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床架,尤其涉及床架中的床脚连接组件。
背景技术:
传统的木质床,多是使用榫接结构进行安装和拼接。随着人们环保意识的增强,使用金属材质的床架也开始受到了越来越多的人的亲睐。金属床架无法使用榫接结构进行安装,因此需要使用其他的拼接结构。目前市面上比较多的金属床架都是使用螺丝铆合的方式进行锁固,想支撑腿和纵杆横杆分别通过螺丝铆合限位。因此,金属床架的外观上就会出现外露的螺丝,美观性比较差,整体性也比较差。相较于榫接的木床,档次上也比较差。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主要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床脚连接组件,连接强度比较高,便于拆装和运输。
为了解决上述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床脚连接组件,包括:支撑腿、横杆和竖杆;
所述支撑腿的顶面向上延伸出两个连接件,每一个连接件分别设有让位孔;所述横杆和竖杆设有与所述让位孔对应的连接孔;一锁固件穿过该让位孔与连接孔锁固;使得所述连接件分别与横杆和竖杆固定连接;
所述横杆、竖杆与支撑腿固定连接时,横杆和竖杆均有一部分置于支撑腿的顶面。
在一较佳实施例中:所述连接件沿着支撑腿顶面相邻的两条边向上延伸;其中一个连接件的长度等于支撑腿顶面的长度,另一个连接件的长度等于或大于支撑腿顶面的宽度。
在一较佳实施例中:所述支撑腿的顶面在每一个连接件的前方分别设有定位凸起;所述横杆和竖杆的底部设有定位凹槽;当横杆和竖杆的定位凹槽与定位凸起卡接时,所述让位孔和连接孔相对应重合。
在一较佳实施例中:所述连接件沿着平行于支撑腿顶面相邻的两条边向上延伸;其中一个连接件的长度小于支撑腿顶面的长度,另一个连接件的长度小于支撑腿顶面的宽度。
在一较佳实施例中:所述支撑腿的顶面在每一个连接件的前方分别设有定位凸起;所述横杆和竖杆的底部设有定位凹槽;当横杆和竖杆的定位凹槽与定位凸起卡接时,所述让位孔和连接孔相对应重合。
在一较佳实施例中:所述连接孔为螺孔,锁固件为螺栓。
在一较佳实施例中:每一个所述连接件上的螺孔为两个,且呈纵向排列。
相较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床脚连接组件,通过定位销和螺栓连接,增加了横杆、竖杆和支撑腿的连接强度。并且横杆、竖杆分别有一部分置于支撑腿上表面的平台上,有效增加了横杆、竖杆的承重能力,连接稳定性大大加强。
2.通过改变连接件设置的位置,可以将连接件设置在横杆和竖杆包围而成的空间内,这样从外部来看,横杆竖杆与支撑腿的连接处就没有外露的螺栓了,外观更加美观。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1的结构爆炸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1的组装结构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2的结构爆炸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2的组装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文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说明。
实施例1
参考图1-2,一种床脚连接组件,包括:支撑腿1、横杆2和竖杆3;
所述支撑腿1的顶面向上延伸出两个相互垂直设置的连接件11,本实施例中连接件11采用相互垂直的形式设置,也可以采用其他的形式,属于本实施例的简单替换,不再赘述。每一个连接件11分别设有让位孔12;所述横杆2和竖杆3设有与所述让位孔12对应的连接孔21;一锁固件4穿过该让位孔12与连接孔21锁固;使得所述连接件11分别与横杆2和竖杆3固定连接;
所述横杆2、竖杆3与支撑腿1固定连接时,横杆2和竖杆3均有一部分置于支撑腿1的顶面。这样能够增加支撑腿1对横杆2和竖杆3的支撑效果,增强稳定性。
所述连接孔21为螺孔,锁固件4为螺栓。每一个所述连接件11上的螺孔为两个,且呈纵向排列。
本实施例中,所述连接件11沿着支撑腿1顶面的长边和宽边向上延伸;其中一个连接件的长度等于支撑腿顶面的长度,另一个连接件的长度等于支撑腿顶面的宽度。这样两个连接件11包围出来的面积达到最大。横杆2和竖杆3均置于支撑腿1的顶面的面积也达到最大,稳定性非常好。
此外,所述支撑腿1的顶面在每一个连接件11的前方分别设有定位凸起13;所述横杆2和竖杆3的底部设有定位凹槽22、32;当横杆2和竖杆3的定位凹槽22、32与定位凸起13卡接时,所述让位孔12和连接孔21相对应重合。
定位凸起13的设置除了对安装具有一定的导向指示作用外,也能够增加连接强度。
实施例2
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的区别在于:所述连接件11件沿着平行于支撑腿1顶面的长边和宽边向上延伸;其中一个连接件11的长度小于支撑腿1顶面的长度,另一个连接件11的长度小于支撑腿顶面的宽度。
通过改变连接件11设置的位置,可以将连接件11设置在横杆2和竖杆3包围而成的空间内,这样从外部来看,横杆2、竖杆3与支撑腿1的连接处就没有外露的螺栓了,外观更加美观。与实施例1相比,横杆2和竖杆3依然有一部分置于支撑腿1的顶面。增加支撑腿1对横杆2和竖杆3的支撑效果的同时,还能够隐藏螺栓,使得外观更加美观。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的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该以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