悬架轴承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098393发布日期:2019-03-14 00:03阅读:298来源:国知局
悬架轴承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汽车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悬架轴承。



背景技术:

悬架用于连接汽车车轮和车身,能够减缓由不平坦路面传递给车身的冲击力,减少由此而引起的车身的振动,保证汽车能够平顺的行驶。悬架包括悬架轴承,悬架轴承通常包括上盖、导向环和设置在上盖、导向环之间的运动件。其中,上盖用于固定连接车身,导向环连接减振弹簧。来自车轮的作用力通过减振弹簧和悬架轴承传递至车身。

汽车行驶过程中,悬架轴承始终受到来自车轮和车身的载荷;当行驶的路况发生改变时,悬架轴承所承受的载荷也会发生变化。现有技术中的悬架轴承,在受到来自车轮和车身的载荷时,会产生相对较大的径向变形量,降低悬架轴承的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解决的问题是现有技术中的悬架轴承受到载荷时,会产生较大的径向变形量,降低悬架轴承的使用寿命。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悬架轴承,包括:上盖、导向环和设置于所述上盖、导向环之间的运动件,所述导向环适于沿周向相对所述上盖旋转;所述运动件包括:面对面设置的第一垫圈和第二垫圈,所述第一垫圈固定设置于所述上盖,所述第二垫圈固定设置于所述导向环;所述第一垫圈、第二垫圈中的其中之一设有环形凸起,另一设有适配于所述环形凸起的环形凹槽,所述环形凸起沿轴向插设于所述环形凹槽中。

可选的,所述环形凸起的两个侧壁分别贴合于所述环形凹槽的两个侧壁。

可选的,从所述环形凹槽的开口至所述环形凹槽的底面,所述环形凹槽的槽宽逐渐减小。

可选的,所述环形凸起、环形凹槽中的至少其中之一的侧壁上设有适于存储润滑油的储油孔;或,所述环形凸起、环形凹槽中的至少其中之一的侧壁上镀设有耐磨层。

可选的,所述环形凸起的顶面与所述环形凹槽的底面之间具有间隙。

可选的,所述第一垫圈、第二垫圈分别具有面对面设置的第一端面、第二端面,所述第一端面、第二端面之间具有间隙。

可选的,所述上盖具有朝向所述导向环的第一环形突出部,所述导向环具有朝向所述上盖的第二环形突出部,所述第一垫圈、第二垫圈被径向卡设于所述第一环形突出部、第二环形突出部之间。

可选的,所述上盖具有朝向所述导向环的第三环形突出部,所述导向环具有朝向所述上盖的第四环形突出部;所述第三环形突出部上设有径向延伸的第一限位部,所述第四环形突出部上设有径向延伸的第二限位部;所述第一限位部、第二限位部轴向相对设置,适于限定所述上盖和导向环之间的轴向运动距离。

可选的,所述上盖具有朝向所述导向环的第一阻挡部,所述导向环具有朝向所述上盖的第二阻挡部;所述第一阻挡部、第二阻挡部均沿周向延伸,且位于所第一垫圈、第二垫圈的轴向外侧;所述第一阻挡部、第二阻挡部形成非接触式密封结构。

可选的,所述第一阻挡部至少为两个,和/或,所述第二阻挡部至少为两个,所述第一阻挡部、第二阻挡部沿径向交替设置。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具有以下优点:

所述的悬架轴承,通过在上盖和导向环之间设置第一垫圈、第二垫圈,第一垫圈具有环形凸起,第二垫圈具有环形凹槽,且使环形凸起插设于环形凹槽。在汽车行驶过程中,悬架轴承受到来自车轮和车身的载荷,但是,第一垫圈的环形凸起限位于第二垫圈的环形凹槽,能够保证第一垫圈、第二垫圈之间不会发生较大的径向位移,不会使悬架轴承产生较大的径向变形量,从而提高悬架轴承的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具体实施例悬架轴承的立体结构图,其中,为显示悬架轴承的内部结构,剖切一部分悬架轴承;

