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关阀芯的陶瓷阀片组件及装有该组件的开关阀芯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054354阅读:218来源:国知局
开关阀芯的陶瓷阀片组件及装有该组件的开关阀芯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卫浴水龙头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开关阀芯的陶瓷阀片组件及装有该组件的开关阀芯。



背景技术:

恒温水龙头是浴室里常用的水流控制装置,为了方便洗淋,满足使用者的喷淋喜好,浴室里常常会配置有一个顶置的喷淋头和一个可手拿喷淋的花洒,这样就需要恒温水龙头有双路出水的功能。

如我国专利公开的一种双路出水的恒温水龙头(申请号 CN201520658604.5),便是这个结构类型的恒温阀。通过在陶瓷阀芯的静片上设置连接管路的热水进水口、热水出水口、混合水进水口、第一档位出水口、第二档位出水口,在动片上设有三条导流通道,手轮快开组件旋转陶瓷阀芯的调节手柄来带动动片的导流通道与静片配合形成出水关闭或第一档出水或第二档出水状态。该专利改进了现有技术中水龙头结构复杂、冷热水容易窜流的问题,实现了水龙头的双路出水。

该恒温水龙头的冷水进水通道直通恒温阀芯,热水、混合水经陶瓷阀芯进出,由陶瓷阀芯来控制流量。在实际使用过程中,关小水龙头时,热水进出流量减小,热水压也将变小,而由于冷水直通恒温阀芯,冷水的进水压保持不变,此时进入恒温阀芯的冷水压与热水压的比例就会失衡。而恒温阀芯用于调控出水温度的恒温,对进入的冷、热水有一定的要求,当进入的冷水流量过多或热水流量过多,即冷、热水压相差较大,都会超出恒温阀芯恒温调节的能力范围,恒温阀芯的恒温作用就会失效,即无法有效的调节使流出的混合水的温度处于设定的舒适温度。

上述恒温水龙头中的陶瓷阀芯并不能对冷水进行调控,冷水进水压相对恒定,混合水为外流状态,出口压力小于冷、热水的进水压。在使用过程中,冷水在保持原水压的情况下,热水压因人为需要调节而不稳,冷水压与热水压的比例失衡,当失衡到一定程度时,将超出混合阀芯的调节承受范围,造成恒温阀芯的失效浪费。过多的冷水将从混合水口流出(少量会沿热水通道窜流),造成混合水变冷,混合水出水将不稳定,影响水龙头的使用舒适度。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能同时调节冷水、热水、混合水的进出水流量,使混合水出水恒温稳定的开关阀芯的陶瓷阀片组件及装有该组件的开关阀芯。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开关阀芯的陶瓷阀片组件,包括动片和静片,静片上设有对接管路的静片冷水进水口、冷水出水口、热水进水口、热水出水口、混合水进水口及至少一个静片混合出水口;动片上设有三条导流通道,分别是在动片朝向静片的一面上设置的第一流道及混合水流道,在动片背对静片的一面上设置的第二流道;第一流道与第二流道用于连通静片冷水进、出水口或静片热水进、出水口,混合水流道用于连通静片混合水进、出水口。

本实用新型中,在静片上增设了冷水进、出水口,使冷水源也得到了调节控制,在防止窜水的基础上,本实用新型可同步调整冷水、热水、混合水的进出水流量,集中控制,使用效率高,避免水压不稳造成的水温波动,达到出水水温适宜且温度恒定的效果。同时,平衡的水压,可减少恒温阀芯的受损程度,提高其使用寿命。

本实用新型中,冷水由静片冷水进水口流入,经过第一流道或第二流道再由静片冷水出水口流出,热水由静片热水进水口流入,经过第二流道或第一流道再由静片热水出水口流出,混合水由混合水进水口流入,经过混合水流道再分散出去,从混合水出水口流出。动片上设置3条导流通道,冷水、热水、混合水在得到调控的前提下流通线路彼此独立,解决了各水路之间可能存在的串水问题,也使温度调节更趋稳定。本实用新型中,第一流道、第二流道分别设置在动片的正反面,使动片的结构得到充分利用,同时也为各流道的形状、排布提供更多空间及可能性,动片整体结构更优化,加工也方便。

