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震装置及防震装置包装体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572718阅读:106来源:国知局
防震装置及防震装置包装体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防震装置及防震装置包装体,尤其涉及一种作为防震使用的防震装置及包装该防震装置的防震装置包装体。



背景技术:

在电子产品中,印刷电路板扮演着相当重要的角色,其主要用于承载各种精密的电子组件以及线路。一般来说,由于该电子产品具有精密的电子组件,因此并不耐撞。然而,若该电子产品不慎受到撞击而使得其内部的印刷电路板发生剧烈的震动,则印刷电路板上的电子组件将有可能受到影响而损坏。

因此,如何发明出一种能够防止印刷电路板过度震动的装置将是本发明所欲积极揭露之处。



技术实现要素:

为解决上述现有技术的缺失,本发明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防止印刷电路板过度震动的装置。

为达上述目的及其他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防震装置,包括:第一固定件;第二固定件,与该第一固定件活动组合;以及弹性组件,设置于该第一固定件与该第二固定件之间,用以抵顶该第一固定件与该第二固定件,且该第一固定件与该第二固定件之间由该弹性组件抵顶弹性防震空间。

于本发明的实施例中,该弹性防震空间的高度为0.1~500mm。

于本发明的实施例中,该第一固定件是以卡接、焊接、smt、铆接、黏接、扣接、锁接或扩接而用以组接于第一外部构件;或者,该第二固定件是以卡接、焊接、smt、铆接、黏接、扣接、锁接或扩接而用以组接于第二外部构件。

于本发明的实施例中,该第一固定件包含:第一容置座体;第一组接部,连接该第一容置座体,且用以组接于第一外部构件;以及第一组合部,设于该第一容置座体,且与该第二固定件活动组合。

于本发明的实施例中,该第二固定件包含:第二容置座体;第二组接部,连接该第二容置座体,且用以组接于第二外部构件;以及第二组合部,环设于该第二容置座体,且与该第一组合部活动组合。

于本发明的实施例中,该第一组合部具有内缩凸缘,该第二组合部具有外扩凸缘,该第一组合部的内缩凸缘与该第二组合部的外扩凸缘活动组合。

于本发明的实施例中,该第二容置座体还具有定位凸部,该定位凸部设置于该第二容置座体内的底面,用以定位该弹性组件。

于本发明的实施例中,该第一固定件包含:第一容置座体;第一组接部,连接该第一容置座体,且用以组接于第一外部构件;以及第一组合部,设置于该第一容置座体之中,且与该第二固定件活动组合。

于本发明的实施例中,该第二固定件包含:第二容置座体;第二组接部,连接该第二容置座体,且用以组接于第二外部构件;以及第二组合部,设于该第二容置座体,且与该第一组合部活动组合。

于本发明的实施例中,该第一组合部具有外扩凸缘,该第二组合部具有内缩凸缘,该第一组合部的外扩凸缘与该第二组合部的内缩凸缘活动组合。

于本发明的实施例中,该第一固定件包含:第一座体;第一组接部,连接该第一座体,且用以组接于第一外部构件;以及第一组合部,环设于该第一座体,且与该第二固定件活动组合。

于本发明的又一实施例中,该第二固定件包含:第二容置座体;第二组接部,连接该第二容置座体,且用以组接于第二外部构件;以及第二组合部,设于该第二容置座体,且与该第一组合部活动组合。

于本发明的又一实施例中,该第一固定件与该第二固定件之间通过限制件活动组合。

于本发明的又一实施例中,该限制件穿设于该第一固定件或该第二固定件,或该限制件扣设于该第一固定件或该第二固定件。

于本发明的又一实施例中,该第一组合部具有外扩凸缘,该第二组合部具有内缩凸缘,该第一组合部的外扩凸缘与该第二组合部的内缩凸缘活动组合。

于本发明的又一实施例中,该第一固定件包含:第一容置座体;第一组接部,连接该第一容置座体,且用以组接于第一外部构件;以及第一组合部,设于该第一容置座体,且与该第二固定件活动组合。

