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有阻流板的液力制动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462094阅读:304来源:国知局
带有阻流板的液力制动器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发明涉及液力机械领域。



背景技术:

液力制动器具有定子和转子两个叶轮,两个相对的叶轮的叶片间形成一系列环形的腔室。在制动阶段,腔室内会冲入工作流体(常用传动油),来产生和传递制动扭矩。在非制动阶段,腔室内的工作介质被排空。然而,在正常工作环境下,排空工作介质的腔室内会被空气充满,这些空气也能产生和传递一定的制动扭矩,造成功率的损耗,在转速较高时,这种损耗也是不容忽视的。



技术实现要素:

为克服现有技术中的缺陷,解决在非制动阶段制动器鼓风损失大的问题,本发明提出以下技术方案:一种带有阻流板的液力制动器,在制动器箱体内,制动轴依次被轴承i、轴承ii、轴承iii支撑横置。轴承i为角接触轴承,轴承ii为圆柱滚子轴承,轴承ii i为单挡边圆柱滚子轴承。输出齿轮被固定在制动器箱体内轴承ii与轴承iii之间空腔内的所述制动轴一侧。制动轴另一侧的制动器箱体内设有制动器转子与制动器定子。制动器转子与制动器定子之间形成循环工作腔。制动器定子上设有充流体流道、充流体环形腔、排流体流道和排流体环形腔。油封i和油ii分别装在制动器定子和制动器箱体上。制动轴与制动器转子以及输出齿轮相连。其特征在于:侧面设有充排流体流道的伸缩机构外壳固定在制动器箱体的上方。闸阀的上方与伸缩机构外壳顶板之间设有弹簧而下部设有销孔。两块形状相同对称安装的镰形阻流板上端均设有销孔。两块镰形阻流板上方都各自固定有形状相同对称安装的楔形限位块。销轴穿过闸阀与镰形阻流板的销孔。镰形阻流板、楔形限位块以及闸阀的形状和尺寸根据实际规格尺寸设计计算,当两块形状相同对称安装的镰形阻流板完全张开时,制动器定子与制动器转子相对的圆形平面面积全部显露;当两块形状相同对称安装的镰形阻流板完全收合时,制动器定子与制动器转子相对的圆形平面的外环面积80%以上被遮挡。

在制动阶段保证制动力矩正常的产生和传递,使替代工作流体填充在循环工作腔中的空气无法有效产生和传递扭矩,有效地解决在非制动阶段制动器鼓风损失大的问题,显著地节约能源。

附图说明

本发明共3幅附图,其中:

图1为本发明带有阻流板的液力制动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A-A剖面视图,当序号为3的零件即镰形阻流板完全张开时的状态。

图3为为图1的A-A剖面视图,当序号为3的零件即镰形阻流板完全收合时的状态。

图中:1、制动器箱体,2、伸缩机构外壳,3、镰形阻流板,4、销轴,5、闸阀,6、充排流体流道,7、弹簧,8、制动器转子,9、制动器定子,10、循环工作腔,11、充流体流道,12、充流体环形腔,13、排流体流道,14、排流体环形腔,15、油封i,16、油封ii,17、制动轴,18、输出齿轮,19、轴承i,20、轴承ii,21、轴承iii,22,楔形限位块。

具体实施方式

图1所示的本发明的带有阻流板的液力制动器箱体1内。制动轴17依次被轴承i‐19、轴承ii‐20、轴承iii‐21支撑横置。轴承i‐19为角接触轴承,轴承ii‐20为圆柱滚子轴承,轴承iii‐21为单挡边圆柱滚子轴承。角接触轴承i‐19,可以承受较小的水平向左和向右的轴向力。单挡边圆柱滚子轴承iii‐21能承受较大的水平向右的轴向力,并调整轴向游隙,保证轴系在制动过程温度升高后也能正常转动。输出齿轮18被固定在制动器箱体1内轴承ii‐20与轴承iii‐21之间空腔内的制动轴17一侧。制动轴17另一侧的制动器箱体1内设有制动器转子8与制动器定子9。制动器转子8与制动器定子9之间形成循环工作腔10。制动器定子9上设有充流体流道11、充流体环形腔12、排流体流道13和排流体环形腔14。油封i‐15和油封ii‐16分别装在制动器定子9和制动器箱体1上,防止工作流体从缝隙中流泻。制动轴17与制动器转子8以及输出齿轮18相互紧固连接。它有以下特点:侧面设有充排流体流道6的伸缩机构外壳2固定在制动器箱体1的上方。闸阀5的上方与伸缩机构外壳2顶板之间设有弹簧7,而下部设有销孔。两块形状相同对称安装的镰形阻流板3上端均设有销孔。两块镰形阻流板上方都各自固定有形状相同对称安装的楔形限位块22。销轴4穿过所述闸阀5与镰形阻流板3的销孔,镰形阻流板3可以绕销轴4灵活张开与收合。

图2所示的阻流板机构,其核心部件由两块形状相同对称安装的镰形阻流板3对置构成。每块镰形阻流板3上都设有楔形限位块22,楔形限位块22能控制两块镰形阻流板3在随着闸阀5上下移动而做张开与收合动作时的极限位置。在镰形阻流板3完全张开时,可以恰好将制动器定子9与制动器转子8相对的圆形平面全部显露出来。而在镰形阻流板3完全收合时,如图3所示,能够将制动器定子9与制动器转子8相对的圆形平面的约80%的外环(外环指圆形平面上内径为0.8R,外径为R的环形部分,其中R为制动器转子半径)面积遮挡住。

阻流板机构的镰形阻流板3的开合时机要与液力制动器的工作状况相配合。

在制动阶段:控制用压力流体从充排流体流道6充入阻流板机构,推动闸阀5克服回位弹簧7的弹性力上行,镰形阻流板3随之张开,并在楔形限位块22的引导和限制下到达最大开度位置(如图2所示),将制动器定子与转子之间的圆面完全暴露出来。与此同时,工作流体充入充流体环形腔12并通过充流体流道11进入循环工作腔10,可以不受阻碍地在制动器定子9与制动器转子8之间产生和传递制动扭矩。

在制动阶段结束时:控制用压力流体从充排流体流道6排出阻流板机构,闸阀5在回位弹簧7的弹性力作用下下行,镰形阻流板3闭合,并在楔形限位块22的引导和限制下到达最小开度位置(如图3所示)。与此同时,循环工作腔10中的工作流体通过排流体流道13排入排流体环形腔14。闭合的镰形阻流板将循环工作腔10于靠近圆周处切断,使替代工作流体填充在循环工作腔10中的空气无法有效产生和传递扭矩,进而显著减少了鼓风损失。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