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陶瓷阀片组件,由于是对冷、热水同步调节流量大小,所以对冷、热水源之间的压差并无要求,适用性更广泛。

进一步的,动片在静片上可沿其轴心转动,静片混合水进水口是与静片同圆心的圆形通孔;静片混合出水口设在混合水进水口外侧;静片冷水进、出水口及静片热水进、出水口设在静片混合出水口外围,分别对角设置在静片的圆周方向上,形成中心对称线相互垂直的两组进、出水口。如此由中心向外扩散的排布方式,使静片结构更加规则紧凑,利用效率更高。

进一步的,静片混合出水口是与静片同圆心横截面呈圆弧状的通孔;静片冷水进、出水口及静片热水进、出水口是与静片同圆心、横截面呈圆弧状、曲率半径相同的通孔。

进一步的,动片的第一流道是与动片同圆心的圆环状的第一凹槽,在其直径对角方向外扩出两个通水槽口,通水槽口的形状位置可与静片冷水进、出水口或静片热水进、出水口相对应重叠。如此,冷/热水从静片冷/热水进水口进入后从通水槽口流入第一凹槽,至另一端的通水槽口,从静片冷/热水出水口流出。通水槽口外凸出于第一凹槽,静片冷/热水进、出水口不与第一凹槽直接接触,静片冷/热水进、出水口的连通只需与通水槽口发生联系。当静片冷/热水进、出水口与通水槽口完全或部分重叠时,静片冷/热水进、出水口被连通,冷/热水被流通或节流,实现冷/热水的开关效果。同时,第一凹槽为圆环状,中间空余位置可用于设置混合水流道,空间应用巧妙,结构新颖,便于加工。

进一步的,第二流道包括两个通水孔,形状位置可与静片热水进、出水口或静片冷水进、出水口相对应重叠,两个通水孔的中心对称线与两个通水槽口的中心对称线相互垂直,两个通水孔之间通过设置第二凹槽进行连通,第二凹槽设置在动片背对静片的一面。如此,冷/热水从静片冷/热水进水口进入后从通水孔流入第二凹槽,至另一端的通水孔,从静片冷/热水出水口流出。当静片冷/热水进、出水口与通水孔完全或部分重叠时,静片冷/热水进、出水口被连通。

本实用新型中,第一流道与第二流道,可分别使静片冷/热水进、出水口连通。动片旋转时可让冷/热水既能从第一流道流过,也能从第二流道流过,水流走向具有多样可能性。但同时又相互独立,防止窜水。第一流道与第二流道相当于并列设置的两条水流通道,动、静片的旋转配合,可同时连通或断开静片冷/热水进、出水口,实现冷热水的双开关与双节流。

进一步的,第二凹槽呈长条状。但不仅限于长条状凹槽,能连通两个通水孔即可。但长条状凹槽形状结构最简单,也方便加工。

进一步的,混合水流道设置在第一流道中间,截面呈斧头状,由一圆形凹槽及扇形凹槽组合而成,圆形凹槽的位置形状与静片混合水进水口相对应,扇形凹槽的外圆半径与静片混合出水口的外圆半径一致。混合水流道可连通静片混合水进、出水口,当静片混合水进、出水口与扇形凹槽完全或部分重叠时,静片混合水进、出水口被连通,混合水被流通或节流,实现混合水的开关出水效果。

