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封板挂持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635104阅读:651来源:国知局
一种封板挂持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封板安装结构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封板挂持结构。



背景技术:

设备的封装封板通常采用螺栓的固定方式,对于一些较大、较重的封板,装卸十分困难,需要他人进行协助,在安装时需要一人抬升封板并将封板稳定,使得封板上的通孔与设备上的安装孔精确对位,从而另一人再将螺栓锁附到安装孔中,拆卸过程也同样繁琐,费时费力,劳动强度大,装卸存在着安全隐患。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和提出的技术任务是对现有技术进行改进,提供一种封板挂持结构,解决目前技术中传统的设备封装封板安装困难,装卸费时费力,劳动强度大的问题。

为解决以上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封板挂持结构,包括封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封板上设置了与设备上的锁附孔匹配的安装通孔,并且设备上设置了定位销,封板上设置了与定位销配合的定位孔,封板通过定位孔挂接在定位销上时安装通孔正对锁附孔。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封板挂持结构利用定位销和定位孔配合,使得在安装封板时可单人先将封板挂接在设备上,利用定位销承受封板的重量,此时封板的安装通孔与设备上的锁附孔正好对位,即可轻松方便的锁附上螺栓完成封板的安装,无需多人协作,无需工作人员在安装过程中抬住封板,降低劳动强度,提高装卸效率。

进一步的,所述的定位销为头部宽度大于下部的结构,定位孔为上窄下宽的通孔,定位销从定位孔下部插入然后卡至在定位孔的上部,定位销的头部宽度大于定位孔的上部宽度形成锁止结构,防止封板脱出,提高装卸时的安全性,防止封板意外的从设备上掉落砸伤工作人员,保障工作人员的安全性。

进一步的,所述的定位销上设置了螺纹段,定位销通过螺纹锁附在设备上,采用可方便装卸的结构,定位销不单只有定位的作用,还兼有柜体零件拼接锁紧的双重作用,减少零件数量,定位销可维护更换,确保能长效可靠的达到挂接定位的作用,避免出现长期使用导致定位销磨损而无法有效承载封板重量的状况。

进一步的,所述的安装通孔为横向的长条孔,安装方便,可对封板的安装位置进行微调,提高安装自由度。

进一步的,所述的安装通孔在封板的两侧沿竖直方向各设置有若干个,保障封板安装的稳定性。

进一步的,所述的定位孔在封板的两侧的顶部各设置有一个,确保封板能稳定的挂接在设备上,使得封板的安装通孔与设备上的锁附孔准确对位,保障安装可靠性,提高安装效率。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优点在于: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封板挂持结构,利用定位销和定位孔配合承载封板的重量,并且使得封板的安装通孔与设备上的锁附孔精确对位,安装精度高,单人即可进行装卸操作,无需多人协作,无需工作人员在安装过程中抬住封板,降低劳动强度,省时省力,提高装卸效率,操作安全性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封板与设备的连接结构示意图;

图3为定位销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公开的封板挂持结构,结构简单,安装方便快捷,只需一人即可进行安装,省时省力,劳动强度小,操作安全性高。

如图1至图3所示,一种封板挂持结构,包括封板1,封板1上设置了与设备2上的锁附孔匹配的安装通孔3,安装通孔3为横向的长条孔,可进行安装微调,安装通孔3在封板1的两侧沿竖直方向各设置有若干个,同时在设备2上设置了定位销4,将定位销4设置为可拆卸结构,方便维护更换,在设备2上设置了螺孔,定位销4上设置了螺纹段,定位销4通过螺纹锁附在设备2上,封板1上设置了与定位销4配合的定位孔5,封板1通过定位孔5挂接在定位销4上时安装通孔3正对锁附孔,定位孔5在封板1的两侧的顶部各设置有一个,确保封板1挂接时的稳定性,同时保障安装通孔3与锁附孔精确对位,提高安装便捷性。

为了保障保障封板1挂接时的可靠性,避免出现封板1从定位销4上滑出掉落的危险状况,将定位销4设置为头部宽度大于下部的结构,定位孔5为上窄下宽的通孔,具体的可以是定位孔5由上下两个圆孔相交而成,上圆孔的孔径小于下圆孔的口径,并且定位销4头部尺寸小于下圆孔的口径并大于上圆孔的孔径,在进行封板1挂接操作时,定位销4头部先从定位孔5的下圆孔穿过然后向下移动封板1,使得定位销4的下部穿入到上圆孔中,封板1的自重作用力为向下的方向,此时定位销4的头部无法从上圆孔中脱出,从而确保封板1不会出现掉落的危险状况。

以上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的是,上述优选实施方式不应视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当以权利要求所限定的范围为准。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内,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