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阀盒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516456阅读:303来源:国知局
水阀盒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水阀盒(watervalvecartridge),更详细地涉及如下的水阀盒,即,结构上具有冷热水的流入(冷水、热水、混合水)与排出及路径选择结构并具有以多层层叠而成的操作盘,而且,借助对流量、路径调节件及水温调节件的旋转操作来使流量、路径调节件及水温调节件进行旋转,由此形成包括冷热水的开闭在内的流量及水温调节,并通过多个独立的路径来向相应用水处选择性地排水或供水。



背景技术:

一般,水阀作为开闭从外部供给的自来水(包括通过热水器产生的热水)并调节自来水的量或选择冷热水或以混合它们的方式来调节水温的阀门,通常设置于厨房水槽上部或设置于浴室(包括澡堂),以便在需要时通过操作使用自来水。

如上所述的水阀包括旋转式和杆式,上述旋转式通过转动把手调节水的量的同时,选择冷热水或混合它们来调节水温,另一方面,上述杆式通过左右转动来选择冷热水或以混合它们的方式来调节水温。

作为如上所述的现有水阀的一例,有韩国授权专利公报第1039709号(名称:水阀;申请日期:2008年10月20日;以下称为在先申请专利1)。

参照该公报对上述在先申请专利1进行说明(以上述选择、混合盘130的选择孔131使得分离流入盘120的冷水孔121和热水孔122均处于开放状态作为平时的基本状态来进行说明)。

在如上所述的状态下,处于冷水与热水均流入的状态,像这样混合冷水和热水的水流入选择、混合盘130的中间混合孔132,从而被引向排出盘140的排出孔141。根据上述分离流入盘120的冷水孔121、热水孔122和上述选择、混合盘130的选择孔131的开闭状态,冷水或热水或混合水(已调节水温)被引向排出盘140的排出孔141,但由于阻断、路径选择盘150的阻断面,即,除了直水路径导向孔151和淋浴路径导向孔152之外的面阻断上述排出孔141,因此,无法向阀门盒100的外部排出。

在此情况下,若使阻断、路径选择盘150向左侧方向旋转,即,若使上述直水路径导向孔151与上述排出盘140的排出孔141对齐,则水从直水路径排出,根据对齐面积的比例,调节从直水路径排出的流量。与此相反,若使阻断、路径选择盘150向右侧方向旋转,即,若使上述淋浴路径导向孔152与上述排出盘140的排出孔141对齐,则水从淋浴路径排出,根据对齐面积的比例,调节从淋浴路径排出的流量。

如上所述,本申请人的在先申请专利如下,即,若借助对上述阻断、路径选择盘150的旋转操作来选择直水和淋浴路径,则通过形成于上述流量调节件160的直水路径161或淋浴路径162,水从排出口12的相应喷射孔喷射排出,即从直水孔12a或淋浴孔12b喷射排出。

但是,在这种在先申请专利1中,由于直水和淋浴路径设置于一个本体,缺乏与水龙头和淋浴管分离的常规的浴室用水阀之间的互换性,因此,属于一种有改进余地的技术。

为了解决如上所述的改善点,最近公开的技术有韩国专利申请第10-2016-0045608号(水阀盒的操作盘;申请日期:2016年04月14日;以下称为在先申请专利2)。

参照图1及图2对上述在先申请专利2进行说明,在单一的水阀盒内层叠有多个操作盘的状态下,借助把手的旋转操作来进行冷热水的流量和水温调节及开闭工作,但是通过多个独立的排出路径来实现排水,上述多个操作盘具有冷热水的流入和流出及路径选择结构。

更具体地,在先申请专利2的水阀盒的操作盘包括:固定盘210,具有冷水流入孔211、热水流入孔212及3分式排出孔213,上述冷水流入孔211、热水流入孔212隔着间隔设置于相同旋转线上,上述3分式排出孔213在与冷水流入孔211、热水流入孔212不同的旋转半径上以隔着间隔的方式设置;分配盘220,具有整合孔221及多个3分式排水孔223,上述整合孔221与上述冷水流入孔211、、热水流入孔212的形成路径对齐,上述3分式排水孔223分别与上述多个3分式排出孔213对齐;水温调节盘230,具有水温调节孔231及连通孔233,上述水温调节孔231在上述固定盘210与分配盘220之间旋转,使冷水流入孔211、热水流入孔212中任一部分或全部与整合孔221相连通,上述连通孔233以与旋转角度无关的方式使上述多个3分式排出孔213与多个排水孔223相连通;以及流量、路径调节盘240,由在上述分配盘220的一侧面中的形成多个排水孔223的部分层叠的状态下通过旋转来使多个排水孔223中的一个开放或全部阻断的开放缺口部241及阻断面构成。