于本发明的又一实施例中,该第二固定件包含:第二座体;第二组接部,连接该第二座体,且用以组接于第二外部构件;以及第二组合部,环设于该第二座体,且与该第一组合部活动组合。

于本发明的又一实施例中,该第一组合部具有内缩凸缘,该第二组合部具有外扩凸缘,该第一组合部的内缩凸缘与该第二组合部的外扩凸缘活动组合。

于本发明的实施例中,该第一固定件与第一外部构件为一体成型或组合成型;或者,该第二固定件与第二外部构件为一体成型或组合成型。

于本发明的实施例中,其中该第一固定件或该第二固定件的材质为金属或塑料。

于本发明的实施例中,该第一固定件的第一组接部为凸柱结构、凹部结构、内螺纹结构、外螺纹结构、斜面部结构、弧面结构、穿孔结构、凹槽结构或曲面结构。

于本发明的实施例中,该第一固定件的第一组接部为阶部。

于本发明的实施例中,该第一固定件的第一组接部为凹孔或穿孔。

于本发明的实施例中,该凹孔或穿孔的内壁具有螺纹。

于本发明的实施例中,该凹孔或穿孔的内壁面具有对应的凸块或凹槽。

于本发明的实施例中,该第二固定件的第二组接部为凸柱结构、凹部结构、内螺纹结构、外螺纹结构、斜面部结构、弧面结构、穿孔结构、凹槽结构或曲面结构。

于本发明的实施例中,该第二固定件的第二组接部为阶部。

于本发明的实施例中,该第二固定件的第二组接部为凹孔或穿孔,且该凹孔或穿孔的内壁具有螺纹。

于本发明的实施例中,该弹性组件为弹簧、螺旋弹簧、扭转弹簧、弹性华司、弹性片体、弹片或弹性柱体。

于本发明的实施例中,该第一容置座体具有第一容置槽,以容置该弹性组件及活动容置该第二固定件。

于本发明的实施例中,该第二容置座体具有第二容置槽,以容置该弹性组件及活动容置该第一固定件。

于本发明的实施例中,该第一固定件具有第一防转部以用以与第一外部构件干涉或组接;或者,该第二固定件具有第二防转部以用以与第二外部构件干涉或组接。

于本发明的实施例中,该第一防转部为切面、切边、多切面、多切边、六角型、八角型、弧面、多边形、圆面、曲面、凸部或凹部;或者,该第二防转部为切面、切边、多切面、多切边、六角型、八角型、弧面、多边形、圆面、曲面、凸部或凹部。

于本发明的实施例中,该第一防转部位于该第一固定件的上部、下部、侧部、内部或外部;或者,该第二防转部位于该第二固定件的上部、下部、侧部、内部或外部。

于本发明的实施例中,该第一固定件具有第三防转部;或者,该第二固定件具有第四防转部以彼此活动组合或干涉。

于本发明的实施例中,该第一固定件具有第三防转部与该第二固定件具有第四防转部彼此活动组合或干涉用以防止该第一固定件与该第二固定件相互转动。

于本发明的实施例中,该第三防转部为切面、切边、多切面、多切边、六角型、八角型、弧面、多边形、圆面、曲面、凸部或凹部;或者,该第四防转部为切面、切边、多切面、多切边、六角型、八角型、弧面、多边形、圆面、曲面、凸部或凹部。

于本发明的实施例中,该第三防转部位于该第一固定件的上部、下部、侧部、内部或外部;或者,该第四防转部位于该第二固定件的上部、下部、侧部、内部或外部。

于本发明的实施例中,该第一固定件的顶部或底部为封闭、具有穿孔或具有凹槽;或者,该第二固定件的顶部或底部为封闭、具有穿孔或具有凹槽。

于本发明的实施例中,该第一固定件与该第二固定件之间的距离为0至550mm。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防震装置包装体,包含置料体及如上所述的至少一个防震装置,该置料体包含置料本体及至少一个置料槽,该至少一个置料槽凹设于该置料本体中以置放该至少一个防震装置。

