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松垫圈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189236阅读:来源:国知局

技术特征:

1.一种防松垫圈,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碟形齿面垫圈和第二碟形齿面垫圈;

所述第一碟形齿面垫圈的上表面和下表面均为锥面;所述第一碟形齿面垫圈的上表面和下表面与水平面之间均具有一第一角度,且该第一碟形齿面垫圈的中心均形成有第一通孔;

所述第二碟形齿面垫圈的上表面和下表面均为锥面;所述第二碟形齿面垫圈的上表面和下表面与水平面之间均具有一第二角度,且该第二碟形齿面垫圈的中心均形成有第二通孔;

所述第一碟形齿面垫圈的上表面上形成有放射状的第一上锯齿,所述第一碟形齿面垫圈的下表面上形成有放射状的第一下锯齿;

所述第二碟形齿面垫圈的上表面上形成有放射状的第二上锯齿,所述第二碟形齿面垫圈的下表面上形成有放射状的第二下锯齿;

所述第一下锯齿与所述第二上锯齿相配合。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松垫圈,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上锯齿的个数多于第一下锯齿的个数,所述第一下锯齿与所述第二上锯齿个数相同,所述第二下锯齿的个数多于第二上锯齿的个数。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防松垫圈,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上锯齿沿所述第一碟形齿面垫圈的上表面均匀分布,所述第一上锯齿包括第一侧表面和第二侧表面,在面向所述第一上锯齿时,所述第一上锯齿的第一侧表面沿逆时针方向逐渐下降,所述第一上锯齿的第二侧表面为竖直状态;所述第一上锯齿的第一侧表面和第一上锯齿的第二侧表面的交线为所述第一碟形齿面垫圈的上表面的母线。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防松垫圈,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下锯齿沿所述第一碟形齿面垫圈的下表面均匀分布,所述第一下锯齿包括第一侧表面和第二侧表面,在面向所述第一下锯齿时,所述第一下锯齿的第一侧表面沿逆时针方向逐渐上升,所述第一下锯齿的第二侧表面为竖直状态,且所述第一下锯齿的第一侧表面与水平面之间的夹角大于与所述防松垫圈配套使用的螺栓或螺母的螺纹升角;所述第一下锯齿的第一侧表面和第一下锯齿的第二侧表面的交线为所述第一碟形齿面垫圈的下表面的母线。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防松垫圈,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上锯齿沿所述第二碟形齿面垫圈的上表面均匀分布,所述第二上锯齿包括第一侧表面和第二侧表面,在面向所述第二上锯齿时,所述第二上锯齿的第一侧表面沿逆时针方向逐渐上升,所述第二上锯齿的第二侧表面为竖直状态;所述第二上锯齿的第一侧表面和第二上锯齿的第二侧表面的交线为所述第二碟形齿面垫圈的上表面的母线,且所述第二上锯齿的第一侧表面与水平面之间的夹角大于与所述防松垫圈配套使用的螺栓或螺母的螺纹升角。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防松垫圈,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下锯齿沿所述第二碟形齿面垫圈的下表面均匀分布,所述第二下锯齿包括第一侧表面和第二侧表面,在面向所述第二下锯齿时,所述第二下锯齿的第一侧表面沿逆时针方向逐渐下降,所述第二下锯齿的第二侧表面为竖直状态;所述第二下锯齿的第一侧表面和第二下锯齿的第二侧表面的交线为所述第二碟形齿面垫圈的下表面的母线。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松垫圈,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直径相同。

当前第2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