在如上所述的在先申请专利2的操作盘200中,在上述固定盘210的下部面收容于水阀盒底座110的状态下,借助第一衬垫p1的反弹压力来保持气密性,水温调节盘230的下部面以面紧贴方式层叠于上述固定盘210的上部面,分配盘220的下部面以面紧贴方式层叠于上述水温调节盘230的上部面,设置于阻断衬套180的下端外周边缘部分的固定突台182与设置于分配盘220的上部面外周边缘部分的固定槽插入结合,通过设置于阻断衬套180的下端内侧边缘部分的第二衬垫p2对分配盘220的上部面内侧边缘部分进行反弹加压来保持气密性,流量、路径调节盘240以面紧贴方式层叠于上述分配盘220的中间部分,上述流量、路径调节盘240与流量、路径调节件160下端的插入突片161相结合并进行旋转,借助第三衬垫p3的反弹加压力来向着朝向上述分配盘220的方向紧贴。

但是,如上所述的在先申请专利2存在如下的问题点,即,第一衬垫p1对固定盘210提供加压力,向上述固定盘210施加的加压力完全施加在水温调节盘230,进一步地,由于设置于阻断衬套180与分配盘220之间的第二衬垫p2的加压力和设置于流量、路径调节件160与流量、路径调节盘240之间的第三衬垫p3的加压力同时施加在上述水温调节盘230,最终,从上述水温调节盘230的上方和下方传递巨大的加压力,因此摩擦阻力增加,而导致旋转操作发涩。

进一步说明,若假设从上述固定盘210的下方经过固定盘210向水温调节盘230方向施加的第一衬垫p1的反弹加压力为100、从分配盘220的上方经过分配盘220向水温调节盘230方向施加的第二衬垫p2的反弹加压力为50、从流量、路径调节盘240的上方经过流量、路径调节盘240和分配盘220来向水温调节盘230方向施加的第三衬垫p3的反弹加压力为30,则施加在上述水温调节盘230的反弹加压力总共达到180。

如上所述,若向温调节盘230施加达到180的反弹加压力,则存在摩擦阻力的增加导致旋转动作发涩的问题点。

并且,由于上述固定盘210与水温调节盘230及分配盘220以大面积面紧贴而成,互相面接触的部分的摩擦阻力变大,因此,存在旋转操作发涩,即难以操作的问题点。

并且,为了向多种用水处(例:直水和淋浴及洗衣机等)分配水,在如上所述的在先申请专利2中,在固定盘210形成3分式排出孔213,与现有的2分式排出孔(例:向淋浴器和洗脸池方向引导水的排出孔)相比,排出孔213的开放面积变窄,由此,存在所排出的流量少或水压低的问题。

为了解决此问题,通过扩大多个操作盘的直径来对排出孔213的开放面积变窄情况进行补偿,但是,在以如上所述的方式扩大操作盘的直径的情况下,水阀盒的直径也需要扩大,但是,在此情况下,不仅存在需要扩大整个水龙头的大小的问题,而且,由于水阀盒的直径变大,因此,对适用于常规的水龙头本体而言存在互换性问题。

并且,如上所述的在先申请专利2存在如下的问题,多个操作盘200为如下的结构,即,水温调节盘230层叠于固定盘210的上部,分配盘220层叠于上述水温调节盘230的上部,流量、路径调节盘240层叠于上述分配盘220,不仅盘的数量多,而且,所层叠的高度高,水阀盒100的长度变长,由此所造成的水龙头的高度也变高等,因此整个大小变大。



技术实现要素:

技术问题

本发明考虑如上所述的现有技术问题或改善点而提出的,提供如下的水阀盒,即,结构上具有冷热水的流入(冷水、热水、混合)与排出及路径选择结构并具有以多层层叠而成的操作盘,而且,借助对流量、路径调节件及水温调节件的旋转操作来使流量、路径调节件及水温调节件进行旋转,由此形成包括冷热水的开闭在内的流量及水温调节,并通过多个独立的路径来向相应用水处选择性地排水或供水,在提供如上所述的水阀盒的过程中,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在多个操作盘之间,尤其使得对水温调节盘所施加的衬垫的反弹加压力最小化,并通过减少摩擦面积来使摩擦阻力最小化,来在多个操作盘的有限的直径(直径没有扩大的状态)内可确保最大限度的水排出路径的面积,并减少操作盘的数量。

