止水切换阀芯和花洒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412718阅读:227来源:国知局
止水切换阀芯和花洒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出水装置,尤其涉及出水装置中的止水阀芯。



背景技术:

花洒中的阀芯一般具有切换出水水花和止水的功能,即方便用户在手持花洒的同时进行水花的切换或者出水的开关。不过随着花洒功能的增加,现有的花洒中不再只是简单地具备几种不同出水形状的花洒水了,而是具有一些功能性作用的功能水,比如吸气花洒水。吸气花洒水的水中混合了空气,水流含有空气增加了水流的冲击力。但是不同的消费人群对水流冲击力的要求不同,如老人和小孩可能需要冲击力比较弱的水流,而年轻人则需要冲击力比较强的水流。但是现有的花洒阀芯中,都无法实现在止水、普通水和功能水三种模式的切换。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主要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止水切换阀芯,除了止水和出水两个状态外,还另外具有功能水的出水档位。

为了解决上述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止水切换阀芯,包括:固定轴以及至于固定轴内与之同轴设置的切换轴;所述切换轴与一操作件连动设置,使得切换轴在所述固定轴内沿着轴向在第一位置、第二位置和第三位置之间移动;

所述切换轴的一端为进水端、另一端为出水端,形成一沿着轴向的过水流道;所述切换轴位于第一位置时,所述进水端被关闭形成止水状态;所述切换轴位于第二位置时,所述进水端打开,并且切换轴的侧壁靠近出水端的一侧与固定轴之间形成一进气口,水流由出水端流入固定轴内时,由于固定轴的直径大于所述出水端的直径,产生文丘里效应将空气从所述进气口中吸入固定轴内与水流混合,形成吸气花洒水出水;所述切换轴位于第三位置时,所述进水端保持打开状态并且所述进气口被关闭,形成普通水出水。

在一较佳实施例中:还包括一与所述切换轴同轴设置的第一密封件,所述第一密封件沿着轴向设置于所述进水端的后方,所述切换轴位于第一位置时,所述进水端的端面与所述第一密封件顶抵,关闭所述进水端。

在一较佳实施例中:所述固定轴靠近所述进水端的一侧与进水接头连接;所述进水接头靠近进水端的一侧具有一容置腔;所述第一密封件设置于所述容置腔内;水流由进水接头流入所述容置腔内,并且仅能通过所述过水流道流入所述固定轴内。

在一较佳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密封件沿着轴向的两侧分别与一弹性件和支撑件顶抵设置;所述切换轴位于第一位置时,所述弹性件对第一密封件产生支撑力,使其与所述进水端的端面保持密封贴合状态;当所述切换轴位于其它位置时,所述弹性件带动第一密封件复位至与支撑件顶抵的初始位置。

在一较佳实施例中:所述支撑件具有一沿着轴向穿设的让位孔,所述切换轴的进水端穿过该让位孔进入所述容置腔内;

所述支撑件的外周还具有垂直于轴向的进水口,水流经进水接头流入后再经过所述进水口流入所述容置腔内。

在一较佳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密封件远离所述进水端的一面与所述容置腔的后端之间具有一定空隙;所述切换轴位于第一位置时,水流从支撑件的进水口流至容置腔内,使得所述第一密封件沿着轴向上的正面和反面中都受到水流的压力,该压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处于水压平衡状态。

在一较佳实施例中:所述切换轴的外壁靠近进水端的一侧还设有第二密封件,将所述切换轴与让位孔之间的缝隙密封,使得所述容置腔内的水流仅能通过所述过水流道流入所述固定轴内。

在一较佳实施例中:所述切换轴靠近所述出水端的一侧还设有第三密封件;所述固定轴内沿着轴向具有相互连通的第一腔室和第二腔室,所述第一腔室的直径小于第二腔室从而在第一腔室和第二腔室的连通处形成一台阶面;水流由切换轴的出水端流入所述第一腔室内;

所述切换轴从第一位置向第三位置移动的过程中,所述第三密封件向着靠近所述台阶面的方向移动;当所述切换轴位于第二位置时,所述第三密封件与台阶面未接触,因此所述切换轴的外壁与台阶面直接具有一缝隙形成所述进气口;当所述切换轴位于第三位置时,所述第三密封件与台阶面顶抵,将所述进气口关闭。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花洒,包括:花洒本体和如上所述的止水切换阀芯;所述花洒本体包括出水面盖和手柄,所述止水切换阀芯设置于手柄内。