于本发明的实施例中,该置料本体为长条状或盘状。

于本发明的实施例中,还包含盖体,以盖合该至少一个置料槽。

于本发明的实施例中,该弹性组件的防震弹力介于10克~100000克之间。

于本发明的实施例中,该第一固定件或第二固定件具有可供容置弹性组件的至少一个容置部。

于本发明的实施例中,该第一容置座体具有可供容置弹性组件的至少一个容置部或多个容置部,而容置部可为凹部、槽部、剖槽或穿孔。

于本发明的实施例中,该第二容置座体具有可供容置弹性组件的至少一个容置部或多个容置部,而容置部可为凹部、槽部、剖槽或穿孔。

于本发明的实施例中,该容置部设于第二组合部的周缘,且为凹部、槽部、剖槽或穿孔。

于本发明的实施例中,该第一固定件与该第二固定件之间具有至少一个的弹性组件或多个弹性组件。

于本发明的实施例中,该第一组合部具有扣接部。

于本发明的实施例中,该扣接部可为外螺纹体、内螺纹体、柱体、外扣体或内扣体。

于本发明的实施例中,该第一固定件包含第一容置座体、第一组接部及第一组合部,该第一容置座体具有第一容置槽,该第一组合部设于该第一容置座体中。

于本发明的实施例中,该第二固定件包含第二容置座体、第二组接部以及第二组合部,该第二容置座体具有第二容置槽及容置区,该第一组合部穿设该容置区与该第二容置槽,而该弹性组件套设第一组合部且容置于容置区。

于本发明的实施例中,该第二固定件包含第二容置座体、第二组接部以及第二组合部,该第二容置座体具有第二容置槽及至少一个容置部,该第一组合部穿设该第二容置槽,而该弹性组件设于容置部中。

于本发明的实施例中,该第一固定件与该第二固定件可与第一外部构件或第二外部构件一体成型。

借此,本发明的防震装置通过该第一固定件、该第二固定件以及该弹性组件,防止该第一外部构件与该第二外部构件产生过度的震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实施例中设置于第一外部构件与第二外部构件之间的各种态样的防震装置的剖面示意图一;

图2为本发明的实施例中设置于第一外部构件与第二外部构件之间的各种态样的防震装置的剖面示意图二;

图3为本发明的实施例中设置于第一外部构件与第二外部构件之间的各种态样的防震装置的剖面示意图三;

图4a为本发明的实施例中设置于第一外部构件与第二外部构件之间的各种态样的防震装置的剖面示意图四;

图4b为本发明的实施例中设置于第一外部构件与第二外部构件之间的各种态样的防震装置的剖面示意图五;

图5为本发明的实施例中设置于第一外部构件与第二外部构件之间的各种态样的防震装置的剖面示意图六;

图6为本发明的实施例中设置于第一外部构件与第二外部构件之间的各种态样的防震装置的剖面示意图七;

图7为本发明的实施例中设置于第一外部构件与第二外部构件之间的各种态样的防震装置的剖面示意图八;

图8为本发明的实施例中设置于第一外部构件与第二外部构件之间的各种态样的防震装置的剖面示意图九;

图9为本发明的实施例中设置于第一外部构件与第二外部构件之间的各种态样的防震装置的剖面示意图十;

图10为本发明的实施例中设置于第一外部构件与第二外部构件之间的各种态样的防震装置的剖面示意图十一;

图11a为本发明的实施例中设置于第一外部构件与第二外部构件之间的防震装置分别于未压缩状态的剖面示意图;

图11b为本发明的实施例中设置于第一外部构件与第二外部构件之间的防震装置分别于压缩状态的剖面示意图;

图12为本发明的实施例中防震装置包装体的示意图;

图13为本发明的实施例中另一态样的防震装置剖面示意图;

图14为本发明图13中第二固定件的俯视状态示意图;

图15为本发明的实施例中又一态样的防震装置剖面示意图;