解决问题的方案

在用于实现如上所述的目的本发明的水阀盒10中,操作盘20设置于水阀盒底座11与水阀盒外罩19的结合体空间内,上述操作盘20通过根据旋转状态控制流入路径和排出路径的开闭程度来调节流量和水温,上述水阀盒10的特征在于,上述操作盘20被设置成:使得作为从外部供给的水(冷水、热水)的流入路径的冷水流入孔21-1、热水流入孔21-2和作为所流入的水的排出路径的多个排出孔21-3以具有不同旋转半径(在同心圆上位于互不相同的位置)的方式位于相同的平面上,在与上述不同旋转半径相对应的位置以面紧贴方式进行层叠的状态下,通过单独的旋转操作,来分别对上述冷水流入孔21-1、热水流入孔21-2和多个排出孔21-3进行开闭控制。

其中,在本发明中,上述水阀盒10的特征在于,上述操作盘20包括:圆形的固定盘21,在相同旋转线上的一部分,以隔着间隔的方式设置有冷水流入孔21-1、热水流入孔21-2,在与上述冷水流入孔21-1、热水流入孔21-2不同的旋转半径上,以隔着间隔的方式设置有多个排出孔21-3和阻断部位;旋转型的水温调节盘23,设置有在与上述固定盘21相紧贴的状态下通过旋转操作来开闭上述冷水流入孔21-1、热水流入孔21-2的水温调节孔23-1;以及旋转型的流量、路径调节盘24,设置有在与上述水温调节盘23平行的面上以与固定盘21相紧贴的状态通过单独的旋转操作来选择性地开闭上述多个排出孔21-3的开放缺口部24-1和阻断面。

并且,在本发明中,上述水阀盒10的特征在于,上述操作盘20包括:圆形的固定盘21,在相同旋转线上的一部分,以隔着间隔的方式设置有冷水流入孔21-1、热水流入孔21-2,在与上述冷水流入孔21-1、热水流入孔21-2不同的旋转半径上,以隔着间隔的方式设置有多个排出孔21-3和阻断部位;旋转型的水温调节盘23,设置有在与上述固定盘21相紧贴的状态下通过旋转操作来开闭上述冷水流入孔21-1、热水流入孔21-2的水温调节孔23-1;固定型的空间盘22,向位于上述固定盘21与上述固定型的空间盘22之间的水温调节盘23施加压力来维持转动,并确保能够使从上述冷水流入孔21-1、热水流入孔21-2流入的水停留的空间;以及旋转型的流量、路径调节盘24,设置有在与上述水温调节盘23平行的面上以与固定盘21相紧贴的状态通过单独的旋转操作来选择性地开闭上述多个排出孔21-3的开放缺口部24-1和阻断面。

在此情况下,在本发明中,上述水阀盒10的特征在于,在上述操作盘20中,在固定盘21的下部被部分地收容于水阀盒底座11的状态下,借助第一衬垫p1的向上反弹加压力来保持气密性,水温调节盘23的下部紧贴层叠于上述固定盘21的上部,空间盘22的下部紧贴层叠于上述水温调节盘23的上部,借助设置于阻断衬套18的下端内侧边缘部分的第二衬垫p2的向下反弹加压力来向着朝向水温调节盘23的方向提供紧贴力,在上述固定盘21的上部中,在与水温调节盘23不同的旋转半径上,流量、路径调节盘24的下部紧贴层叠于上述固定盘21的上部,借助第三衬垫p3的向下反弹加压力来向着朝向上述固定盘21的方向提供紧贴力,上述第三衬垫p3设置于流量、路径调节盘24和与流量、路径调节盘24的上部相结合的流量、路径调节件16之间。

在此情况下,在本发明中,上述水阀盒10的特征在于,上述操作盘20的固定盘21包括:冷水流入孔21-1、热水流入孔21-2,隔着间隔设置于上述固定盘21的外周边缘或中间部分;以及多个排出孔21-3,隔着间隔以均匀或不同的角度或面积设置于在中间部分或外周边缘部分中除1/4划分面之外的3/4面。

并且,在本发明中,上述水阀盒10的特征在于,上述操作盘20的水温调节盘23为设置有水温调节孔23-1的角度限制性旋转型盘,上述水温调节孔23-1在层叠于固定盘21的上部外周边缘或中间部分的状态下,通过旋转操作来与上述冷水流入孔21-1、热水流入孔21-2中的任一部分或全部相连通。

