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落地式电视机支架,特别涉及一种可伸缩立柱锁紧固定机构。
背景技术:
目前家庭大客厅、会议室、公共场所等等都需要采用落地式电视机架,落地式电视机架上的电视机以及与电视机配套使用的视听设备放置托盘都需要上下升降,目前上述装置升降都是通过上立柱与下立柱相对滑动来实现的,上立柱与下立柱相对位置调节结束后需要采用锁紧装置来使二者相对固定定位,目前都是采用卡扣机构来实现二者锁紧定位,然而这种结构只能实现上立柱与下立柱在扣位相对的位置固定,不能在任意位置实现二者固定定位。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克服上述缺陷,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可伸缩立柱锁紧固定机构,该可伸缩立柱锁紧固定机构实现了上立柱与下立柱在任意位置锁紧定位,且结构简单,操作方便。
本实用新型为了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一种可伸缩立柱锁紧固定机构,包括上立柱和下立柱,上立柱能够滑动的定位于下立柱上,还包括摩擦件和驱动装置,所述下立柱上设有纵向的沟槽结构,至少一个摩擦件能够沿上立柱径向往复滑动的安装于上立柱上,且摩擦件能够紧抵下立柱沟槽结构内侧壁,摩擦件与下立柱沟槽结构内侧壁接触的表面为摩擦面,驱动装置驱动摩擦件滑动。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摩擦件为两个,两个摩擦件沿上立柱轴线对称设置。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还设有硬质的连动件,硬质连动件包覆于摩擦件背向下立柱沟槽结构内侧壁一端外侧,驱动装置驱动连动件沿上立柱径向滑动。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驱动装置包括能够转动安装于上立柱的偏心轴和定位装置,偏心轴圆周外侧壁紧抵连动件背向下立柱内侧壁的一侧表面上,定位装置能够对偏心轴止动定位。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上立柱上设有螺纹孔,偏心轴一端设有螺柱部,螺柱部与上立柱上螺纹孔螺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偏心轴伸出上立柱外侧部分的端部还固定设有一把手。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下立柱上的沟槽结构为开口槽结构,上立柱外侧固定安装有一安装板,该安装板恰覆盖与下立柱的沟槽结构开口部,安装板上设有一穿孔,偏心轴能够转动的插设于与该穿孔内。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安装板呈U形结构,其两侧壁包覆于下立柱两侧,下立柱两侧表面上设有导向槽,导向槽内设有滑轮机构,安装板两侧壁上设有沿纵向延伸的滑轨,所述滑轮机构的滑轮恰能够沿安装板的滑轨延伸方向滚动。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还设有壳体,壳体固定安装于上立柱上,壳体内形成有供摩擦件和连动件滑动的导向槽,壳体侧壁上还设有供摩擦件伸出的缺口,驱动装置安装于壳体内。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壳体两相对的侧壁上分别设有两个缺口,摩擦件和连动件均为U形结构,摩擦件的底面止挡于壳体侧壁上,摩擦件两侧壁沿壳体的缺口伸出到壳体外侧,连动件包覆于摩擦件底面外侧。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通过在上立柱上设置摩擦件和驱动件,通过驱动摩擦件沿上立柱径向运动,使其与下立柱抵紧摩擦或松脱,进而实现上立柱与下立柱的锁紧定位,驱动装置采用带手柄的偏心轴结构一旋就可实现锁定,再一旋就可以实现松脱,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制造成本低。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分解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原理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锁紧状态主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松开状态主视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锁紧机构的立体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锁紧机构的主视图;
图7为图6中A-A向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一种可伸缩立柱锁紧固定机构,包括上立柱1和下立柱2,上立柱1能够滑动的定位于下立柱2上,还包括摩擦件3和驱动装置,所述下立柱2上设有纵向的沟槽结构4,至少一个摩擦件3能够沿上立柱1径向往复滑动的安装于上立柱1上,且摩擦件3能够紧抵下立柱2沟槽结构4内侧壁,摩擦件3与下立柱2沟槽结构4内侧壁接触的表面为摩擦面,驱动装置驱动摩擦件3滑动,上立柱1插设在下立柱2内,当需要调节安装于上立柱1上的电视机以及托盘等的高度。
所述摩擦件3为两个,两个摩擦件3沿上立柱1轴线对称设置,也可以为三个、四个或更多个均匀分布在上立柱1上,亦或是一个摩擦件3其径向能够被胀开的结构。
还设有硬质的连动件5,硬质连动件5包覆于摩擦件3背向下立柱2沟槽结构4内侧壁一端外侧,驱动装置驱动连动件5沿上立柱1径向滑动,通过硬质的连动件5确保驱动装置驱动摩擦件3整体沿上立柱1径向运动,避免其朝向上立柱1轴心一侧发生变形导致其与下立柱2接触不够紧密而导致摩擦失效,硬质的连动件5最佳为金属件。
所述驱动装置包括能够转动安装于上立柱1的偏心轴6和定位装置,偏心轴6圆周外侧壁紧抵连动件5背向下立柱2内侧壁的一侧表面上,定位装置能够对偏心轴6止动定位,通过旋转偏心轴6,使偏心轴6圆周外侧面直径的变化带动摩擦件3沿上立柱1径向移动,实现对下立柱2的顶紧摩擦,该结构简单,便于操作,使用方便,此外也可以是通过斜面结构沿上立柱1径向或轴向滑动,使斜面抵着连动件5运动,或双向气缸装置等等。
所述上立柱1上设有螺纹孔,偏心轴6一端设有螺柱部,螺柱部与上立柱1上螺纹孔螺接,通过螺纹结构实现偏心轴6在某一位置保持稳定的状态,此外也可以是通过定位销等连接件实现偏心轴6的止动定位。
偏心轴6伸出上立柱1外侧部分的端部还固定设有一把手7,通过把手7对偏心轴6进行操作,扭力大,操作方便。
所述下立柱2上的沟槽结构4为开口槽结构,上立柱1外侧固定安装有一安装板8,该安装板8恰覆盖与下立柱2的沟槽结构4开口部,安装板8上设有一穿孔9,偏心轴6能够转动的插设于与该穿孔9内,通过安装板8实现。
所述安装板8呈U形结构,其两侧壁包覆于下立柱2两侧,下立柱2两侧表面上设有导向槽10,导向槽10内设有滑轮机构11,安装板8两侧壁上设有沿纵向延伸的滑轨12,所述滑轮机构11的滑轮恰能够沿安装板8的滑轨12延伸方向滚动,通过滑轨12和滑轮配合是实现上立柱1与下立柱2相对滑动时对安装板8的导向,保证上立柱1与下立柱2相对滑动顺畅。
还设有壳体13,壳体13固定安装于上立柱1上,壳体13内形成有供摩擦件3和连动件5滑动的导向槽10,壳体13侧壁上还设有供摩擦件3伸出的缺口,驱动装置安装于壳体13内,壳体13用于容纳摩擦件3和连动件5的同时,实现对摩擦件3和连动件5运动的导向,保证摩擦件3与下立柱2摩擦状态稳定。
所述壳体13两相对的侧壁上分别设有两个缺口,摩擦件3和连动件5均为U形结构,摩擦件3的底面止挡于壳体13侧壁上,摩擦件3两侧壁沿壳体13的缺口伸出到壳体13外侧,连动件5包覆于摩擦件3底面外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