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温管及直埋型供热管路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557515阅读:456来源:国知局
保温管及直埋型供热管路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供热管路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保温管及直埋型供热管路。



背景技术:

随着城市现代化的发展及对环境保护的要求,对市政管线建设的要求也日益提高。在敷设市政管道时,管线多采用直埋敷设方式,直埋保温管道敷设于中细砂填充的沟槽内。但由于施工工艺及运行过程中可能产生的应力破坏,管道存在局部外护层或工作钢管漏水的风险,局部漏水后导致保温层被大面积破坏,从而导致管道更换面积较大,严重影响供热安全性。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缺陷,而提供一种保温管及直埋型供热管路。

为实现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保温管,包括内钢管和外保护壳,所述的外保护壳包括间隔地套设在内钢管外部的外保护筒,至少一个与所述的内钢管端部固定密封连接的内连接筒,以及对应连接所述的内连接筒和所述的外保护筒的连接套,所述的连接套、外保护筒和内钢管间设置有保温层。

所述的内钢管两端分别对应地设置有内连接筒。

所述的内连接筒、外保护筒和连接套一体形成。

所述的连接套的侧壁面向内凹陷或向外突出。

所述的外保护壳为高密度聚乙烯材质。

一种直埋型供热管路,包括多个依次固定连接的所述的保温管,两相邻的保温管的内钢管焊接连接,相邻的外保护筒间布设有热熔套,在所述的热熔套内部填充有保温材料。

所述的保温材料为发泡聚氨酯。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的保温管,在端部一体地形成有内连接筒和连接套,即对保温管的保温层构成密封隔离,当管路出现进水等状况时,有效防止水进入保温层,避免因为管道漏水造成的管路破损。

本实用新型的直埋型供热管路,在管路中预设内连接筒和连接套,利用其对管道的保温层构成隔离,有效防止水在两管道保温层间渗透,大大减轻了因管道漏水产生的破坏影响。而且该结构简单,可操作性强,设备安全可靠,保障了管路平稳安全运行,提高了供热的稳定性。

附图说明

图1所示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温管的结构示意图。

图2所示为两个保温管对接态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的保温管1包括内钢管10和外保护壳11,所述的外保护壳11包括间隔地套设在内钢管外部的外保护筒14,至少一个,优选两个与所述的内钢管端部固定热熔焊接密封连接的内连接筒13,以及对应连接所述的内连接筒和所述的外保护筒的连接套12,所述的连接套、外保护筒和内钢管间设置有保温材料,所述的内钢管端部为未被内连接筒覆盖的焊接工作区,所述的焊接工作区的长度不小于100mm。所述的保温材料为聚氨酯,采用注入式发泡工艺,此与现有技术类似,在此不再展开描述。

本实用新型的保温管,在端部一体地形成有内连接筒和连接套,即对保温管的中间保温层构成密封隔离,当管路出现进水等状况时,有效防止水进入保温层,避免因为管道漏水造成的管路破损。

具体来说,所述的内连接筒、外保护筒和连接套一体形成且均为高密度聚乙烯材质,内连接筒与内钢管焊接连接,加工便利且防水性高,优选地所述的连接套为连接所述的内连接筒和外保护筒的环状结构,采用立板式环状连接,保证内连接筒的长度,使其能与内钢管保持良好的密封连接,实现防水之目的,其中,一般来说,所述的内连接筒长度和不小于保温管的外径,以不小于200mm为宜。

如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还公开了直埋型供热管路,其包括多个依次固定连接的所述的保温管,所述的保温管的内钢管的连接段10,在两个对头连接的保温管分别设置端部密封连接件后,将两个保温管的内钢管对应焊接后,布设热熔套4,然后在热熔套内部填充发泡聚氨酯5,即可实现对接处的连接和保温处理。

本实用新型的直埋型供热管路,在管路中预设内连接筒和连接套,利用其对管道的保温层构成隔离,有效防止水在两管道保温层间渗透,大大减轻了因管道漏水产生的破坏影响。而且该结构简单,可操作性强,设备安全可靠,保障了管路平稳安全运行,提高了供热的稳定性。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