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管道连接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131385阅读:284来源:国知局
一种管道连接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管件连接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管道连接结构。



背景技术:

目前管道工程常用的连接方式有螺纹连接、焊接连接、法兰连接、沟槽连接、卡压式连接等形式。螺纹连接主要用于低压流体输送用焊接钢管及外径可以攻螺纹的无缝钢管的连接,加工、连接方便,但承压性和密封性较差,通常需要在螺纹上加装生料带,生料带具有污染性;焊接连接是管道工程中应用最广泛的连接方式,接口牢固耐久,不易渗漏,接头强度和严密性高,使用后不需要经常管理,连接形式环保,不会对流通介质产生污染,但需要现场施焊,安装加工难度较大,且时间长效率低,需要熟练的施工人员,否则难以保障连接的密封性,加工人力成本高;法兰连接是将垫片放入一对固定在两个管口上的法兰的中间,用螺栓拉紧使其紧密结合起来的一种可拆卸的接头,组装方便,效率高,但设置法兰连接结构的成本较高,更换维护成本高;沟槽式管接口是在管材、管件等管件接头部位加工成环形沟槽,用卡箍件、橡胶密封圈和紧固件等组成的套筒式快速接头,安装时,在相邻管端套上异形橡胶密封圈后,用拼合式卡箍件连接,装卸方便,但承压性差,长效密封性差;卡压式连接是将不锈钢管插入管件中,用专用的压钳在管件端部卡压,使不锈钢管和管件的端部同时收缩变形而产生密封作用,一般应用于给水系统、采暖系统等等,施工简单、操作方便、可随时随地进行管件连接加工,大大节约管材成本和安装工时费用,但是容易出现卡压褶皱,使得管件之间卡压连接不均匀而出现密封性不良的状况,并且钢管与管件之间会涂覆厌氧密封胶,在长期使用过程中会有析出物对输送的介质造成污染,无法应用于对输送介质有高洁净度要求的环境。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和提出的技术任务是对现有技术进行改进,提供一种管道连接结构,解决目前技术中传统的管件连接方式连接密封性差,组装效率低、成本高的问题。

为解决以上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管道连接结构,包括管件连接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管件一的外壁设置有凸缘,管件一穿入管件连接头中,与管件连接头连接的紧固件压住凸缘,使得管件一的端部抵压在管件连接头内设置的台阶孔上,或则管件一的端部与穿入管件连接头的管件二的端部对抵。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管道连接结构利用紧固件对管件的凸缘施加轴向的作用力,使得管件端部紧压形成端部密封,取代传统的径向密封圈,密封性好,有效防止发生泄漏,结构简单,装卸方便,维护更换成本低,抗拉拔性好,紧固件压住凸缘使得管件难以从轴向拔出,能够承受高压力的输送需求。

进一步的,所述的管件一的端部与台阶孔之间、管件一的端部与管件二的端部之间设置了密封垫圈,密封垫圈受挤压形变填补管件端部的不平整部位,有效提高密封性。

进一步的,所述的密封垫圈为金属密封垫,密封性好,耐压性好,使用寿命长,无污染,保障管件内输送介质的洁净度。

进一步的,所述的紧固件呈环形,紧固件滑套在管件一外围上,紧固件压住凸缘并与管件连接头通过螺纹连接,紧固件采用螺母的结构与管件连接头上设置的外螺纹或内螺纹进行连接,螺纹结构产生的紧固力度能确保管件端部与密封垫圈紧密接触,保障良好的密封性,结构简单,装卸方便,制作成本低。

进一步的,所述的紧固件的圆周外围设置棱柱结构,装卸方便,或紧固件的圆周上设置了紧固用的卡槽,只能采用与之匹配的工具才能进行装拆。

进一步的,所述的凸缘位于管件一的端部,凸缘穿入管件连接头中与密封垫圈抵靠,增大管件与密封垫圈的接触面积,凸缘与密封垫圈良好接触,保障连接密封性,采用端面的密封即可满足密封性要求,无需设置密封胶圈等,结构简单,组装效率高,无污染,满足高洁净度输送的要求。

进一步的,所述的凸缘为管件一的端部向外翻折形成的翻边,加工方便,可现场制作,结构稳固强度高,制作灵活性好。

进一步的,所述的翻边垂直于管件一的轴向。

进一步的,所述的翻边弯折成圆弧形锐角,紧固件与翻边的抵靠处呈与翻边匹配的形状,紧固件与翻边接触紧密,保障紧固件对翻边施加稳定均匀的作用力,确保翻边与密封垫圈紧密贴合,提高密封性。

进一步的,所述的管件连接头上开设直通孔,直通孔的一端为螺纹孔,另一端为口径小于螺纹孔的台阶孔,管件一与管件二以翻边对抵在一起的方式从螺纹孔一端插入直通孔中,并且两根管件一与管件二的翻边之间设置了密封垫圈,紧固件锁附在螺纹孔上将管件一与管件二的翻边与密封垫圈紧压在台阶孔上。在连接两根管件时只需要一个紧固件,结构紧凑,零部件少,成本低,组装效率高,密封性好。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优点在于: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管道连接结构装卸方便快捷,管件连接头和紧固件都采用金属件,耐腐蚀、无污染,使用寿命长,满足高洁净度输送的需求,采用端面密封的结构,结构精简,密封性能好,承载水压高,抗拉拔性能好,在密封失效时只需更换密封垫圈,更换维护成本低,维护效率高。

