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传动部件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耦合皮带轮。
背景技术:
发电机应用于汽车中,作为汽车的主要电源,其功用是在发动机正常运转时向所有用电设备供电,并同时向蓄电池充电。目前,发电机的转子一般都由皮带轮带动转动,皮带轮通过传动带连接发动机或其它机械结构。
然而在发电机使用过程中,当汽车发动机或其它机械结构突然加速或减速时,发电机皮带轮的转速也随着加速或减速,但由于惯性的作用,会造成发电机的转子与皮带轮的转速瞬间不同步,皮带轮与安装于其上的传动带之间会形成冲击,容易产生振动或噪音,甚至降低传动带的寿命;而当发动机或其它机械结构停止工作的瞬间,皮带轮会出现一个很短暂的反向转动,虽然是时间极为短暂的小回旋,但也会带动发电机转子反转一定角度而产生负电,而接着又切换为正电,这样发电机转子中的线圈受到正负电的冲击影响,降低了线圈的使用寿命,甚至存在线圈烧损的隐患。
耦合皮带轮相比普通的单向皮带轮,能够进一步降低运行噪音,减弱皮带振动和减少张紧器行程,有效降低运转时皮带的张力震动,降低皮带张紧力,提升发电机系统及皮带使用寿命。发动机动力输出时,将动力通过耦合皮带传递给皮带轮,耦合皮带轮通过内扭矩弹簧将动力传递到芯轴,芯轴与发电机轴联接,将动力传递到发电机,实现发电机发电,并将电能储存到电池。发电机动力输出时,发电机和耦合调谐皮带轮的芯轴通过外扭矩弹簧将动力传递给皮带轮,皮带轮再通过皮带将动力传递到发动机,实现发动机的起动。目前市面上的耦合皮带轮使用并不广泛,制造不便,整体结构复杂,有的保持架定位复杂,安装和拆卸不便,有的皮带轮也没有进行必要的润滑。
技术实现要素:
(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通过2个相同的保持架对内外扭矩弹簧进行定位的、通过挡圈和防尘盖实现保持架轴向定位的耦合皮带轮。
(二)技术方案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耦合皮带轮,包括:皮带轮、芯轴、内扭矩弹簧、外扭矩弹簧、第一保持架和第二保持架;所述内扭矩弹簧套装在所述芯轴上,所述内扭矩弹簧上套有所述外扭矩弹簧;所述内扭矩弹簧和所述外扭矩弹簧的一端分别连接所述第一保持架,另一端分别连接所述第二保持架;所述芯轴上设有第一外花键和第二外花键,所述第一保持架设有与所述第一外花键相配合的第一内花键,所述第二保持架上设有与所述第二外花键相配合的第二内花键;所述第一外花键上安装有第一挡圈,所述第二外花键上安装有第二挡圈,所述第一保持架抵靠在所述第一挡圈上,所述第二保持架抵靠在所述第二挡圈上;所述第一保持架和所述第二保持架的结构相同,所述第一保持架上分别设有呈半圆形的第一斜面凸起和第二斜面凸起,所述内扭矩弹簧抵在所述第一斜面凸起的端面上,所述外扭矩弹簧抵在所述第二斜面凸起的端面上,所述内扭矩弹簧和所述外扭矩弹簧通过所述第一保持架和所述第二保持架连接在一起,而所述第一保持架和所述第二保持架是安装在所述芯轴上的,从而使得所述内扭矩弹簧、所述外扭矩弹簧、所述第一保持架、所述第二保持架和所述芯轴形成一个联动的整体。所述皮带轮和所述芯轴的整体结构简单,所述内扭矩弹簧和所述外扭矩弹簧的安装和拆卸也比较简单。
进一步的,所述芯轴在靠近所述第一保持架的一侧安装有第一轴承,所述第一轴承与所述第一保持架之间安装有第三挡圈;所述芯轴在靠近所述第二保持架的一侧安装有第二轴承,所述第二轴承与所述第二保持架之间安装有第四挡圈。
进一步的,所述皮带轮在所述第一轴承的一侧安装有第一防尘盖,所述第一防尘盖抵在所述第一轴承上,所述皮带轮在所述第二轴承的一侧安装有第二防尘盖,所述第二防尘盖抵在所述第二轴承上,通过所述第一防尘盖和所述第二防尘盖对所述第一轴承和所述第二轴承的轴向位置进行限定。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外花键上设有用于安装所述第一挡圈的第一环形槽,所述第二外花键上设有用于安装所述第二挡圈的第二环形槽。
进一步的,所述皮带轮上设有加油孔,而所述第一保持架和所述第二保持架分别与所述皮带轮是存有间隙的,在所述皮带轮运转时,所述第一保持架和所述第二保持架之间注入的润滑脂会从间隙处流至所述第一轴承和所述第二轴承,也可以起到润滑效果。
进一步的,所述内扭矩弹簧和所述外扭矩弹簧的旋向相反。所述第一斜面凸起的斜面与所述第一保持架的底面形成的夹角小于或等于所述内扭矩弹簧的螺旋角度,便于安装所述内扭矩弹簧,使所述内扭矩弹簧与所述第一斜面凸起安装时不产生干涉;所述第二斜面凸起的斜面与所述第一保持架的底面形成的夹角小于或等于所述外扭矩弹簧的螺旋角度,便于安装所述外扭矩弹簧,使所述外扭矩弹簧与所述第二斜面凸起安装时不产生干涉。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保持架上设有用于放置所述第一挡圈的挡圈安装槽。
