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撑座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378910阅读:334来源:国知局
支撑座的制造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是关于一种支撑座,尤指一种于安装显示设备处设有导通部的支撑座。



背景技术:

中国台湾专利号5122357揭露了一种用于支撑显示设备的支撑座,该支撑座的底座上设置有一发光模块作为电子功能单元,其中,当设置于该支撑座上的显示设备有导通电源时,其电力借由正负极通导部而传递至该发光模块,使该发光模块可于显示设备运作时发光。然而,此专利的发光装置仅能显示是屏幕的电源是否开启,并无其他视觉上的功能。

然而,为了增加声光效果,各种视觉造型的显示器支撑架不断地被推出,尤其在电竞比赛中更是越来越受到重视,例如可发光的显示设备支撑架可展现特殊的视觉效果。然而,若支撑架仅单纯的发光,则显得单调。

因此,目前急需一种显示设备的支撑架,其可根据显示器的显示状态,变换显示器支撑架的发光颜色,以达到优异的视觉效果,进而增加电竞比赛的可看性。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配合显示设备所显示的画面颜色,而发出对应颜色的支撑架,以增加使用显示设备时的光线视觉效果。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揭露一种支撑座,用以支撑一具有一信号输出部及一电源输出部的显示设备,该支撑座包括:一底座;一杆体,其连接该底座;一固持单元,用以供该显示设备设置,其连接该杆体,且包含一托座;一电子传导单元,设置于该托座上,且包含一第一电路板、一信号传导部及一电源传导部,其中该第一电路板供该信号传导部及该电源传导部设置于其上;一电子功能单元,其设置于该底座内;以及一电连接单元,其穿过该杆体的内部,并电性连接该电子功能单元与该电子传导单元;当该显示设备设置于该固持单元上时,该信号传导部及该电源导通部即分别与该显示设备的该信号输出部及该电源输出部接触,使得该显示设备与该电子传导单元电性连接,并借此控制该电子功能单元。

在一优选实施方式中,该信号传导部包含多个信号弹针,该电源传导部包含至少一电源弹针;该显示设备的该信号输出部包含多个信号导电槽,该电源输出部包含至少一电源导电槽,当该显示设备设置于该固持单元上时,所述信号弹针对应并电性接触所述信号导电槽,该电源弹针对应并电性接触所述电源导电槽。

在上述的支撑座中,所述信号弹针的数量为三,并分别为一红光弹针、一绿光弹针、一蓝光弹针,该电源弹针的数量为一;该显示设备的该信号导电槽的数量为三,并分别为一红光导电槽、一绿光导电槽、及一蓝光导电槽,该电源导电槽的数量为一;当该显示设备设置于该固持单元上时,该红光弹针、该绿光弹针、该蓝光弹针、及该电源弹针依次对应并电性接触该红光导电槽、该绿光导电槽、该蓝光导电槽、及该电源导电槽。

在另一优选实施方式中,该固持单元更包含一具有一开口槽的主板,且该红光弹针、该绿光弹针、该蓝光弹针、及该电源弹针与该主板电性隔离,并分别延伸穿过该开口槽。

在另一优选实施方式中,该主板可自体旋转,且该主板自体旋转时,该电子传导单元固定不动,且该红光弹针、该绿光弹针、该蓝光弹针、及该电源弹针于该开口槽中的相对位置随该主板自体旋转而改变。其中,该开口槽成一弧形开口,对应于该主板自体旋转时,该红光弹针、该绿光弹针、该蓝光弹针、及该电源弹针与该主板间的相对移动轨迹。

在又一优选实施方式中,该电子功能单元包含一发光模块,该发光模块具有一电源输入端、红发光二极管、绿发光二极管、及蓝发光二极管,且该电源输入端、红发光二极管、绿发光二极管、及蓝发光二极管借由该电连接单元依次电性连接至该电源弹针、该红光弹针、该绿光弹针、以及该蓝光弹针。且该电子功能单元优选更包括一第二电路板,供该发光模块设置于其上,该第二电路板电性连接该发光模块与该电连接单元。

另外,在一实施方式中,本实用新型的支撑座更包括一导光组件,设置于该发光模块的上方,该导光组件传导该发光模块所发出的光线。其中,该导光组件包括一导光室、一导光柱、以及一导光饰板;该导光室容置该发光模块,且该发光模块所发出的光线导入该导光柱中以及选择性地导入该导光饰板中。

