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抗寒耐高温用石油管道输送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066052阅读:510来源:国知局
一种抗寒耐高温用石油管道输送装置的制造方法

本发明属于石油生产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抗寒耐高温用石油管道输送装置。



背景技术:

石油,地质勘探的主要对象之一,是一种粘稠的、深褐色液体,被称为“工业的血液”。地壳上层部分地区有石油储存。主要成分是各种烷烃、环烷烃、芳香烃的混合物。石油的成油机理有生物沉积变油和石化油两种学说,前者较广为接受,认为石油是古代海洋或湖泊中的生物经过漫长的演化形成,属于生物沉积变油,不可再生;后者认为石油是由地壳内本身的碳生成,与生物无关,可再生。石油主要被用来作为燃油和汽油,也是许多化学工业产品,如溶液、化肥、杀虫剂和塑料等的原料。

石油开采后,必须运输到相关的加工部门,才能得到更佳地利用,其中输送石油的管道则是必不可少的设备。

现有技术的石油管道运输设备,抗寒效果和耐高温效果不是很好,夏天高温再加上石油本身热量,使得管道变形,因此,需要对现有技术进行改进。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抗寒耐高温用石油管道输送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抗寒耐高温用石油管道输送装置,包括外管,所述外管内壁表面设有隔热层,所述隔热层内壁设有耐温填充物,所述耐温填充物内壁与石油通道连接,所述石油通道中设有加强筋,所述外管底端设有支撑架。

为了增强隔热层的耐温性,所述耐温填充物为二氧化硅颗粒、陶瓷粉、玻璃粉、铜粉和甲基苯基硅树脂的混合物。本发明创新将甲基苯基硅树脂作为耐温填充物,并酌选陶瓷粉、玻璃粉、铜粉等成份与甲基苯基硅树脂混合,巧妙地利用各种耐温材料的特性互补,从而达到良好的耐温、抗寒功效。

本发明人经过研究发现,对耐温填充物材料配比进行科学设置,能够达到最佳的耐温性能。因此,作为最优选,所述耐温填充物为二氧化硅颗粒、陶瓷粉、玻璃粉、铜粉和甲基苯基硅树脂按照10:2:2:2:1重量比例的混合物。

优选的,所述加强筋垂直设置在石油通道直径位置上。

优选的,所述外管和石油通道的内切面为同心圆。

本发明的技术效果和优点:该抗寒耐高温用石油管道输送装置,通过设置隔热层,可以使得外面的高温或是低温散不到石油通道中,保障了石油的正常运输,耐高温层中的二氧化硅颗粒,传导系数低,能够较好的阻断高温或是冰寒,在石油通道上设有加强筋,可以防止管道由于高温或是低温变形,该发明,结构简单,抗寒和耐高温效果较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侧面结构示意图。

图中:1外管、2隔热层、3耐温填充物、4加强筋、5石油通道、6支撑架。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1

本实施例提供了如图1和图2 所示的一种抗寒耐高温用石油管道输送装置,包括外管1,所述外管1内壁表面设有隔热层2,所述隔热层2内壁设有耐温填充物3,所述耐温填充物3内壁与石油通道5连接,所述石油通道5中设有加强筋4,所述外管1底端设有支撑架6。

为了增强隔热层的耐温性,本实施例中,所述耐温填充物3为二氧化硅颗粒、陶瓷粉、玻璃粉、铜粉和甲基苯基硅树脂的混合物。本发明创新将甲基苯基硅树脂作为耐温填充物,并酌选陶瓷粉、玻璃粉、铜粉等成份与甲基苯基硅树脂混合,巧妙地利用各种耐温材料的特性互补,从而达到良好的耐温、抗寒功效。

本发明人经过研究发现,对耐温填充物材料配比进行科学设置,能够达到最佳的耐温性能。因此,作为最优选,本实施例中,所述耐温填充物为二氧化硅颗粒、陶瓷粉、玻璃粉、铜粉和甲基苯基硅树脂按照10:2:2:2:1重量比例的混合物。具体地,取二氧化硅颗粒10kg、陶瓷粉2kg、玻璃粉2kg、铜粉2kg和甲基苯基硅树脂1kg,充分均匀混合,得耐温填充物。将混合所得耐温填充物填充于隔热层内壁,经测试,具有卓越的耐温性能。

进一步地,所述加强筋4垂直设置在石油通道5直径位置上。

进一步地,所述外管1和石油通道5的内切面为同心圆。

该抗寒耐高温用石油管道输送装置,通过设置隔热层2,可以使得外面的高温或是低温散不到石油通道5中,保障了石油的正常运输,耐高温层中的二氧化硅颗粒,传导系数低,能够较好的阻断高温或是冰寒,在石油通道5上设有加强筋4,可以防止管道由于高温或是低温变形,该发明,结构简单,抗寒和耐高温效果较好。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