图16为本发明的实施例中各式扣接部的态样示意图。

【符号说明】

1第一外部构件

11第一对应防转部

2第二外部构件

21第二对应防转部

3螺丝

4防震装置包装体

41置料体

10~90、90a防震装置

100第一固定件

110第一容置座体

111第一容置槽

120第一组接部

121第一防转部

130第一组合部

131内缩凸缘

133第三防转部

140第一容置座体

141第一容置槽

150第一组接部

160第一组合部

161外扩凸缘

162扣接部

170第一座体

180第一组接部

190第一组合部

191外扩凸缘

192活动贯孔

200第二固定件

210第二容置座体

211第二容置槽

212定位凸部

213容置部

220第二组接部

221第二防转部

230第二组合部

231外扩凸缘

232内缩凸缘

233第四防转部

234限制件

240第二容置座体

241第二容置槽

242容置区

250第二组接部

260第二组合部

261内缩凸缘

270第二座体

280第二组接部

290第二组合部

291外扩凸缘

300弹性组件

411置料本体

412置料槽

413盖体

s弹性防震空间

具体实施方式

为充分了解本发明的目的、特征及功效,现通过下述具体的实施例,并配合附图,对本发明做进一步详细说明,说明如下:

请参照图1至图10,其为本发明的实施例中设置于第一外部构件与第二外部构件之间的各种态样的防震装置的剖面示意图,其中图1的下部为第一固定件100的部分的俯视图,为使第一防转部121与第一对应防转部11的关系清楚显示,图1的下部移除第一外部构件1、该第二外部构件2、螺丝3及第二固定件200,另外,第二防转部221与第二对应防转部21的做动方式同理于第一防转部121与第一对应防转部11的做动方式。该防震装置10可用以设置于该第一外部构件1与该第二外部构件2之间,其中该第一外部构件1及该第二外部构件2可为印刷电路板、塑料体或金属体。

如图1所示,该防震装置10包括第一固定件100、第二固定件200及弹性组件300。

该第一固定件100用以组接于该第一外部构件1。于此态样中,该第一固定件100包含:第一容置座体110、第一组接部120及第一组合部130。该第一固定件100可具有第一防转部121以用以与该第一外部构件1的第一对应防转部11组接,进而达到防转的功效。该第一防转部121可为切面或凹部(或切边、弧面、多边形、圆面、曲面、凸部、凹部),该第一对应防转部11则与该第一防转部121为互补结构。再者,该第一防转部121可位于该第一固定件100的上部、侧部或外部(或下部、内部)。

该第一容置座体110具有第一容置槽111(或容置孔),该第一容置槽111容置该弹性组件300及活动容置该第二固定件200。

该第一组接部120连接该第一容置座体110,且用以组接于该第一外部构件1。具体而言,该第一组接部120利用锁接的方式(即透过外部的螺丝3来锁接)与该第一外部构件1组接在一起,然而,该第一组接部120与该第一外部构件1的组接方式并不限于此,也可为卡接、焊接、smt(surfacemounttechnology,表面贴装技术)、铆接、黏接、扣接或扩接。另外,该第一组接部120可为凸柱、凹部、内螺纹、外螺纹、斜面部、弧面、穿孔、凹槽或曲面。

该第一组合部130环设于该第一容置座体110,且与该第二固定件200活动组合。于此态样中,该第一组合部130的顶部具有内缩凸缘131。

该第二固定件200与该第一固定件100活动组合,且该第二固定件200用以组接于该第二外部构件2。于此态样中,该第二固定件200包含:第二容置座体210、第二组接部220以及第二组合部230。该第二固定件200可具有第二防转部221以用以与该第二外部构件2的第二对应防转部21组接,进而达到防转的功效。该第二防转部221可为切面或凹部(或切边、弧面、多边形、圆面、曲面、凸部、凹部),该第二对应防转部21则与该第二防转部221为互补结构。再者,该第二防转部221可位于该第二固定件200的上部、侧部或外部(或下部、内部)。