此外,在本实用新型中,该支撑座可根据实际需求而设计成高度可调式或高度固定式的固持单元。举例而言,当该支撑座设计成高度可调式时,更包括一升降模块设置于该杆体内,并与该固持单元连接,以提供该固持单元的升降效果。

为让上述目的、技术特征、和优点能更明显易懂,下文以优选实施例配合所附图式进行详细说明。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支撑座的立体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支撑座的上半部立体示意爆炸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支撑座的固持单元以及该电子传导单元的爆炸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显示设备背侧的横位方式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显示设备背侧的直位方式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支撑座的固持单元的主板位于0度的正视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支撑座的固持单元的主板位于90度的正视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支撑座的下半部立体示意爆炸图。

【符号说明】

1000-支撑座;

1-底座;

2-杆体;

21-前壳体;

2111-长形开口;

22-后壳体;

3-固持单元;

31-托座;

311-轴接组件;

32-主板;

321-开口槽;

33-连接件;

4-电子传导单元;

41-信号传导部;

411a-红光弹针;

411b-绿光弹针;

411c-蓝光弹针;

43-第一电路板;

5-电子功能组件;

51-发光模块;

52-第二电路板;

6-电连接单元;

61-第一端点;

62-第二端点;

7-导光组件;

71-导光室;

72-导光柱;

73-导光饰板;

8-升降模块;

81-滑轨;

82-滑动件;

83-定力弹簧;

831-自由端;

9-显示设备;

91-信号输出部;

911a-红光导电槽;

911b-绿光导电槽;

911c-蓝光导电槽;

92-电源输出部;

921-电源导电槽;

L1-活动区段。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借由特定的具体实施例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技术人员可由本说明书所揭示的内容轻易地了解本实用新型的其他优点与功效。仅需注意的是,以下图式均为简化的示意图,图式中的组件数目、形状及尺寸可依实际实施状况而随意变更,且组件布局状态可更为复杂。本实用新型亦可借由其他不同的具体实施例加以施行或应用,本说明书中的各项细节亦可基于不同观点与应用,在不悖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下进行各种修改与变更。

本实用新型的支撑座1000如图1的立体图及图2的爆炸图所示,用以支撑一具有一信号输出部及一电源输出部的9(请参考图4),支撑座1000主要包括一底座1、一杆体2、一固持单元3、电子传导单元4、一电子功能单元5、一电连接单元6、一导光组件7、以及一升降模块8。

在本实用新型的支撑座1000中,该杆体2连接该底座1,该固持单元3连接该杆体2,用以供该显示设备设置于其上,该电子传导单元4设置于该固持单元3上并电性连接该显示设备9,该电子功能单元5设置于该底座1内;该电连接单元6穿过该杆体2的内部,以其第一端点61电性连接该电子传导单元4,又以其第二端点62电性连接该电子功能单元5,该导光组件7设置于该电子功能单元5的上方,以导出该电子功能单元5所发出的光线,而该升降模块8设置于该杆体2中,并连接该固持单元3,使得该固持单元3可相对于该杆体2上下移动。借此,本实用新型的支撑座1000可透过底座1置放于工作面上,且该固持单元3可用以供一显示设备设置,而当显示设备装设于该固持单元3上时,可依次透过该电子传导单元4、及该电连接单元6而电性连接至该底座1内部的该电子功能单元5。

本实用新型的支撑座1000的杆体2包含一前壳体21以及一后壳体22,该前壳体21及该后壳体22之间形成一容置空间,以供该升降模块8以及部分的该电连接单元6设置于其中。该前壳体21更包括一长形开口211,使得该固持单元3可与该杆体2内部的该升降模块8连接,并可上下移动。

如图1及图2所示,该固持单元3包括一托座31、一主板32、及一连接件33。其中,该固持单元3可借由该杆体2中的升降模块8上下滑动,借以调整该显示设备的高度。此外,借由该连接件33,可调整该主板32的俯仰角度(如箭头A所示)来改变显示设备所呈现的观赏视角,更可旋转该主板32相对于该托座31转动(如箭头B所示),将显示设备调整为直立式(portrait)或横立式(landscape)。另外,该电子传导单元4设置于该托座31与该主板32之间,并固设于该托座31上,且局部地穿过该主板32的一开口槽321。

