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控制塔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707510阅读:231来源:国知局
一种控制塔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发明涉及水利水电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控制塔。



背景技术:

众所周知,我国地域辽阔,地形复杂,如:喀斯特地区基本都是干旱缺水的严重地区,但是该地区地下河又分布较多,每年雨季来临时,地下河通过与地面的天窗涌出形成季节湖,雨季过后又通过与地面的天窗排落到地下河,季节湖也随之消失(即:水无法留住)。

针对上述问题,目前,在建和待建的季节湖封堵成库的工程中,对于要把水留住,还要确保不漏水一直都没有什么好的办法,唯一的办法就是帷幕灌浆,而帷幕灌浆技术要求高,工期长,投资大(几乎要占到总投资的三分之一),且应用效果差。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中的缺陷,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控制塔,以达到工期短、投资少,且能根据需要进行控制水去或留的目的。

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控制塔,包括塔身,所述塔身内设有空腔,所述塔身的底部设有与所述空腔连通的第一闸口,与所述第一闸口对应位置的所述空腔内设有用于封堵所述第一闸口的阀体;所述塔身上设有第一启闭机驱动的第一螺杆,所述第一螺杆延伸至所述空腔内并与所述阀体相连,所述第一螺杆与所述阀体之间设有软连接元件;

所述塔身的侧壁上设有与所述空腔连通的第二闸口,与所述第二闸口对应位置的所述塔身上滑动安装有闸门;所述塔身上还设有第二启闭机驱动的第二螺杆,所述第二螺杆与所述闸门相连。

作为一种改进,所述第二螺杆和所述闸门位于所述塔身的外部。

作为进一步的改进,位于所述空腔内的所述塔身上设有支撑座,所述支撑座上设有支撑架,所述第一螺杆穿过所述支撑架并与所述支撑架螺纹连接。

作为再进一步的改进,所述支撑座和所述支撑架在所述第一螺杆的轴向上设有多个。

作为一种改进,所述软连接元件为圆环链条。

作为更进一步的改进,所述第一闸口上设有金属套,所述金属套上设有与所述空腔连通的通道。

作为又进一步的改进,所述阀体为中空的球体结构,所述阀体上还设有与其内部中空结构连通的通孔。

作为又进一步的改进,位于所述空腔内的所述塔身上以及位于所述第一螺杆一侧的所述塔身上均设有爬梯,与所述爬梯对应位置的所述塔身上均设有出入口。

作为又进一步的改进,所述塔身上设有塔室,所述塔室上设有门和窗;所述第一启闭机和所述第二启闭机均位于所述塔室内。

作为又进一步的改进,所述塔身由C20钢筋混泥土制造而成。

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控制塔的有益效果如下:

由于塔身内设有空腔,塔身的底部设有与空腔连通的第一闸口,与第一闸口对应位置的空腔内设有用于封堵第一闸口的阀体;塔身上设有第一启闭机驱动的第一螺杆,第一螺杆延伸至空腔内并与阀体相连,第一螺杆与阀体之间设有软连接元件;塔身的侧壁上设有与所述空腔连通的第二闸口,与第二闸口对应位置的塔身上滑动安装有闸门;塔身上还设有第二启闭机驱动的第二螺杆,第二螺杆与闸门相连,基于上述结构在控制塔在使用时,在雨季时,雨水渗入地下河,地下河的水压较大并会冲开阀体(由于阀体上连接软连接元件,故在阀体打开时,不会影响阀体的开启),河水便通过第一闸门进入空腔,之后经第二闸门进入季节湖库区;雨季过后或无雨的时候,地下河水的压力小于季节湖库区的水压,阀体关闭,季节湖库区内的的水便会留住并形成永久季节湖;当库区内的水过多时,第一启闭机驱动第一螺杆上行并带动阀体上行,此时相抵的阀体与第一闸口脱离,进而库区的水经第二闸口、空腔和第一闸口流入地下河;当需要检修时,第二启闭机驱动第二螺杆动作并实现闸门关闭第二闸口,此时空腔内无水,维修人员便可进入塔身内部进行检修。

综上所述,采用该控制塔,实现了季节湖库区内水的去与留可控,大大提高了季节湖的存在时间,有效解决了干旱地区缺水的问题,与传统帷幕灌浆的方式相比,投资少、工期短、见效快,而且操作简单、方便;同时,该控制塔构造及建造工艺简单,应用效果好、且实用性强。

由于第二螺杆和闸门位于塔身的外部,从而在维修维护时,将闸门关闭,水压便作用在闸门上,最终将作用力传递至塔身上,有利于闸门与塔身之间的密封性,避免了水泄露,有效保证了维修人员在塔身内作业的人身安全。

由于位于空腔内的塔身上设有支撑座,支撑座上设有支撑架,第一螺杆穿过支撑架并与支撑架螺纹连接,从而通过支撑架对长度过长的第一螺杆进行支撑,有效保证了第一螺杆的垂直度(因为第一螺杆带动阀体动作时,阀体的晃动势必会带动第一螺杆晃动)。

由于支撑座和支撑架在第一螺杆的轴向上设有多个,从而进一步提高了对第一螺杆的支撑作用。

由于软连接元件为圆环链条,从而通过圆环链条自身的变形,不仅为阀体动作提供了空间,而且,结构强度高,承载能力强,在第一螺杆与阀体之间起到了很好的过渡作用。

由于第一闸口上设有金属套,金属套上设有与空腔连通的通道,从而通过刚性好的金属套与阀体的接触,不仅有效避免了阀体动作对塔身造成伤害,而且提高了密封性好和使用寿命。

由于阀体为中空的球体结构,阀体上还设有与其内部中空结构连通的通孔,从而通过中空结构的阀体,有效降低了阀体的制造成本;同时,通过通孔可以往阀体的中空结构内注水或填充其他物质,进而可增加阀体的自身重量。

