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液伺服阀的回油冷却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358293阅读:476来源:国知局
电液伺服阀的回油冷却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液压工程中的电液伺服,尤其是一种电液伺服阀的回油冷却结构。



背景技术:

电液伺服阀原理如图1所示,主要由力矩马达、液压放大器、滑阀组件及反馈组件组成。力矩马达采用永磁结构,弹簧管支承着衔铁10的射流管11组件,并使马达与液压部分隔离,前置级为液压放大器。其工作原理为:当马达线圈12输入控制电流,在衔铁10上生成的控制磁通与永磁磁通相互作用,于是衔铁10上产生一个力矩,促使衔铁10偏转一个正比于力矩的小角度。经过喷嘴13的射流作用,使得阀芯14一端压力升高,另一端压力降低,阀芯14两端形成压差,阀芯14运动直到反馈组件(授受器15-1、反馈杆15-2、滤器15-3)产生的力矩与马达力矩相平衡,使液压放大器压力平衡为止。此时阀芯的位移与控制电流的大小成正比,阀的输出流量比例于控制电流。

液压系统和伺服阀一般工作在常温状态,但在某些特定条件和特定场合需要工作在极端温度环境下。如在某些发动机系统中,系统的无效功率主要转化为热量,导致系统油液工作温度不断升高。

目前,电液伺服阀的结构存在如下缺点:

电液伺服阀作为液压伺服系统的核心部件,其性能(如零位、增益、滞环、线性度等特性)直接决定了电液伺服阀系统的特性。当环境温度变化时,伺服阀滑阀之间的滑动副间隙发生变化,容易引起阀套、阀芯间的磨损、卡滞、卡死或泄漏加剧等现象;油液粘度随油温变化而变化,阀开口处的节流作用产生温升,造成阀内温度分布不均匀,阀内局部受热,阀套阀芯发生热膨胀;磁性材料性能也受温度影响,温度升高时,硬磁材料的剩磁感应和矫顽力下降,软磁材料的磁导率下降,磁阻增加,使工作点发生变动,进而影响马达及伺服阀性能。因此,需要要提供一种伺服阀冷却回油的方法,使伺服阀内部工作环境降低,提高了马达的稳定性,减小了滑阀组件、阀体等材料的热膨胀,保证了伺服阀工作的稳定性。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是要提供一种电液伺服阀的回油冷却结构,该结构使电液伺服阀在高温环境下工作进行自身回油冷却,在伺服阀内部增加独立冷却回油油路,通以常温油液循环进行冷却,有效降低马达工作环境温度和阀体、滑阀材料受热温度,极大程度上降低伺服阀的工作环境温度,提高其稳定性和寿命。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电液伺服阀的回油冷却结构,包括伺服阀阀体,所述伺服阀阀体进油腔、回油腔两侧分别开设有一个通孔,伺服阀阀体上端密封固定连接上盖,上盖上面密封固定连接衬套,且衬套与上盖重叠安装后形成一个容腔,容腔通过上盖外圆两侧的斜孔和伺服阀阀体进油腔、回油腔两侧的通孔与伺服阀阀体进油腔、回油腔连通,形成伺服阀外部流道及容腔冷却回油结构。

所述伺服阀阀体与上盖之间以及上盖与衬套之间分别设有O型密封圈,并通过紧固件固定连接。

所述通孔和斜孔的直径为2mm。

所述衬套的内径为46.6mm ;所述上盖的外径为42mm。

所述容腔的体积为11cm3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1)通过增加伺服阀外部流道及容腔冷却回油,有效降低马达工作环境温度和阀体、滑阀材料受热温度,极大程度上降低了伺服阀的工作环境温度,提高了其稳定性和寿命,保障了伺服阀及系统安全可靠地工作,提高了经济效益。

2)本实用新型技术的改进、加工措施简易、紧凑、实用、制作成本不高,伺服阀冷却效果显著,可靠度高,利于伺服阀稳定有效地工作,保障系统功能实现和安全。

3)本实用新型技术的改进、加工方法简单、明了、方便、易掌握。

附图说明

图1为电液伺服阀原理;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电液伺服阀的回油冷却结构剖视图;

图3为图2的俯视图;

图4为阀体冷却流道结构示意图:

图5为上盖结构示意图;

图6为图5的俯视图;

图7为衬套结构示意图;

图8为图7的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与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如图2至图8所示,一种电液伺服阀的回油冷却结构,包括衬套1、上盖3、伺服阀阀体5,伺服阀阀体5进油腔、回油腔两侧分别开设有一个通孔5-1,伺服阀阀体5上端密封固定连接上盖3,上盖3上面密封固定连接衬套1,且衬套与上盖重叠安装后形成一个容腔,容腔通过上盖3外圆两侧的斜孔3-1和伺服阀阀体5进油腔、回油腔两侧的通孔5-1与伺服阀阀体5进油腔、回油腔连通,形成伺服阀外部流道及容腔冷却回油结构,用于通以常温油液循环进行冷却,降低伺服阀的工作环境温度,提高其稳定性和寿命。

本实用新型在伺服阀阀体5两侧增加新的流道;“单独上盖”改进为“上盖3+衬套1”结构,使马达外部形成新的空腔;利用新的流道和马达空腔形成新的油路;伺服阀工作时该油路从系统通以2MPa常温油液独立回油冷却。

改进结构的加工方法如下:

如图2,3所示,分别在伺服阀阀体5进油腔、回油腔两侧各加工一个直径为2mm的通孔5-1,并配以O型密封圈密封4;如图5,6所示,上盖3外径约为42mm,外圆两侧分别加工一个直径为2mm的斜孔3-1,并加工8个M4螺纹孔3-2,均布;在上盖外部增加衬套1(图7,8所示),衬套1内径约为46.6mm,并加工8个直径为4.4的通孔1-1,均布;衬套1与上盖3重叠安装后形成一个体积约11cm3的容腔,并配以O型密封圈密封2;上盖3及衬套1之间通过8个M4的17-4PH高强度螺钉6连接紧固,随后通过4个M3的螺钉8安装于伺服阀阀体5之上,与伺服阀阀体流道形成完整的回油油路。

本实用新型改进已完成试验件加工,并在马达空腔内加装温度传感器进行产品高温试验验证。在环境温度150℃下,冷却油路不工作时,马达工作环境温度接近150℃;通以2MPa常温油液进行回油冷却后,马达工作环境温度迅速降至90℃左右,降温效果明显,此实用新型技术有效。本实用新型在中国船舶重工集团第七O四研究所研制的电液伺服阀上得到了使用,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