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E、PPR缠绕管承插口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148710阅读:522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管道连接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PE、PPR缠绕管承插口装置。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PE、PPR缠绕管的使用寿命通常要求达到数十年,因此,管道相应的配件也要求能使用数十年。常见的连接接头的连接方式分为两种,一种是刚性连接,一种是柔性连接。但是,刚性连接方法用于地下时,泥土的沉降会造成刚性连接接头存在漏水的风险。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目的是解决至少上述问题,并提供至少后面将说明的优点。

本实用新型还有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密封效果好、使用寿命长的PE、PPR缠绕管承插口装置。

为了实现根据本实用新型的这些目的和其它优点,提供了一种PE、PPR缠绕管承插口装置,包括:套筒,其为横向设置的两端敞口的内中空的圆柱体;一对第一橡胶圈,其截面为椭圆形,所述第一橡胶圈具有内中空的结构;所述第一橡胶圈紧贴并环绕固定在所述套筒的内壁一圈,所述一对第一橡胶圈相对设置在套筒的两端;一对第二橡胶圈,其截面为上短下长的等腰梯形,所述第一橡胶圈与所述第二橡胶圈一一对应;所述第二橡胶圈的上底面向上延伸与跟其对应的第一橡胶圈的弧面无缝连接;多个环形橡胶条,其均匀分布,每个环形橡胶条的外侧紧贴并环绕固定在所述第二橡胶圈的下底面一圈。

优选地,所述第一橡胶圈均用胶水粘在所述套筒的内壁上,所述第二橡胶圈与跟其对应的第一橡胶圈用胶水固定连接,所述第二橡胶圈与环形橡胶条间用胶水固定连接。

优选地,所述套筒、第一橡胶圈、第二橡胶圈、环形橡胶条为一体成型的结构。

优选地,所述第二橡胶圈具有内中空的结构;所述环形橡胶条远离所述第二橡胶圈的内侧均向外倾斜设置。

优选地,所述环形橡胶条与水平面所夹的锐角为45°-60°。

优选地,所述环形橡胶条的外表面均匀设置有多个半球形凸起,所述半球形凸起的平面与所述环形橡胶条固定相贴,所述半球形凸起的直径大于1mm且小于2mm。

本实用新型至少包括以下有益效果:

一、与现有技术比较,本实用新型允许连接的管材出现一定程度的轴向位移,并且能承受一定程度的泥土沉降,而且不会出现翻转或移位脱落的情况,故本实用新型是一种密封效果好的PE、PPR缠绕管承插口装置;

二、与现有技术比较,本实用新型可选用使用寿命长的材质,而且数十年不会出现渗漏的情况,故本实用新型是一种使用寿命长的PE、PPR缠绕管承插口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其它优点、目标和特征将部分通过下面的说明体现,部分还将通过对本实用新型的研究和实践而为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所理解。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侧面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以令本领域技术人员参照说明书文字能够据以实施。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术语“横向”、“纵向”、“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并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PE、PPR缠绕管承插口装置,包括:套筒1,其为横向设置的两端敞口的内中空的圆柱体;一对第一橡胶圈2,其截面为椭圆形,所述第一橡胶圈2具有内中空的结构;所述第一橡胶圈2紧贴并环绕固定在所述套筒1的内壁一圈,所述一对第一橡胶圈2相对设置在套筒1的两端;一对第二橡胶圈3,其截面为上短下长的等腰梯形,所述第一橡胶圈2与所述第二橡胶圈3一一对应;所述第二橡胶圈3的上底面向上延伸与跟其对应的第一橡胶圈2的弧面无缝连接;多个环形橡胶条4,其均匀分布,每个环形橡胶条4的外侧紧贴并环绕固定在所述第二橡胶圈3的下底面一圈。本实用新型通过套筒1、一对第一橡胶圈2、一对第二橡胶圈3及多个环形橡胶条4形成一个承插口柔性连接装置,当需要连接的两个管道分别从本实用新型的两端插入,让两个管道的连接处形成一个密闭、无渗漏的空间,从而完成两个管道的连接。所述第一橡胶圈2内部为中空结构具有一定的弹性压缩空间,以适应不同管径的管道。所述第二橡胶圈3的下底面与两个管道间的接触面大,更好的密封。并且在所述第二橡胶圈3的下底面设置多个环形橡胶条4可以形成多道密封,让本实用新型的密封能力更强。

所述第一橡胶圈2均用胶水粘在所述套筒1的内壁上,所述第二橡胶圈3与跟其对应的第一橡胶圈2用胶水固定连接,所述第二橡胶圈3与环形橡胶条4间用胶水固定连接。本实用新型采用胶水连接,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个优选方案,但不仅仅限于此,凡是能密封固定的连接方式均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所述套筒1、第一橡胶圈2、第二橡胶圈3、环形橡胶条4为一体成型的结构。一体成型,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个优选方案,但不仅仅限于此,凡是能密封固定的连接方式均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所述第二橡胶圈3具有内中空的结构;所述环形橡胶条4远离所述第二橡胶圈3的内侧均向外倾斜设置。设置第二橡胶圈3的内部为中空结构,可以让本实用新型的弹性压缩能力更强,适应更多尺寸的管道。设置环形橡胶条4的倾斜方向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个优选方案。

所述环形橡胶条4与水平面所夹的锐角为45°-60°。设置环形橡胶条4与水平面所夹的锐角的大小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方案。

所述环形橡胶条4的外表面均匀设置有多个半球形凸起,所述半球形凸起的平面与所述环形橡胶条4固定相贴,所述半球形凸起的直径大于1mm且小于2mm。在环形橡胶条4的外表面设置凸起可以增强其与管道接触面的摩擦力,防止脱落。

尽管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案已公开如上,但其并不仅仅限于说明书和实施方式中所列运用,它完全可以被适用于各种适合本实用新型的领域,对于熟悉本领域的人员而言,可容易地实现另外的修改,因此在不背离权利要求及等同范围所限定的一般概念下,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特定的细节和这里示出与描述的图例。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