该第二容置座体210具有第二容置槽211(或容置孔),该第二容置槽211容置该弹性组件300。于此态样中,该第二容置座体210还具有定位凸部212,该定位凸部212设置于该第二容置槽211的底面,用以定位该弹性组件300。

该第二组接部220连接该第二容置座体210,且用以组接于该第二外部构件2。具体而言,该第二组接部220利用卡接的方式与该第二外部构件2组接在一起,然而,该第二组接部220与该第二外部构件2的组接方式并不限于此,也可为焊接、smt、铆接、黏接、扣接、锁接或扩接。另外,该第二组接部220可为凸柱、凹部、内螺纹、外螺纹、斜面部、弧面、穿孔、凹槽或曲面。

该第二组合部230环设于该第二容置座体210,且与该第一组合部130活动组合。于此态样中,该第二组合部230的顶部具有外扩凸缘231,该第一组合部130的内缩凸缘131可与该第二组合部230的外扩凸缘231活动组合。

在此请一并参照图4b,该第一固定件100可具有第三防转部133,该第二固定件200可具有第四防转部233以与该第三防转部133活动组合,且防止该第一固定件100与该第二固定件200相互转动,该第一固定件100与该第二固定件200可于垂直方向上相互移动,该第三防转部133与该第四防转部233的结构同理于该第一对应防转部11与该第一防转部121,或者该第二对应防转部21与该第二防转部221。另外,该第三防转部133同样可为切面、切边、弧面、多边形、圆面、曲面、凸部或凹部,该第四防转部233同样可为切面、切边、弧面、多边形、圆面、曲面、凸部或凹部。再者,该第三防转部133同样可位于该第一固定件的上部、下部、侧部、内部或外部,该第四防转部233同样可位于该第二固定件的上部、下部、侧部、内部或外部。

该弹性组件300为弹簧,其设置于该第一固定件100与该第二固定件200之间,用以抵顶该第一固定件100与该第二固定件200,而该弹性组件300的防震弹力介于10克~100000克之间,且该第一固定件100与该第二固定件200之间具有弹性防震空间s,该弹性防震空间s是指该第一固定件100与该第二固定件200可相对活动的最大空间。借此,该第一固定件100与该第二固定件200可通过该弹性组件300的弹性作用而彼此远离或靠近。

当该第一外部构件1与该第二外部构件2受到外部的力量而产生震动时,该第一外部构件1与该第二外部构件2通过设置于其中的防震装置10的缓冲作用而防止该第一外部构件1与该第二外部构件2过度震动。

如图2所示,此态样的防震装置20与图1所示的防震装置10的结构大致相同,不同之处在于:该防震装置20的第一固定件100的第一组接部120利用卡接及焊接的方式与该第一外部构件1组接在一起,然而,该第一组接部120与该第一外部构件1的组接方式并不限于此,也可为smt、铆接、黏接、扣接或扩接;此外,该防震装置20仅具有该第二容置槽211,用以容置该弹性组件300。

如图3、图4a及图4b所示,其中图4b为了明确显示出该第三防转部133及该第四防转部233的技术特征,因此仅标注该第三防转部133及该第四防转部233的组件符号。此态样的防震装置30的第一固定件100包含:第一容置座体140、第一组接部150及第一组合部160。

该第一容置座体140具有第一容置槽141(或容置孔),该第一容置槽141容置该弹性组件300。

该第一组接部150连接该第一容置座体140,且用以组接于该第一外部构件1。具体而言,该第一组接部150利用锁接的方式(即透过外部的螺丝3来锁接)与该第一外部构件1组接在一起,然而,该第一组接部150与该第一外部构件1的组接方式并不限于此,也可为卡接、焊接、smt、铆接、黏接、扣接或扩接。

该第一组合部160设置于该第一容置座体140之中,且与该第二固定件200活动组合。于此态样中,该第一组合部160的端部具有外扩凸缘161。

该第二固定件200与该第一固定件100活动组合,且该第二固定件200用以组接于该第二外部构件2。于此态样中,该第二固定件200包含:第二容置座体240、第二组接部250以及第二组合部260。

