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手机支撑架。
背景技术:
随着电子产品的普及,手机得到了长度的发展。手机上的应用软件也逐渐增多。例如,可以利用手机来导航等。人们经常需要利用手机支架将手机支撑于汽车上,以进行导航。然而,手机支架一般只能支撑一部手机,当需要利用另一部手机来进行其他操作时,手机支架则无法满足其支撑作用。
技术实现要素:
基于此,有必提供一种能够同时支撑两部手机的手机支撑架。
一种手机支撑架,包括吸附底座、支撑筒、枢转架以及夹持套;所述吸附底座为圆环形;所述支撑筒安装于所述吸附底座上,所述支撑筒的直径沿远离所述吸附底座的方向逐渐减小;所述枢转架转动地安装于所述支撑筒上,所述枢转架上贯通开设有夹持槽;所述夹持套转动地安装于所述枢转架远离所述支撑筒的一端,所述夹持套包括板体、两个夹持板以及分隔板,所述两个夹持板分别凸设于所述板体的相对两侧,所述分隔板凸设于所述板体的中部,所述分隔板将所述板体分隔为第一夹持区域与第二夹持区域,所述分隔板的两侧均形成有吸附区,所述两个吸附区分别朝向所述第一夹持区域与所述第二夹持区域。
在其中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夹持板包括连接部与夹持部,所述连接部连接于所述板体上,所述夹持部垂直所述连接部。
在其中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连接部与所述板体垂直,所述夹持部与所述板体平行。
在其中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支撑筒上设置有枢轴,所述枢转架通过所述枢轴转动地安装于所述支撑筒上。
在其中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夹持槽的截面为矩形。
在其中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夹持区域的面积与所述第二夹持区域的面积相等。
在其中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吸附区内设置有吸附层。
在其中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夹持区域与所述第二夹持区域内均开设有若干镂空槽。
由于所述手机支撑架具有第一夹持区域与第二夹持区域,且所述分隔板上设置有分别朝向所述第一夹持区域与所述第二夹持区域的两个吸附区,因此可以通过所述第一夹持区域与所述第二夹持区域实现对两部手机的夹持,从而实现所述手机支撑架对两部手机的支撑。
附图说明
图1为一实施例中的手机支撑架的立体示意图;
图2为图1所示手机支撑架的另一视角的立体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详细的说明。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实用新型。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手机支撑架。所述手机支撑架包括吸附底座、支撑筒、枢转架以及夹持套;所述吸附底座为圆环形;所述支撑筒安装于所述吸附底座上,所述支撑筒的直径沿远离所述吸附底座的方向逐渐减小。例如,所述枢转架转动地安装于所述支撑筒上,所述枢转架上贯通开设有夹持槽;所述夹持套转动地安装于所述枢转架远离所述支撑筒的一端。例如,所述夹持套包括板体、两个夹持板以及分隔板,所述两个夹持板分别凸设于所述板体的相对两侧,所述分隔板凸设于所述板体的中部,所述分隔板将所述板体分隔为第一夹持区域与第二夹持区域。例如,所述分隔板的两侧均形成有吸附区,所述两个吸附区分别朝向所述第一夹持区域与所述第二夹持区域。例如,一种手机支撑架,包括吸附底座、支撑筒、枢转架以及夹持套;所述吸附底座为圆环形;所述支撑筒安装于所述吸附底座上,所述支撑筒的直径沿远离所述吸附底座的方向逐渐减小;所述枢转架转动地安装于所述支撑筒上,所述枢转架上贯通开设有夹持槽;所述夹持套转动地安装于所述枢转架远离所述支撑筒的一端,所述夹持套包括板体、两个夹持板以及分隔板,所述两个夹持板分别凸设于所述板体的相对两侧,所述分隔板凸设于所述板体的中部。例如,所述分隔板将所述板体分隔为第一夹持区域与第二夹持区域,所述分隔板的两侧均形成有吸附区,所述两个吸附区分别朝向所述第一夹持区域与所述第二夹持区域。
请参阅图1及图2,一种手机支撑架100,包括吸附底座10、支撑筒20、枢转架30以及夹持套40。所述吸附底座为圆环形。例如,所述吸附底座为真空吸附底座。例如,所述支撑筒安装于所述吸附底座上,所述支撑筒的直径沿远离所述吸附底座的方向逐渐减小。例如,所述枢转架转动地安装于所述支撑筒上,用于延长所述夹持套与所述吸附底座之间的距离。例如,所述枢转架上贯通开设有夹持槽31。所述夹持槽可以夹持名片或者其他物件,例如,所述夹持套转动地安装于所述枢转架远离所述支撑筒的一端。所述夹持套包括板体41、两个夹持板42以及分隔板43,所述两个夹持板分别凸设于所述板体的相对两侧,即其中一个夹持板凸设于所述板体的一侧,另一个夹持板凸设于所述板体的另一侧,例如,所述两个夹持板分别设置于所述板体的上、下两侧,例如,所述分隔板凸设于所述板体的中部,即处于所述板体的横向的中部。例如,所述分隔板将所述板体分隔为第一夹持区域411与第二夹持区域412,所述第一夹持区域与所述第二夹持区域分别用于夹持两部手机。例如,所述分隔板的两侧均形成有吸附区431,所述两个吸附区分别朝向所述第一夹持区域与所述第二夹持区域,即其中一个吸附区朝向所述第一夹持区域,另一个吸附区朝向所述第二夹持区域,所述两个吸附区均用来吸附手机。
例如,所述手机支撑架的组装过程具体如下:
将所述支撑筒连接于所述吸附底座上,将所述枢转架转动地安装于所述支撑筒上,将所述夹持套安装于所述枢转件远离所述支撑筒的一侧。
例如,所述手机支撑架的使用过程具体如下:
将所述吸附底座吸附于驾驶室等地方,将其中一部手机夹持于所述第一夹持区域内并由所述分隔板的吸附区来吸附,将另一部手机夹持于所述第二夹持区域内并由所述分隔板的吸附区来吸附。
由于所述手机支撑架具有第一夹持区域与第二夹持区域,且所述分隔板上设置有分别朝向所述第一夹持区域与所述第二夹持区域的两个吸附区,因此可以通过所述第一夹持区域与所述第二夹持区域实现对两部手机的夹持,从而实现所述手机支撑架对两部手机的支撑。
例如,为了便于所述夹持板的夹持,所述夹持板包括连接部421与夹持部422,所述连接部连接于所述板体上,所述夹持部垂直所述连接部。所述连接部与所述板体垂直,所述夹持部与所述板体平行。所述夹持部与所述板体之间形成的区域可以用来容置手机的边缘,因此有利于所述夹持板对手机的夹持。
例如,为了便于所述枢转架的旋转,所述支撑筒上设置有枢轴21,所述枢转架通过所述枢轴转动地安装于所述支撑筒上。所述夹持槽的截面为矩形。所述第一夹持区域的面积与所述第二夹持区域的面积相等。所述吸附区内设置有吸附层。所述第一夹持区域与所述第二夹持区域内均开设有若干镂空槽。由于所述支撑筒上设置有枢轴,因此可以利用所述枢轴来使所述枢转架旋转,哟与所述第一夹持区域与所述第二夹持区域上开设有镂空槽,因此使得所述夹持套的重量较小,这对于手机支撑架而言较为重要。
以上所述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实用新型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