由于位于空腔内的塔身上以及位于第一螺杆一侧的塔身上均设有爬梯,与爬梯对应位置的塔身上设有出入口,从而通过爬梯便于维修人员进入塔身的内部进行维修,同时,通过爬梯便于维修人员对第一螺杆和闸门进行维修。

由于塔身上设有塔室,塔室上设有门和窗;第一启闭机和第二启闭机均位于塔室内,从而通过塔室对第一启闭机和第二启闭机起到了保护作用。

由于塔身由C20钢筋混泥土制造而成,有效保证了塔身的结构强度和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在所有附图中,类似的元件或部分一般由类似的附图标记标识。附图中,各元件或部分并不一定按照实际的比例绘制。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A-A的剖视图;

图3为图1中B-B的剖视图;

图4为图1中C-C的剖视图;

图5为图1中D-D的剖视图;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处于第一种应用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处于第二种应用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实施例处于第三种应用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发明实施例处于第四种应用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中,1-塔身;101-空腔;102-金属套;1021-通道;103-第二闸口;104-闸门;105-支撑座;106-支撑架;107-爬梯;108-塔室;1081-门;1082-窗;109-出入口;2-阀体;201-通孔;3-第一启闭机;301-第一螺杆;4-软连接元件;5-第二启闭机;501-第二螺杆;6-季节湖;7-季节湖湖底;8-地下河。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发明技术方案的实施例进行详细的描述。以下实施例仅用于更加清楚地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因此只作为示例,而不能以此来限制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如图1至图5共同所示,一种控制塔,包括由C20钢筋混泥土制造而成塔身1,根据水的自然物流特性,该塔身1建设在地下河与季节湖的天窗之上;该塔身1内设有空腔101,该塔身1的底部设有与空腔101连通的第一闸口,该第一闸口设有金属套102,该金属套102上设有均与空腔101和地下河连通的通道1021,与金属套102对应位置的空腔101内设有用于封堵通道1021的阀体2;该塔身1的顶部设有第一启闭机3驱动的第一螺杆301,该第一螺杆301延伸至空腔101内并与阀体2相连,该第一螺杆301与阀体2之间设有软连接元件4,该软连接元件4优选为圆环链条。

作为优选,该阀体2为中空的球体结构,该阀体2上还设有与其内部中空结构连通的通孔201。

该塔身1的侧壁上设有与空腔101连通的第二闸口103,与第二闸口103对应位置的塔身1上滑动安装有闸门104;该塔身1上还设有第二启闭机5驱动的第二螺杆501,该第二螺杆501与闸门104连接在一起;作为优选,该闸门104设置于塔身1的外侧壁上,从而在维修维护时,将闸门104关闭,水压便作用在闸门104上,最终将作用力传递至塔身1上,有利于闸门104与塔身1之间的密封性,避免了水泄露,有效保证了维修人员在塔身1内作业的人身安全,若闸门104设置在塔身1的外侧壁上,水压会通过第二闸口103并将力集中作用于闸门104上,即:闸门104上会施加一推力,不利于闸门104与塔身1之间的密封性,安全隐患大。

位于空腔101内的塔身1上设有支撑座105,该支撑座105在塔身1的同一断面内设有多个,多个支撑座105上设有支撑架106,该第一螺杆301穿过支撑架106并与支撑架106螺纹连接;该支撑座105和支撑架106的组合结构在第一螺杆301的轴向上设有多个。

位于空腔101内的塔身1上以及位于第一螺杆301一侧的塔身1上均设有爬梯107,与爬梯107对应位置的塔身1顶部均设有出入口109。

该塔身1的顶部设有塔室108,该塔室108上设有门1081和窗1082;该第一启闭机3和第二启闭机5均位于塔室108内;该出入口109也位于塔室108内。

为了便于理解,图中(图6至图9)所示的箭头方向为水流动的方向,同时,下述给出了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控制塔的工作原理:

当在雨季时,雨水渗入地下河,地下河的水压较大并冲开阀体2(由于阀体2上连接有软连接元件4,故在阀体2打开时,软连接元件4变形,不会影响阀体2的开启),河水便通过第一闸门进入空腔101内,之后经第二闸门103进入季节湖6的库区(位于季节湖湖底7之上),参见图6。

当雨季过后或无雨的时候,地下河水的压力小于季节湖6库区的水压,阀体2关闭,季节湖库区内的的水便会留住并形成永久季节湖,参见图7。

当库区内的水过多时,第一启闭机3驱动第一螺杆301上行并带动阀体2上行,此时相抵的阀体2与金属套102脱离,进而库区内的水经第二闸口103、空腔101和通道1021流入地下河,参见图8。

当需要检修时,阀体2与与金属套102相抵,此时,通道1021与空腔101隔断,同时,第二启闭机5驱动第二螺杆501动作并使闸门104关闭第二闸口103,此时空腔101内无水,维修人员便可进入塔身1内部进行检修,参见图9。

综上所述,采用该控制塔,实现了季节湖库区内水的去与留可控,大大提高了季节湖的存在时间,有效解决了干旱地区缺水的问题,与传统帷幕灌浆的方式相比,投资少、工期短、见效快,而且操作简单、方便;同时,该控制塔构造及建造工艺简单,应用效果好、且实用性强。

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发明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其均应涵盖在本发明的权利要求和说明书的范围当中。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