该第二容置座体240具有第二容置槽241(或容置孔)及容置区242,该第一组合部160穿设该容置区242与该第二容置槽241。

该第二组接部250连接该第二容置座体240,且用以组接于该第二外部构件2。具体而言,该第二组接部250利用扩接的方式与该第二外部构件2组接在一起,然而,该第二组接部220与该第二外部构件2的组接方式并不限于此,也可为卡接、焊接、smt、铆接、黏接、扣接或锁接。

该第二组合部260环设于该第二容置座体240,且与该第一组合部160活动组合。于此态样中,该第二组合部260的顶部(或内部)具有内缩凸缘261,该第一组合部160的外扩凸缘161可与该第二组合部260的内缩凸缘261活动组合。

该弹性组件300为弹簧,其设置于该第一固定件100与该第二固定件200之间,用以抵顶该第一固定件100与该第二固定件200,且该第一固定件100与该第二固定件200之间具有弹性防震空间s,该弹性防震空间s是指该第一固定件100与该第二固定件200可相对活动的最大空间,图4a的实施例中该弹性组件300套设第一组合部160且容置于容置区242。借此,该第一固定件100与该第二固定件200可通过该弹性组件300的弹性作用而彼此远离或靠近。

如图5所示,此态样的防震装置40与图3、图4a及图4b所示的防震装置30的结构大致相同,不同之处在于:该防震装置40的第一固定件100的第一组接部150为阶部,其利用卡接的方式与该第一外部构件1组接在一起,然而,该第一组接部150与该第一外部构件1的组接方式并不限于此,也可为焊接、smt、铆接、黏接、扣接或扩接。

如图6所示,此态样的防震装置50的第一固定件100包含:第一座体170、第一组接部180及第一组合部190。

该第一组接部180连接该第一座体170,且用以组接于该第一外部构件1。具体而言,该第一组接部180利用锁接的方式(即透过外部的螺丝3来锁接)与该第一外部构件1组接在一起,然而,该第一组接部180与该第一外部构件1的组接方式并不限于此,也可为卡接、焊接、smt、铆接、黏接、扣接或扩接。

该第一组合部190环设于该第一座体170,且与该第二固定件200活动组合。于此态样中,该第一组合部190的顶部具有外扩凸缘191。

该第二固定件200与该第一固定件100活动组合,且该第二固定件200用以组接于该第二外部构件2。于此态样中,该第二固定件200包含:第二容置座体210、第二组接部220以及第二组合部230。

该第二容置座体210具有第二容置槽211(或容置孔),该第二容置槽211容置该弹性组件300及该第一组合部190。

该第二组接部220连接该第二容置座体210,且用以组接于该第二外部构件2。具体而言,该第二组接部220利用锁接的方式(即透过外部的螺丝3来锁接)与该第二外部构件2组接在一起,然而,该第二组接部220与该第二外部构件2的组接方式并不限于此,也可为卡接、焊接、smt、铆接、黏接、扣接或扩接。

该第二组合部230环设于该第二容置座体210,且与该第一组合部190活动组合。于此态样中,该第二组合部230的顶部具有内缩凸缘232,该第一组合部190的外扩凸缘191可与该第二组合部230的内缩凸缘232活动组合。

该弹性组件300为弹簧,其设置于该第一固定件100与该第二固定件200之间,用以抵顶该第一固定件100与该第二固定件200,且该第一固定件100与该第二固定件200之间具有弹性防震空间s,该弹性防震空间s是指该第一固定件100与该第二固定件200可相对活动的最大空间。借此,该第一固定件100与该第二固定件200可通过该弹性组件300的弹性作用而彼此远离或靠近。

如图7所示,此态样的防震装置50与图6所示的防震装置50的不同之处在于,该第一固定件100与该第二固定件200之间是通过限制件234活动组合,该限制件234可为柱体,该限制件234可活动穿设于该第一固定件100的活动贯孔192及扣设于该第二固定件200(或该限制件234可活动穿设于该第二固定件200的活动贯孔及扣设于该第一固定件100)。

