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简易V形架铸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830256阅读:221来源:国知局
一种简易V形架铸件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机械铸造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简易V形架铸件。



背景技术:

如图1a、图1b所示,现有的V形架铸件结构设计不合理,浇注出来的铸件平面容易产生缩孔缩陷,经机加工后还会出现气孔。另外,V形架铸件的V形口由于口内两侧均为直壁,使用时容易对口内底部造成冲击,影响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要素: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简易V形架铸件,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不足。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的:

提供一种简易V形架铸件,包括铸件主体,所述铸件主体包括前侧面、后侧面、上侧面、下侧面、左侧面和右侧面,所述铸件主体的中部设有通孔,所述铸件主体的前侧面的中部和后侧面的中部分别挖空直至所述前侧面和所述后侧面之间形成等厚壁,所述左侧面的中部设有第一V形口,所述右侧面的中部设有第二V形口,所述上侧面和所述下侧面的中部分别设有第三V形口,所述第一V形口、所述第二V形口和所述第三V形口的口内两侧上部分为凹形弧。

上述简易V形架铸件,其中,所述第一V形口的开口大于所述第二V形口的开口,所述第二V形口的开口大于所述第三V形口的开口。

上述简易V形架铸件,其中,所述等厚壁的厚度为10~12mm。

上述简易V形架铸件,其中,所述铸件主体的前侧面和后侧面的框边的宽度为10~12mm。

与已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结构设计合理,将两个平面挖空,中间留10mm左右的厚度,保证周围壁厚均匀,浇注出来的铸件成品率为100%,经机加工正品率为100%,V形口的口内两侧上部分改为凹形弧,可以起到一定的缓冲作用。

附图说明

构成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a示出了现有技术中V形架铸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1b示出了图1a的侧视图;

图2a示出了本实用新型V形架铸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2b示出了图2a中沿着A-A线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参考图2a和图2b所示,本实用新型简易V形架铸件包括铸件主体1,铸件主体1包括前侧面、后侧面、上侧面、下侧面、左侧面和右侧面,铸件主体1的中部设有通孔2,铸件主体1的前侧面的中部和后侧面的中部分别挖空直至前侧面和后侧面之间形成等厚壁3,左侧面的中部设有第一V形口4,右侧面的中部设有第二V形口5,上侧面和下侧面的中部分别设有第三V形口6,第一V形口4、第二V形口5和第三V形口6的口内两侧上部分为凹形弧7。本技术方案中,第一V形口4的开口大于第二V形口5的开口,第二V形口5的开口大于第三V形口6的开口,等厚壁3的厚度为10~12mm,铸件主体1的前侧面和后侧面的框边8的宽度为10~12mm。

从上述实施例可以看出,本实用新型的优势在于:

结构设计合理,将两个平面挖空,中间留10mm左右的厚度,保证周围壁厚均匀,浇注出来的铸件成品率为100%,经机加工正品率为100%,V形口的口内两侧上部分改为凹形弧,可以起到一定的缓冲作用。

以上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进行了详细描述,但本实用新型并不限制于以上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其只是作为范例。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任何等同修改和替代也都在本实用新型的范畴之中。因此,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下所作出的均等变换和修改,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