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工程机械的移动式配重机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606171发布日期:2018-06-05 19:46阅读:287来源:国知局
一种用于工程机械的移动式配重机构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工程机械配重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用于工程机械的移动式配重机构。



背景技术:

整机稳定性是影响起重机械吊重性能的关键指标之一,因此在设计起重机械时往往将配重质量增大到车桥能够承载的极限以最大限度的提高整机的稳定性。从原理上讲真正影响起重机稳定性的是配重相对回转中心产生的力矩,设配重重量为Q,配重重心相对回转中心的距离为L,那么配重作用于回转中心的力矩为:W=Q×L。因此,增大配重重心与回转中心的距离或者增加配重的重量都可以提高起重机的整机稳定性,一般的做法是采用组合式配重的方式增加配重重量来提高起重机械的稳定性。

对于小吨位产品,受限于整车重量及桥荷,随车配重质量严重制约了整机的稳定性,而额外增加车辆运送组合式配重使用成本太高,因此增大配重重心与回转中心的距离对于保证整机的吊重性能至关重要。但如果考虑到桥荷分配、车辆行驶的稳定性、安全性及外观造型等各方面,配重后移距离及其有限。因此,作业时将配重重心后移,行驶状态时收回是一种经济有效的方案。

现有的通过配重动作实现整机稳定性提升的方法有两种:

1)组合式配重:受限于起重机械桥荷及安全性考虑,起重机械在行驶或转场过程中仅带少量配重,甚至不带配重。在吊重工作区域将车辆定置后通过液压油缸或其他方式将配重挂接在起重机械上,通过增加配重重量的方式提高整机的吊装稳定性。

2)移动式配重:起重机械的配重重量一定,通过外力将配重相对于回转中心往外移动一定距离的方式提高整机的吊重稳定性。在实现方式上有两种技术手段,分别为导轨式和连杆式。

如图1所示为导轨式配重移动方案,实线所示为行驶(或转场状态),虚线所示为作业状态。两导轨分别固定于起重机械卷扬箱底部两侧,滑块固定于配重上。当滑块在油缸推动下沿导轨运动时,配重也移动同样的距离。

如图2所示为连杆式配重移动方案,实线所示为行驶(或转场状态),虚线所示为作业状态。两连杆平行布置,上铰点固定于卷扬箱,下铰点固定于配重,通过油缸推动连杆下铰点实现配重的整体后移。

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是:

1)组合式配重方案的技术缺点有如下两点: a.随车携带配重重量有限,配重需要额外的交通工具运输,使用成本增加; b.需要通过吊装的方式实现配重移动、挂接,同样增加了吊装成本。

2)移动式配重两种技术手段都存在移动距离短的缺陷(导轨式配重的移动距离受制于导轨的刚度,连杆式方案受制于移动过程的动作稳定性),对于小吨位产品,本身配重较轻,如果移动距离短则对于整车稳定性的提升效果并不显著,相对于移动配重所增加的成本来讲可能并不具备实际使用价值。



技术实现要素: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通过一种用于工程机械的移动式配重机构。本发明通过翻转移动配重的方案,实现配重的较大距离移动,且配重固定牢靠,适用于配重相对较小的起重机械上。

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一种用于工程机械的移动式配重机构,包括两个对称布置的前液压缸A和两个对称布置的位于前液压缸A后侧的后液压缸B,以及位于卷扬箱下方的配重;两个所述后液压缸B分居在卷扬箱后端的两侧,后液压缸B的上端铰接在卷扬箱上,后液压缸B的下端铰接在配重上;两个所述前液压缸A分居在卷扬箱的两侧,前液压缸A的上端铰接在卷扬箱上,前液压缸A的下端铰接在配重上。

优选的:后液压缸B下端和前液压缸下端用两个同轴铰接轴接在配重上。

优选的:所述后液压缸B下端和前液压缸A下端铰接在配重上侧中间位置。

优选的:两个所述后液压缸B上端用两个同轴铰接轴铰接在卷扬箱上。

优选的:两个所述前液压缸A上端用两个同轴铰接轴铰接在卷扬箱上。

本发明通过油缸协同驱动的方式实现起重机械配重整体最终的水平移动,增大配重相对于回转中心的距离,提高整机的吊重稳定性。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采用液压驱动的方式实现配重整体的水平移动,操作简便,易于实现自动化控制;

卷扬箱体后部空间较大,很容易布置配重移动机构;

配重移动不仅适用于固定配重,还可适用于组合式配重;由于液压缸的存在,不仅可以使配重前后移动,还可以上下移动,不需要额外动力即可实现组合式配重挂接;

使用液压缸控制,配重在转场及工作状态下都能够方便的实现锁死,在结构上也能够很方便的锁死,安全性高。

附图说明

图1是背景技术中所述的导轨式配重移动方案;

图2是背景技术中所述的连杆式配重移动方案;

图3是本发明行驶(或转场)状态下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工作状态下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实施例中前液压缸A、后液压缸B的液压控制系统示意图。

图中:1、前液压缸A;2、后液压缸B;3、卷扬箱;4、配重。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是本发明的一个具体实施例,现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做进一步说明。

如图3和图4所示,一种用于工程机械的移动式配重机构,在卷扬箱3的两侧分别设有两个前液压缸A1和两个后液压缸B2;配重4位于卷扬箱3下方。两个后液压缸B2分居在卷扬箱3后端的两侧,两个后液压缸B2对称布置;两个后液压缸B2上端共用一个铰接轴铰接在卷扬箱3上。前液压缸A1位于后液压缸B2的前侧,两个前液压缸A1分居在卷扬箱3的两侧且对称布置;两个前液压缸A1上端共用一个铰接轴铰接在卷扬箱3上。后液压缸B2下端和前液压缸A1下端共用一个铰接轴铰接在配重4上侧中间位置。

再结合图5所示,两个前液压缸A1和两个后液压缸B2通过一个液压控制系统控制。两个电磁阀分别控制前液压缸A和后液压缸B,其中两个前液压缸A同时动作,两个后液压缸B同时动作。

工作过程:

如图3所示,起重机械行驶(或转场)状态下,两个前液压缸A缩回活塞杆,两个后液压缸B伸出活塞杆,同时电磁阀失电,前液压缸A和后液压缸B闭锁,配重停止动作固定在卷扬箱底;

如图4所示,在进入作业区域需要移动配重时,电磁阀得电,两个前液压缸A大腔进油,前液压缸A伸出活塞杆;同时两个后液压缸B小腔进油,后液压缸B缩回活塞杆;

在前液压缸A、后液压缸B的驱动下,实现配重向后移动,移动到目标位置后,电磁阀失电,前液压缸A和后液压缸B重新锁死;

在这一运动过程中,配重会向下运动一段距离,通过控制配重运动轨迹,便于在配重下方挂接新的配重,使其可以适用于组合式配重的方案,大大提高了本发明的适用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