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式油箱翻转止流阀阀芯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102939阅读:225来源:国知局
一种新式油箱翻转止流阀阀芯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止流阀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新式油箱翻转止流阀阀芯。



背景技术:

通机燃油蒸发气体是通机对大气的污染源之一,近年来有许多发达国家多已经将其列为强制标准,例如美国的《美国通机EPA第三阶段法规》和《CARB法规》,对通机的燃油蒸发污染物的排放作了强制的法规要求,中国制造的通机主要是出口美国及欧洲,为了满足相应的排放法规,就是必须要求在通机上加装燃油蒸发污染物控制装置,此类装置的必备部件之一就是油箱翻转止流阀,其作用是通机在遇到意外翻车的情况时,防止燃油由燃油蒸发气体引出口流出机外,危及通机及人身安全。

油箱翻转止流阀的作用是当油箱翻转90°时,能够切断油箱里的汽油外流,防止造成燃油蒸发装置损坏,以及燃油外泄造成人员的危险,实现了翻转止流阀的功能。中国专利CN 202834268U一种通机油箱翻转止流阀中,包括一个阀体,在阀体内构成一个工作腔,在所述工作腔内有一个阀芯,所述阀芯下端设有弹簧,弹簧下端设有阀座,阀体外侧设有安装胶套,所述安装胶套设于油箱与所述阀体之间,所述阀体与所述阀座是卡位配合,所述工作腔的通气孔与所述阀芯的头部是尖锥配合密封。

而现有的尖锥阀芯存在下述缺陷:当阀芯尖锥与阀体锥口闭合能够有效的止流,由于油液和弹簧作用在阀芯上的压力,使阀芯尖锥和阀体锥口容易粘合在一起,但当翻转止流功能完成后,油箱回归正常方向时,两者不易分开,阀芯不能脱落回归到正常位置,从而封住了油气的出口,导致油气不能正常流通。



技术实现要素:

鉴于背景技术所存在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缺点,提供一种当翻转止流阀止流的功能完成,油箱回到正常方向后,阀芯尖锥能和阀体锥口顺利脱开的新式油箱翻转止流阀阀芯。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了以下技术措施:

一种新式油箱翻转止流阀阀芯,包括阀体、底座、设置在所述阀体内部的尖锥阀芯、设置于所述尖锥阀芯和所述底座之间的弹簧;所述阀体与所述尖锥阀芯之间形成一工作腔以供油气流通;所述尖锥阀芯包括相连接的尖锥阀芯主体和尖锥底座;所述尖锥阀芯主体和所述尖锥底座于内部形成一阀芯腔;所述尖锥底座上开有若干个阀芯油液进出口以实现所述阀芯腔与所述工作腔的连通。

作为进一步改进,所述尖锥底座包括上底座部和下底座部,整体呈凸台状;所述阀芯油液进出口设置于所述下底座部侧面上;所述上底座部上表面开设有槽以形成第一圆锥部;所述第一圆锥部的最底端低于所述阀芯油液进出口;所述上底座部上边缘设置有一圆环固定部。

作为进一步改进,所述阀芯油液进出口的数量为四个,均匀分布于所述下底座部四周且向内部斜向上设置,定义其倾斜角度为α,其中α的范围为10°~20°。

作为进一步改进,定义所述第一圆锥部的圆锥角为β,其中β的范围为120°~150°。

作为进一步改进,所述尖锥阀芯主体内壁开设有一与所述圆环固定部相适配的圆环槽以实现所述尖锥阀芯主体与所述尖锥底座的固定连接。

作为进一步改进,所述尖锥阀芯主体上表面上设置有第二圆锥部;所述阀体上开设有与所述第二圆锥部相适配的阀体锥口,所述阀体锥口与外油管相连通以实现油气的输送。

作为进一步改进,正常工作状态下,所述第二圆锥部在弹簧弹力和自身重力的相向平衡下与所述阀体锥口存在缝隙以实现油气通过外油管向外输送;翻转状态下,所述第二圆锥部在弹簧弹力和自身重力的同向作用下插入所述阀体锥口以实现止流。

作为进一步改进,当处于翻转状态下时,油液通过所述阀芯油液进出口进入所述阀芯腔;当油箱重新翻转为正常工作状态时,所述尖锥阀芯在油液重力和自身重力的同向作用下实现所述第二圆锥部和所述阀体锥口的分离。

与现有技术相比较,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点:

本实用新型一种新式油箱翻转止流阀阀芯中采用阀芯油液进出口的设置实现阀芯腔和工作腔的连通以满足在翻转情况下油液可通过阀芯油液进出口溢入阀芯腔中,同时当翻转止流阀止流的功能完成,油箱回到正常方向后,阀芯尖锥能在自身重力和阀芯腔内的油液的重力的同向作用下和阀体锥口顺利的脱开,保证了油箱的正常工作。

附图说明

附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新式油箱翻转止流阀阀芯的爆炸示意图;

