速度选择器阀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235743阅读:330来源:国知局
速度选择器阀的制作方法

本装置涉及一种速度选择器阀。更具体地,本装置涉及一种速度选择器阀,该速度选择器阀将流体致动器在高速度驱动和低速度驱动之间切换。



背景技术:

通常地,已知的是,致动器的高/低速度控制装置将流体致动器的操作速度在高速度和低速度之间切换,并且控制操作速度(参见日本平开专利公报No.2010-038337)。当开关将引导泵的排出流体引入到引导室时,该高/低速度控制装置将操作速度控制阀从正常高速度控制位置切换到低速度控制位置。

已知的是,具有位置检测功能的切换阀能够通过使用磁体检测诸如滑阀的阀构件的操作位置(参见日本平开专利公报No.2001-027358)。该选择器阀包括切换主阀的引导阀。



技术实现要素:

日本平开专利公报No.2010-038337和No.2001-027358公开的高/低速度控制装置和选择器阀通过使用引导压力来遥控操作而切换控制阀或者选择器阀,因此不可避免地变大,变复杂。

基于考虑了这样的任务而做出本装置,并且本装置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采用简单构造而将流体致动器在高速度驱动和低速度驱动之间切换的速度选择器阀。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允许操作者容易确认速度选择器阀是否是在高速度驱动位置或者低速度驱动位置的速度选择器阀。

根据本装置的速度选择器阀包括壳体、第一节流阀、第二节流阀、滑阀、操作把手和传感器,壳体包括被构造成能够与流体致动器连接的第一端口以及被构造成能够与电磁阀连接的第二端口;滑阀被构造成能够在第一端口与第二端口通过第一节流阀彼此连通的状态和第一端口与第二端口通过第二节流阀彼此连通的状态之间切换;操作把手被一体地联接至滑阀;传感器被构造成检测滑阀的位置。

速度选择器阀能够采用简单构造而手动地将流体致动器在高速度驱动和低速度驱动之间切换。操作者能够容易确认速度选择器阀是否在高速度驱动位置或者低速度驱动位置。

优选地,在速度选择器阀中,第一节流阀和第二节流阀被构造成能够调节流动通道面积。因此,能够在高速度驱动期间调节速度,并且在低速度驱动期间调节速度。

在以上情况中,优选地,速度选择器阀的结构是一个需要专用工具以调节流动通道面积的结构。因此,能够防止驱动速度通过蒙骗而被改变。

优选地,布置有被构造成通过预定保持力而将滑阀保持在切换位置的棘爪机构。因此,滑阀被稳定地保持在切换位置,并且操作者通过操作把手能够确认速度选择器阀被切换到高速度驱动位置或者低速度驱动位置。

根据本装置的速度选择器阀能够采用简单构造而手动地将流体致动器在高速度驱动和低速度驱动之间切换。操作者能够容易确认速度选择器阀是否被切换到高速度驱动位置或者低速度驱动位置。

本发明的上述及其他目标、特征和优势通过以下描述连同附图将变得更加明显,其中本发明的最优实施例通过说明性的实施例来示出。

附图说明

图1是根据本装置的实施例的速度选择器阀的立体图;

图2是图1所示的速度选择器阀的侧视图;

图3是当滑阀位于第一位置时,从图2所示的速度选择器阀的III-III线看的截面图;

图4是当滑阀位于第二位置时,从图2所示的速度选择器阀的III-III线看的截面图;和

图5是当滑阀位于第一位置时,从图2所示的速度选择器阀的V-V线看的截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参考附图描述根据本装置的速度选择器阀的优选实施例。在下文中,诸如“上”、“下”、“左”和“右”指的是图3和4的方向。

根据本装置的实施例的速度选择器阀10包括壳体12、第一节流阀14、第二节流阀16、滑阀18和操作把手20。本实施例使用用于控制从未示出的流体致动器排出的流体的流速、被称为出口节流的速度控制系统来控制流体致动器的驱动速度。

壳体12包括长方体形状的阀壳体22、和固定到阀壳体22的一侧表面的附接壳体24。阀壳体22具有底表面,第一端口26形成于该底表面,第一端口26能够与流体致动器连接。在阀壳体22的与附接壳体24固定的侧表面相对的侧表面上,形成有能够被连接到未示出的电磁阀的第二端口28。

滑阀容纳孔30形成于阀壳体22中,并且从附接壳体24所固定的侧表面延伸到相对侧表面的附近。第一节流阀容纳孔32和第二节流阀容纳孔34形成于阀壳体22中,从阀壳体22的上部表面延伸到滑阀容纳孔30。第一端口26被连接到滑阀容纳孔30。第二端口28经由连通路径36被连接到第一节流阀容纳孔32和第二节流阀容纳孔34。