图2是图1所示a区域剖切面的放大图;

图3是图2所示第一垫圈、第二垫圈相配合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图1所示第二垫圈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发明人研究发现,现有技术中的悬架轴承在上盖和导向环之间通常设置多个滚子,多个滚子沿周向分布,使得导向环能够沿周向相对上盖旋转。但是,此种形式的轴承在受到来自车轮和车身的载荷时,通常会产生相对较大的径向变形量,容易损坏悬架轴承,降低悬架轴承的使用寿命。

为使本发明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为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做详细的说明。

参照图1,一种悬架轴承100,具有适于减振器的活塞杆穿过的中心孔100a,所述悬架轴承100包括沿轴向方向x相对设置的上盖10和导向环20。其中,所述上盖10的内周面上设有多个沿周向方向y分布的肋11,所述肋11适于固定连接汽车车身的支撑架。

所述导向环20具有径向延伸的第一环壁20a和轴向延伸的第二环壁20b,悬架的减振弹簧适于套设在第二环壁20b的外围,且相抵于第一环壁20a。当汽车行驶于不平坦路面时,减振弹簧能够发生弹性形变,以保证悬架轴承100的稳定,使得汽车能够平顺的行驶。

本实施例中,悬架轴承100还包括面对面设置的第一垫圈30和第二垫圈40。其中,所述第一垫圈30固定设置于上盖10,所述第二垫圈40固定设置于导向环20,第一垫圈30接触连接第二垫圈40,且能够沿周向方向y相对所述第二垫圈40旋转;上盖10固定设置于车身,也就是说,所述导向环20能够沿周向方向y相对所述上盖10旋转,进一步保证汽车能够平顺的行驶。

所述第一垫圈30接触连接第二垫圈40可以采用以下形式:使第一垫圈30、第二垫圈40中的其中之一设置环形凸起,另一设置适配于环形凸起的环形凹槽,使环形凸起沿轴向插设于所述环形凹槽中。

参照图2、图3,本实施例中,第一垫圈30设有环形凸起31,第二垫圈40设有环形凹槽41,环形凸起31沿轴向插设于环形凹槽41中。环形凸起31能够在环形凹槽41中旋转,以使得所述第一垫圈30能够沿周向相对所述第二垫圈40旋转。

在汽车行驶过程中,悬架轴承100受到来自车轮和车身的载荷,但是,第一垫圈的环形凸起31限位于第二垫圈的环形凹槽41,能够保证第一垫圈30、第二垫圈40之间不会发生较大的径向位移,不会使悬架轴承100产生较大的径向变形量,从而提高悬架轴承100的使用寿命。

同时,本实施例的悬架轴承100无需在上盖10和导向环20之间设置多个滚子,能够降低悬架轴承100的生产成本。

参照图2,环形凸起31具有两个第一侧壁31a,环形凹槽41具有两个第二侧壁41a,两个第一侧壁31a分别贴合于两个第二侧壁41a。也就是说,第一垫圈30、第二垫圈40之间为面与面的接触,相较于滚子,第一垫圈30、第二垫圈40的受力面积更大,更不容易发生形变,能够进一步提高悬架轴承100的使用寿命。

而且,第一侧壁31a、第二侧壁41a均为环形侧壁,当悬架轴承100受到来自车轮和车身的载荷时,第一垫圈30、第二垫圈40之间的作用力能够较为均匀的分布于所述第一侧壁31a和第二侧壁41a,避免应力集中,提高第一垫圈30、第二垫圈40的使用寿命。

具体的,所述第一垫圈30、第二垫圈40均采用钢材料制成,因此,第一垫圈30、第二垫圈40均具有较大的刚性,不会发生较大的形变。

本实施例中,从环形凹槽41的开口至环形凹槽41的底面,所述环形凹槽41的槽宽逐渐减小,即两个第二侧壁41a之间的距离逐渐减小;相应的,从环形凸起31的顶面至环形凸起31的底面,所述环形凸起31的槽宽逐渐增大,即两个第一侧壁31a之间的距离逐渐增大。

