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提升管固定结构及其垃圾填埋场提升管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617653发布日期:2018-06-05 23:09阅读:251来源:国知局
一种提升管固定结构及其垃圾填埋场提升管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垃圾处理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提升管固定结构及其垃圾填埋场提升管。



背景技术:

垃圾填埋场的渗滤液收集系统是垃圾填埋场中,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其中,渗滤液收集系统通常可以包括:导流层、盲沟、集液井等。集液井应当按库区分区情况设置在填埋库区外部,并采取防渗措施。

通常可以沿垃圾填埋场的堤坡铺设提升管,通过提升泵将渗滤液提升至垃圾填埋场的堤坝坝顶,并最终通过传输井等进入到集液井中。

但是,现有的垃圾填埋场提升管的铺设方式较为简单,稳定性不好,在运营过程中,经常会因垃圾场沉降等原因导致提升管的位置偏移或者下沉。

因此,现有技术还有待发展。



技术实现要素:

鉴于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提升管固定结构及其垃圾填埋场提升管,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提升管容易发生位置偏移以及下沉的问题。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提升管固定结构。所述固定结构包括:锚固沟;设置在锚固沟内的第一混凝土墩;固定锚杆,所述固定锚杆一端固定在所述第一混凝土墩内,另一端与提升管卡箍结构焊接;

所述提升管卡箍结构具有与提升管半径相适配的容纳空间,用于紧箍所述提升管;第二混凝土墩,所述第二混凝土墩固定在垃圾填埋场的坡顶,包裹所述提升管及固定锚杆。

所述的提升管固定结构,其中,所述提升管卡箍结构包括:具有预定厚度的,紧箍提升管的钢板箍以及具有预定长度的圆钢;所述钢板箍上设置有对称的通孔;所述圆钢穿过所述通孔,露出预定长度的一半。

所述的提升管固定结构,其中,所述钢板箍的预定厚度为6mm,所述圆钢的预定长度为80mm。

所述的提升管固定结构,其中,所述通孔为Ø21.5孔,所述圆钢为Ø20圆钢。

所述的提升管固定结构,其中,所述提升管为HDPE管。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垃圾填埋场提升管。其中,所述垃圾填埋场提升管应用如上所述的提升管固定结构固定。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通过设置简单可靠的固定结构,可以有效的将提升管固定在原有的铺设位置上,不会因为垃圾填埋场的沉降等原因,发生提升管的位置偏移或者下沉,影响渗滤液排出系统的正常运行。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提升管固定结构的侧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提升管固定结构的俯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提升管卡箍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便于理解本实用新型,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行更详细的说明。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表述“固定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其间可以存在一个或多个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表述“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其间可以存在一个或多个居中的元件。本说明书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左”、“右”、“上”、“下”、“内”、“外”、“底部”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除非另有定义,本说明书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说明书中在本实用新型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方式的目的,不是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本说明书所使用的术语“和/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

此外,下面所描述的本实用新型不同实施方式中所涉及的技术特征只要彼此之间未构成冲突就可以相互结合。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提升管固定结构。如图1所示,所述固定结构可以包括:锚固沟10、第一混凝土墩20、第二混凝土墩21、固定锚杆30以及提升管卡箍结构40。

其中,所述锚固沟10是沿垃圾填埋场堤坝外围设置的一圈,用于锚固提升管,起到固定地基作用的凹沟。在所述锚固沟内,设置有第一混凝土墩20。

所述固定锚杆30的一端固定在所述第一混凝土墩内,另一端与提升管卡箍结构焊接,从而将提升管卡箍结构40与第一混凝土墩20固定连接,保证提升管的位置稳定性。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所述固定锚杆30可以设置为一对,分别对称设置在所述提升管卡箍结构40和第一混凝土墩20之间。如图1所示,所述固定锚杆10还可以是具有一定弯折角度的钢杆,弯折的角度可以是90度。

所述提升管卡箍结构40具有与提升管半径相适配的容纳空间,用于紧箍所述提升管50。所述容纳空间可以是圆柱形的容纳空间,与提升管的管状结构相同。

所述第二混凝土墩21固定在垃圾填埋场的坡顶,用于包裹所述提升管及固定锚杆。通过第二混凝土墩21,可以更好的固定提升管的位置,支撑提升管,确保不会受到垃圾填埋场的沉降等的影响。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提升管卡箍结构。如图3所示,所述提升管卡箍结构可以包括:具有预定厚度的,紧箍提升管的钢板箍41以及具有预定长度的圆钢42。

其中,所述钢板箍41上设置有对称的通孔,所述圆钢42穿过所述通孔并露出预定长度的一半。通过所述钢板箍41和圆钢42的配合,可以将提升管稳定的箍紧在所述提升管卡箍结构中,令所述提升管卡箍结构抱紧提升管。

具体的,在本实施例中,所述钢板箍的预定厚度为6mm,所述圆钢的预定长度为80mm。选用上述厚度的钢板箍和上述长度的圆钢,与提升管所需要的抱紧力和实际应用环境相适应,更好的发挥固定作用的同时又不会导致过高的生产成本。

更具体的,在本实施例中,所述通孔为Ø21.5孔,所述圆钢为Ø20圆钢。所述提升管为HDPE管。通孔的半径与圆钢的半径尺寸相适配,令圆钢能够很好的用以固定所述提升管在钢板箍的位置。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还进一步的提供了一种垃圾填埋场提升管。其中,所述垃圾填埋场提升管应用如上所述的提升管固定结构,固定在垃圾填埋场的堤坡上,能够很好的避免提升管位置偏移、下沉等问题。

在实际的安装过程中,首先,根据实际测量尺寸,在加工场预制好提升管后,将提升管吊装就位。

然后,用6mm厚的钢板箍紧提升管,并且在靠近管箍上方钻两个对称的Ø21.5孔,用80mm长的Ø20的圆钢穿过孔,圆钢露出40mm。

然后,再安装两根Ø20圆钢锚杆。其中,所述圆钢锚杆的一端与钢板箍及穿孔圆钢焊接,另一端锚固在锚固沟里的C20素混凝土墩内。

最后,在坡顶浇筑一个C20素混凝土墩,将露出坡面的提升管及锚杆包裹固定。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