。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一

请参阅图1所示,一种防水阀可用于电子装置1中的诸如气孔、声孔一类开口510处的防水。所述防水阀包括枢转部10和阀门20,阀门20转动连接至枢转部10。例如,在具体实施中,开口510开设于电子装置1的壳体50上,枢转部10可为一枢转轴,枢转轴的一端固定于壳体50的内壁上,阀门20则转动连接于枢转轴的另一端。

阀门20的一端为封闭端201,该封闭端201设于枢转部10的一侧并与所述开口510对应,用于封闭或打开所述开口510。阀门20的另一端为浮动端202,该浮动端202设于枢转部10的另一侧,用于侦测其对应位置是否有水进入。

请一并参阅图1和图2,阀门20的浮动端202未遇水时,阀门20在自身的重力作用下保持在常开位置,即阀门20的封闭端201对应与前述开口分离,对应的电子装置1可正常工作。当阀门20的浮动端202遇水时,浮动端202受到水的浮力驱动而绕枢转部10旋转,从而带动枢转部10另一侧的封闭端201旋转至开口处,以封闭该开口510,进而防止水由开口510进入电子装置1内部,造成电气元件损坏或引发安全事故。

作为优选实施方式,上述防水阀还可以包括与浮动端202对应的止挡件30,止挡件30与外部固定,例如,止挡件30可固定于相应电子装置1的壳体50上,以限定浮动端202在未遇水时的停靠位置,避免浮动端202因摆动对开口位置对应的气流通道或声音通道等造成干涉。

作为另一优选实施方式,上述防水阀还可以包括缓冲部件40,缓冲部件40与壳体50固定并抵靠于阀门20的外侧。阀门20在受到浮动端202的推动旋转或在重力作用下旋转复位的过程中,缓冲部件40受到挤压产生形变以提供缓冲力,避免阀门20因剧烈动作损坏自身或相邻元器件。另外,所述缓冲部件40可为泡棉或硅胶等弹性材料制成的o型圈。容易理解的是,缓冲部件40也可以根据具体使用需求设置成其他形状。

作为优选,浮动端202可设置成中空结构,以增加浮力,从而提高其防水动作的灵敏度,并可减轻阀门20的重量。

上述防水阀在无水时常开,以导通对应产品的开口;遇水时在浮力作用下驱动防水阀闭合,以封闭产品的开口,起到主动防护作用,以保证电气安全。

实施例二

请一并参阅图3和图4,本实施例是在实施例一的基础上,将阀门20改动为相对设置的第一阀门210和第二阀门220。作为对应,将枢转部10改动为与第一阀门210对应的第一枢转部110和与第二阀门220对应的第二枢转部120。

其中,第一阀门210和第二阀门220的结构可以与实施例一中的阀门20结构相同。即:第一阀门210可包括设于第一枢转部110一侧的第一封闭端2101及设于第一枢转部110另一侧的第一浮动端2102;第二阀门220可包括设于第二枢转部120一侧的第二封闭端2201及设于第二枢转部120另一侧的第二浮动端2202。

第一浮动端2102和第二浮动端2202未遇水时,第一阀门210和第二阀门220在自身的重力作用下保持在常开位置,第一封闭端2101和第二封闭端2201对应与前述开口分离,开口510被打开。当第一浮动端2102和第二浮动端2202遇水时,第一浮动端2102和第二浮动端2202受到水的浮力驱动而绕第一枢转部110、第二枢转部120旋转,从而带动第一封闭端2101和第二封闭端2201旋转至开口处,第一封闭端2101和第二封闭端2201共同封闭该开口,进而防止水由开口进入电子装置内部。

作为优选实施方式,第一封闭端2101和第二封闭端2201上设有相互匹配的卡合部。第一封闭端2101和第二封闭端2201旋转至开口处时,卡合部相互抵压卡合,从而严密封闭开口,提高密封性能;第一封闭端2101和第二封闭端2201与开口分离时,卡合部解除卡合状态。例如,在具体实施中,卡合部可包括设于第一封闭端前部2101的凸部2103和设于第二封闭端2201前部的凹部2203,第一封闭端2101和第二封闭端2201旋转至开口510处时,该凸部2103和凹部2203接触并紧密压合,从而封闭开口510。

理同实施例一,在本实施例的其他优选实施方式中,第一阀门210和第二阀门220的相应位置也可设置与之对应的止挡件30和/或缓冲部件40,第一浮动端2102和第二浮动端2202也可设置成中空结构,在此不做赘述。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