因此,能够将环形凸起31方便的插入至环形凹槽41中。并且,通过轴向挤压所述第一垫圈30和第二垫圈40,能够保证两个第二侧壁41a分别贴合于两个第一侧壁31a。避免环形凸起30、环形凹槽40之间具有径向间隙,导致悬架轴承100发生径向变形。

第一侧壁31a、第二侧壁41a均为沿周向方向y的环形侧壁。参照图3,具体的,两个第一侧壁31a与轴截面(沿轴向方向x的截面)相交形成两段第一直线31b,两段第一直线31b之间的夹角为α,所述夹角α满足:0<α<180°;优选的,所述夹角α满足:60°≤α≤120°。

相应的,两个第二侧壁41b与轴截面(沿轴向方向x的截面)相交形成两段第二直线41b,两段第二直线41b分别贴合于两段第一直线31b,两段第二直线41b之间的夹角也为α。

在其他变形例中,还可以如此设置第一侧壁31a和第二侧壁41a,使第一侧壁31a与轴截面相交形成圆弧段;此时,第二侧壁41a与轴截面相交也形成圆弧段,以使第一侧壁31a能够贴合于第二侧壁41a。

继续参照图3,所述环形凸起31的顶面与所述环形凹槽41的底面之间具有间隙aa。间隙aa适于存储润滑油,从而能够减小环形凸起31与环形凹槽41之间的摩擦系数,使得环形凸起31更适于在环形凹槽41内周向滑动。

另外,所述第一垫圈30具有第一端面30a,所述环形凸起31设置于第一端面30a;所述第二垫圈40具有第二端面40a,所述环形凹槽41设置于第二端面40a;第一端面30a、第二端面40a面对面设置,且所述第一端面30a、第二端面40a之间具有间隙bb。

间隙bb能够避免第一端面30a接触第二端面40a,减少第一垫圈30、第二垫圈40之间的接触面积,使所述第一垫圈30更适于沿周向方向y相对所述第二垫圈40旋转。

进一步的,为使环形凸起31更适于在环形凹槽41内周向滑动,还可以在所述第一侧壁31a、第二侧壁41a上设置储油孔,储油孔适于存储润滑油,以减小第一侧壁31a、第二侧壁41a之间的摩擦系数。

可选的,在所述第一侧壁31a上设置储油孔,或在所述第二侧壁41a上设置储油孔,或同时在所述第一侧壁31a和第二侧壁41a设置储油孔。具体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二侧壁41a上设有储油孔cc(图4所示)。且所述储油孔cc为多个,沿周向均匀的分布于所述第二侧壁41a。

为避免环形凸起31在环形凹槽41内周向滑动时,对所述第一侧壁31a和第二侧壁41a造成磨损。可选的,在所述第一侧壁31a上镀设耐磨层,或在所述第二侧壁41a上镀设耐磨层,或同时在所述第一侧壁31a、第二侧壁41a上镀设耐磨层。

耐磨层具体可以采用特氟龙(teflon)材料,特氟龙具有良好的耐磨性能和润滑性能,有助于第一侧壁31a、第二侧壁41a之间的相对滑动,并降低对第一侧壁31a、第二侧壁41a的磨损。

参照图2,本实施例中,第一垫圈30固定设置于上盖10的方式为:所述上盖10具有朝向所述导向环20的第一环形突出部12,所述第一垫圈30固定卡设于第一环形突出部12的外周面上。

第二垫圈40固定设置于导向环20的方式为:所述导向环20具有朝向所述上盖10的第二环形突出部21,所述第二垫圈40固定卡设于第二环形突出部21的内周面上。

也就是说,所述第一垫圈30、第二垫圈40径向卡设于所述第一环形突出部12、第二环形突出部21之间。使得第一垫圈30、第二垫圈40能够更为有效的被固定在上盖10和导向环20之间。