并且,在本发明中,上述水阀盒10的特征在于,上述操作盘20的流量、路径调节盘24为层叠于固定盘21的上部中间或外周边缘部分的非角度限制性旋转型盘。

发明的效果

基于如上所述的技术方案的本发明具有如下的效果,即,本发明的结构为在上述固定盘21的上部形成以具有不同旋转半径的方式来使水温调节盘23与流量、路径调节盘24以面紧贴方式层叠的结构,或者在上述固定盘21的上部形成以具有不同旋转半径的方式来使水温调节盘23与流量、路径调节盘24面紧贴且使固定型的空间盘22以面紧贴方式层叠于上述水温调节盘23的上部的结构,在基于从位于流量、路径调节盘24上方的第三衬垫p3施加的向下反弹加压力来使从位于上述固定盘21下方的第一衬垫p1施加的向上反弹加压力被削减的状态下,仅增加从位于上述空间盘22上方的第二衬垫p2施加的向下反弹加压力来向上述水温调节盘23传递,由此,与如现有技术所述的所有衬垫的反弹加压力向水温调节盘23传递的情况相比,通过减少紧贴压力来获得容易进行上述水温调节盘23的旋转操作的操作性提高效果。

并且,根据本发明,通过适用圆框型的上述水温调节盘23,来减少与固定盘21之间的摩擦阻力,由此获得使旋转操作柔和的操作性提高效果。

并且,本发明具有如下的效果,即,在固定盘21的中间部分中除1/4划分面的3/4面隔着间隔形成多个排出孔21-3,即,在1/4面(90度的面)形成阻断部位、在另一1/4面(另一90度的面)形成第一排出孔21-3a、在另一1/4面(另一90度的面)形成第二排出孔21-3b、在另一1/4面(另一90度的面)形成第三排出孔21-3c,与现有技术(优先专利2)中的排出孔213(60度角度)相比,即使没有扩大多个操作盘的直径,也可扩大排出孔21-3的开放面积,因此,相对于流入的流量,可在不降低排水流量及水压的情况下进行排水。

并且,本发明具有如下的效果,即,如上所述,不需要为了扩大排出孔21-3的开放面积而扩大多个操作盘的直径,因此在不改变水阀盒的大小的情况下,确保互换性,以便可适用于现有水龙头。

附图说明

图1为示出现有(本申请人的在先申请)水阀盒的结构的分离立体图。

图2为更详细示出现有水阀盒的结构的剖视图。

图3为示出适用本发明的水阀盒的外观的立体图。

图4为具体示出将本发明适用于水阀盒的例的分解立体图。

图5为更具体地示出将本发明适用于水阀盒的组装状态的剖视图。

图6为明确示出本发明的操作盘被层叠的状态的部分剖面立体图。

图7为示出层叠本发明的多个操作盘的状态的部分剖面立体图。

图8为示出流量、路径调节盘层叠于本发明的固定盘的状态的立体图。

图9为示出施加与本发明的操作盘相对应的多个衬垫的反弹加压力的状态的部分剖视图。

图10为示出对于本发明的固定盘的水温调节盘的面接触宽度的剖视图。

图11的a)部分、b)部分、c)部分为示出在本发明中从固定盘流入的冷水和热水由水温调节盘的旋转操作被控制的状态(排水孔被流量、路径调节盘阻断的状态)的俯视图。

图12的a)部分、b)部分、c)部分、d)部分为示出在本发明中由流量、路径调节盘阻断、选择性地开放固定盘的排出孔的状态的立体图。

图13的a)部分、b)部分、c)部分、d)部分为示出在本发明中由流量、路径调节盘阻断、选择性地开放固定盘的排出孔的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如上所述的附图,对本发明进行说明。

首先,如图3至图5所示,本发明的水阀盒的操作盘20可以如下:在水阀盒10中,操作盘20设置于水阀盒底座11与水阀盒外罩19的结合体空间内,上述操作盘20通过根据旋转状态控制流入路径和排出路径的开闭程度来调节流量和水温,上述操作盘20可被设置成:使得作为从外部供给的水(冷水、热水)的流入路径的冷水流入孔21-1、热水流入孔21-2和作为所流入的水的排出路径的多个排出孔21-3以具有不同旋转半径(在同心圆上位于互不相同的位置)的方式位于相同的平面上,在与上述不同旋转半径相对应的位置以面紧贴方式进行层叠的状态下,通过单独的旋转操作,来分别对上述冷水流入孔21-1、热水流入孔21-2和多个排出孔21-3进行开闭控制。