第一节流阀14被布置在第一节流阀容纳孔32中,并且形成高速度驱动流动通道。第二节流阀16被布置在第二节流阀容纳孔34中,并且形成低速度驱动流动通道。第一节流阀14和第二节流阀16采用相同的基本构造。因此,作为典型实例,以下将描述第一节流阀14的构造。下标a被用作第一节流阀14的每个组件的附图标记。下标b被用作第二节流阀16的每个组件的附图标记。

第一节流阀14包括通过螺纹联接被固定到阀壳体22的圆筒形形状的箱体38a,和被布置在箱体38a中的阀本体40a。箱体38a包括被容纳于第一节流阀容纳孔32的下部,和从阀壳体22突出的上部。箱体38a包括沿轴向方向贯穿的竖直孔42a,和与竖直孔42a相交并且连接到连通路径36的水平孔44a。竖直孔42a的直径在由上侧到下侧依次安置的大直径部46a、中直径部48a和小直径部50a形成的三个阶段变化。

在沿轴向方向的中心部,阀本体40a安装到竖直孔42a的中直径部48a。形成于阀本体40a的上端部的凸缘部52a被螺合到竖直孔42a的大直径部46a。包括锥形表面的针状部54a被设置在阀本体40a的下端侧,并且针状部54a面向竖直孔42a的小直径部50a。阀本体40a的凸缘部52a设置有预定形状的接合部56a,接合部56a与未示出的阀-本体-转动的专用工具接合。通过相对于箱体38a转动阀本体40a和改变阀本体40a的螺合位置,能够调节形成于阀本体40a的针状部54a的外周和竖直孔42a的小直径部50a之间的流动通道面积。

止回阀58a被安置在靠近箱体38a的下端的外周上,并且止回阀58a包括在预定倾斜方向抵接第一节流阀容纳孔32的唇部。根据本实施例的止回阀58a仅仅允许从第二端口28的滑阀容纳孔30的流体的流动。第一密封构件60被安置在阀壳体22和箱体38a之间。第二密封构件62被安置在箱体38a和阀本体40a之间。

如上所述,第二节流阀16和第一节流阀14采用相同的基本结构。然而,第二节流阀16形成于阀本体40b的针状部54b和竖直孔42b的小直径部50b之间的流动通道面积小于第一节流阀14。

滑阀18被可滑动地布置在滑阀容纳孔30中,并且滑阀18包括第一槽脊部66和第二槽脊部70,第一槽脊部66包括第一密封环64,第二槽脊部70包括第二密封环68。当滑阀18抵接滑阀容纳孔30的端部壁表面时,滑阀18向左的移动被限制。当如下所述的第二联接构件80抵接如下所述的限制板92时,滑阀18向右的移动被限制。

如图3所示,当滑阀18移动到最右侧,并且第二槽脊部70的第二密封环68抵接位于第一端口26和第二节流阀容纳孔34之间的滑阀容纳孔30的壁表面时,滑阀18处于第一位置。如图4所示,当滑阀18移动到最左侧,并且第一槽脊部66的第一密封环64抵接位于第一端口26和第一节流阀容纳孔32之间的滑阀容纳孔30的壁表面时,滑阀18处于第二位置。当滑阀18位于第一位置时,第一端口26通过第一节流阀14与第二端口28连通。当滑阀18位于第二位置时,第一端口26通过第二节流阀16与第二端口28连通。

杆状的第一联接构件72被螺合和固定到滑阀18的端部。第一联接构件72在靠近中心的部分包括第一凸缘,并且在与滑阀18相对的端部处包括第二凸缘76。环形形状的磁体78被布置在滑阀18和第一凸缘74之间。杆状的第二联接构件80被进一步联接至第一联接构件72。更具体地,一对被安置在第二联接构件80的一个端部的爪部82被夹在第一联接构件72的第一凸缘74和第二凸缘76之间。阀壳体22和附接壳体24都布置有第二联接构件80。第二联接构件80的另一端部从附接壳体向外突出,并且操作把手20被固定到突出端部。操作把手20被涂成红色以提高可见度。滑阀18、第一联接构件72、第二联接构件80和操作把手20被大体同轴布置,并且能够沿轴向方向一体地进行往复运动。

密封环84、84被安置在靠近的滑阀18的两端,并且紧靠滑阀容纳孔30的壁表面。图4所示的通风孔86将形成于滑阀18的一端表面和滑阀容纳孔30之间的空间与外部连接。