如图8所示,此态样的防震装置60的第一固定件100包含:第一容置座体110、第一组接部120及第一组合部130。

该第一容置座体110具有第一容置槽111(或容置孔),该第一容置槽111容置该弹性组件300及活动容置该第二固定件200。

该第一组接部120连接该第一容置座体110,且用以组接于该第一外部构件1。具体而言,该第一组接部120为内壁具有螺纹的凹孔(或凹槽),其利用锁接的方式(即透过外部的螺丝3来锁接)与该第一外部构件1组接在一起,然而,该第一组接部120与该第一外部构件1的组接方式并不限于此,也可为卡接、焊接、smt、铆接、黏接、扣接或扩接。

该第一组合部130环设于该第一容置座体110,且与该第二固定件200活动组合。于此态样中,该第一组合部130的顶部具有内缩凸缘131。

该第二固定件200与该第一固定件100活动组合,且该第二固定件200用以组接于该第二外部构件2。于此态样中,该第二固定件200包含:第二座体270、第二组接部280以及第二组合部290。

该第二组接部280连接该第二座体270,且用以组接于该第二外部构件2。具体而言,该第二组接部280为凸柱,其利用卡接的方式与该第二外部构件2组接在一起,然而,该第二组接部280与该第二外部构件2的组接方式并不限于此,也可为焊接、smt、铆接、黏接、扣接扩接或锁接。

该第二组合部290环设于该第二座体270,且与该第一组合部130活动组合。于此态样中,该第二组合部290的顶部具有外扩凸缘291,该第一组合部130的内缩凸缘131可与该第二组合部290的外扩凸缘291活动组合。

该弹性组件300为弹性片体,其设置于该第一固定件100与该第二固定件200之间,用以抵顶该第一固定件100与该第二固定件200,且该第一固定件100与该第二固定件200之间具有弹性防震空间s,该弹性防震空间s是指该第一固定件100与该第二固定件200可相对活动的最大空间。借此,该第一固定件100与该第二固定件200可通过该弹性组件300的弹性作用而彼此远离或靠近。

如图9所示,此态样的防震装置70与图8所示的防震装置60的结构大致相同,不同之处在于:该防震装置70的第一固定件100的第一组接部120为凹孔(或凹槽),且该凹孔的内壁的相对两个壁面分别具有对应的凸块及凹槽,其利用卡接的方式与该第一外部构件1组接在一起,然而,该第一组接部120与该第一外部构件1的组接方式并不限于此,也可为焊接、smt、铆接、黏接、扣接或扩接;此外,该防震装置70的弹性组件300为弹性华司。另外,该防震装置80的第二固定件200的第二组接部280为凹孔(或凹槽),且该凹孔的内壁具有螺纹,其利用锁接的方式(即透过外部的螺丝3来锁接)与该第二外部构件2组接在一起,然而,该第二组接部280与该第二外部构件2的组接方式并不限于此,也可为焊接、smt、铆接、黏接、扣接或扩接。

如图10所示,此态样的防震装置80与图9所示的防震装置70的结构大致相同,不同之处在于:该防震装置80的第一固定件100的第一组接部120为凹孔(或凹槽),其利用卡接的方式与该第一外部构件1组接在一起,然而,该第一组接部120与该第一外部构件1的组接方式并不限于此,也可为焊接、smt、铆接、黏接、扣接或扩接;此外,该防震装置80的第二固定件200的第二组接部280为阶部,其利用卡接的方式与该第二外部构件2组接在一起,然而,该第二组接部280与该第二外部构件2的组接方式并不限于此,也可为焊接、smt、铆接、黏接、扣接或扩接;另外,该防震装置80的该防震装置70的弹性组件300为弹性华司及弹簧的组合。

上述各种态样的防震装置10~80仅为例示,换而言之,各种态样的第一固定件100、第二固定件200及弹性组件300可以任意组合而形成其他态样的防震装置。

此外,于其他实施例中,上述防震装置10~80的第一固定件100与该第一外部构件1为一体成型,该第二固定件200与该第二外部构件2为一体成型;以及,该第一固定件100及该第二固定件200的材质可为金属或塑料。