在一较佳实施例中:所述操作件为按钮,所述按钮暴露于所述本体外,所述本体内具有一固定座;所述按钮的一端与固定座转动连接,另一端为按压端;

所述固定座还与一摆动块转动连接,所述按钮的按压端下压时,所述摆动块受到按钮的挤压而摆动,所述摆动块在摆动过程中与一传动块连动,所述传动块将摆动块的摆动转换为沿着轴向的移动;所述传动块沿着轴向移动时带动切换轴移动。

在一较佳实施例中:所述切换轴的外周套设一复位件,该复位件的一端与切换轴顶抵,另一端与固定轴顶抵;所述切换轴由第三位置向着第一位置移动的过程中,所述复位件被挤压积累弹性复位力。

相较于先有技术,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止水切换阀芯,通过切换轴沿着轴向的移动,在移动过程中切换轴关闭进水端达到止水状态,或者关闭进气口、打开进水端达到普通的花洒水出水,或者进气口和进水端分别打开达到吸气花洒水出水。因此,能够实现止水、普通水和功能水三种模式的切换。并且切换过程是单向循环的,操作起来比较简便。

2.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止水切换阀芯,利用水流由切换轴的出水端流入固定轴的第一腔室时,过水面积发生突变,产生文丘里效应,空气就从进气口被吸入第一腔室中与水流发生混合,形成吸气花洒水。利用这种方式产生吸气花洒水结构简单,可靠。

3.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止水切换阀芯,当切换轴位于第一位置时,第一密封垫的沿着轴向的两端都有水,因此第一密封垫处于水压平衡状态,切换轴在移动的过程中就无需克服水流的压力,切换手感比较轻,省力手感也比较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中花洒的结构爆炸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中花洒的结构剖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中切换轴位于第一位置时的水流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中切换轴位于第二位置时的水流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中切换轴位于第三位置时的水流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更好的了解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内容,特举具体实施方法并配合所附图式说明如下。

参考图1-5,一种花洒,包括:花洒本体1和止水切换阀芯2;所述花洒本体1包括出水面盖11和手柄12,所述止水切换阀芯2设置于手柄12内。

所述的止水切换阀芯2,包括:固定轴21以及置于固定轴21内与之同轴设置的切换轴22;所述切换轴22与一操作件3连动设置,使得切换轴22在所述固定轴21内沿着轴向在第一位置、第二位置和第三位置之间移动;

所述切换轴22的一端为进水端221、另一端为出水端222,形成一沿着轴向的过水流道;所述切换轴22位于第一位置时,所述进水端221被关闭形成止水状态;所述切换轴22位于第二位置时,所述进水端221打开,并且切换轴22的侧壁靠近出水端221的一侧与固定轴21之间形成一进气口223,水流由出水端222流入固定轴21内时,由于固定轴21的直径大于所述出水端222的直径,产生文丘里效应将空气从所述进气口223中吸入固定轴21内与水流混合,形成吸气花洒水出水;所述切换轴22位于第三位置时,所述进水端221保持打开状态并且所述进气口223被关闭,形成普通水出水。

如上所述,上述结构实现了切换轴22在单向的移动过程中关闭进水端221达到止水状态,或者关闭进气口223、打开进水端221达到普通的花洒水出水,或者进气口223和进水端221同时打开达到吸气花洒水出水。因此,通过切换轴22的单向移动,就能够实现止水、普通水和功能水三种模式的切换,操作起来比较简便。

为了实现切换轴22在第一位置时,进水端221被关闭,本实施例中采用如下结构:

还包括与所述切换轴22同轴设置的第一密封件23,所述第一密封件23沿着轴向设置于所述进水端221的后方,所述切换轴22位于第一位置时,所述进水端的端面与所述第一密封件23顶抵,从而关闭所述进水端221。

具体来说,所述第一密封件23的安装位置为:所述固定轴21靠近所述进水端221的一侧与进水接头24连接;所述进水接头24靠近进水端221的一侧具有一容置腔241;所述第一密封件23设置于所述容置腔241内;水流由进水接头24流入所述容置腔241内,并且仅能通过所述过水流道流入所述固定轴21内。