(三)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耦合皮带轮的内外内扭矩弹簧通过2个结构相同的保持架固定在芯轴上,保持架与芯轴通过内外花键形式连接,保持架通过挡圈和防尘盖实现轴向的定位,整体的结构简单,制造方便,也便于拆装。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耦合皮带轮实施例一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耦合皮带轮实施例一第一保持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耦合皮带轮实施例一芯轴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耦合皮带轮实施例二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耦合皮带轮实施例三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1为皮带轮、2为第一环形槽、3为芯轴、4为第二环形槽、5为内扭矩弹簧、6为外扭矩弹簧、7为第一保持架、8为第二保持架、9为第一外花键、10为第二外花键、11为第一内花键、12为第二内花键、13为第一挡圈、14为第二挡圈、15为第一斜面凸起、16为第一轴承、17为第三挡圈、18为第二轴承、19为第四挡圈、20为第一防尘盖、21为第二防尘盖、22为加油孔、23为挡圈安装槽、24为第二斜面凸起。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一:
参阅图1~图3,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耦合皮带轮,包括:皮带轮1、芯轴3、内扭矩弹簧5、外扭矩弹簧6、第一保持架7和第二保持架8;内扭矩弹簧5套装在芯轴3上,内扭矩弹簧5上套有外扭矩弹簧6;内扭矩弹簧5和外扭矩弹簧6的一端分别连接第一保持架7,另一端分别连接第二保持架8;芯轴3上设有第一外花键9和第二外花键10,第一保持架7设有与第一外花键9相配合的第一内花键11,第二保持架8上设有与第二外花键10相配合的第二内花键12;第一外花键9上安装有第一挡圈13,第二外花键10上安装有第二挡圈14,第一保持架7抵靠在第一挡圈13上,第二保持架8抵靠在第二挡圈14上;第一保持架7和第二保持架8的结构相同,参阅图2,第一保持架7上分别设有呈半圆形的第一斜面凸起15和第二斜面凸起24,内扭矩弹簧5抵在第一斜面凸起15的端面上,外扭矩弹簧6抵在第二斜面凸起24的端面上,内扭矩弹簧5和外扭矩弹簧6通过第一保持架7和第二保持架8连接在一起,而第一保持架7和第二保持架8是安装在芯轴3上的,从而使得内扭矩弹簧5、外扭矩弹簧6、第一保持架7、第二保持架8和芯轴3形成一个联动的整体。皮带轮1和芯轴3的整体结构简单,内扭矩弹簧5和外扭矩弹簧6的安装和拆卸也比较简单。
参阅图1,芯轴3在靠近第一保持架7的一侧安装有第一轴承16,第一轴承16与第一保持架7之间安装有第三挡圈17;芯轴3在靠近第二保持架8的一侧安装有第二轴承18,第二轴承18与第二保持架8之间安装有第四挡圈19。皮带轮1在第一轴承16的一侧安装有第一防尘盖20,第一防尘盖20抵在第一轴承16上,皮带轮1在第二轴承18的一侧安装有第二防尘盖21,第二防尘盖21抵在第二轴承18上,通过第一防尘盖20和第二防尘盖21对第一轴承16和第二轴承18的轴向位置进行限定。
参阅图3,第一外花键9上设有用于安装第一挡圈13的第一环形槽2,第二外花键10上设有用于安装第二挡圈14的第二环形槽4。
参阅图2,第一保持架7上设有用于放置第一挡圈13的挡圈安装槽23。
其中,内扭矩弹簧5和外扭矩弹簧6的旋向相反。第一斜面凸起15的斜面与第一保持架7的底面形成的夹角小于或等于内扭矩弹簧5的螺旋角度;第二斜面凸起24的斜面与第一保持架7的底面形成的夹角小于或等于外扭矩弹簧6的螺旋角度。
本实施例耦合皮带轮的内外内扭矩弹簧通过2个结构相同的保持架固定在芯轴上,保持架与芯轴通过内外花键形式连接,2个保持架通过挡圈和防尘盖实现轴向的定位,保持架通过第一斜面凸起和第二斜面凸起与内扭矩弹簧和外扭矩弹簧连接,整体的结构简单,制造方便,也便于拆装。
实施例二:
参阅图4,本实施例与实施例一的区别在于:本实施例中的第二轴承18结构大小与第一轴承16相同,第二轴承18和第一轴承16的外圈安装在皮带轮1的内孔上,而第一挡圈13与第二挡圈14的结构大小相同,第三挡圈17与第四挡圈19的结构大小相同,简化零件种类,使得整个耦合皮带轮的零件互换性能好,皮带轮1和芯轴3的整体结构更加简单,便于制造和装配。
本实施例耦合皮带轮的内外内扭矩弹簧通过2个结构相同的保持架固定在芯轴上,保持架与芯轴通过内外花键形式连接,2个保持架通过挡圈和防尘盖实现轴向的定位,保持架通过第一斜面凸起和第二斜面凸起与内扭矩弹簧和外扭矩弹簧连接,整个耦合皮带轮的零件互换性能好,整体的结构简单,制造方便,也便于拆装。
实施例三:
参阅图5,本实施例与实施例一的区别在于:皮带轮1上设有加油孔22,润滑油脂通过加油孔22灌注到内扭矩弹簧5和外扭矩弹簧6之间的空间内,而第一保持架7和第二保持架8分别与皮带轮1是存有间隙的,在皮带轮1运转时,第一保持架7和第二保持架8之间注入的润滑脂会从间隙处流至第一轴承16和第二轴承18,也可以起到润滑效果。
本实施例耦合皮带轮的内外内扭矩弹簧通过2个结构相同的保持架固定在芯轴上,保持架与芯轴通过内外花键形式连接,2个保持架通过挡圈和防尘盖实现轴向的定位,保持架通过第一斜面凸起和第二斜面凸起与内扭矩弹簧和外扭矩弹簧连接,整体的结构简单,制造方便,便于拆装,润滑效果好,也便于加注润滑油脂。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