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止工件上跳的保压机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005375阅读:237来源:国知局
防止工件上跳的保压机构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机械设备领域,具体的,本发明涉及一种防止工件上跳的保压机构。



背景技术:

在电子产品组装过程中,经常采用胶水粘接来实现产品的两个部件之间的无扣位结合,而这两个部件涂上胶水后,需要进行保压以确保粘合的稳固性。而保压一般采用保压治具来实现。保压治具包括上治具和下治具,将工件固定在下治具上,上治具对工件施加压力,在上治具对工件完成压合上行到初始位置的过程中,由于上治具与工件受力面之间紧紧贴合,空气被挤出形成真空,而且上治具与受力面之间的接触面又很大,在气压作用下工件易被上治具带起造成工件上跳,工件上跳后可能会在中途掉落,这就会导致工件的表面被磕伤或撞伤。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一个目的是解决至少上述问题,并提供至少后面将说明的优点。

本发明还有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防止工件上跳的保压机构,其采用了两个气缸来分别控制压头和压架,压架用来按压工件的四个角,在保压过程中,压架先下行按压住工件,而后压头再按压工件的受力面,在保压完成后,压头先上行回退,而后压架再回退,使得工件不易被压头吸起;解决了现存的保压机构易将工件吸起造成工件上跳易磕伤表面的技术难题。

为了实现根据本发明的这些目的和其它优点,提供了一种防止工件上跳的保压机构,包括:

底座;

载具,其固定于所述底座上,所述载具上开设有若干相互交汇的气槽,且所述若干气槽的外周设置有若干定位柱;

第一固定座,其设置于所述底座上方,在所述底座和第一固定座之间设置有多个用于支撑所述第一固定座的第一支撑柱,所述第一固定座上设置有一第一气缸,所述第一气缸与一压头相连;

第二固定座,其设置于所述第一固定座的上方,所述第二固定座和所述第一固定座之间设置有多个用于支撑所述第二固定座的第二支撑柱,所述第二固定座上设置有一第二气缸,所述第二气缸与一压架相连,所述压架用于按压工件的四个角。

优选的,所述载具上开设有螺纹孔,所述载具通过螺钉与所述底座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载具中心开设有通气孔,所述通气孔与所述气槽相连通。

优选的,所述载具的侧面开设有出气通道,所述出气通道与所述通气孔相连,所述出气通道的末端设有一用于连接吸气装置的吸嘴。

优选的,所述第一气缸的活塞杆底端设置有螺纹,所述压头与所述气缸螺纹连接。

优选的,所述压架包括支撑板和四个压块,所述支撑板为长方形板状结构,所述四个压块分别置于所述支撑板的四个角上。

优选的,所述第二气缸为双杆气缸,所述双杆气缸的两个活塞杆分别固定于所述支撑板的两侧。

优选的,所述支撑板中部开设有一通孔,所述第一气缸的活塞杆穿过所述通孔与所述压头相连。

优选的,所述压头的外形结构与所述四个压块的外形结构相适配,且所述压头和所述四个压块与工件的受力面相配合。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1)载具上开设有吸气槽,加强了工件与载具之间的吸合力,使得工件不易脱离载具;2)设置有两个气缸来分别控制压头和压架,在保压过程中,压架先压住工件的四个角然后压头再按压工件,使得工件受力均匀,不易压坏工件;3)保压完成后,压头先上行回退,而后压架再回退,使得工件不易被压头吸起造成工件上跳。

附图说明

图1为本案的保压机构的正视图;

图2为本案的保压机构的轴测图;

图3为本案的载具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参照图片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做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以令本领域技术人员参照说明书文字能够据以实施。

如图1-3所示,本案列出一种防止工件上跳的保压机构,其整体包括有:底座10;载具40;第一固定座20;第二固定座30;第一气缸50;第二气缸60;压头502;压架。

载具40固定在底座10上,载具40上开设有若干相互交互的气槽401,在载具40的中心开设有通气孔404,在载具40的侧面开设有出气通道,出气通道与通气孔404相连,出气通道的末端设置有一吸嘴403,该吸嘴403与吸气装置相连,将工件放置在载具40上时,吸气装置不断抽气,工件与载具40之间的空气从通气孔404流入至出气通道内经吸嘴403被吸气装置吸走,工件与载具40之间为真空,工件被紧紧吸附在载具40上。在气槽401四周设置有若干定位柱402,用于对工件的位置进行限定。载具40上设置有螺纹孔,载具通过螺钉固定在底座10上。

第一固定座20,其设置在底座10的上方,在第一固定座20和底座10之间设置有多个用于支撑第一固定座20的第一支撑柱101,第一固定座20上设置有第一气缸50,第一气缸50的活塞杆501贯穿第一固定座20与一压头502螺纹连接。

第二固定座30,其设置在第一固定座20的上方,在第一固定座20和第二固定座30之间设置有用于支撑第二固定座30的第二支撑柱201,在第二固定座30上设置有一第二气缸60,该第二气缸60为双杆气缸,第二气缸60与一压架相连,压架包括了支撑板602和四个压块603,支撑板602为长方形的板状结构,四个压块603别分布在支撑板602的四个角上,双杆气缸的两个活塞杆601分别固定在支撑板602的两侧,在支撑板602的中部开设有一通孔,第一气缸50的活塞杆501通过通孔与压头502相连。压架用于按压工件的四个角,每个压块603按压工件对应的一个角。压头502与压块603相适配,在保压过程中,压头502和四个压块603按压住工件的受力面。

保压机构的工作过程:打开吸气装置,将工件放置在载具40上,打开气缸的控制开关,第一气缸50和第二气缸60同时工作,第一气缸50的活塞杆501带动压头502下行,第二气缸60的活塞杆601带动压架下行,在离工件一定距离后,第一气缸50停止工作,第二气缸60继续工作,带动压架下行直至压架的压块603按压在工件受力面的四个角上,第一气缸50再次工作,带动压块603下行使其压至工件的受力面上。压头502和压块603对工件按压一定时间后,第一气缸50工作,带动压头502上行脱离工件,上行到一定距离停止,第二气缸60工作,带动压架上行脱离工件,压架上行到一定距离后,第一气缸50再次工作,压头502和压架同时上行回到初始位置。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在保压过程中,压架先与工件接触,使得工件的四个角收到按压力,压头再下行按压工件,使得工件的四周与中间部位受力更加均匀,不易使工件变形,也不会使得工件受到较大的冲击力,将其压坏。在保压完成后,压头先回退,压架按压住工件的四个角,使得工件不会被压头吸起,压架的压块与工件的接触面较小,当压架上行回退时也不会将工件吸气,所以避免了工件上跳现象的发生。

本发明的提供的防止工件上跳的保压机构,载具上开设有吸气槽,加强了工件与载具之间的吸合力,使得工件不易脱离载具;设置有两个气缸来分别控制压头和压架,在保压过程中,压架先压住工件的四个角然后压头再按压工件,使得工件受力均匀,不易压坏工件;保压完成后,压头先上行回退,而后压架再回退,使得工件不易被压头吸起造成工件上跳。

尽管本发明的实施方案已公开如上,但其并不仅仅限于说明书和实施方式中所列运用,它完全可以被适用于各种适合本发明的领域,对于熟悉本领域的人员而言,可容易地实现另外的修改,因此在不背离权利要求及等同范围所限定的一般概念下,本发明并不限于特定的细节。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