进一步的,第一凹槽、第二凹槽及混合水流道的凹槽深度均小于动片的1/2厚度。如此,第一流道与第二流道将完全独立,互不交叉。

进一步的,静片混合水出水口有2个,以静片圆心对称设置,同时两静片混合水出水口的中轴线重合。如此,本实用新型可实现双路出水,动片与静片配合旋转,混合水流道的扇形凹槽可与两个静片混合水出水口的其中一个重叠,混合水经开关阀芯分流,从两个出水口中的某一个出水。本实用新型中,同一开关阀芯既实现冷、热水进出流量控制,同时还可实现两路出水,效率高,实用性好。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开关阀芯,包括调节手柄及陶瓷阀片组件,所述陶瓷阀片组件是上述的陶瓷阀片组件,调节手柄旋转带动动片旋转,与静片配合引导水流走向。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优点。

1、本实用新型中,在静片上增设了冷水进、出水口,使冷水源也得到了调节控制,在防止窜水的基础上,本实用新型可同步调整冷水、热水、混合水的进出水流量,集中控制,使用效率高,避免水压不稳造成的水温波动,达到出水水温适宜且温度恒定的效果,提高用户使用舒适感。

2、本实用新型中,静片混合水出水口可以有2个,使得同一开关阀芯既实现冷、热水进出流量控制,同时还可实现两路出水,开关阀芯使用效率高,实用性好。

3、冷、热水同时调节流量,二者进入恒温阀芯的水压基本平衡稳定,水量不存在一方过多的问题,如此可减少恒温阀芯的受损程度,提高其使用寿命。

4、本实用新型对冷、热水源之间的压差并无要求,适用性更广泛。

5、动片上设置3条导流通道,冷水、热水、混合水在得到调控的前提下流通线路彼此独立,各导流通道结构设计及排布巧妙,水流过程顺畅,解决了各水路之间可能存在的串水问题,也使温度调节更趋稳定。

6、本实用新型中,第一流道、第二流道分别设置在动片的正反面,使动片的结构得到充分利用,同时也为各流道的形状、排布提供更多空间及可能性,动片整体结构更优化,加工也方便。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开关阀芯的立体分解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静片的立体结构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动片的立体结构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动片的另一角度立体结构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动片的剖视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静片与动片的简化示意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静片与动片组合在一起时闭关状态示意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静片与动片组合在一起时半开状态示意图。

图9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静片与动片组合在一起时全开并第一档位出水状态示意图。

图10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静片与动片组合在一起时全开并第二档位出水状态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作详细说明。

如图1-10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用于恒温水龙头的开关阀芯,自上而下包括阀芯壳21、调节手柄22、拨盘23、陶瓷阀片组件、密封件26及底座27,底座27下面还嵌装有另一密封件29,避免安装开关阀芯后从底座处漏水。陶瓷阀片组件包括动片24和静片25,拨盘23与动片24之间设置一用于封盖动片24底面的封板28。该封板28可为密封垫片,也可为与动、静片同材质的陶瓷片,还可以直接用拨盘代替封板,拨盘朝向动片的一面呈平面板状,相当于封板,使第二流道形成一个凹形流道,防止水流从第二流道漏水。阀芯壳21设有容置内腔211,调节手柄22、拨盘23、动片24、静片25、密封件26设置在所述容置内腔211中,底座27与阀芯壳21卡接,静片25上设有对接管路的静片冷水进水口251、冷水出水口252、热水进水口253、热水出水口254、混合水进水口255及两个静片混合出水口256,也作静片混合上出水口256-1及静片混合下出水口256-2,可实现双路两档出水。动片24上设有三条导流通道,分别是在动片朝向静片25的一面上设置的第一流道241及混合水流道242,在动片24背对静片25的一面上设置的第二流道243;第一流道241与第二流道243用于连通静片冷水进、出水口251、252或静片热水进、出水口253、254,混合水流道242用于连通静片混合水进、出水口255、256。

