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MPV后桥的空气弹簧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402695阅读:532来源:国知局
一种用于MPV后桥的空气弹簧的制造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弹性元件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MPV后桥的空气弹簧。



背景技术:

MPV车型后桥满载和空载变化大,传统金属弹簧刚度线性变化,会出现满载高度低,空载高度大,整车出现“翘屁股”且驾乘舒适性差;现有一些空气弹簧,在可伸缩的密闭容器中充以压缩空气,利用空气弹性作用达到弹簧的效果,但是这些空气弹簧常常出现气囊上翻、气囊与车架摩擦致使气囊破裂或漏气,导致空气弹簧失效;也有一些空气弹簧限位效果不好,出现限位装置易于磨损等现象,严重影响了空气弹簧的效果和使用寿命。因此,为解决以上技术问题,提供一种气囊不上翻、稳定运行的空气弹簧是很有必要的。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为克服现有技术易磨损、运行不稳定、使用寿命低等不足,采用以下述技术方案予以实现:

一种用于MPV后桥的空气弹簧,快插接头、上盖、气囊、上扣环、活塞和将气囊固定在活塞上的下扣环,上扣环的直径大于下扣环的直径,气囊与活塞两极限接触面处所在平面之间的距离小于活塞高度,使气囊在活塞上的运动轨迹一直落在活塞上,不会出现气囊翻覆、气囊与其他部件产生摩擦运动等现象,避免气囊因此破裂或漏气,延长空气弹簧使用寿命。

上扣环和下口环将胶囊分别固定在上盖和活塞上,胶囊与上扣环和下扣环的连接为冷扣压,靠扣环受压对胶囊施加预紧力,胶囊变形后实现密封。

上扣环将气囊固定在上盖上,使气囊内气体有较大的接触面积承载空气压力,更有利于空气弹簧的稳定运行。

弹簧的气囊内还包括缓冲块,与上盖固定。限定空气弹簧运动的极限点,保障空气弹簧有适当的运行范围,保证稳定性,提高可靠性。

活塞在气囊内的平面是斜面,与活塞底边平面呈一定的角度,斜面角10°左右。汽车运动时,在空气弹簧轴向横截面上,活塞相对空气弹簧的其他部件做平面旋转运动,旋转角度小时,斜面较高部分与缓冲块接触,随着旋转角度的增加,斜面较低部分与缓冲块接触,保持缓冲块均匀受力,而不产生侧向力,保证系统稳定运行。

优选地,上盖是圆形的。密封条件好,不易漏气。

优选地,缓冲块是聚氨酯材料或者橡胶材料。

优选地,活塞是实心的。受力均匀,稳定性强,增加使用寿命。

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系统稳定、可靠性强、使用寿命长。

附图说明

图1:本实用新型一种用于MPV后桥的空气弹簧的结构示意图(一);

图2:本实用新型一种用于MPV后桥的空气弹簧的结构示意图(二)。

其中:1.快插接头;2.上盖;3.上扣环;4.气囊;5.缓冲块;6.下扣环;7.活塞。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实施例1

如图1所示:一种用于MPV后桥的空气弹簧,快插接头、上盖、气囊、上扣环、活塞和将气囊固定在活塞上的下扣环,上扣环的直径大于下扣环的直径,气囊与活塞两极限接触面处所在平面之间的距离小于活塞高度,使气囊在活塞上的运动轨迹一直落在活塞上,不会出现气囊翻覆、气囊与其他部件产生摩擦运动等现象,避免气囊因此破裂或漏气,延长空气弹簧使用寿命。

上扣环和下口环将胶囊分别固定在上盖和活塞上,胶囊与上扣环和下扣环的连接为冷扣压,靠扣环受压对胶囊施加预紧力,胶囊变形后实现密封。

上扣环将气囊固定在上盖上,使气囊内气体有较大的接触面积承载空气压力,更有利于空气弹簧的稳定运行。

上盖是圆形的,活塞是实心的。

实施例2

如图2所示:一种用于MPV后桥的空气弹簧,快插接头、上盖、气囊、上扣环、活塞和将气囊固定在活塞上的下扣环,上扣环的直径大于下扣环的直径,气囊与活塞两极限接触面处所在平面之间的距离小于活塞高度,使气囊在活塞上的运动轨迹一直落在活塞上,不会出现气囊翻覆、气囊与其他部件产生摩擦运动等现象,避免气囊因此破裂或漏气,延长空气弹簧使用寿命。

上扣环和下口环将胶囊分别固定在上盖和活塞上,胶囊与上扣环和下扣环的连接为冷扣压,靠扣环受压对胶囊施加预紧力,胶囊变形后实现密封。

上扣环将气囊固定在上盖上,使气囊内气体有较大的接触面积承载空气压力,更有利于空气弹簧的稳定运行。

弹簧的气囊内还包括缓冲块,与上盖固定。限定空气弹簧运动的极限点,保障空气弹簧有适当的运行范围,保证稳定性,提高可靠性。

活塞在气囊内的平面是斜面,与活塞底边平面呈一定的角度,斜面角9°。汽车运动时,在空气弹簧轴向横截面上,活塞相对空气弹簧的其他部件做平面旋转运动,旋转角度小时,斜面较高部分与缓冲块接触,随着旋转角度的增加,斜面较低部分与缓冲块接触,保持缓冲块均匀受力,而不产生侧向力,保证系统稳定运行。

上盖是圆形的,缓冲块是聚氨酯材料或者橡胶材料,活塞是实心的。

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进行任何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依然可以对前述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所要求保护的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