再请参照图11a及图11b,其为本发明的实施例中设置于第一外部构件与第二外部构件之间的防震装置分别于未压缩状态及压缩状态的剖面示意图。其中,图11a及图11b所示的防震装置将以图1的防震装置10作为例示。

当该第一外部构件1与该第二外部构件2受到外部的力量而产生震动时,该第一外部构件1与该第二外部构件2通过设置于其中的防震装置1的缓冲作用而防止该第一外部构件1与该第二外部构件2过度震动。

如图11a所示,当该第一外部构件1与该第二外部构件2未受到外部的力量作用时,该防震装置1的弹性组件300位于未压缩状态,因此该第一外部构件1与该第二外部构件2彼此远离。

如图11b所示,当该第一外部构件1与该第二外部构件2受到外部的力量作用时,该防震装置1的弹性组件300位于压缩状态,因此该第一外部构件1与该第二外部构件2彼此靠近,而达到缓冲及防震的效果。其中,该弹性防震空间s的高度为0.1~500mm。

综上所述,该第一固定件100的顶部或底部可为封闭、具有穿孔或具有凹槽;或者,该第二固定件200的顶部或底部可为封闭、具有穿孔或具有凹槽。

接着,请参照图12,为本发明的实施例中防震装置包装体4的示意图。

该防震装置包装体4包含置料体41及如上所述的至少一个防震装置10~80,该置料体41包含置料本体411、至少一个置料槽412及盖体413。该至少一个置料槽412凹设于该置料本体411中,以置放上述防震装置10~80(图12是以防震装置10作为例示);该盖体413用于盖合该至少一个置料槽412,以将置放于该置料体4中的防震装置10~80封闭于该至少一个置料槽12内。

此外,置放于该置料体4中的防震装置10~80可以手或工具(例如真空吸取器或夹具式磁吸器)自该置料体4中取出,并与该第一外部构件1与该第二外部构件2组接在一起。

于其他实施例中,该置料体4可为长条状或盘状。其中,长条状的置料体4可卷绕起来而便于收纳,盘状的置料体4可层迭起来而便于存放。

请参阅图13及图14,分别为本发明的实施例中另一态样的防震装置剖面示意图以及本发明图13中第二固定件的俯视状态示意图。该防震装置90中第一固定件100的第一容置座体110,或第二固定件200的第二容置座体210具有可供容置弹性组件300的至少一个容置部213,而容置部213可为凹部、槽部、剖槽或穿孔,本实施例中容置部213设置四个(也可依所需设置两个、三个或四个以上),且位于第二容置座体210的第二组合部230周缘,而各容置部213中分别设置弹性组件300,使该第一固定件100与该第二固定件200之间设置有一个以上的弹性组件300,于此态样中该第一组合部160的外扩凸缘161可与该第二组合部260的内缩凸缘261活动组合。

请参阅图15及图16,分别为本发明的实施例中又一态样的防震装置剖面示意图以及本发明的实施例中各式扣接部的态样示意图。该防震装置90a的第二容置座体210内部两侧,分别设有至少两个相邻的容置部213,而各容置部213中分别设置弹性组件300,且该第一组合部160具有扣接部162,其中该扣接部162可为外螺纹体、内螺纹体(如图16中的a部分)、柱体(如图16中的b部分)、外扣体(如图16中的c部分)或内扣体(如图16中的d部分)。

综上所述,本发明的防震装置通过该第一固定件、该第二固定件以及该弹性组件,防止该第一外部构件与该第二外部构件产生过度的震动;此外,本发明的置料体还可用于承载上述防震装置,以便于收纳及存放。

本发明在上文中已以较佳实施例揭露,然熟习本领域技术人员应理解的是,该实施例仅用于描绘本发明,而不应解读为限制本发明的范围。应注意的是,凡是与该实施例等效的变化与置换,均应设为涵盖于本发明的范畴内。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应当以权利要求书所界定的范围为准。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