冷水由静片冷水进水口251流入,经过第一流道241或第二流道243再由静片冷水出水口252流出,热水由静片热水进水口253流入,经过第二流道243或第一流道241再由静片热水出水口254流出,混合水由混合水进水口255流入,经过混合水流道242再分散出去,从混合水出水口256流出。动片上设置3条导流通道,冷水、热水、混合水在得到调控的前提下流通线路彼此独立,解决了各水路之间可能存在的串水问题,也使温度调节更趋稳定。本实施例中,第一流道241、第二流道243分别设置在动片24的正反面,使动片24的结构得到充分利用,同时也为各流道的形状、排布提供更多空间及可能性,动片整体结构更优化,加工也方便。

如图6所示,动片24由拨盘23拨动其在静片25上沿其轴心转动,静片25混合水进水口255是与静片同圆心的圆形通孔;静片混合出水口256设在混合水进水口255外侧;静片冷水进、出水口251、252及静片热水进、出水口253、254设在静片混合出水口256外围,分别对角设置在静片的圆周方向上,形成中心对称线相互垂直的两组进、出水口。 静片混合出水口256是与静片同圆心横截面呈圆弧状的通孔,静片混合水出水口256有2个,以静片圆心对称设置,同时两静片混合水出水口256-1、256-2的中轴线重合。静片冷水进、出水口251、252及静片热水进、出水口253、254是与静片同圆心、横截面呈圆弧状、曲率半径相同的通孔。

如图3-5所示,动片24的第一流道241是与动片同圆心的圆环状的第一凹槽2412,第一凹槽2412为圆环状,中间空余位置可用于设置混合水流道242,空间应用巧妙,结构新颖,便于加工。在其直径对角方向外扩出两个通水槽口2411,通水槽口2411的形状位置可与静片冷水进、出水口251、252或静片热水进、出水口253、254相对应重叠。第二流道243包括两个通水孔2431,形状位置可与静片热水进、出水口253、254或静片冷水进、出水口251、252相对应重叠,两个通水孔2431的中心对称线与两个通水槽口2411的中心对称线相互垂直,两个通水孔2431之间通过设置第二凹槽2432进行连通,第二凹槽2432设置在动片24背对静片25的一面。第二凹槽2432呈长条状。混合水流道242设置在第一流道241中间,截面呈斧头状,由一圆形凹槽2421及扇形凹槽2422组合而成,圆形凹槽2421的位置形状与静片混合水进水口255相对应,扇形凹槽2422的外圆半径与静片混合出水口256的外圆半径一致。混合水流道242的中轴线与两个通水槽口2411的中轴线重合。第一凹槽2412、第二凹槽2432及混合水流道242的凹槽深度均小于动片的1/2厚度。图6-图10中,连接两通水孔2431的第二凹槽2432用虚线表示其轮廓。

冷/热水从静片冷/热水进水口251/253进入后从通水槽口2411流入第一凹槽2412,至另一端的通水槽口2411,从静片冷/热水出水口252/254流出。冷/热水从静片冷/热水进水口251/253进入后从通水孔2431流入第二凹槽2432,至另一端的通水孔2431,从静片冷/热水出水口252/254流出。

当静片冷/热水进、出水口251、252/253、254与通水槽口2411完全或部分重叠时,静片冷/热水进、出水口251、252/253、254被连通,冷/热水被流通或节流,实现冷/热水的开关效果。当静片冷/热水进、出水口251、252/253、254与通水孔2431完全或部分重叠时,静片冷/热水进、出水口251、252/253、254被连通。混合水流道242可连通静片混合水进、出水口255、256,当静片混合水进、出水口255、256与扇形凹槽2422完全或部分重叠时,静片混合水进、出水口255、256被连通,混合水被流通或节流,实现混合水的开关出水效果。

