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扣机构及具有其的定位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148212阅读:728来源:国知局
卡扣机构及具有其的定位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定位装置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卡扣机构及具有其的定位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市场上的卡扣结构一般包括按键以及卡扣,卡扣结构的运动形式一般包括两种:一种为按键与卡扣的运动方向一致,另一种为按键与卡扣的运动方向垂直。对于第二种运动形式的卡扣结构来说,卡扣结构的结构十分复杂,占用空间大。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卡扣机构及具有其的定位装置,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卡扣机构占用空间大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卡扣机构,包括:卡扣本体,具有相对设置的第一斜面与第二斜面,且第一斜面与第二斜面对称设置;第一按键,可移动地设置,第一按键具有与第一斜面配合的第一驱动面;第二按键,可移动地设置,第二按键具有与第二斜面配合的第二驱动面,当第一按键与第二按键在外力的作用下向卡扣本体移动时,第一斜面在第一驱动面的驱动下滑动,第二斜面在第二驱动面的驱动下滑动,以使卡扣本体沿垂直于第一按键与第二按键的运动方向移动。

进一步地,第一驱动面为与第一斜面配合的第三斜面,第二驱动面为与第二斜面配合的第四斜面。

进一步地,第一驱动面上具有第一凸起结构,第一凸起结构与第一斜面配合,第二驱动面上具有第二凸起结构,第二凸起结构与第二斜面配合。

进一步地,第一凸起结构为条状凸起或凸点,第二凸起结构为条状凸起或凸点。

进一步地,卡扣机构还包括:弹性复位件,弹性复位件的一端固定设置,弹性复位件的另一端与卡扣本体连接,当第一按键与第二按键向卡扣本体移动以使卡扣本体沿垂直于第一按键与第二按键的运动方向移动时,弹性复位件储存弹性势能,当第一按键与第二按键不受外力时,卡扣本体在弹性复位件的弹性势能的作用下复位至卡扣初始位置,第一按键和第二按键在卡扣本体的作用下复位至按键初始位置。

进一步地,卡扣本体包括配合部、卡钩部以及连接在配合部与卡钩部之间的连接部,第一斜面与第二斜面形成在配合部上。

进一步地,第一按键包括第一按键本体以及设置在第一按键本体上的第一连接架,第一驱动面形成在第一连接架上,第二按键包括第二按键本体以及设置在第二按键本体上的第二连接架,第二驱动面形成在第二连接架上。

进一步地,第一连接架包括相对设置的两个第一连接立板,第一连接立板的第一端连接在第一按键本体的内表面上,第一驱动面形成在第一连接立板的第二端上,和/或,第二连接架包括相对设置的两个第二连接立板,第二连接立板的第一端连接在第二按键本体的内表面上,第二驱动面形成在第二连接立板的第二端上。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定位装置,包括:箱体,具有相对设置的第一安装孔、第二安装孔以及避让部分卡扣机构的卡扣本体的避让孔;卡扣机构,为上述的卡扣机构,卡扣机构位于箱体内,卡扣机构的第一按键部分伸出于第一安装孔,卡扣机构的第二按键部分伸出于第二安装孔,卡扣机构具有解锁状态以及定位状态,当卡扣机构位于解锁状态时,卡扣本体位于箱体内,当卡扣机构处于定位状态时,部分卡扣本体从避让孔伸出并与待定位的外部设备配合。

进一步地,箱体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侧壁、第二侧壁以及连接在第一侧壁与第二侧壁之间的底壁和顶壁,第一安装孔与第二安装孔分别设置在第一侧壁和第二侧壁上,避让孔设置在底壁上,底壁的内壁上设置有导向结构,导向结构与卡扣机构配合以使卡扣机构沿预定方向移动。

进一步地,导向结构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导向筋以及第二导向筋,第一导向筋与第二导向筋之间形成导向通道,卡扣本体被限位在导向通道内。

应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卡扣本体具有相对设置的第一斜面与第二斜面,且第一斜面与第二斜面对称设置。上述结构使得第一斜面与第二斜面之间形成尺寸较小的缩口以及尺寸较大的扩口,当第一按键与第二按键在外力的作用下向卡扣本体移动时,第一驱动面与第二驱动面逐渐挤压卡扣本体,以使尺寸较大的扩口逐渐远离第一斜面与第二斜面,最终实现卡扣本体沿垂直于第一按键与第二按键的运动方向移动。上述结构具有以下两个优点:第一、由于第一斜面与第一驱动面搭接配合的高度一致,第二斜面与第二驱动面搭接配合的高度一致,因此使得产品的占用空间较小,结构更加紧凑,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的卡扣机构占用空间大的问题。第二、上述结构简单,零部件少,从而大大降低了生产成本。

附图说明

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的说明书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卡扣结构的实施例的一个方向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示出了图1的卡扣结构的另一个方向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3示出了图1的卡扣结构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4示出了图3的卡扣结构的A-A向的纵剖结构示意图;

