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智能伸缩车库的前传动机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208487阅读:709来源:国知局
一种智能伸缩车库的前传动机构的制造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车库领域,尤其是一种智能伸缩车库的前传动机构。



背景技术:

自上世纪80年代中国开始出现私人汽车,到2003年社会保有量达到1219万辆,私人汽车突破千万辆用了近20年,而突破2000万辆仅仅用了3年时间。2010年,我国汽车的保有量达到了7000万辆。截至2011年8月底,全国机动车保有量达到2.19亿辆。随着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汽车保有量在不断提高,为了保障道路畅通,需要将车子停到车库内,目前,汽车库通常是大型的公共汽车库,汽车开进车库内,在划好的区域位置上泊位停放,甚至大多数为地面车位,汽车露天停放,没有任何遮挡,因此经常发生汽车被刮伤、损坏的现象,甚至被盗。因此设计能够罩住汽车的伸缩车库是非常必要的,传动机构是伸缩车库的重要组成部分。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旨在提供一种能够配合后传动机构驱动伸缩车库的顶罩的的智能伸缩车库的前传动机构。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智能伸缩车库的前传动机构,包括前传动机构,所述前传动机构包括前传动轴,前传动轴的两端分别通过第一轴承和第二轴承安装在固定导轨上,前传动轴上安装前链轮,前链轮通过平键固定在前传动轴上,前链轮与第一轴承之间设有大档圈,前链轮与第二轴承之间设有尼龙导轮,尼龙导轮两端与前传动轴之间设有小轴承,尼龙导轮与前链轮之间、尼龙导轮与第二轴承之间均设有小档圈。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方案:所述前链轮通过链条连接后传动机构的后链轮,链条的链节上设有与第二伸缩导轨配合的固定块;后传动机构的的后传动轴连接万向轴的一端,万向轴的另一端连接长轴,长轴连接主传动机构的输出轴,主传动机构的输入轴连接发动机。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方案:所述前传动机构设于固定导轨的前端。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方案:所述前传动机构设有两个,分别设于伸缩车库两侧的固定导轨内。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该智能伸缩车库的前传动机构,能够配合后传动机构驱动伸缩车库的顶罩的伸缩,工作稳定。

附图说明

图1为伸缩车库的侧视图;

图2为后传动机构与主传动机构的连接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前传动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3的A-A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4,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一种智能伸缩车库的前传动机构,包括前传动机构1,所述前传动机构1包括前传动轴2,前传动轴2的两端分别通过第一轴承3和第二轴承4安装在固定导轨21上,前传动轴2上安装前链轮5,前链轮5通过平键6固定在前传动轴2上,前链轮5与第一轴承3之间设有大档圈7,前链轮5与第二轴承4之间设有尼龙导轮8,尼龙导轮8两端与前传动轴2之间设有小轴承9,尼龙导轮8与前链轮5之间、尼龙导轮8与第二轴承4之间均设有小档圈10。

上述,前链轮5通过链条连接后传动机构22的后链轮,链条的链节上设有与第二伸缩导轨24配合的固定块。

上述,前传动机构1设于固定导轨21的前端。

上述,前传动机构1设有两个,分别设于伸缩车库两侧的固定导轨21内。

上述,后传动机构22的的后传动轴连接万向轴25的一端,万向轴25的另一端连接长轴26,长轴26连接主传动机构27的输出轴,主传动机构27的输入轴连接发动机,发动机连接收缩开关。

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特点及其使用方法:当打开伸展开关时,主传动机构27运行,同时带动后传动机构22运行,同时前传动机构1也在运行,后传动机构22和前传动机构1同时都要在运行时,第一伸缩导轨23也同时在伸展开来,当第一伸缩导轨23伸展示会到相应位置时,停止伸展,而第二伸缩导轨24开始展开,当第二伸缩导轨24展开到相应位置时,后传动机构22完成了展开工作。

相反,当打开收缩开关时,主传动机构27运行,同时带动后传动机构22运行,同时前传动机构1也在运行,后传动机构22和前传动机构1同时都在运行时,第二伸缩导轨24开始收缩,当第二伸缩导轨24收缩到相应位置时,第二伸缩导轨24停止收缩,而第一伸缩导轨23开始收缩,当第一伸缩导轨23收缩到相应位置后,后传动机构22就完成了车库的工作。

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实用新型。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实用新型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

此外,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