以下简单叙述本实施例支撑座1000的升降模块8,如图2所示,该升降模块8包括二滑轨81、一滑动件82、以及一定力弹簧83,其中,该滑动件82可滑动地设置于所述滑轨81中,且连接该固持单元3的该连接件33,以支撑该显示设备。该定力弹簧83包括一自由端831,该自由端831连接至固锁于该滑轨上,以恒提供一支持力以支撑该显示设备,并使得该显示设备可借由该滑动件82以及该滑轨81而上下移动并于任一高度随停。然而,升降模块8的形式并不受限于此,本领域中其他已知的升降模块的配置方式皆属本实用新型可实施的方式。

另外,参照图3,其绘示本实施例中该固持单元3以及该电子传导单元4的放大爆炸图。如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的特点之一在于,该电子传导单元4上设有一信号导通部41、一电源导通部42、以及一第一电路板43,该信号导通部41包含三个信号弹针(pogo pin)411a,411b及411c作为信号接点,在本实施例中,分别对应为红光弹针、绿光弹针、及蓝光弹针,该电源导通部42则包含一电源弹针421作为电源接点。该信号导通部41及该电源通导部42皆整合于该第一电路板43上,并可借由该第一电路板43上的导线(图未示)以及该第一导电接点(图未示)而电性连接至该电连接单元6,进而与位于底座1内的该电子功能单元5电性连接。

而该固持单元3中,该主板32具有一开口槽321,使得上述的该信号通导部41及该电源通导部42(包含红光弹针411a、绿光弹针411b、蓝光弹针411c、及电源弹针421)自该电子传导单元4延伸穿过该开口槽321,并与该主板32电性隔离。借此,当显示设备9架设于该主板32前侧时,该红光弹针411a、该绿光弹针411b、该蓝光弹针411c、及该电源弹针421可穿过该开口槽321并直接与图4所示的显示设备9上对应的信号输出部91及电源输出部92电性接触。参照图3,该开口槽321的形状为配合该主板由0度旋转式90度而设计成的一弧形,事实上,该开口槽321的弧形中心落在一轴接组件311的轴心在线,且该信号通导部41及电源通导部42(包含红光弹针411a、绿光弹针411b、蓝光弹针411c、及电源弹针421)于该开口槽321中的相对位置会随着该主板32由0度旋转至90度而由开口槽321的P1处改变至P2处。

而该信号导通部41及该电源通导部42分别与显示设备9上对应的信号输出部91及电源输出部92电性接触。由于该信号通导部41及该电源通导部42包含4个弹针(包含红光弹针411a、绿光弹针411b、蓝光弹针411c、及电源弹针421),为避免电接触时短路的情形发生,故对应的显示设备9上的信号输出部91及电源输出部92优选形成导电槽。详细而言,请参照图4及图5,显示设备9上的该信号输出部91包含三个导电槽911a、911b、及911c,而在本实施例中,分别对应为一红光导电槽、一绿光导电槽、及一蓝光导电槽;而该电源输出部92则包含一电源导电槽921。因此,该红光弹针411a、该绿光弹针411b、该蓝光弹针411c、及该电源弹针412依次与该红光导电槽911a、该绿光导电槽911b、该蓝光导电槽911c、及该电源导电槽921电性接触。

详细而言,显示设备9背侧处设有该信号输出部91及该电源输出部92,且其所包含的该红光导电槽911a、该绿光导电槽911b、该蓝光导电槽911c、及该电源导电槽921以该轴接组件311为圆心呈一90度的弧形导电槽,所述导电槽(包含红光导电槽911a、绿光导电槽911b、蓝光导电槽911c、及电源导电槽921)由导电金属所制成,且所述导电槽之间由绝缘材料间隔开来以避免所述导电槽之间产生短路。借此,当该显示设备9设置于该主板32上时,该红光弹针411a与该红光导电槽911a电性接触、该绿光弹针411b与该绿光导电槽911b电性接触、该蓝光弹针411c与该蓝光导电槽911c电性接触、以及该电源弹针421与该电源导电槽921电性接触,且当该显示设备9由图4所示的横式方位(landscape)转成图5所示的直式方位(portrait)时,该主板32连同该显示设备9由0度(如图6所示)旋转至90度(如图7所示),而该电子传导单元4上的所述弹针(包含红光弹针411a、绿光弹针411b、蓝光弹针411c、及电源弹针421)于该开口槽321中的相对位置由该开口槽321的P1处改变至P2处,同时,所述弹针(包含红光弹针411a、绿光弹针411b、蓝光弹针411c、及电源弹针421)与对应的所述导电槽(包含红光导电槽911a、绿光导电槽911b、蓝光导电槽911c、及电源导电槽921)的接触位置由所述导电凹槽的Q1端改变至Q2端。借此,于图4及图6转成图5及图7的过程中,无论该显示设备9及该主板32的旋转角度为何,相互对应的所述弹针(包含红光弹针411a、绿光弹针411b、蓝光弹针411c、及电源弹针421)与对应的所述导电槽(包含红光导电槽911a、绿光导电槽911b、蓝光导电槽911c、及电源导电槽921)可一直保持电性连接。

