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多效性外墙体进风管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054487阅读:165来源:国知局
一种新型多效性外墙体进风管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属于建筑物风管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新型多效性外墙体进风管。



背景技术:

现在家庭使用的一些通风设备,如空气净化器、空调等,安装时需要先在安放位置的附近墙体上打孔,再安装通风风管。安装时,通风风管外侧的固定需要操作人员在室外操作,为保证工作安全,操作人员需要做好安全措施才能进行,但是对于一些高层建筑的安装,对操作人员仍然具有一定的安全隐患,也影响其工作效率。因此,有业者研发了一种免室外安装的风管,整个安装过程可直接在室内进行,操作方便并减少安全隐患。

但是,这类风管在使用时管内容易产生噪音,影响人们生活或工作的环境;并且风管长时间使用后由于管体外壁的老化,容易导致外部雨水或潮湿空气的入侵,长此以往,雨水或潮湿空气会渗入到墙体的内壁,破坏墙体内壁的装饰层以及墙体的结构层;另外,虽然一些通风风管的外端都安装有挡雨盖,但是风大雨大时,雨水还是会进入通风风管内,造成积水甚至倒灌,影响通风设备的正常运行。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主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新型多效性外墙体进风管,能够降低管体内进风时产生的噪音;设有保护层提高管体外壁的防腐、保温和防水功能,具有减缓管体外壁老化和减少雨水入侵的效果,可延长进风管的使用寿命;还能防止雨水的倒灌或蚊虫的入侵,避免管体内异物的聚积,减少后期管体内部的维护,此外,本实用新型具有柔性软管适用于不同厚度的墙体,适用性较广。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一个技术方案是:一种新型多效性外墙体进风管,包括管体、定位法兰和密封圈,所述定位法兰和所述密封圈分别位于所述管体的两端,所述管体和所述定位法兰之间还包括一伸缩式柔性软管,所述柔性软管的前端与所述管体的后端固定连接,所述柔性软管的后端与所述定位法兰固定连接;

所述管体的内管壁是由进风口向出风口渐缩的异径管壁,所述管体的外径为8-10cm,所述管体的进风口的内径为6-7cm,所述管体的出风口的内径为4-5cm;所述管体的内管壁上且底面中间具有一向下凹陷的导流槽,所述导流槽的截面为弧形,所述导流槽自所述出风口延伸至所述进风口,所述导流槽的左、右两端分别与所述管体的内管壁齐平,所述导流槽的槽深为3-5mm且槽宽为4-6mm;

所述管体的内管壁均匀分布有若干个消音孔,所述消音孔的孔径为3-5mm且孔深为1-3mm,相邻所述消音孔的孔距为2-4cm,所述消音孔内填充有消音棉;所述管体的内管壁涂布一层防水保护膜层;

所述密封圈包括外密封圈和内密封圈,所述外密封圈位于所述进风口处,所述内密封圈与所述进风口的距离为1-1.8cm;

所述进风口设有格栅件,所述格栅件的后端与所述进风口螺纹连接,所述格栅件的前端设有3-5片斜叶,所述斜叶与水平面的夹角为15-30°,所述斜叶的叶片宽度为2-3cm,相邻所述斜叶的间距为1-2cm;

所述管体的外表面上且靠近进风口一端还设有第一粗化环和第二粗化环,所述第一粗化环的宽度和所述第二粗化环的宽度皆为5-8mm,所述第一粗化环和所述第二粗化环之间的间距为0.5-1cm;

所述管体的外壁设有保护层,所述保护层包括纳米防腐涂层、保温层和防腐防水涂层,所述纳米防腐涂层位于所述管体的外壁和所述保温层之间,所述保温层位于所述纳米防腐涂层和所述防腐防水涂层之间,所述纳米防腐涂层的厚度为2-3mm,所述保温层的厚度为2-3mm,所述防腐防水涂层的厚度为3-4mm;所述管体和所述保护层一体成型。

进一步地说,所述防水保护膜层为聚乙烯膜层;所述保温层为聚氨酯保温层或橡塑海绵保温层。

进一步地说,所述管体为ABS(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管或PVC(聚氯乙烯)管。

进一步地说,所述外密封圈和所述内密封圈皆是HNBR氢化丁腈橡胶密封圈或IIR丁基橡胶密封圈。

进一步地说,所述斜叶为金属斜叶,所述斜叶的表面涂布一层防锈润滑层。

进一步地说,所述消音棉为聚酯纤维棉或消音岩棉。

进一步地说,所述柔性软管为PU(聚氨酯)镀铜钢丝波纹管、不锈钢波纹管或尼龙布波纹管。

进一步地说,所述定位法兰为不锈钢法兰、合金钢法兰或碳钢法兰。

进一步地说,所述管体的长度为15-20cm。

进一步地说,所述管体为圆柱形管体。

进一步地说,所述消音孔为圆形孔或圆锥形孔。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至少具有以下几点:

一、本实用新型管体的后端设有一伸缩式柔性软管,可通过调节柔性软管的长短适应不同厚度的墙体,无需截断超出墙体外的管体,安装快捷,实用性较广;

二、本实用新型管体的内管壁均匀分布有若干个消音孔,消音孔内填充有消音棉,当风从管体内通过时,消音孔内的吸音棉能够降低风产生的噪音,提高人们生活和工作环境的舒适度;管体的内管壁还涂布一层防水保护膜层,避免吸音棉潮湿,延长消音棉的使用寿命;

三、本实用新型管体的内管壁具有一导流槽,该导流槽由管体的出风口延伸至管体的进风口,具有一定的倾斜度,能防止雨水的倒灌或蚊虫的入侵,避免管体内异物的聚积,减少后期管体内部的维护;

四、本实用新型密封圈包括外密封圈和内密封圈,外密封圈和内密封圈与管体表面的第一粗化环和第二粗化环密封粘合,提高密封圈与管体的接着力,从而提高其密封性,有效避免墙体进水及蚊虫的入侵,且外密封圈和内密封圈皆是HNBR氢化丁腈橡胶密封圈或IIR丁基橡胶密封圈,具有较佳的抗腐蚀、抗撕拉性能,耐磨性、耐天候性较好,可延长密封圈的使用寿命;

五、本实用新型进风口的格栅件设有3-5片斜叶,该斜叶为金属斜叶且与水平面的夹角为15-30°,该设计可使叶片上的灰尘易被雨水冲洗干净,避免进风口积灰太多而影响进风口的通风量;斜叶的表面涂布有一层防锈润滑层,使斜叶不易生锈,阻隔日晒、雨雪的侵害,而且表面的润滑性可以避免蚊虫的粘黏;

六、本实用新型管体的外壁设有保护层,保护层包括纳米防腐涂层、保温层和防腐防水涂层,三层叠构能够提高管体外壁的防腐、保温和防水功能,具有减缓管体外壁老化和减少雨水入侵的效果,可延长进风管的使用寿命,还能避免破坏建筑物的墙体结构;

七、本实用新型防腐涂层和防腐防水涂层的使用原料无毒无异味,绿色环保;

八、本实用新型结构合理,造价成本低,适用性较广。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管体的内管壁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管体的进风口的截面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管体的出风口的截面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管体的进风口端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外密封圈与管体连接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管体的进风口与格栅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斜叶与水平面的结构示意图;

图9是本实用新型管体的内管壁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10是本实用新型管体外壁保护层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附图中各部分标记如下:

管体1、定位法兰2、密封圈3、外密封圈31、内密封圈32、进风口4、出风口5、导流槽6、格栅件7、斜叶71、第一粗化环8、第二粗化环9、柔性软管10、消音孔11、保护层12、纳米防腐涂层121、保温层122和防腐防水涂层123、管体的外径D1、管体的进风口的内径D2、管体的出风口的内径D3、管体的长度L和夹角α。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进行详细阐述,以使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和特征能更易于被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从而对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做出更为清楚明确的界定。

实施例:一种新型多效性外墙体进风管,如图1-10所示,包括管体1、定位法兰2和密封圈3,所述定位法兰2和所述密封圈3分别位于所述管体1的两端,所述管体1和所述定位法兰2之间还包括一伸缩式柔性软管10,所述柔性软管10的前端与所述管体1的后端固定连接,所述柔性软管10的后端与所述定位法兰2固定连接;

所述管体1的内管壁是由进风口4向出风口5渐缩的异径管壁,所述管体的外径D1为8-10cm,所述管体的进风口的内径D2为6-7cm,所述管体的出风口的内径D3为4-5cm;所述管体1的内管壁上且底面中间具有一向下凹陷的导流槽6,所述导流槽6的截面为弧形,所述导流槽6自所述出风口5延伸至所述进风口4,所述导流槽6的左、右两端分别与所述管体1的内管壁齐平,所述导流槽6的槽深为3-5mm且槽宽为4-6mm;

所述管体1的内管壁均匀分布有若干个消音孔11,所述消音孔11的孔径为3-5mm且孔深为1-3mm,相邻所述消音孔11的孔距为2-4cm,所述消音孔11内填充有消音棉;所述管体1的内管壁涂布一层防水保护膜层;

所述密封圈3包括外密封圈31和内密封圈32,所述外密封圈31位于所述进风口4处,所述内密封圈32与所述进风口4的距离为1-1.8cm;

所述进风口4设有格栅件7,所述格栅件7的后端与所述进风口4螺纹连接,所述格栅件7的前端设有3-5片斜叶71,所述斜叶71与水平面的夹角α为15-30°,所述斜叶71的叶片宽度为2-3cm,相邻所述斜叶71的间距为1-2cm;

所述管体1的外表面上且靠近进风口一端还设有第一粗化环8和第二粗化环9,所述第一粗化环8的宽度和所述第二粗化环9的宽度皆为5-8mm,所述第一粗化环8和所述第二粗化环9之间的间距为0.5-1cm,所述第一粗化环8的表面粗糙度和所述第二粗化环9的表面粗糙度皆为0.6-0.8μm;