附图2是本实用新型一种新式油箱翻转止流阀阀芯的剖面示意图。

主要元件符号说明

阀体10、阀体锥口11、尖锥阀芯20、尖锥阀芯主体21、第二圆锥部211、尖锥底座22、上底座部221、第一圆锥部2211、圆环固定部2212、下底座部222、阀芯油液进出口2221、弹簧30、工作腔40、阀芯腔50、外油管60、底座70、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方式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方式,而不是全部的实施方式。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方式,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实用新型的选定实施方式。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方式,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设备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下面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请参考图1至图2,实施例中,一种新式油箱翻转止流阀阀芯,包括阀体10、底座70、设置在所述阀体10内部的尖锥阀芯20、设置于所述尖锥阀芯20和底座70之间的弹簧30;所述底座70通过卡扣式连接于所述阀体内部固定;所述阀体10与所述尖锥阀芯20之间形成一工作腔40以供油气流通;所述尖锥阀芯20包括相连接的尖锥阀芯主体21和尖锥底座 22;所述尖锥阀芯主体21和所述尖锥底座22于内部形成一阀芯腔50以供在油箱翻转的情况下油液能够进入阀芯腔50中;所述尖锥底座22上开有若干个阀芯油液进出口2221以实现所述阀芯腔50与所述工作腔40的连通。整体采用这样的结构可以实现当翻转止流阀止流的功能完成,油箱回到正常方向后,尖锥阀芯20能和阀体锥口11顺利脱开。

请参考图1和图2,所述尖锥底座22包括上底座部221和下底座部222,整体呈凸台状;所述阀芯油液进出口2221设置于所述下底座部222侧面上,所述阀芯油液进出口2221的数量为四个,均匀分布于所述下底座部222四周且向内部斜向上设置,定义其倾斜角度为α,其中α的范围为10°~20°,优选的,α角值取15°,所述阀芯油液进出口2221采用倾斜设置可以保证在翻转情况下,油液可以更快地进入阀芯腔50,同时在油箱翻转为正常状态下时阀芯腔50内的油液可以更好地流出所述阀芯腔50,对油液的流向起到导向作用;所述上底座部221上表面开设有槽以形成第一圆锥部2211,定义所述第一圆锥部2211的圆锥角为β,其中β的范围为120°~150°,优选的,β角取140°,采用合理的角度设置保证油箱翻转后恢复正常时油液更好的流出阀芯腔50,对油液的流出起到导向作用,保证翻转正常后阀芯腔50内不留有油液。

所述第一圆锥部2211的最底端低于所述阀芯油液进出口2221,采用这样的结构可以保证油液可以从工作腔40中流入阀芯腔50,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圆锥部2211的最底端和所述阀芯油液进出口2221的最底端相抵接,保证油液流通的顺畅度;所述上底座部221上边缘设置有一圆环固定部2212,所述尖锥阀芯主体21内壁开设有一与所述圆环固定部2212相适配的圆环槽以实现所述尖锥阀芯主体21与所述尖锥底座22的固定连接,所述圆环槽采用倒角设置可以保证所述圆环固定部2212更好地扣入所述圆环槽实现固定。

请参考图1和图2,所述尖锥阀芯主体21上表面上设置有第二圆锥部211;所述阀体10 上开设有与所述第二圆锥部211相适配的阀体锥口11,所述阀体锥口11与外油管60相连通以实现油气的输送;所述第二圆锥部211底端设置有一圈凸起环,可以在所述第二圆锥部211 插入所述阀体锥口11时起到一定的缓冲作用,同时加强了两者之间的密封性。

请参考图2,正常工作状态下,所述第二圆锥部211在弹簧30弹力和自身重力的相向平衡下与所述阀体锥口11存在缝隙以实现油气通过外油管60向外输送;翻转状态下,所述第二圆锥部211在弹簧30弹力和自身重力的同向作用下插入所述阀体锥口11以实现止流。进一步地,当处于翻转状态下时,油液通过所述阀芯油液进出口2221进入所述阀芯腔50;当油箱重新翻转为正常工作状态时,所述尖锥阀芯在油液重力和自身重力的同向作用下实现所述第二圆锥部211和所述阀体锥口11的分离。

除此之外,当油箱旋转小于90°,所述尖锥阀芯主体21未完全侵入油液时,改进后的阀芯下部表面积大于改进前的下部表面积,由浮力公式F浮=ρ液gV排,改进后的结构所受浮力浮力大于改进前所受的浮力,于是浮力在弹簧30方向上的分力大于改进前的浮力分力,故弹簧30方向上的总力等于弹力加上改进后的结构的浮力,比改进前的总力大。在较大作用力的情况下更容易实现阀芯尖锥与阀体锥口11的闭合,提高了止流阀的灵敏性。

完整的工作步骤如下:

S1,油箱正常工作时,尖锥阀芯主体21在向下的自身重力和弹簧30向上的弹力下保持平衡,第二圆锥部211和阀体锥口11不接触,油气在阀体锥口11中流通。

S2,当油箱旋转180°时,尖锥阀芯主体21在向下的自身重力和向下的弹簧30弹力以及向下的油液压力作用下,阀芯尖锥与阀体锥口11闭合,两者粘合在一起,可防止油液流出。

S3,当油箱恢复到正常方向时,由于惯性力,阀芯腔50中的油液不会立马流出,而是通过阀芯油液进出口2221缓慢的流出,因此增加了作用在阀芯向下的力,利于第二圆锥部 211和阀体锥口11的分开;油箱恢复到正常方向的过程中,阀芯腔50中的油液在其中晃动,会形成左右的摆力,也利于阀芯尖锥和阀体锥口11的分开。

综上,采用阀芯油液进出口2221的设置实现阀芯腔50和工作腔40的连通以满足在翻转情况下油液可通过阀芯油液进出口2221溢入阀芯腔50中,同时当翻转止流阀止流的功能完成,油箱回到正常方向后,阀芯尖锥能在自身重力和阀芯腔50内的油液的重力的同向作用下和阀体锥口11顺利的脱开,避免阀芯结构改进前出现的问题,翻转止流阀可以顺畅的工作,保证了油箱的正常工作。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