其中,如图6所示,本发明的上述操作盘20可包括:圆形的固定盘21,在相同旋转线上的一部分,以隔着间隔的方式设置有冷水流入孔21-1、热水流入孔21-2,在与上述冷水流入孔21-1、热水流入孔21-2不同的旋转半径上,以隔着间隔的方式设置有多个排出孔21-3和阻断部位;旋转型的水温调节盘23,设置有在与上述固定盘21相紧贴的状态下通过旋转操作来开闭上述冷水流入孔21-1、热水流入孔21-2的水温调节孔23-1;以及旋转型的流量、路径调节盘24,设置有在与上述水温调节盘23平行的面上以与固定盘21相紧贴的状态通过单独的旋转操作来选择性地开闭上述多个排出孔21-3的开放缺口部24-1和阻断面。

并且,上述操作盘20可包括:圆形的固定盘21,在相同旋转线上的一部分,以隔着间隔的方式设置有冷水流入孔21-1、热水流入孔21-2,在与上述冷水流入孔21-1、热水流入孔21-2不同的旋转半径上,以隔着间隔的方式设置有多个排出孔21-3和阻断部位;旋转型的水温调节盘23,设置有在与上述固定盘21相紧贴的状态下通过旋转操作来开闭上述冷水流入孔21-1、热水流入孔21-2的水温调节孔23-1;固定型的空间盘22,向位于上述固定盘21与上述固定型的空间盘22之间的水温调节盘23施加压力来维持转动,并确保能够使从上述冷水流入孔21-1、热水流入孔21-2流入的水停留的空间;以及旋转型的流量、路径调节盘24,设置有在与上述水温调节盘23平行的面上以与固定盘21相紧贴的状态通过单独的旋转操作来选择性地开闭上述多个排出孔21-3的开放缺口部24-1和阻断面。

并且,在上述操作盘20中,在固定盘21的下部被部分地收容于水阀盒底座11的状态下,借助第一衬垫p1的向上反弹加压力来保持气密性,水温调节盘23的下部紧贴层叠于上述固定盘21的上部,空间盘22的下部紧贴层叠于上述水温调节盘23的上部,借助设置于阻断衬套18的下端内侧边缘部分的第二衬垫p2的向下反弹加压力来向着朝向水温调节盘23的方向提供紧贴力,在上述固定盘21的上部中,在与水温调节盘23不同的旋转半径上,流量、路径调节盘24的下部紧贴层叠于上述固定盘21的上部,借助第三衬垫p3的向下反弹加压力来向着朝向上述固定盘21的方向提供紧贴力,上述第三衬垫p3设置于流量、路径调节盘24和与流量、路径调节盘24的上部相结合的流量、路径调节件16之间。

在上述的操作盘20的固定盘21中,上述固定盘21的冷水流入孔21-1、热水流入孔21-2为隔着间隔设置于固定盘21的面中的外周方向并分别具有90度以下的角度的弧状的长孔,所有角度的总和达到180度以下,或者通过分别形成具有180度以下的角度的弧状的长孔,来使所有角度的总和达到360度以下,上述多个排出孔21-3由隔着间隔设置于在固定盘21的面中的中间部分中除1/4划分面之外的3/4面并分别形成具有90度以下的角度的扇形或梯形形态的第一排出孔21-3a、第二排出孔21-3b、第三排出孔21-3c构成。

在上述的操作盘20的固定盘21中,冷水流入孔21-1、热水流入孔21-2为隔着间隔设置于固定盘21的面中的中间部分并分别具有90度以下的角度的扇形或半圆形的通孔,所有角度的总和达到180度以下,或者通过分别形成具有180度以下的角度的扇形或半圆形的通孔,来使所有角度的总和达到360度以下,上述多个排出孔21-3由隔着间隔设置于在固定盘21的面中的外周边缘部分中除1/4划分面之外的3/4面并分别形成具有90度以下的角度的弧形的第一排出孔21-3a、第二排出孔21-3b、第三排出孔21-3c构成。

在此情况下,上述固定盘21可被部分地收容于构成后述的水阀盒10本体的水阀盒外罩19与水阀盒底座11中的水阀盒底座11,通过第一衬垫p1受到反弹加压力并以保持气密性的状态固定。