如图5所示,传感器88被安置在阀壳体22内部,并且通过检测磁体78的磁力来检测滑阀18是否在第一位置或者第二位置。通过传感器88检测的信号通过线缆90被输出到外部的警告灯(未示出)。

附接壳体24包括插入有第二联接构件80的通孔。多个台阶部形成于通孔中。环状的限制板92、由弹性构件形成的夹子94和圆筒形形状的套筒96被从左侧依次布置在这些台阶部上。限制板92的内周侧向内突出,覆盖滑阀容纳孔30的开口端部的一部分。当滑阀18向右移动,第二联接构件80的肩部98抵接限制板92。套筒96的内周表面是第二联接构件80的导轨表面。

夹子94通过螺旋地将线大致转动两次而形成。第一槽部100和第二槽部102形成于第二联接构件80上,并且弹性地与夹子94的内周侧接合。当滑阀18处于第一位置时,夹子94沿径向方向变小,并且弹性地与第一凹槽部100接合。当滑阀18处于第二位置时,夹子94沿径向方向变小,并且弹性地与第二凹槽部102接合。夹子94、第一凹槽部100和第二凹槽部102形成通过预定保持力而将滑阀18保持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的棘爪机构。

根据本实施例的速度选择器阀10基本上如上述构造,并且以下将根据图3和4描述速度选择器阀10的功能。

在包括流体致动器,并且未示出的装置的正常操作期间,操作把手20被拉出,并且棘爪机构将滑阀18保持在第一位置(参见图3)。当电磁阀被切换到压力释放侧时,存贮在流体致动器的缸室内的压力流体经由滑阀18从第一端口26流动到第一节流阀14。进一步地,压力流体在形成于阀本体40a的针状部54a的外周和竖直孔42a的小直径部之间的流动通道中流动,然后经过连通路径36并从第二端口28被排出。第一节流阀14的流动通道面积相对大。因此,当滑阀18处于第一位置时,从流体致动器排出的流体的流速大,并且流体致动器被以高速度驱动。

在包括流体致动器的装置的维护期间,操作把手20被推进,以抵住棘爪机构的保持力从而将滑阀18移动到第二位置。滑阀18通过棘爪机构被保持在第二位置(见图4)。当在此状态下电磁阀被切换到压力释放侧时,存贮在流体致动器的缸室内的压力流体经由滑阀18从第一端口26流动到第二节流阀16。进一步地,压力流体在形成于阀本体40b的针状部54b的外周和竖直孔42b的小直径部之间的流动通道中流动,然后经过连通路径36并从第二端口28被排出。第二节流阀16的流动通道面积相对小。因此,当滑阀18处于第二位置时,从流体致动器排出的流体的流速小,并且流体致动器被以低速度驱动。因此,能够安全地执行维护操作。

传感器88和警告灯例如通知操作者滑阀是否在第一位置或者第二位置,速度选择器阀10是否被切换到高速度驱动位置或者低速度驱动位置。因此,操作者能够在维护操作期间容易确认安全状态。

通过使用专用工具能够精细调节第一节流阀14和第二节流阀16的流动通道面积。也就是说,在通过使用能与形成于阀本体40a、40b上的预定形状的接合部56a、56b接合的专用工具而使用速度选择器阀40前,通过在适当方向将阀本体40a、40b转动足够量,能够增加或者减少期望量的流动通道面积。该结构仅仅允许专用工具转动阀本体40a、40b,因此能够防止通过蒙骗而故意改变驱动速度。

当操作者拉动操作把手20预定量,棘爪机构通过预定保持力起到将滑阀18保持在第一位置的功能。因此,操作者基于咔哒感确认速度选择器阀10被可靠地切换到高速度驱动位置。类似地,当操作者推进操作把手20预定量,棘爪机构通过预定保持力起到将滑阀18保持在第二位置的功能。因此,操作者基于咔哒感确认速度选择器阀10被可靠地切换到低速度驱动位置。

根据本实施例的速度选择器阀10能够采用简单构造而手动地将流体致动器在高速度驱动和低速度驱动之间切换。操作者能够容易确认速度选择器阀是否处于高速度驱动位置或者低速度驱动位置。

在本实施例中,使用被称为出口节流的速度控制系统。然而,能够使用用于控制将被馈送至流体致动器的流体的流速的、被称为在压力管路中的液压调节的速度控制系统。在这种情况下,设置至第一节流阀和第二节流阀的止回阀被改变。

根据本装置的速度选择器阀并不局限于以上实施例,并且在不背离本装置的范围的情况下,自然能够采用各种构造。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