本实施例中,如图6所示,静片冷水进、出水口251、252及静片热水进、出水口253、254两组进、出水口的中心对称线相互垂直的,同时动片上两个通水孔2431的中心对称线与两个通水槽口2411的中心对称线相互垂直,当动片每旋转90度,静片冷水进、出水口251、252及静片热水进、出水口253、254均能与第一流道241或第二流道243交替连通实现通水,冷、热水并不只限于某一流道通水。如此,既简单指示了在实际旋扭动片时的操作角度,同时也为双路稳定出水提供了冷热通水条件。

如图7-10所示,本实施例在具体使用时,拨盘23与动片24固定连接,通过手旋转开关阀芯2的调节手柄22来带动拨盘23旋转进而导致动片24的导流通道与静片25配合形成出水关闭或第一档出水或第二档出水状态。

由图7到图9三图,显示动、静片从关闭经半开启到全开启的位置关系,动片3先做顺时针旋转,实现第一档位出水。如图7所示,静片冷水进、出水口251、252及热水进、出水口253、254与第一流道241及第二流道243交叉隔开,开关阀芯处于关闭状态。如图8、9所示,动片3做顺时针旋转,旋转角度0-45度,静片冷水进、出水口251、252逐渐与第一流道241的通水槽口2411重叠,热水进、出水口253、254同步逐渐与第二流道243的通水孔2431重叠,静片混合水上出水口256-1也同步逐渐与混合水流道242扇形凹槽2422重叠,启动冷、热水进水,混合水上出水,开关阀芯处于节流及第一档位全开状态。

如图10所示,动片3再做逆时针旋转,旋转角度0—-45度,开关阀芯由第一档出水至关闭,再实现第二档出水。静片冷水进、出水口251、252逐渐与第二流道243的通水孔2431重叠,热水进、出水口253、254同步逐渐与第一流道241的通水槽口2411重叠,静片混合水下出水口256-2也同步逐渐与混合水流道242扇形凹槽2422重叠,启动冷、热水进水,混合水下出水,开关阀芯处于节流及第二档位全开状态。开关阀芯若需再次关闭,只需动片再作顺时针旋转至关阀点位即可。

由此,本实施例中提供的开关阀芯可使冷热水进出、混合水进出同时关闭或开启,简化了操作步骤,既实现了冷、热水进出流量控制,同时还可实现两路出水,整体实用性良好。

当然,本实用新型并不仅限于双路出水,可仅设一个静片混合出水口256,单路出水。如此,只需使动片顺时针旋转或逆时针旋转,连通各水口与导流通道,同样可实现同步调整冷水、热水、混合水的进出水流量,达到稳定出水的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提供的实施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优点。

1、本实用新型中,在静片上增设了冷水进、出水口,使冷水源也得到了调节控制,在防止窜水的基础上,本实用新型可同步调整冷水、热水、混合水的进出水流量,集中控制,使用效率高,避免水压不稳造成的水温波动,达到出水水温适宜且温度恒定的效果,提高用户使用舒适感。

2、本实用新型中,静片混合水出水口可以有2个,使得同一开关阀芯既实现冷、热水进出流量控制,同时还可实现两路出水,开关阀芯使用效率高,实用性好。

3、冷、热水同时调节流量,二者进入恒温阀芯的水压基本平衡稳定,水量不存在一方过多的问题,如此可减少恒温阀芯的受损程度,提高其使用寿命。

4、本实用新型对冷、热水源之间的压差并无要求,适用性更广泛。

5、动片上设置3条导流通道,冷水、热水、混合水在得到调控的前提下流通线路彼此独立,各导流通道结构设计及排布巧妙,水流过程顺畅,解决了各水路之间可能存在的串水问题,也使温度调节更趋稳定。

6、本实用新型中,第一流道、第二流道分别设置在动片的正反面,使动片的结构得到充分利用,同时也为各流道的形状、排布提供更多空间及可能性,动片整体结构更优化,加工也方便。

以上内容是结合具体的优选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所作的进一步详细说明,不能认定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只局限于这些说明。对于本实用新型所属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简单推演或替换,都应当视为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