图5示出了图4的卡扣结构的B处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6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定位装置的实施例的部分结构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7示出了图6的定位装置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8示出了图7的定位装置的C-C向的纵剖结构示意图;以及

图9示出了图7的定位装置的D-D向的纵剖结构示意图。

其中,上述附图包括以下附图标记:

10、卡扣本体;11、配合部;111、第一斜面;112、第二斜面;12、卡钩部;13、连接部;20、第一按键;21、第一驱动面;211、第一凸起结构;22、第一按键本体;23、第一连接架;231、第一连接立板;30、第二按键;31、第二驱动面;311、第二凸起结构;32、第二按键本体;33、第二连接架;331、第二连接立板;40、弹性复位件;50、箱体;51、第一侧壁;52、第二侧壁;53、底壁;531、避让孔;60、导向结构;61、第一导向筋;62、第二导向筋。

具体实施方式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

如图1至图4所示,本实施例的卡扣机构包括:卡扣本体10、第一按键20以及第二按键30。其中,卡扣本体10具有相对设置的第一斜面111与第二斜面112,且第一斜面111与第二斜面112对称设置。第一按键20可移动地设置,第一按键20具有与第一斜面111配合的第一驱动面21。第二按键30可移动地设置,第二按键30具有与第二斜面112配合的第二驱动面31,当第一按键20与第二按键30在外力的作用下向卡扣本体10移动时,第一斜面111在第一驱动面21的驱动下滑动,第二斜面112在第二驱动面31的驱动下滑动,以使卡扣本体10沿垂直于第一按键20与第二按键30的运动方向移动。

应用本实施例的技术方案,卡扣本体10具有相对设置的第一斜面111与第二斜面112,且第一斜面111与第二斜面112对称设置。上述结构使得第一斜面111与第二斜面112之间形成尺寸较小的缩口以及尺寸较大的扩口,当第一按键20与第二按键30在外力的作用下向卡扣本体10移动时,第一驱动面21与第二驱动面31逐渐挤压卡扣本体10,以使尺寸较大的扩口逐渐远离第一斜面111与第二斜面112,最终实现卡扣本体10沿垂直于第一按键20与第二按键30的运动方向移动。上述结构具有以下两个优点:第一、由于第一斜面111与第一驱动面21搭接配合的高度一致,第二斜面112与第二驱动面31搭接配合的高度一致,因此使得产品的占用空间较小,结构更加紧凑,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的卡扣机构占用空间大的问题。第二、上述结构简单,零部件少,从而大大降低了生产成本。

如图1至图4所示,在本实施例中,第一驱动面21为与第一斜面111配合的第三斜面,第二驱动面31为与第二斜面112配合的第四斜面。上述结构使得第一驱动面21与第一斜面111之间的配合为斜面与斜面之间的配合,第二驱动面31与第二斜面112之间的配合也为斜面与斜面之间的配合以使卡扣本体10能够沿预定方向移动,并减少卡扣本体10的晃动。优选地,在本实施例中,第一斜面111、第二斜面112、第三斜面与第四斜面与水平面之间的角度均在40°至50°之间,上述结构使得用户按动按键时的手感更佳。

为减小两斜面配合时产生的摩擦力,如图4和图5所示,在本实施例中,第一驱动面21上具有第一凸起结构211,第一凸起结构211与第一斜面111配合,第二驱动面31上具有第二凸起结构311,第二凸起结构311与第二斜面112配合。上述结构使两斜面的接触面积减小,

如图4和图5所示,在本实施例中,第一凸起结构211为条状凸起或凸点,第二凸起结构311为条状凸起或凸点。当第一凸起结构211为条状凸起时,条状凸起与第一斜面111和第二斜面112之间的配合为线面配合。而当第一凸起结构211为凸点时,凸点与第一斜面111和第二斜面112之间的配合为点面配合。上述结构能够大大减小两斜面的接触面积,从而使得卡扣本体在滑动时更加顺畅。当然,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知道,条状凸起或凸点可以为多个,多个条状凸起或凸点沿第一斜面111和第二斜面112的延伸方向布置。多个条状凸起或凸点与第一斜面111和第二斜面112配合能够保证卡扣本体10沿预定方向移动。

如图1至图4所示,在本实施例中,卡扣机构还包括:弹性复位件40,弹性复位件40的一端固定设置,弹性复位件40的另一端与卡扣本体10连接,当第一按键20与第二按键30向卡扣本体10移动以使卡扣本体10沿垂直于第一按键20与第二按键30的运动方向移动时,弹性复位件40储存弹性势能,当第一按键20与第二按键30不受外力时,卡扣本体10在弹性复位件40的弹性势能的作用下复位至卡扣初始位置,第一按键20和第二按键30在卡扣本体10的作用下复位至按键初始位置。上述结构简单,易于实现。优选地,在本实施例中弹性复位件40为弹簧。

