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阀体与壳体连接的限位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031715阅读:491来源:国知局
一种用于阀体与壳体连接的限位结构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限位结构,尤其涉及一种控水装置中用于阀体与壳体连接的限位结构。



背景技术:

现有的控水装置通常包括阀体以及设置在阀体外部的壳体,壳体一般由多块可拆卸的板件组装而成,但是现有的壳体与阀体在安装时,连接不够稳定,阀体与壳体的位置容易发生相对移动,因此也有许多控水装置阀体与壳体之间通常采用螺钉连接的方式进行装配,即采用螺钉连接的方式将各板件固定设置在阀体的外部,这样的连接方式需要在壳体上或者阀体上进行钻孔,严重的影响了控水装置外观的美观性,并且使得控水装置在使用的过程中,水容易从钻孔处渗入控水装置中,对阀体表面造成腐蚀,同时使得控水装置的拆装变得非常繁琐。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旨在解决上述所提及的技术问题,提供一种便于拆装、连接稳定,并且使得控水装置更具有美观性的用于阀体与壳体连接的限位结构。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的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控水装置阀体与壳体的连接结构,包括壳体,以及设置在壳体内部的阀体,壳体包括顶部开口的底壳以及与底壳的开口盖合的盖体,盖体朝向底壳的表面固定设置有压板,阀体的上表面设置有凸部,下表面设置有矩形凸台,压板与阀体的上表面抵接并设置有与凸部配合的凹槽,底壳内设置有与凸台滑动配合的第一滑槽,阀体的上表面和下表面分别设置有第一出水口和第二出水口,第一出水口和第二出水口上分别可拆卸的设置有第一接头和第二接头,盖体与底壳上对应设置有分别用于第一接头和第二接头穿过的第一安装孔和第二安装孔,壳体在安装时,朝向使用者的一端为前端,压板两侧边缘延伸出第一翻边,第一翻边与盖体之间构造成第二滑槽,压板的前端和后端分别设置有第一弹性钩和第二弹性钩,底壳的开口边缘朝向底壳内延伸出第二翻边,底壳两侧的第二翻边与第二滑槽可滑动的连接,底壳前端的第二翻边上设置有与第一弹性钩弹性扣接的第一通孔,底壳的后端可拆卸的设置有侧板,侧板的内侧表面设置有对第二弹性钩进行限位的限位槽,限位槽上设置有与第二弹性钩卡扣连接的连接部。

优选地,所述压板由塑料制成,并通过粘接的方式与盖体固定连接。

优选地,所述第一弹性钩包括压板的前端边缘延伸出的第一弹性臂以及弹性臂背向压板的端部设置的第一勾头。

优选地,所述第二弹性钩包括压板的后端边缘延伸出的第二弹性臂以及第二弹性臂背向压板的端部设置的第二勾头,第二弹性臂的宽度与限位槽的宽度相配合。

优选地,所述盖体呈平板状设置,第二翻边朝向盖体的表面与盖体平行。

优选地,所述限位槽由侧板内侧相互平行设置的两限位板构造而成。

优选地,所述阀体包括由金属材料制成的芯部,以及由PPA材料制成的包覆在芯部外表面的外层。

优选地,所述第一弹性钩与第二弹性钩均至少设置有两个。

有益效果是: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用于阀体与壳体连接的限位结构可以使得控水装置在安装时,通过凸台与第一滑槽配合,并推动阀体沿第一滑槽滑动,从而将阀体设置在底壳内,并通过第一滑槽对阀体进行限位,防止滑槽在底壳内移动,然后将底壳两侧的第二翻边与第二滑槽进行插接,并推动盖体朝底壳的前端滑动,使压板上的第一弹性钩与第一通孔卡扣连接,从而实现底壳与盖体的固定连接,同时压板上的凹槽与阀体上表面的凸部配合,对阀体进一步的限位,使得阀体与壳体的连接更加稳定牢固,最后将侧板与底壳进行固定连接,实现将阀体固定设置在壳体内,并且通过侧板内侧的限位槽和连接部对压板的第二弹性钩限位后再进行卡扣连接,使得盖体与底壳的连接更加稳定牢固,在阀体的上表面与下表面分别设置有第一出水口和第二出水口,并分别通过第一接头和第二接头穿过盖体和底壳并与阀体进行连接,从而使得第一接头和第二接头不仅可以起到与外部管件进行连接的作用,同时还能对盖体与阀体、底壳与阀体起到限位作用,使得壳体与阀体安装后,底壳、盖体和阀体相互之间不会发生相对移动的现象,连接更加稳定、牢固。

附图说明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其中:

图1 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用于阀体与壳体连接的限位结构的分解示意图;