上述冷水流入孔21-1、热水流入孔21-2可以为等分设置于相同旋转线上的一部分的通孔。

并且,上述多个排出孔21-3可以为在与冷水流入孔21-1、热水流入孔21-2不同的旋转半径上以设置有阻断部位的方式隔着间隔来以不同角度及面积设置的通孔。

另一反面,上述的操作盘20的水温调节盘23可以为设置有水温调节孔23-1的角度限制性的旋转型盘,上述水温调节孔23-1在层叠于固定盘21的上部外周边缘或中间部分的状态下,通过旋转操作来以选择性、比例性地开闭上述冷水流入孔21-1、热水流入孔21-2中的一部分或全部,从而引导冷水或热水或混合水的流入。

上述水温调节盘23可以为圆框(rim)型的盘。

在此情况下,上述水温调节孔23-1可以为设置于圆框的面的弧状的长孔。例示性地,上述水温调节孔23-1形成的弧的角度以90度以下作为一实施例,但是,根据上述固定盘21的冷水流入孔21-1、热水流入孔21-2形成的角度,也可以达到90度以上。

并且,在上述水温调节盘23中,与固定盘21接触的部位为平面,上部面向内侧具有向下高度差,可在外周边缘部分设置有与水温调节件17相对应结合的槽或突起。

并且,另一方面,上述的操作盘20的流量、路径调节盘24可以为由通过层叠于固定盘21的上部中间或外周边缘部分来仅使上述多个排出孔21-3中的一个开放或阻断全部上述排出孔21-3的开放缺口部24-1和阻断面构成的非角度限制性的旋转型盘。

上述开放缺口部24-1为扇形或梯形形态的缺口部位,其角度可与固定盘21的排水孔23-1所形成的角度相同或更小。

并且,可在上述流量、路径调节盘24的上部面设置有与流量、路径调节件16相对应结合的槽或突起。

并且,另一方面,上述操作盘20的空间盘22为圆框型的固定型盘,通过层叠于上述水温调节盘23的上部面,来维持位于上述固定盘21与空间盘22之间的水温调节盘23的转动,另一方面,可确保从上述冷水流入孔21-1、热水流入孔21-2流入的水所停留的空间。

作为参照,收容本发明的水阀盒10可包括:流量、路径调节件16,一侧端与上述流量、路径调节盘24的一侧面相结合,另一侧端暴露于形成水阀盒10的本体的水阀盒外罩19的上端外部,借助与另一侧端相结合的把手操作来使流量、路径调节盘24非限制性地旋转;水温调节件17,插入于上述水阀盒外罩19与流量、路径调节件16之间,一侧端与上述水温调节盘23的一侧面相连接,另一侧端暴露于上述水阀盒外罩19的上端外部,借助与另一侧端相结合的把手操作来使水温调节盘23旋转;阻断衬套18,一侧端与上述空间盘22的一侧面相连接来与空间盘22形成密封空间,另一侧端在与上述流量、路径调节件16的一侧端部分的外周面相紧贴状态下,支持流量、路径调节件16的旋转;水阀盒底座11,通过收容上述固定盘21来防止旋转移动;以及水阀盒外罩19,紧固于上述水阀盒底座11,提供操作盘20的收容空间,单限制上述水温调节件17的旋转角度。

如上所述,在流量、路径调节件16中,在一侧端设置与上述流量、路径调节盘24的插入槽插入连接的插入突片16-1,在设置有上述插入突片16-1的一侧端方向的外周面可突出形成有在卡止于阻断衬套18的下方内径的突台的状态下防止脱离的环形台阶162。

另一方面,上述水温调节件17为通过阻断衬套18与流量、路径调节件16隔离并使得流量、路径调节件16以同心轴结合状态插入来进行旋转的管道,一侧端的一部分以左右对称的方式扩大并以朝向上述水温调节盘23的方向弯曲延伸来形成侧面延伸片17-1,上述侧面延伸片17-1端部的突起可与形成于上述水温调节盘23的外周面的槽插入结合。

这样一来,在不与上述流量、路径调节件16互相干扰的情况下进行旋转操作,因突出形成于水阀盒外罩19内周面的突片19-1,使得上述侧面延伸片17-1在旋转角度上限制,从而可在以规定角度内左右旋转的过程中使得与端部相连接的水温调节盘23旋转。

并且,另一方面,上述阻断衬套18在一侧端的外周面形成有固定突起18-1,上述固定突起18-1插入于分别垂直形成于上述水阀盒外罩19的内周面两侧的一对突片19-1来防止移动,并且,可在一侧端部面形成有固定突台18-2,以便插入结合于上述空间盘22的一侧面周缘部分的槽。