如图1至图3所示,在本实施例中,卡扣本体10包括配合部11、卡钩部12以及连接在配合部11与卡钩部12之间的连接部13,第一斜面111与第二斜面112形成在配合部11上。上述结构简单,易于加工。第一按键20和第二按键30与配合部11配合,当第一按键20与第二按键30向卡扣本体10移动,配合部11向垂直于第一按键20与第二按键30的运动方向的方向延伸,由于卡钩部12通过连接部13连接在配合部11上,因此当配合部11向垂直于第一按键20与第二按键30的运动方向的方向移动时,卡钩部12也能够沿该方向移动,从而使得卡钩部12在定位状态与解锁状态之间切换。

如图1至图3所示,在本实施例中,第一按键20包括第一按键本体22以及设置在第一按键本体22上的第一连接架23,第一驱动面21形成在第一连接架23上,第二按键30包括第二按键本体32以及设置在第二按键本体32上的第二连接架33,第二驱动面31形成在第二连接架33上。上述结构简单,加工简单,成本低廉。

如图2至图4所示,在本实施例中,第一连接架23包括相对设置的两个第一连接立板231,第一连接立板231的第一端连接在第一按键本体22的内表面上,第一驱动面21形成在第一连接立板231的第二端上,和/或,第二连接架33包括相对设置的两个第二连接立板331,第二连接立板331的第一端连接在第二按键本体32的内表面上,第二驱动面31形成在第二连接立板331的第二端上。上述结构能够减少第一按键20和第二按键30的体积和质量,从而减少了卡扣机构的重量,降低了生产成本。

下面具体介绍一下卡扣机构的工作过程:

工作时,先同时按动第一按键20与第二按键30,使第一按键20与第二按键30向卡扣本体10移动(即第一按键20与第二按键30向中间移动),通过斜面作用于卡扣本体10,卡扣本体10受力后,向上运动,卡住或退出卡住的外部零件。当同时松开第一按键20与第二按键30后,卡扣本体10在弹簧的作用力下回位,卡扣本体10推动第一按键20以及第二按键30向外运动复位,从而实现该整个机构的功能。

如图6至图9所示,本申请还提供了一种定位装置包括:箱体50以及卡扣机构。其中,箱体50具有相对设置的第一安装孔、第二安装孔以及避让部分卡扣机构的卡扣本体10的避让孔531。卡扣机构为上述的卡扣机构,卡扣机构位于箱体50内,卡扣机构的第一按键20部分伸出于第一安装孔,卡扣机构的第二按键30部分伸出于第二安装孔,卡扣机构具有解锁状态以及定位状态,当卡扣机构位于解锁状态时,卡扣本体10位于箱体50内,当卡扣机构处于定位状态时,部分卡扣本体10从避让孔531伸出并与待定位的外部设备配合。由于上述卡扣机构具有重量轻、占用体积小的优点,因此具有其的定位装置也具有上述优点。

为了保证卡扣机构工作时的稳定性和可靠性(即,保证卡扣能够沿预定方向移动),现有技术中的按键和卡扣的重心一般在同一直线上。对于上述按键和卡扣的重心一般在同一直线上的卡扣机构来说,卡扣机构的零件较多,占用的体积较大。而为了解决卡扣机构占用的体积较大的问题,在本实施例中,如图6至图9所示,箱体50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侧壁51、第二侧壁52以及连接在第一侧壁51与第二侧壁52之间的底壁53和顶壁,第一安装孔与第二安装孔分别设置在第一侧壁51和第二侧壁52上,避让孔531设置在底壁53上,底壁53的内壁上设置有导向结构60,导向结构60与卡扣机构配合以使卡扣机构沿预定方向移动。在上述结构中,外部装置(箱体50)上的导向结构60能够限制卡扣机构的移动,从而保证卡扣机构工作时的稳定性和可靠性。而具体第一按键20和第二按键30与卡扣本体10的重心是否在同一直线上便不再重要。为了使得扣钩机构的占用体积更小,在本实施例中,第一按键20和第二按键30与卡扣本体10的重心不在同一直线上。

如图6、图7和图9所示,导向结构60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导向筋61以及第二导向筋62,第一导向筋61与第二导向筋62之间形成导向通道,卡扣本体10被限位在导向通道内。上述结构简单,易于加工。

优选地,在本实施例中,第一按键20与第一侧壁51之间可以设置有第一弹性件,第二按键30与第二侧壁52之间可以设置有第二弹性件。当同时松开第一按键20与第二按键30后,卡扣本体10在弹簧的作用力下回位,第一按键20以及第二按键30除了受到卡扣本体10的推力外还受到第一弹性件与第二弹性件的拉力,以保证第一按键20与第二按键30能够回复至初始位置。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