另外,关于该电连接单元6与该电子传导单元4上第一电路板43的电连接方式如图1所示,并请一并参照图2及图8所绘示的电连接单元6,本具体实施例中该电连接单元6为一软扁平电缆,并具有一第一端点61及第二端点62,其中,该第一端点61电性连接至该第一电路板43,且该电连接单元6自该第一电路板43沿该托座31及连接件33的下侧而沿伸至该杆体2的容置空间中,于该升降模块8前侧向该底座1方向延伸,并于接近该升降模块8底端处向该杆体2后方延伸,并贴近该杆体2的后方的内表面朝该底座1延伸,并电性连接至该电子功能组件5。

需注意的是,该电连接单元6于对应该杆体2中的所述滑轨81处具有一活动区段L1,该活动区段L1的一端如上述固定于该杆体2前侧的升降模块8处,而另一端则固定于靠近杆体2背侧处,介于两端的中间部分可自由受力弯曲。据此,当该固持单元3借由该升降模块8而上下移动时,该电连接单元6可顺应该固持单元3而上下作动,避免破坏或断裂产生。

但是,该电连接单元6的配置方式并不限于上述的实施方式,任何可将该电连接单元6电性连接至底座1处的配置方式皆属本实用新型可实施的方式。

接着,请参照图8,其为本实用新型的支撑座1000下半部立体示意图。该电子功能组件5包含一发光模块51以及一第二电路板52,其中,该发光模块51设置于该第二电路板52上,该发光模块51具有红、绿、蓝发光二极管、以及一电源输入端(图未示),并借由该第二电路板52、该电连接单元6、第一电路板43依次电性连接至该红光弹针411a、该绿光弹针411b、以及该蓝光弹针411c,进而依次电性连接至该显示设备9背面的该红光接点911a、该绿光接点911b、以及该蓝光接点911c。再者,该第二电路板52设置于该发光模块51与该电连接单元6之间,其上形成有多个导线(图未示),以导通该发光模块51。

详细而言,该显示设备9背面的所述红光导电槽911a、绿光导电槽911b、蓝光导电槽911c、及电源导电槽921与该显示设备9的主电路电性通导,因此当该显示设备9于开启状态下时,会借由该显示设备9背面的电源接点921而输出电源至该支撑座1000上的电源通导部322,并再借由该第一电路板32、该电连接单元6、以及该电子功能单元5的该第二电路板52而启动该发光模块51并持续供应电源。另一方面,随着该显示设备9所显示的画面颜色以产生一颜色信号,该颜色信号包括红绿蓝三种单色的子信号,并分别借由设置于该显示设备9背面的该红光接点911a、该绿光接点911b、及该蓝光接点911c,分别输出至本实用新型支撑座上的该红光通导部321a、该绿光通导部321b、及该蓝光通导部321c,再借由该第一电路板32、该电连接单元6、及该电子功能单元5的该第二电路板52而传递输入至该发光模块51,该发光模块51则会依照输入的红绿蓝三种单色的强度信号而使得该红、绿、蓝发光二极管发出不同强度的红光、绿光、及蓝光,以呼应该显示设备9的使用情况。

再者,该发光模块51所发出的光更进一步借由该导光组件7而传导至该杆体2的前侧,并借由光散射、光反射、或光折射等而传导该发光模块51所发出的光线。

更详细而言,该导光组件7如图8所示,形成有一导光室71、一导光柱72、以及一导光饰板73,该导光室71为具有一开口的凹室,故该导光室71可使得该发光模块51容置于其中,因此当该发光模块51发光时,可充分地将该发光模块51所发出的光线导入导光柱72中,避免漏光。另外,本实施例的该导光饰板73为一扇型饰板,具有一弧度,亦可选择地具有导光功能,可于支撑座1000组装后外露于该杆体2及该底座1之间而有发光效果。

上述的实施例仅用来例举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以及阐释本实用新型的技术特征,并非用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畴。任何本领域技术人员可轻易完成的改变或均等性的安排均属于本实用新型所主张的范围,本实用新型的权利保护范围应以本申请权利要求的范围为准。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