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装配挡块的副车架衬套。
背景技术:
近年来汽车行业的各大主机厂为了节省成本,都推行汽车平台化开发,共用相关零件。但同时也需要为同一平台的不同车型做相应的调教,这就要求相关零件有不同的性能状态,这与零件共用性要求产生矛盾,导致零件开发周期变长,开发成本增加。
特别是作为连接副车架与车身的重要元件的副车架衬套,其作用是缓解车架与车身之间的冲击,满足汽车减震降噪的需求,提高乘员的舒适性。其刚度对汽车的操控稳定性有较大影响。如果副车架衬套设计较软,则能很好地隔绝汽车行驶时产生的振动,但过软的副车架衬套会在高速转弯时产生较大的运动变形,降低了汽车的操控稳定性。较硬的副车架衬套能带来很高的连接刚度,但是对振动噪声的隔绝却十分有限。
所以主机厂希望尽可能在不同车型上使用同一种副车架衬套,同时也希望副车架衬套针对不同的车型有不同的性能,以符合整车功能的调教。
目前常见的副车架衬套一般由内套、外套及中间的橡胶体组成,如果需要改变其径向的刚度曲线,就必须改变橡胶体,且橡胶体必须通过硫化工艺才能成型,在橡胶体形状结构保持不变的前提下,只能通过调整橡胶硬度来改变副车架衬套的刚度性能,且调整范围有限,而且是不可逆的,同时此方式在改变径向刚度的同时也会对其他方面的性能产生影响。
但是主机厂出于整车性能的考虑,要求径向空心方向刚度曲线变化的同时,径向实心方向及轴向的刚度保持不变。这时往往需要更改橡胶结构,这样就涉及到橡胶硫化模具的重新设计和加工,其开发周期和开发成本都会增加,从而导致零件成本的上升。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装配挡块的副车架衬套,其对橡胶连接体的径向空心结构处的径向刚度的调节可以单独进行,而且这种调节不需要改变橡胶连接体的结构。
实现上述目的的一种技术方案是:一种装配挡块的副车架衬套,包括同轴设置的内骨架和外壳体,以及用于连接所述内骨架的外圆周壁和所述外壳体的内圆周壁的橡胶连接体,所述橡胶连接体上对称设有两个与所述内骨架轴向平行的径向空心结构;
所述内骨架底部套接塑料挡块,所述塑料挡块包括与所述内骨架底部套接的底座,以及位于所述底座顶面的,可与两个所述径向空心结构对应卡接的卡接部;所述卡接部面向所述内骨架的内侧壁与橡胶连接体受力接触,所述卡接部面向所述外壳体的外侧壁与所述橡胶连接体之间留有间隙。
进一步的,所述塑料挡块的下方设有与所述内骨架底部套接的垫片,所述垫片的顶面与所述塑料挡块的底座的底面面接触。
再进一步的,所述塑料挡块和所述垫片通过压装,与所述内骨架、所述外壳体和所述橡胶体连接连为整体。
再进一步的,所述垫片的形状和尺寸与所述塑料挡块的底座的底面的形状和尺寸匹配。
再进一步的,所述垫片是金属制成的。
进一步的,在所述卡接部的径向外侧,所述底座的顶面与所述橡胶连接体的底面面接触。
进一步的,所述内骨架、所述外壳体和所述橡胶连接体通过硫化工艺粘结为一体。
采用了本实用新型的一种装配挡块的副车架衬套的技术方案,包括同轴设置的内骨架和外壳体,以及用于连接所述内骨架的外圆周壁和所述外壳体的内圆周壁的橡胶连接体,所述橡胶连接体上对称设有两个与所述内骨架轴向平行的径向空心结构;所述内骨架底部套接塑料挡块,所述塑料挡块包括与所述内骨架底部套接的底座,以及位于所述底座顶面的,可与两个所述径向空心结构对应卡接的卡接部;所述卡接部面向所述内骨架的内侧壁与橡胶连接体受力接触,所述卡接部面向所述外壳体的外侧壁与所述橡胶连接体之间留有间隙。其技术效果是:可以对该装配挡块的副车架衬套的橡胶连接体的径向空心结构处的径向刚度进行单独调节,而且这种调节不需要改变橡胶连接体的结构,而只需要调节塑料挡块的卡接部的宽度L即可,可以大大降低副车架衬套的开发周期和开发成本。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装配挡块的副车架衬套的局部剖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装配挡块的副车架衬套的塑料挡块主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装配挡块的副车架衬套的内骨架、橡胶连接体和外壳体的连接示意图。