并且,另一方面,上述水阀盒外罩19可以为下宽上窄的2级管体。

对如上所述的本发明的作用进行说明。

首先,如图7所示,在适用于本发明的水阀盒10的操作盘20中,圆框型的水温调节盘23层叠于上述圆形的固定盘21的上部面外周边缘部分,圆框型的空间盘22层叠于上述水温调节盘23的上部面,或者没有层叠上述空间盘22,而在使阻断衬套18(借助衬垫保持与水温调节盘之间的气密性)与水温调节盘23的上部面相结合的状态下,流量、路径调节盘24层叠于上述固定盘21的中间部分,尤其,如图8所示,本发明以上述流量、路径调节盘24与固定盘21上部面中间部分面接触的状态层叠而成。即,在上述固定盘21的上部面,借助水温调节盘23来进行冷水流入孔21-1、热水流入孔21-2的开闭,同时,借助流量、路径调节盘24来进行排出孔21-3的开闭。

在这种操作盘20的上述固定盘21的下部被部分地收容于水阀盒底座11的状态下,借助第一衬垫p1的向上反弹加压力来保持气密性,水温调节盘23的下部紧贴层叠于上述固定盘21的上部,空间盘22的下部紧贴层叠于上述水温调节盘23的上部,借助设置于阻断衬套18的下端内侧边缘部分的第二衬垫p2的向下反弹加压力来向着朝向水温调节盘23的方向提供紧贴力,在上述固定盘21上部中,在与水温调节盘23不同的旋转半径上,流量、路径调节盘24下部紧贴层叠于上述固定盘21的上部,借助第三衬垫p3的向下反弹加压力来向着朝向上述固定盘21的方向提供紧贴力,上述第三衬垫p3设置于流量、路径调节盘24和与流量、路径调节盘24的上部相结合的流量、路径调节件16之间。

如图9所示,如上所述的本发明,在基于从位于流量、路径调节盘24上方的第三衬垫p3施加的向下反弹加压力来使从位于上述固定盘21下方的第一衬垫p1施加的向上反弹加压力被削减的状态下,仅增加从位于上述空间盘22上方的第二衬垫p2施加的向下反弹加压力来向上述水温调节盘23传递,由此,与如现有技术所述的所有衬垫的反弹加压力向水温调节盘23传递的情况相比,可通过明显减少紧贴压力来容易进行上述水温调节盘23的旋转操作。

进一步说明,若假设从上述固定盘21的下方经过固定盘21向水温调节盘23方向施加的第一衬垫p1的反弹加压力为100、从空间盘22的上方经过空间盘22向水温调节盘23方向施加的第二衬垫p2的反弹加压力为50、从流量、路径调节盘24的上方向固定盘210方向施加的第三衬垫p3的反弹加压力为30,则施加在上述水温调节盘230的反弹加压力应为第一衬垫p1的反弹加压力100加上第二衬垫p2的反弹加压力50,共150,但是,由于上述第三衬垫p3以与第一衬垫p1方向相反的方式对固定盘21提供反弹加压力30,因此,实际为(100-30)+50,向水温调节盘23施加的加压力总共达到120,从而摩擦阻力下降,使平旋转动作柔和。

其中,回顾现有技术的问题,若假设从固定盘210的下方经过固定盘210向水温调节盘230方向施加的第一衬垫p1的反弹加压力为100、从分配盘220的上方经过分配盘220向水温调节盘230方向施加的第二衬垫p2的反弹加压力为50、从流量、路径调节盘240的上方经过流量、路径调节盘240和分配盘220来向水温调节盘230方向施加的第三衬垫p3的反弹加压力为30,则施加在上述水温调节盘230的反弹加压力总共达到180。如上所述,由于向水温调节盘230施加达到180的反弹加压力,因此摩擦阻力增加,因而导致旋转操作发涩。

进一步地,如图10所示,本发明通过适用圆框型的上述水温调节盘23,从而可使与固定盘21相接触的面的宽度(w)最小化,由此,可通过进一步减少与固定盘21之间的摩擦阻力,从而使旋转操作柔和。

如图11的a)部分所示,在如上所述的本发明中,在水温调节盘23与上述固定盘21的上部面相接触的状态下,若上述固定盘21的冷水流入孔21-1、热水流入孔21-2与水温调节盘23的水温调节孔23-1对齐,则通过上述固定盘21的冷水流入孔21-1和热水流入孔21-2从外部所供给的冷水和热水将通过水温调节盘23的水温调节孔23-1被引向空间盘22和阻断衬套所形成的停留空间。在此情况下,在流量、路径调节盘24的开放缺口部24-1不与固定盘21的排出孔21-3中的任一个对齐的阻断状态下,水不会被排出。