图2 为图1中的盖体与压板的连接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和图2所示,一种用于阀体与壳体连接的限位结构,包括壳体1,以及设置在壳体1内部的阀体2,壳体1包括顶部开口的底壳3以及与底壳3的开口盖合的盖体4,盖体4朝向底壳3的表面固定设置有压板5,阀体2的上表面设置有凸部6,下表面设置有矩形凸台,压板5与阀体2的上表面抵接并设置有与凸部6配合的凹槽8,底壳3内设置有与凸台滑动配合的第一滑槽9,阀体2的上表面和下表面分别设置有第一出水口23和第二出水口,第一出水口23和第二出水口上分别可拆卸的设置有第一接头25和第二接头26,盖体4与底壳3上对应设置有分别用于第一接头25和第二接头26穿过的第一安装孔27和第二安装孔28,壳体1在安装时,朝向使用者的一端为前端,压板5两侧边缘延伸出第一翻边10,第一翻边10与盖体4之间构造成第二滑槽11,压板5的前端和后端分别设置有第一弹性钩12和第二弹性钩13,底壳3的开口边缘朝向底壳3内部延伸出第二翻边14,底壳3两侧的第二翻边14与第二滑槽11可滑动的连接,底壳3前端的第二翻边14上设置有与第一弹性钩12弹性扣接的第一通孔15,底壳3的后端可拆卸的设置有侧板16,侧板16朝向底壳3内设置有对第二弹性钩13进行限位的限位槽17,限位槽17内设置有与第二弹性钩13卡扣连接的连接部18,即底壳3为顶部开口、底部和四周面围合而成的盖状,底壳3的后端面为可拆卸的侧板16,控水装置在安装时,可以通过凸台与第一滑槽9配合,并推动阀体2沿第一滑槽9滑动,从而将阀体2设置在底壳3内,并通过第一滑槽9对阀体2进行限位,防止滑槽在底壳3内移动,然后将底壳3两侧的第二翻边14与第二滑槽11进行插接,并推动盖体4沿着第二滑槽11朝底壳3的前端滑动,使得压板5上的第一弹性钩12与第一通孔15卡扣连接,从而实现底壳3与盖体4的固定连接,最后将侧板16与底壳3进行固定连接,实现将阀体2固定设置在壳体1内,并且在侧板16与底壳3固定连接时,通过侧板16内侧的限位槽17对第二弹性钩13进行限位以及连接部18与弹性钩进行卡扣连接,使得盖体4与底壳3的连接更加稳定牢固,这样的连接方式,在安装时不需要借助工具将壳体1的各板件进行螺钉连接,便于壳体1的拆装,并且提高了壳体1外观的美观性,并且第二滑槽11的设置一方面可以起到导向的作用,另一方面可以起到限位的作用,从而使得盖体4与底壳3的安装更加方便,并且在安装后与底壳3连接的稳定性更高,在阀体2的上表面与下表面分别设置有第一出水口23和第二出水口,并分别通过第一接头25和第二接头26穿过盖体4和底壳3并与阀体2进行连接,从而使得第一接头25和第二接头26不仅可以起到与外部管件进行连接的作用,同时还能对盖体4与阀体2、底壳3与阀体2起到限位作用,使得壳体1与阀体2安装后,底壳3、盖体4和阀体2之间不会发生相对移动的现象,连接更加稳定、牢固。

压板5可以由塑料制成,塑料材料制成的压板5重量更轻,便于安装,并且设置在压板5上的第一弹性钩12与第二弹性钩13更具有弹性,在卡扣连接时不容易发生断裂的现象,压板5可以通过粘接的方式与盖体4固定连接,从而使得压板5与盖体4的连接更加稳定牢固。

第一弹性钩12包括压板5的前端边缘延伸出的第一弹性臂19以及弹性臂背向压板5的端部设置的第一勾头20,第一勾头20与通孔卡扣连接时,第一弹性臂19与第二翻边14的表面抵接,提高盖体4与底壳3的接触面积,从而使得盖体4与底壳3连接更加稳定。

第二弹性钩13可以包括压板5的后端边缘延伸出的第二弹性臂21以及第二弹性臂21背向压板5的端部设置的第二勾头,第二弹性臂21的宽度与限位槽17的宽度相配合,限位槽17的宽度与第二弹性臂21的宽度相配合,使得第二勾头与连接部18卡扣连接之后,限位槽17对第二弹性臂21进行限位,使得连接更加稳定,不会出现晃动的现象。

盖体4可以呈平板状设置,第二翻边14朝向盖体4的表面与盖体4平行,这样可以使得盖体4与底壳3在进行卡扣连接之后,第二翻边14的上表面可以与盖体4完全贴合,提高盖体4与底壳3连接的稳定性。

限位槽17可以由侧板16内侧相互平行设置的两限位板22构造而成,两侧板16的上端连接有连接板,连接板上设置有与第二勾头配合的配合孔,配合孔即为连接部18,第二弹性臂21伸入两限位板22之间,第二勾头与配合孔进行卡扣连接。

阀体2可以包括由金属材料制成的芯部,以及由PPA材料制成的包覆在芯部外表面外层,芯部可以采用铸铁、铸钢或者不锈钢制成,阀体2采用PPA外层包覆金属芯部的结构设置,可以在不影响阀体2强度的基础上,减轻阀体2的重量,并且使得阀体2的表面更加平整,更具有美观性,同时还能防止阀体2的表面发生腐蚀,降低生产成本

第一弹性钩12与第二弹性钩13可以均至少设置有两个,这样可以使得盖体4与底壳3在组装后,更加稳定牢固。

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并非对其进行限制,凡未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任何修改或者等同替换,其均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