图4本实用新型的一种装配挡块的副车架衬套的径向空心结构处刚度变化曲线的比较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阅图1,本实用新型的发明人为了能更好地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理解,下面通过具体地实施例,并结合附图进行详细地说明: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装配挡块的副车架衬套包括同轴设置的内骨架1和外壳体2,以及连接外壳体2和内骨架1的,起到减震缓冲作用的橡胶连接体3。外壳体2和内骨架1均是金属制成的。橡胶连接体3连接内骨架1的外周壁和外壳体2的内圆周壁。其中,橡胶连接体3上对称设有两个与外壳体2和内骨架1的轴向平行的径向空心结构31,径向空心结构31可用于橡胶连接体3的硬度的调节。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装配挡块的副车架衬套还包括塑料挡块4。塑料挡块4包括一个底座41以及位于底座41顶面上的两个竖直的卡接部42。底座41与内骨架1底部套接。两个竖直的卡接部42对应竖直插入橡胶连接体3的两个径向空心结构31中。其中两个卡接部42面向内骨架1的内侧壁421均与橡胶连接体3受力接触,两个卡接部42面向外壳体2的外侧壁422均与橡胶连接体3之间留有间隙。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装配挡块的副车架衬套,可在不改变橡胶连接体3结构的前提下,通过调节塑料挡块4的卡接部42的宽度L,即可在径向空心结构31处,对装配挡块的副车架衬套进行径向刚度调整,从而满足不同车型对副车架衬套的使用要求,由于只需要调整塑料挡块4的卡接部42的宽度L,不需要更改橡胶连接体3的结构,不需要重新设计加工橡胶模具,从而能大大缩短副车架衬套的开发周期和降低开发成本,满足了主机厂整车平台化要求副车架衬套尽可能的共用工装夹具的需要又满足不同车辆对副车架衬套的使用要求。实现模具工装的最大共用,因此实现的周期较短。
在卡接部42的径向外侧,塑料挡块4的底面与橡胶连接体3的底面面接触。
塑料挡块4的下方设有与内骨架1底部套接的垫片5。垫片5的顶面与塑料挡块4的底座41底面面接触。垫片5的形状和尺寸与塑料挡块4的底座41的底面的形状和尺寸匹配。垫片5是金属制成的。
本实施例中内骨架1、外壳体2、连接橡胶体3之间通过硫化工艺粘结成一体,塑料挡块4和垫片5通过压装与内骨架1、外壳体2、橡胶连接体3连成一个整体。
请参阅图4,在橡胶连接体3结构一定的情况下,可以通过调整塑料挡块4的卡接部42的宽度L,以实现塑料挡块4压装后,在橡胶连接体3的径向空心结构31处,橡胶连接体3和塑料挡块4的卡接部42碰撞后的径向刚度性能曲线拐点的前移或后移。两种装配挡块的副车架衬套的塑料挡块4的卡接部42的宽度L分别为L1和L2,且L1<L2。卡接部42的宽度为L1的装配挡块的副车架衬套,其橡胶连接体3和塑料挡块4的卡接部42碰撞后的径向刚度性能的拐点用□表示。卡接部42的宽度为L2的装配挡块的副车架衬套,其橡胶连接体3和塑料挡块4的卡接部42碰撞后的径向刚度性能的拐点用■表示。两者橡胶连接体3的径向刚度性能曲线的是不同的。前者橡胶连接体3和塑料挡块4的卡接部42碰撞后的径向刚度性能的拐点比后者滞后,表现出有规律的刚度曲线变化,从而满足副车架衬套不同的径向空心结构31处的径向刚度的要求。由于装配挡块的副车架衬套的径向空心结构31处的径向刚度调节、轴向刚度调节以及在橡胶连接体3径向实心处的径向刚度调节完全独立,从而可以实现单独调节径向空心结构31处的径向刚度,同时保证其他方向的刚度不变。
本技术领域中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认识到,以上的实施例仅是用来说明本实用新型,而并非用作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只要在本实用新型的实质精神范围内,对以上所述实施例的变化、变型都将落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书范围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