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真空阀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131129阅读:480来源:国知局
一种新型真空阀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生活用品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密封袋的新型真空阀结构。



背景技术:

传统的密封袋只能对密封袋内部进行密封,而不能将密封袋内部的空气排出,而需要抽真空则需要通过抽真空机,从封口处将密封袋抽真空,而使用抽真空机抽真空使用麻烦,且使用成本高,且效果不佳。

而现有的真空阀,均是使用在真空袋或保鲜盒上,且是固定在真空袋或保鲜盒上,不能拆卸,另外,由于位于真空袋内部的阀座部分底部是平的,容易导致真空袋进气口的堵塞。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可用于密封袋的新型真空阀结构,解决现有密封袋抽真空不方便且成本高,不能作为真空袋使用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为实现上述目的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新型真空阀结构,其包括可相互分离的上阀座和下阀座,于下阀座中心设有进气件,于所述进气件上端设有斜面尖点,通过该斜面尖点将密封袋扎穿,然后将上阀座和下阀座相互扣合吸附,使密封袋变成真空袋。

所述上阀座中心对应所述进气件,设有与进气件相互扣合的阀芯组件,于所述上阀座上部设有阀芯组件固定座。

所述阀芯组件固定座外壁四周设有等间隔设置的刻度条,并于上阀座上对应刻度条设有日期数字。

所述上阀座和下阀座对应面设有凹面,且上阀座下部由硅胶材料制成,形成吸盘,相互吸附,防止漏气。

所述阀芯组件包括阀芯筒,于阀芯筒上部设有多个出气孔,于阀芯筒内部中心设有阀针,于阀针上端设有硅胶片,且该硅胶片位于出气孔上表面。

当抽真空时,硅胶片受抽真空装置的吸力作用,向上翘起,从而露出排气孔,排气孔出气,反之,当抽真空完毕后,由于外界压强大于密封袋内部压强,硅胶片会贴在阀芯筒上,堵住出气孔,从而保持密封。

所述阀芯组件固定座上部设有上盖。

所述上盖上设有三个排气口和日期指示箭头。

所述进气件底部及下阀座底部,均设有凸柱。

其还包括配套使用的电动抽真空装置和手动抽真空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的真空阀,用于密封袋上,通过进气件将密封袋扎穿,然后硅胶件与阀座相互吸附,从而将密封袋变为真空袋,然后通过抽真空装置将空气抽出,并能够起到密封不漏气而使密封袋保持真空,以使袋内食物保鲜、收缩易存放。且真空阀方便拆卸清洗,并反复使用于密封袋上。本实用新型的真空阀抽真空速度快,通过设置凸柱,可防止袋子堵住进气口。本实用新型通过上阀座和下阀座的相互吸附,形成互吸紧贴夹袋膜而密封不漏气结构。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爆炸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1底部结构示意图;

图4为手动抽真空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5为电动抽真空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中:1.上阀座 2.下阀座 3.进气件 4.斜面尖点

5.阀芯组件固定座 6.刻度条 7.日期数字 8.凹面

9.阀芯筒 10.出气孔 11.阀针 12.硅胶片 13.上盖

14.排气口 15.日期指示箭头 16.凸柱。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参见图1至图5,本实施例提供一种新型真空阀结构,其包括可相互分离的上阀座1和下阀座2,于下阀座2中心设有进气件3,于所述进气件3上端设有斜面尖点4,通过该斜面尖点4将密封袋扎穿,然后将上阀座1和下阀座2相互扣合吸附,使密封袋变成真空袋。

所述上阀座1中心对应所述进气件3,设有与进气件3相互扣合的阀芯组件,于所述上阀座1上部设有阀芯组件固定座5。

所述阀芯组件固定座5外壁四周设有等间隔设置的刻度条6,并于上阀座1上对应刻度条6设有日期数字7。

所述上阀座1和下阀座2对应面设有凹面8,且上阀座1下部由硅胶材料制成,形成吸盘,相互吸附,防止漏气。

所述阀芯组件包括阀芯筒9,于阀芯筒9上部设有多个出气孔10,于阀芯筒9内部中心设有阀针11,于阀针11上端设有硅胶片12,且该硅胶片12位于出气孔10上表面。

当抽真空时,硅胶片12受抽真空装置的吸力作用,向上翘起,从而露出排气孔10,排气孔10出气,反之,当抽真空完毕后,由于外界压强大于密封袋内部压强,硅胶片12会贴在阀芯筒9上,堵住出气孔10,从而保持密封。

所述阀芯组件固定座上部设有上盖13。

所述上盖13上设有三个排气口14和日期指示箭头15。

所述进气件3底部及下阀座2底部,均设有凸柱16。

其还包括配套使用的电动抽真空装置和手动抽真空装置。

但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可行实施例,并非用以局限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故凡运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变化,均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