所述管体1的外壁设有保护层12,所述保护层12包括纳米防腐涂层121、保温层122和防腐防水涂层123,所述纳米防腐涂层121位于所述管体1的外壁和所述保温层122之间,所述保温层122位于所述纳米防腐涂层121和所述防腐防水涂层123之间,所述纳米防腐涂层121的厚度为2-3mm,所述保温层122的厚度为2-3mm,所述防腐防水涂层123的厚度为3-4mm;所述管体1和所述保护层12一体成型。

所述防水保护膜层为聚乙烯膜层;所述保温层122为聚氨酯保温层或橡塑海绵保温层。

所述纳米防腐涂层121的原料(按重量份数计)包括:己二酸酯50-70份、甲基丙烯酸-2-羟乙酯30-50份、氯化石蜡15-25份和乙二酸10-15份;

所述防腐防水涂层123的原料(按重量份数计)包括:水性氟碳乳液树脂30-45份、甲基纤维素20-35份、柠檬酸钠15-30份和钛白粉5-10份。

所述管体1为ABS管或PVC管。

所述外密封圈31和所述内密封圈32皆是HNBR氢化丁腈橡胶密封圈或IIR丁基橡胶密封圈。

所述斜叶71为金属斜叶,所述斜叶71的表面涂布一层防锈润滑层,所述防锈润滑层的原料(按重量百分比计)包括:凡士林30-50%、聚乙烯20-35%、表面活性剂15-25%、防锈剂10-15%和滑石粉1-8%。

所述消音棉为聚酯纤维棉或消音岩棉。

所述柔性软管10为PU镀铜钢丝波纹管、不锈钢波纹管或尼龙布波纹管。

所述定位法兰2为不锈钢法兰、合金钢法兰或碳钢法兰。

所述管体的长度L为15-20cm。

所述管体1为圆柱形管体。

所述消音孔11为圆形孔或圆锥形孔。

所述的一种新型多效性外墙体进风管的使用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在墙体的指定位置打孔,孔的直径与管体的外径相等;

S2、将格栅件与管体螺纹连接;

S3、将外密封圈和内密封圈通过PVC胶水依次固定在管体的第一粗化环和第二粗化环上,静置5-10min待凝固;

S4、将步骤S3中制得的管体穿过墙体的孔,使外密封圈伸出墙体外;

S5、回拉管体,使外密封圈的内表面与墙体完全贴合,且内密封圈的外表面与墙体的孔的内壁完全贴合,并保证管体的内管壁的导流槽的凹面朝上;

S6、根据墙体的厚度调整柔性软管的拉伸长度,使柔性软管与管体的总厚度与墙体的厚度一致,再旋转定位法兰,使定位法兰与墙体内表面完全贴合。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如下:本实用新型管体的后端设有一伸缩式柔性软管,可通过调节柔性软管的长短适应不同厚度的墙体,无需截断超出墙体外的管体,安装快捷,实用性较广;

管体的内管壁均匀分布有若干个消音孔,消音孔内填充有消音棉,当风从管体内通过时,消音孔内的吸音棉能够降低风产生的噪音,提高人们生活和工作环境的舒适度;管体的内管壁还涂布一层防水保护膜层,避免吸音棉潮湿,延长消音棉的使用寿命;

管体的内管壁具有一导流槽,该导流槽由管体的出风口延伸至管体的进风口,具有一定的倾斜度,能防止雨水的倒灌或蚊虫的入侵,避免管体内异物的聚积,减少后期管体内部的维护;

密封圈包括外密封圈和内密封圈,外密封圈和内密封圈与管体表面的第一粗化环和第二粗化环密封粘合,提高密封圈与管体的接着力,从而提高其密封性,有效避免墙体进水及蚊虫的入侵,且外密封圈和内密封圈皆是HNBR氢化丁腈橡胶密封圈或IIR丁基橡胶密封圈,具有较佳的抗腐蚀、抗撕拉性能,耐磨性、耐天候性较好,可延长密封圈的使用寿命;

进风口的格栅件设有3-5片斜叶,该斜叶为金属斜叶且与水平面的夹角为15-30°,该设计可使叶片上的灰尘易被雨水冲洗干净,避免进风口积灰太多而影响进风口的通风量;斜叶的表面涂布有一层防锈润滑层,使斜叶不易生锈,阻隔日晒、雨雪的侵害,而且表面的润滑性可以避免蚊虫的粘黏;

管体的外壁设有保护层,保护层包括纳米防腐涂层、保温层和防腐防水涂层,三层叠构能够提高管体外壁的防腐、保温和防水功能,具有减缓管体外壁老化和减少雨水入侵的效果,可延长进风管的使用寿命,还能避免破坏建筑物的墙体结构;防腐涂层和防腐防水涂层的使用原料无毒无异味,绿色环保;

本实用新型结构合理,造价成本低,适用性较广。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