附图说明

图1为管件的实施例一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管件的实施例二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管件的实施例三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紧固件的实施例一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紧固件的实施例二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图5的右侧结构示意图;

图7为与图5所示紧固件配套的工具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图1所示管件的连接结构示意图;

图9为图2所示管件的第一种连接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图10为图3所示管件的第一种连接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图11为图2所示管件的第二种连接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图12为图3所示管件的第二种连接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图13为图2所示管件的第三种连接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图14为图2所示管件的第四种连接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图15为图3所示管件的第三种连接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图16为图2所示管件的第五种连接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图17为图2所示管件的第六种连接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公开的一种管道连接结构,结构简单,加工方便,装卸效率高,维护更换方便、成本低,密封性好,可有效承载高水压,抗拉拔性强,耐腐蚀,不会对传输介质造成污染,使用寿命长。

如图1至图17所示,一种管道连接结构,包括管件连接头5,管件一1、管件二2的外壁设置有凸缘,管件一1穿入管件连接头5开设的孔中,管件连接头5可以为直连接头、连接弯头、三通接头、异径三通接头等,紧固件4压住凸缘然后与管件连接头5连接,紧固件4产生轴向的压力使得管件一1的端部抵压在管件连接头5内设置的台阶孔6上,或则管件一1的端部与穿入管件连接头5的管件二2的端部对抵,并且管件一1的端部与台阶孔6之间、管件一1的端部与管件二2的端部之间设置密封垫圈3,或者是在紧固件4与凸缘的抵靠处之间加装密封垫圈3,采用端面密封的结构来保障密封性,无需在管件一1、管件二2的外围设置密封胶圈,结构简单,组装方便,密封性能好。

密封垫圈3采用金属密封垫,适用于在高温高压以及载荷循环频繁等苛刻操作环境下,使用寿命长,不会析出有毒物质,保障输送介质的洁净度,常用的材料有铜、铝、低碳钢、不锈钢、钛蒙乃尔合金等,优选的可以采用紫铜垫,具有良好的耐腐蚀性,耐磨性和抗压性更加突,其优秀的可塑性可以填补管件一1端部的不平整部位,具有很好的密封性能,对输送介质无污染,应用温度范围广泛。

如图4~17所示,紧固件4采用螺母的环形结构,紧固件4滑套在管件一1外围上,紧固件4压住凸缘并与管件连接头5通过螺纹连接。紧固件4的圆周外围设置棱柱结构,采用扳手即可进行旋拧,或则在紧固件4的圆周上设置紧固用的卡槽41,卡槽41可以设置若干个,采用卡槽41的结构,可以减小紧固件4的体积,减少制作材料用量,减小整个管道连接结构的占用体积,应用更加方便,通过与卡槽41配套的工具或可轻松方便的旋拧紧固件4,操作简单省力,装卸方便,并可有效保证管件一1的端部与密封垫圈3的紧密贴合性。

如图1、图4所示,凸缘可以是焊接在管件一1外壁的环形板8,凸缘位于管件一1的中段或者管件一1的端部,当凸缘位于管件一1的端部时,凸缘穿入管件连接头5中与密封垫圈3抵靠,加大接触面积,保障密封性能。

如图2、3以及9~17所示,凸缘还可为管件一1的端部向外翻折形成的翻边7,加工方便、成本低,可现场加工,加工灵活性好,翻边7可以垂直于管件一1的轴向,或者翻边7弯折成圆弧形锐角,紧固件4与翻边7的抵靠处呈与翻边7匹配的形状,紧固件4与翻边7良好接触,保障作用力均匀,紧固件4使得翻边7均匀贴合,保障密封性。

如图14~17所示,为了减少连接用的零部件,在管件连接头5上开设直通孔,直通孔的一端为螺纹孔,另一端为口径小于螺纹孔的台阶孔6,螺纹孔的口径大于管件一1和管件二2的翻边7的外围尺寸,台阶孔6的口径小于管件二2的翻边7的外围尺寸并且大于管件二2的外径,管件一1与管件二2以翻边7对抵在一起的方式从螺纹孔一端插入直通孔中,管件一1与管件二2的翻边7之间设置密封垫圈3,紧固件4锁附在螺纹孔中,并紧固件4将管件一1与管件二2的翻边7与密封垫圈3紧压在台阶孔6上,采用此种结构连接两根管件一1时只需采用一个紧固件4,减少零部件使用量,降低成本。

并且台阶孔6的内侧形状与翻边7的形状匹配,台阶孔6的内侧为直角台阶或锐角台阶,使得翻边7与台阶孔6紧密贴合,保障密封性。

以上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的是,上述优选实施方式不应视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当以权利要求所限定的范围为准。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内,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