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带压力控制开关装置的灌溉球阀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121492阅读:200来源:国知局
一种带压力控制开关装置的灌溉球阀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节水灌溉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带压力控制开关装置的灌溉球阀。



背景技术:

微灌系统由首部、主管道、支管道、毛管、灌水器五部分连接组成,有压的灌溉水通过首部系统处理后沿主管道、支管道、毛管、灌水器进入田间土壤。微灌系统中的灌水器均设计一定的工作压力来保证灌水器的工作流量均匀。一个微灌系统划分为若干个轮灌组,每次只有一个轮灌组在灌溉。灌溉时开启一个轮灌组中安装在主管与支管连接间的阀门开始灌溉,进行下一个轮灌组灌溉时需打开准备灌溉轮灌组中的阀门,然后关闭上一个轮灌组中阀门,以这种方法完成一个微灌系统的灌溉。目前管径小于90mm的支管道安装的阀门多采用PVC灌溉球阀控制开关。原来的灌溉球阀,在灌溉水压力很低或无压力情况下都能开启进行灌溉,由于灌溉水的工作压力达不到设计压力,造成微灌系统灌水均匀度达不到设计值,灌水质量差,水量浪费严重。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旨在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了一种带压力控制开关装置的灌溉球阀,目的就是主管道中的水压力达到或高于支管进口处设计工作压力时才能开启灌溉球阀,否则无法打开灌溉球阀,以保证微灌系统灌水均匀度达到设计值。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带压力控制开关装置的灌溉球阀,包括环形上盖1、上阀体3、密封体4、手柄轴5、手柄6、压力开关装置、阀体13、球形阀芯14,阀体13内安装有球形阀芯14,阀体和上阀体之间通过环形上盖1和螺栓2固定安装,阀体13、球形阀芯14和上阀体3之间配合安装有密封体4,上阀体3设置有手柄6,上阀体3还安装有压力开关装置。

进一步,压力开关装置,包括调节螺杆7、调节体外壳8、压力弹簧9、上滑体10、密封环11、下滑体12,调节体外壳8内安装有调节螺杆7、压力弹簧9和上滑体10,上滑体连接有下滑体,调节体外壳的上阀体和阀体之间设置有密封环11;在阀门关闭时,上阀体3内与压力开关装置上滑体10对应位置安装下滑体12,下滑体12外侧设置密封环11,上滑体10和下滑体12在密封环11中上下滑动。

进一步,阀门关闭时,依靠压力弹簧9弹力推动上滑体10进入密封环11内,上滑体10阻止上阀体3转动,手柄6不能带动上阀体3和阀芯14以手柄轴5水平转动,阀门不能打开。

与现有技术相比较,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的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设备结构简单靠,安装方便。1、具有普通灌溉球阀没有的压力控制开启功能,只有灌溉水压力达到或大于工作压力时,才能打开阀门进行灌溉,保证微灌系统灌水的均匀度,提高水分利用效率。2、根据灌溉系统的设计工作压力,通过调节体上的调节螺栓或选择不同的弹性模数的弹簧,设定不同的开启压力。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带压力控制开关装置的灌溉球阀的阀门关闭状态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带压力控制开关装置的灌溉球阀的阀门开启状态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优选实施例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如图1所示,一种带压力控制开关装置的灌溉球阀,包括环形上盖1、上阀体3、密封体4、手柄轴5、手柄6、压力开关装置、阀体13、球形阀芯14,阀体13内安装有球形阀芯14,阀体和上阀体之间通过环形上盖1和螺栓2固定安装,阀体13、球形阀芯14和上阀体3之间配合安装有密封体4,上阀体3设置有手柄6,上阀体3还安装有压力开关装置。上述压力开关装置,包括调节螺杆7、调节体外壳8、压力弹簧9、上滑体10、密封环11、下滑体12,调节体外壳8内安装有调节螺杆7、压力弹簧9和上滑体10,上滑体连接有下滑体,调节体外壳的上阀体和阀体之间设置有密封环11;在阀门关闭时,上阀体3内与压力开关装置上滑体10对应位置安装下滑体12,下滑体12外侧设置密封环11,上滑体10和下滑体12在密封环11中上下滑动。

本灌溉球阀的工作原理:

1)设置开启压力H1:开启压力H1根据灌溉系统的工作压力H设定,H1等于压力弹簧弹力kx,弹簧弹力模数k,弹簧压缩量x(下滑体滑动距离L1+调节螺栓调节长度L2),灌溉的水压强为P,下滑体底面S,灌溉水的压力为PS。

2)这是一种常闭型阀,阀门关闭时,依靠压力弹簧9弹力推动上滑体10进入密封环11内,上滑体10阻止上阀体3转动,因此手柄6不能带动上阀体3和阀芯14以手柄轴5轴水平转动,阀门不能打开。当有压水由右侧进入阀内(见图1),若PS≧kx,水压推动下滑体12和上滑体10向上滑动,当上滑体10被推出密封环11时,手柄6能够带动上阀体3和阀芯14水平转动90°,从而打开阀门进行灌溉。若PS﹤kx时,水压不能推下滑体向上滑,因此阀门无法打开。这样就保证了进入支管中灌溉水的工作压力。

以上所述仅为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