进一步的,还可以在径向相对的第一环形突出部12的外周面、第一垫圈30的内周面中的其中一个上设置卡条(图中未示出),另一个上设置卡槽(图中未示出),所述卡条卡设于卡槽内,从而使第一垫圈30能够更为有效的轴向固定于第一环形突出部12。

同样的,可以在径向相对的第二环形突出部21的外周面、第二垫圈40的内周面中的其中一个上设置卡条(图中未示出),另一个上设置卡槽(图中未示出),所述卡条卡设于卡槽内,从而使第二垫圈40能够更为有效的轴向固定于第二环形突出部21。

继续参照图2,所述上盖10还具有朝向所述导向环20的第三环形突出部13,所述第三环形突出部13上设有径向延伸的第一限位部14;所述导向环20还具有朝向所述上盖10的第四环形突出部22,所述第四环形突出部22上设有径向延伸的第二限位部23。

其中,第一限位部14、第二限位部23轴向相对设置,且所述第一限位部14设置于所述第二限位部23的下方,所述第一限位部14、第二限位部23适于限定所述上盖10和导向环20之间的轴向运动距离,以防止上盖10与导向环20相分离。

具体的,第一限位部14可以为环状结构,或者,第一限位部14为多个,沿所述第三环形突出部13的周向均匀分布;第二限位部23可以为环状结构,或者,第二限位部23为多个,沿所述第四环形突出部22的周向均匀分布。

在本实施例中,第三环形突出部13、第四环形突出部22均固定设置于所述第一垫圈30、第二垫圈40的径向内侧,且第三环形突出部13设置于所述第一环形突出部12。

继续参照图2,所述上盖10还具有朝向所述导向环20的第一阻挡部15,所述导向环20具有朝向所述上盖10的第二阻挡部24;第一阻挡部15、第二阻挡部24均沿周向延伸,且位于所第一垫圈30、第二垫圈40的轴向外侧。其中,第一阻挡部15、第二阻挡部24形成非接触式密封结构。

因此,第一阻挡部15、第二阻挡部24能够阻止外界颗粒物进入悬架轴承100的内部,防止外界杂质接触第一垫圈30和第二垫圈40,从而对第一垫圈30和第二垫圈40造成磨损。

为了能够更为有效的防止外界颗粒物等杂质进入悬架轴承100的内部,所述第一阻挡部15为环状结构、第二阻挡部24也为环状结构,以在周向各个角度上阻止外界颗粒物进入悬架轴承100。

另外,还可以设置至少两个第一阻挡部15,至少两个第二阻挡部24,且使第一阻挡部15、第二阻挡部24沿径向依次交替设置形成非接触式密封结构,以起到多重密封的技术效果。

可选的,沿悬架轴承的径向方向,使位于径向外侧的第一阻挡部15相对更靠近所述导向环20,使位于径向外侧的第二阻挡部24相对更靠近所述导向环20。也就是说,位于径向外侧的第一阻挡部15、第二阻挡部24相对处于汽车更下方的位置,从而不会使外界颗粒物因为重力作用而落入悬架轴承100的内部,起到更好的密封效果。

具体在本实施例中,所述上盖10上设有两个第一阻挡部15,导向环20上设有两个第二阻挡部24。

参照图1、图2,悬架轴承100还具有第三阻挡部25,所述第三阻挡部25呈环状结构,固定设置于所述导向环20的外周面上,在汽车行驶过程中,能够阻挡地面飞溅的水滴和尘土,防止水滴、尘土进入悬架轴承的内部,损坏第一垫圈30和第二垫圈40;同时,也防止水滴、尘土进入第一阻挡部15、第二阻挡部24之间,堵塞第一阻挡部15、第二阻挡部24之间的空隙。

虽然本发明披露如上,但本发明并非限定于此。任何本领域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内,均可作各种更动与修改,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应当以权利要求所限定的范围为准。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