在此情况下,如果,如图11的b)部分所示,若使上述水温调节盘23向左侧旋转来使得固定盘21的热水流入孔21-2与水温调节盘23的水温调节孔23-1对齐,则通过上述固定盘21的热水流入孔21-2从外部供给的热水通过水温调节盘23的水温调节孔23-1被引向上述停留空间。在此情况下,在流量、路径调节盘24的开放缺口部24-1不与固定盘21的排出孔21-3中的任一个对齐的阻断状态下,水不会被排出。

在此情况下,如果,如图11的c)部分所示,若使上述水温调节盘23向右侧旋转来使得固定盘21的冷水流入孔21-1与水温调节盘23的水温调节孔23-1对齐,则通过上述固定盘21的冷水流入孔21-1从外部供给的冷水通过水温调节盘23的水温调节孔23-1被引向上述停留空间。在此情况下,在流量、路径调节盘24的开放缺口部24-1不与固定盘21的排出孔21-3中的任一个对齐的阻断状态下,水不会被排出。

如图12的a)部分及图13的a)部分所示,在以如上所述的方式使水被引向停留空间的状态下,在上述流量、路径调节盘24的开放缺口部24-1不与固定盘21的排出孔21-3中的任一个对齐的阻断状态下,水不会被排出。

在此情况下,如果,如图12的b)部分及图13的b)部分所示,在通过使流量、路径调节盘24向左侧旋转(从阻断状态旋转90度)来使开放缺口部24-1打开固定盘21的第一排出孔21-3a的状态下,根据打开程度调节流量并通过第一排出孔21-3a进行排出。

在此情况下,如果,如图12的c)部分及图13的c)部分所示,在通过使流量、路径调节盘24更向左侧旋转(从阻断状态旋转180度)来使开放缺口部24-1打开固定盘21的第二排出孔21-3b的状态下,根据打开程度调节流量并通过第二排出孔21-3b进行排出。

在此情况下,如果,如图12的d)部分及图13的d)部分所示,在通过使流量、路径调节盘24更向左侧旋转(从阻断状态旋转270度)来使开放缺口部24-1打开固定盘21的第三排出孔21-3c的状态下,根据打开程度调节流量并通过第三排出孔21-3c进行排出。

如上所述,各排出孔21-3的末端,即,在位于固定盘21的底面的水阀盒底座11所设置的排出端与洗漱台的水龙头、淋浴器管及此外的需供水的部位相连接,从而进行供水。

在如上所述的本发明中,在固定盘21的中间部分中的除1/4划分面之外的3/4面隔着间隔形成多个排出孔21-3,即,在1/4面(90度的面)形成阻断部位、在另一1/4面(另一90度的面)形成第一排出孔21-3a、在另一1/4面(另一90度的面)形成第二排出孔21-3b、在另一1/4面(另一90度的面)形成第三排出孔21-3c,与现有技术的排出孔21-3(60度)相比,即使没有扩大多个操作盘的直径,也可扩大排出孔21-3的开放面积,因此,能够以相对于流入的流量没有降低排水流量及水压的方式进行排水。

并且,如上所述,在本发明中,不需要为了扩大排出孔21-3的开放面积而扩大多个操作盘的直径,因此,在不改变水阀盒的大小的情况下,可确保互换性,以便可适用于现有水龙头。

最后,在本发明中,上述固定盘21的排出孔21-3可分别按照如上所述的方式以等分或不同的角度及面积设置。即,3分式的排出孔21-3形成等分(相同的角度和相同的面积)状态,或者3个排出孔中的主要使用的直水及与淋浴有关的多个排出孔以相同的角度及面积设置,与剩余辅助用水处有关的排出孔的角度及面积可相对窄或小。

如上所述,相比于与直水及淋浴相关的多个排出孔的最大流量(强水压),可相对减少辅助使用处的流量(弱水压),从而,可在长时间以低水压洗水果的情况下节约水。

以上,通过例示本发明的原理的优选实施例来说明本发明,但本发明的结构及作用并不限定于所进行的说明。例如,在本发明中,例示了排水路径分为3个部分,但可在水压不降低的范围内扩大为4个以上的部分(将排水路径设定为4个并由此转换设计调节角度)。

此外,本发明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能够理解,可在不脱离发明要求保护范围中的思想及范畴的情况下,可对本发明进行多种变更及修改。

因此,所有这些适当的变更及修改和等同技术方案应被视为属于本发明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