为了保证密封的稳定性,第一密封件23与进水端221顶抵密封时,第一密封件必须要保持与进水端贴合的状态,而不能被第一密封件23挤压而向后移动造成密封不可靠。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所述第一密封件23沿着轴向的两侧分别与一弹性件231和支撑件232顶抵设置;所述切换轴21位于第一位置时,所述弹性件231对第一密封件23产生支撑力,使其与所述进水端221的端面保持密封贴合状态;当所述切换轴22位于其它位置时,所述弹性件231带动第一密封件23复位至与支撑件232顶抵的初始位置。由于弹性件231提供弹性复位力,进水端221的端面与第一密封件23顶抵时,弹性件231提供的弹性复位力与进水端221对第一密封件23的抵压力方向相反,这样就能够保证第一密封件23不会沿着轴向向后退,始终保持与进水端221的端面贴合密封。

在上述结构的基础上,所述支撑件232具有一沿着轴向穿设的让位孔,所述切换轴22的进水端221穿过该让位孔进入所述容置腔241内;这样支撑件232就不会对切换轴22的移动造成阻碍。

此外,为了将进水接头24中的水流引入进水端221所在的那部分容置腔241中,所述支撑件232的外周还具有垂直于轴向的进水口,水流经进水接头24流入后再经过所述进水口流入所述容置腔241内。

此外,为了保证止水的可靠性,如上所述的,水流由进水接头24流入所述容置腔241内,仅能通过所述过水流道流入所述固定轴21内。这样当进水端221被关闭后,就不会有水流进入固定轴21内了。但是上述的结构中,水流会经过支撑件232的进水口,而支撑件还开设有让位孔,水流不可避免地会从让位孔中流出。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所述切换轴22的外壁靠近进水端221的一侧还设有第二密封件224,将所述切换轴22与让位孔之间的缝隙密封,使得所述容置腔241内的水流仅能通过所述过水流道流入所述固定轴21内。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密封件23远离所述进水端221的一面与所述容置腔241的后端之间具有一定空隙;所述切换轴22位于第一位置时,水流从支撑件232的进水口流至容置腔241内,使得所述第一密封件23沿着轴向上的正面和反面中都受到水流的压力,该压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处于水压平衡状态。这样切换轴22在移动的过程中就无需克服水流的阻力,切换力比较轻手感也比较好。

为了实现吸气花洒水,本实施例中,所述切换轴22靠近所述出水端222的一侧还设有第三密封件225;所述固定轴21内沿着轴向具有相互连通的第一腔室211和第二腔室212,所述第一腔室211的直径小于第二腔室212从而在第一腔室211和第二腔室212的连通处形成一台阶面213;水流由切换轴22的出水端流入所述第一腔室211内;为了实现文丘里效应,第一腔室211的直径要大于出水端222的直径,使得水流由出水端222进入第一腔室211时发生过水面积的突变,产生文丘里效应。

所述切换轴22从第一位置向第三位置移动的过程中,所述第三密封件225向着靠近所述台阶面213的方向移动;当所述切换轴22位于第二位置时,所述第三密封件225与台阶面213未接触,因此所述切换轴22的外壁与台阶面213之间具有一缝隙形成所述进气口223;当所述切换轴22位于第三位置时,所述第三密封件225与台阶面213顶抵,将所述进气口223关闭。从而实现了吸气花洒水出水和普通水出水的切换。

进一步的,所述操作件3为按钮,所述按钮3暴露于所述本体1外,所述本体1内具有一固定座13;所述按钮的一端与固定座13转动连接,另一端为按压端;

所述固定座13还与一摆动块14转动连接,所述按钮3的按压端下压时,所述摆动块14受到按钮3的挤压而摆动,所述摆动块14在摆动过程中与一传动块15连动,所述传动块15将摆动块14的摆动转换为沿着轴向的移动;所述传动块15沿着轴向移动时带动切换轴22移动。这样就实现了按压按钮3带动切换轴22沿着轴向向后运动,也就是从第三位置向第一位置运动。

为了实现切换轴22沿着轴向向前运动,所述切换轴22的外周套设一复位件226,该复位件226的一端与切换轴22顶抵,另一端与支撑件232顶抵;所述切换轴22由第三位置向着第一位置移动的过程中,所述复位件226被挤压积累弹性复位力。当传动块15与切换轴22之间的顶抵关系解除时,切换轴22就在弹性复位力的作用下从第一位置向第三位置运动。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的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该以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